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才少年被坏孩子带偏,因爱投河自尽,他的悲剧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文丨 优宝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一个德国人赫尔曼·黑塞所写的一部小说《在轮下》。
 

所有图源:头条新闻、百度百科等
 
如果你只看简介,会以为这就是一本悲情小说。
 
一个天才儿童先是交友不慎,被坏孩子带入歧途,后又为情所伤,将人生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把命都赔进去了。
 
当你粗略地看完全书,则会以为这是一场关于神童的失败教育。
 
一对平庸的父母,生出了天赋异禀的孩子,巨大的喜悦感与优越感让他们忽视除了学习以外的一切事物。
 
一个成绩至上的名牌学校,没能尽早发现好学生的心理问题,虽然试图挽救,却于事无补。
 
可在那些诺贝尔评委眼中,这却是一幅结合了人性成长,深刻映射出当时德国的种种教育迷局与弊端的浮世绘。
 
而76年前德国的教育之痛,恰如我们今时今日。
 

循规蹈矩的天才儿童
 
汉斯的父亲没有任何突出的特点。
 
怎么说呢,就是那种金钱会真心实意,对市民阶级的礼仪会盲目屈从,对能力比他更强的人会嫉妒,甚至怨恨的人。
 
总之就是那种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大人。
 
可他的儿子汉斯却很不一般,不但从小聪明伶俐,在学习上更有着过人的天赋与热情。
 
校长器重他,老师器重他,甚至连教堂的牧师也器重他,他们对他抱着很大的希望,希望他成为学校的荣耀。
 
甚至连邻居,都觉得汉斯不同凡响。
 


这让汉斯的父亲不免沾沾自喜,深感脸上有光,看着因为他的出色而每天都兴高采烈的父母,汉斯自觉放弃了许多孩子的爱好。
 
比如他放弃了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间,利用这个时间去补习功课;他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户外运动钓鱼,利用这段时间去学习希腊语。
 
小说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一场村里的“州试”开始了。
 
这个考试是每年国家对优秀人才的掐尖儿,被称为“年度大牺牲”,是农家子弟想要出人头地的一条捷径,当然竞争也是极其激烈。
 
但对于我们的小天才来说,结果毫无悬念。
 
“自己无疑是优秀的,是和他们不同的,过不了多久,自己就能超越他们,洋洋得意地站在他们上方俯视他们,他充满了幸福感。”
 
小说中写出了汉斯此刻的心声,他的努力换来了回报。
 
只是他以及他身边的大人们都没有意识到,汉斯的成就感是建立在碾压别人的基础上,缺乏对自身的认同感。
 
悲剧,从一开始便已经注定。
 
因为他优异的入学成绩,就连神学院的校长都来亲自找他谈话,并叮嘱他:“千万别松劲啊!要不然会掉到车轮下面去的。”
 
但汉斯身边的大人们也懂得劳逸结合的重要性,他们告诉汉斯,学习要有节制,留出一些空闲时间,带本书到野外去看。
 


在考上神学院后,汉斯有了一个长长的假期,终于可以去钓鱼,独自一人在河边待上一整天,看天上云卷云舒。
 
他高兴地走在原野里,呼吸着山林新鲜的空气,他已经太久没有这样了,他贪婪地呼吸着,想把逝去的时光弥补回来。
 
但等他回到现实里,父亲要求他继续学习希腊语,此外还要学习数学,因为数学不是他的强项。
 
为了不在新学校里掉队,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原本轻松的假期,突然又被安排得满满的,他赶着时间到各个老师家里去上课。
 
只要偶尔去钓鱼,汉斯就会觉得良心不安,因为他浪费了本该用来学习的时间。
 
直到假期的最后一周,父亲才勒令他不用学习了。
 
他想去钓鱼,却因头痛得厉害,只能心不在焉地坐在河岸边。
 
神学院是汉斯一直以来的目标,准确来说,是他父亲以及师长们对他的期待,他背负着这个期待,艰难前行。
 


神学院开学后,一个个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眼神充满骄傲。
 
但小说却对此描写道:“没有一个人想到,他今天的所为,实际上是为了金钱的利益,把自己的儿子出卖给国家。”
 
在神学院,汉斯埋头苦读,他要努力做学生的楷模,努力做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学习好,听话,懂事。
 
