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上课不举手真愁人,这些原因老师不会告诉你但家长要知道


文丨 优宝
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几乎每个家长都喜欢叮嘱孩子一句:“上课好好听讲,多举手回答问题啊!”
 
积极举手发言,一来代表孩子听懂了,二来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三来可以赢得老师的欢心,可以说好处多多。
 
可是上过学的各位想必也清楚,如果老师不采取点什么手段,能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人基本寥寥无几,越是高年级举手的人也就越少。
 
不喜欢举手发言,老师反映上课不积极,真让家长犯愁。
 

所有图源:百度图片

为什么孩子不爱举手?

孩子不喜欢举手发言的原因都没搞清楚,怎么对症下药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老师曾举过一些列子,下面这5类孩子基本都不爱举手发言:
 
1、性格内向但学习很好的学生,因为先天性格的原因,虽然老师的提问大都会,肯定不会主动发言。
 
但在老师的要求下,会遵守并会找机会每星期主动发言三次,如完成任务一般。
 
想想这样性格的成人,在单位遇到某个需要大家都来参与的问题,也同样肯定是能不说,就不说。一个成人都会如此,何况一个内向的孩子?
 

2、老师的提问最多一到二个结论,如果有人抢先说了,其它同学就是知道也不想重复,自然不爱再举手。
 
3、虽然胆大,外向但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如果积极主动发言错了,引来同学发笑。再赶上老师不会调节和鼓励,一下就伤到自尊,下次是再不会发言了。
 
4、胆小怕事的孩子想都不要想,一定不会主动发言。
 
发言要站起来,一个孩子孤零零站在那里,胆小的孩子会有很强的恐惧感。即便他都会,一站起来也全忘记了,所以不会主动发言一点都不奇怪了。
 
5、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的教学是按课本,几乎都有标准答案,课本和答案理所当然是对的。
 
让一个动态的、有多种想法的、主动发言的孩子,可能一说就出错,并且一问一答更好像犯人被审。
 
这就如同一个成人第一次在大庭广众的会场上发言,惊慌失措怕说错了话一样很正常。
 
而成人可能多发几次言就会习惯,但一个孩子要是说错了,老师有体察不到孩子此时的心理活动,让这个孩子上来就自己否定自己,真就不会有下一次了。
 

有鉴于此,很多家长会想办法鼓励孩子,希望他在课堂能够超越自己、多去表达自己,这样的做法是否可取呢?
 
对此,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认为:
 
比起想办法改变孩子,更建议家长去接纳孩子本身就是这样一个个性。
 
可能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爱举手,爱发言,爱表现,可以获得更多关注和竞争力,实际上真正竞争力的获得,并不是通过自己表现把别人比下去。
 
比如说拿老师提问来讲,如果老师提的问题,孩子都会说明在这方面他的竞争力是够的。
 
同时,如果孩子他在公众场合能够去表达自己,说明他也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接纳孩子这个样子,而不是说要把他推为很爱表现,很爱发言,如果这样,孩子可能反倒会不舒服。
 

从爱举手变得不爱举手

去年疫情严重那会儿,有位妈妈在听了女儿几天网课后,差点气吐血了。
 
她女儿的学校实行小班制,上课采用的圆桌形式和费曼学习法(老师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孩子们自由思考发言表达,然后得出结论)。
 

然后她就发现,女儿非常不爱举手,就算举手,也是手放在脑袋上,要举不举的,老师根本就看不到。
 
所以一节课下来,其他小孩都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讨论得热火朝天,自己家孩子沉默地在那坐了一节又一节。
 
可问题是,女儿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因为成绩一向不错,上课举手发言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怎么突然就变了呢?
 
气归气,妈妈还是找女儿聊了聊,结果女儿给出了2个理由:
 
1. 她之前经常举手的,可是老师总是不挑她,慢慢就越来越不想举手了。
 
2. 当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她总是想先在大脑里把所有的答案都想一遍,然后在大脑里练几遍。
 
当她确保非常熟练后想要举手时才发现,老师这个题早就讲过去了,已经开始讲下一个题了。
 

如果你家孩子也有类似的情况,即便给出的理由不尽相同,但其背后都映射出同样一个心理,那就是孩子的“得失心”
 
当孩子把举手发言的意义定位为了“表现自己”, 于是就有了得失心。
 
一旦老师经常不挑她,她就会受到打击,认为这是自己的失败,下次为了避免损失,就不想举手了。
 
在大脑里练无数遍确保答案完美也是同样的原因,她不想接受“失败”。
 
究其原因,大多来自家长在让孩子举手发言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引导。
 

上课积极举手和发言,其实并不是为了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而是为了让我们保持思考,越来越棒的同时,对课堂和班级也作出贡献。
 
我们在课堂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表达后,如果答对了,那我们就知道自己思考的方向是对的,
 
如果答错了,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就又有了一次学习和更正的机会,多了一次比其他同学进步的机会,
 
说了这么多,有一点各位家长还是要心里清楚,孩子是在不断成长的,很多事情都不会永恒不变,包括举手发言这件事。
 
尤其是当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会逐渐变得不想去迎合别人,满足别人的期待,认为自己会了就行,对一些简单的问题也变得不屑举手回答。
 
而正如前文所言,此时父母最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想法,接纳孩子本身的个性。
 
我们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关于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的好处,以及不回答问题又会怎样?剩下的就让孩子自己去做选择吧。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众指责孩子,破坏自以为满意的栽培
107-开家长会,要求家长发言,可以说些什么?
【山东】张逸群妈妈《课堂发言收放自如方妥当》
开学发言:你们的成长困顿,我们将尽更大的努力去体恤!
孩子上课不愿举手发言怎么办?
孩子,为何课堂上不见你的小手高高举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