他也渴望友谊,只是不知道该如何主动,于是没有朋友的他,过着近乎孤僻的生活。
 
在神学院的日子,如同他过去那些日子的翻版,埋头学习,争取做好学生。
 
如果人生没有意外,汉斯一直这样生活下去,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
 
他会成为神学院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会成为本乡人眼里的骄子,会成为父母的骄傲。
 
但前提是,他必须一直像一个学习机器,按照大人们输入的指令去做事、去成长。
 

被刻意压制的天性觉醒了
 
生活中总是充满了魔力,比如面包掉在地上,涂抹果酱的一边永远率先着地;比如你身边的队列,永远比你这边的队列要快一些。
 
又比如,好学生总是容易和坏学生玩在一起。
 
海尔纳就是父母、老师眼中彻头彻尾的“坏学生”,他胆大妄为,经常对着老师语出惊人;他浪漫不羁,经常因为不服学院的管教而逃课。
 
甚至他对努力学习的汉斯表现出极大的鄙视:
 
“像是别人每天花钱雇你用功似的,其实你是不喜欢用功的,只不过是害怕老师和你父亲罢了。就算得了第一名或第二名,又能怎么样呢?虽然我是第二十名,但并不表示我就比你们笨。”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奴役,你根本不喜欢这些功课,也不是自觉自愿地去做这些功课,而纯粹只是出于恐惧,害怕老师或者你的父亲,这样学习,就算得了第一第二又怎样?”
 
汉斯将自己的课本当成圣物一样爱护,而海尔纳将课本当成草稿,写自己灵感迸发时的诗句。
 
在海尔纳的影响下,汉斯变了。
 
他对海尔纳表示,自己宁愿成为最后一名,也不愿失去这份友谊。
 


校方当然不会坐视一个好学生被坏学生带偏,在校长语重心长的教育下,汉斯开始收敛心神回到学习上。
 
“这就好,这就对了,亲爱的。千万别松懈,要不然就会滚到车轮下面去的。”
 
两边带给汉斯的,都是这个社会真实而残酷的一面,两种思想在汉斯脑中激烈碰撞着、对峙着,直到有一方先坚持不住。
 
有一天,对神学院再也无法忍受的海尔纳逃离了学校,只留给汉斯无尽的依恋。
 
但经历了这番思想上的拉扯,汉斯变得脆弱了,再也无法回到原本的生活节奏里,一旦他开始学习,就感到头痛欲裂。
 
父亲带他去看了医生,说他是神经衰弱。
 
汉斯被迫退学了,原本是乡里的骄子,一下子就成了乡里的笑话。
 
父亲对汉斯的精神问题并没有在意,只当是青春期的过渡阶段,时间长一些自然就会好了。

不甘心的他又为汉斯物色了一个去城里做机械学徒的机会。
 
融入市井生活,汉斯穿着干净的工作服到机械厂,工作将手弄得很脏,但他觉得满意,因为其他人都很脏,他想变得跟其他人一样。
 
可即便这样,他也不能好好生活,有人嘲讽他是“上过神学院的钳工”,还有人嘲讽:
 
“难道你上神学院,就是为了绕这么一个大圈,然后回来做机械工?”
 
他想努力让自己归于平凡,但他曾经受到过的教育以及父亲对他的期待都不允许他这样做,整个社会也对他充满了敌意。
 

 
汉斯最后的救赎是遇见艾玛,那是一种他少有的,冲动的情感。
 
当他羞怯地用自己的嘴唇去触碰到女孩的嘴唇时,一股强烈的震颤穿透他全身。
 
可是没多久,艾玛就悄然离开,留下汉斯孤零零一个人,爱情的救赎,最终沦为泡影。
 
几天后,汉斯躺在冰冷的水里,这个世界的一切嘲讽,一切喧闹,一切庸俗,一切冷漠,通通都和他无关了。
 
在生活的巨轮下,他终于被碾碎了。
 
听闻噩耗,街坊邻里无不为他感到惋惜:
 
“多好的一个孩子啊,如果没有遇到那个坏学生,如果他的内心再坚强一些,他一定早就出人头地了。”
 
然后转过身去,对着自家子女语重心长地教育着,最后让孩子们千万要以此为鉴。
 
小说作者赫尔曼·黑塞本人,就曾经深受应试教育的压迫,从神学院退学,之后患抑郁症,一度想开枪自杀。
 
但通过努力他成功走出了阴影,并写下了一部部震惊世界的名篇。
 
正如小说中写的那样,循规蹈矩的汉斯死去了,成功逃脱的赫尔曼获得了新生。
 

 
他对这种严苛的教育制度做了犀利的批判:“是学校、父亲以及两三个教师残酷的名誉心,把这个容易受到伤害的少年践踏到这步田地的。”
 
他在这部小说中无情地批判了德国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及人格培养的缺失。
 
此后,德国的初级教育有了很大改观,小学阶段不再给予孩子功利的分数成就导向,没有各科的成绩单,而是以老师评论来作为学习成果的考量。
 

先成人,后成才
 
我们不能说学校的老师没有感情,是思想僵化和失去灵魂的学究。
 
但看到一个男孩放弃了木剑、弹弓和其他幼稚的游戏开始奋发上进;
 
看到一个会发出憨憨笑声的粗野孩子通过认真学习转变成一个出色的、严肃的、几乎是苦行僧似的男孩;
 
看到一个天真无邪的面庞迅速变得老练、聪明,清澈明亮的目光变得深邃、忧郁……
 
这时,父母和老师却愉快和自豪得心花怒放。
 
不知从何时起,这些与孩子成长紧密相连的大人们,本身职责或是外界付与他们的任务,变成了束缚孩子本性中的欲望,铲除充满粗野力量的个性。
 
每个大人都想要树立一种宁静的、适度的、国家认可的理想模样。
 

 
这有错吗?即便不谈这种机械化生产工厂一般的教育体制,也很难评说对错。
 
因为在自然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的确有太多的“野性”,让人猜不透、看不清,更颇感危险。
 
他们就像一股从未知的山上倾泻下来的洪流,是一片没有道路和秩序的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必须加以砍伐、整理和强加限制,正如父母与老师必须摧毁、修缮和强力限制那些自然的个性。
 
倘若没有这种努力,不知其中会有多少人变成放任不羁、鲁莽从事的改革家或者想入非非、一事无成的梦想家。
 
但在小说中,作者对这种教育局面同样也描写道:
 
“树被砍掉了主干之后,会在根旁萌发新芽,同样,在患了病和被摧残之后,人的心灵往往会回到春天般的萌芽时期和充满遐想的童年,好像它能在那里发现新的希望,把被扯断的生命线重新连接起来似的。这些根部萌发的枝条虽然茂盛多汁,生长迅速,但这种生命只是表象,它永远也不会再长成为一棵真正的树。”
 

 
教育的努力也同样导致了许多人的童年就像书中所描绘的这棵大树,成年后看似一切正常,实则内心各有缺失。
 
用一生治愈童年者比比皆是,区别仅在于知或不知,结果仅在于苟活或死。
 
教育的初心都是要唤起孩子身上的某些品质,但行使者的手段却乏善可陈。
 
能够接受的孩子尚且倍感痛苦,不能接受的孩子则无异于天塌地陷。
 
但最惨的还是像汉斯一样的孩子,本已接受却又在半途觉醒。
 
无力改变大局,也无法看破红尘的他们,为了让日渐沉重的心灵得到解脱,便只剩下自我毁灭这一个选择。
 
先成人后成才,本末倒置,终不免误入歧途。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说:
 
最近和几个好友聊天,发现十几年的学校教育没有让我们认识自己。
 
各自都是在后来人生的某一阶段突然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为什么我们没能在更早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因为传统教育很少去鼓励孩子发展自我意志,
 
大家都是要求孩子听话、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然后结婚生子。
 
其实每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人生脚本,
 
父母们应该尽量提供一个环境,让孩子从每件小事开始自己做选择。
 
只有在一次次的选择中他才能逐渐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天赋潜能。
 
选择自己所爱,做自己所想,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奇迹。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轮下》是遵循规律的死亡还是孤独的解脱?
追求什么,名利还是梦想?
20230727教学手记——读思考教育的阅读者王宇航同学的文章之后
黑塞《在轮下》:教育最大的悲哀,是养出一个听话的孩子
十五岁“天才数学少女”成为当今顶尖数学家之一,
谁超越了命运的车轮:《在轮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