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幂陈赫绝不会对孩子说的这些话,你对孩子说过几句?

在最新一期《密室大逃脱》中,杨幂看到5句对孩子具有杀伤力的话时,很有感触,罕见地谈及了自己的教育观,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对孩子说这些话。

在节目中,某个房间里面挂着一幅特别显眼的宣言:“当你对孩子说出这5句话时,是否想过它们的杀伤力!”

1、我什么时候答应过你

2、我养你有什么用

3、你再这样,爸妈就不要你了

4、早就告诉过你了,你非不听

5、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杨幂看后表情变得十分的严肃,她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也是需要父母的鼓励的,所以她永远都不可能对自己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尤其是“我养你有什么用”和“你再这样,爸妈就不要你了”这两句。

图片来源于芒果视频截图

陈赫则表示,自己不会说前面4,但最后一句,作为父母因为怕孩子在成长过程跌倒,可能会说。他说:孩子的成长不能只依靠严苛的规定与鞭策,也需要家长的认同和鼓励。

图片来源于芒果视频截图

在杨幂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他们自己思考的方式以及独立的灵魂。所以作父母的,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权利,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想法,然后要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自己做选择的权力。

图片来源于芒果视频截图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有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

“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全的灵魂。”

许多网友看到杨幂的教育观之后表示非常的赞同,很多人表示:这些话都是自己从小听到大的。

 图片来源于芒果视频截图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言语得当、行为得体、待人有礼、懂事乖巧。如果有时孩子没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和期望,或者犯了错时,父母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常常逞一时口舌之快,用讥讽、刻薄的语言,教训、挖苦孩子。

也许父母觉得自己讲的话没什么要紧,反正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听在孩子耳朵里就成了贬低和羞辱自己的词汇。

长期被父母语言羞辱的孩子,很容易产生性格缺陷,让孩子变得自卑、孤僻甚至具有暴力倾向。

羞辱的话说多了,孩子真的就变成了你不希望看到的样子了。

一位心理学家说:

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从不对孩子随心所欲地说话。

01

我什么时候答应过你

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暂时听话,而轻易承诺。

1

“乖,你好好吃饭,吃完奖励给你一颗糖。”

2

孩子盯着橱窗里的娃娃不肯走,爸爸对她说,“咱们回家了,下次给你买。”

3

“好好睡觉,明天我给你买玩具。”

4

 孩子数学得了满分,要求去游乐场。

1

孩子吃完饭,妈妈又说:“糖吃多了牙疼,吃苹果好不好?”

2

结果,就没有下次了。

3

等第二天孩子醒来,提出要求后,父母又说 “我什么时候答应过你?”

4

妈妈却说:“都得了满分才去游乐场,你语文得了满分吗?”

大人觉得向孩子许一下承诺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但在孩子的心理,“承诺”意义重大。

一旦大人的诺言没有兑现,孩子就会想“爸爸是个大骗子”“妈妈说话不算数”。这样会破坏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打碎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望,让孩子渐渐不再相信父母。

许了诺又不兑现,相当于给孩子开了“空头支票”,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还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承诺是随随便便说的,不需要负责的,甚至会对孩子造成不守信的不良影响。

因此,关于大人承诺,你可以参考以下三种方法。

1

要么不承诺,承诺了就要兑现

如果父母已经向孩子许下承诺,那就应该履行自己的诺言,尽力满足孩子的愿望。

去年11月,人民日报微博发布了一条《爸爸扮恐龙接女儿 女儿:放学想有只恐龙来接。的新闻。

报道中说,上海浦东一家幼儿园门口出现一只大“恐龙”,扮恐龙的是小石榴的爸爸。

小石榴的父母为了鼓励女儿养成独立的习惯,就答应她如果她能在幼儿园好好吃饭,就可以满足她一个要求。

小女孩做到后,表示希望有一只恐龙接自己放学,于是小石榴的爸爸就买了一套恐龙的衣服去接她放学了。

看到这只恐龙后,小石榴兴奋地围着恐龙转了好几圈。

 父母对孩子的许诺一定要兑现,给孩子做出榜样,如此一来,孩子也会像父母一样,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

2

没有把握的事或者做不到的事,不要轻易承诺


当孩子向父母提出某项要求时,比如想买一架钢琴,想要到国外旅行,想去看海……如果由于经济或者时间原因,父母不能帮孩子达到愿望,就不要说:“等过些日子再带你去”、“等有钱了给你买”等模糊的话糊弄孩子。

拒绝向孩子承诺没把握的事,远比开“空头支票”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李亚鹏曾经在《朗读者》里提到这样一件事:

女儿李嫣在他45岁生日的时候给他写信,称如果他能戒烟,自己会更爱他。

看到这封信以后,李亚鹏说:“嫣儿,对不起,爸爸将来有一天一定会做到的。”

董卿问将来是什么时候,他只说是不远的将来,因为对孩子不敢轻易承诺。

3

没能完成承诺时要及时道歉

当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实在没法做到答应孩子的事时,你一定要记得及时诚恳地向孩子说明原因,表示歉意,并且积极做出补救。孩子是会原谅你的。

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孩子对自己的信任,还能让孩子觉得被尊重。

富兰克林说过:“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父母,答应孩子的事就要做到,千万不要再三失信于他,否则孩子将不再信任你。 

02

我养你有什么用

“别唱了,歌唱得真难听,都没有隔壁的小静唱得好,我养你有什么用!”

“连鞋带都不会系,我养你有什么用!”

“我养你有什么用?考试都考不好!”

“我教过你多少次了,还不会,我养你有什么用!”

“你看看你这画的是什么东西,简直没有一点天分!”

……

诸如此类,来自于父母的批评不下100个。

有些父母认为,挑孩子的毛病、否定孩子,能够让孩子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进行改正,会变得越来越优秀。然而,大多数父母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

事实上,在听到父母的厉声指责后,孩子只会被震耳欲聋的声音吓得不知所措,只会恐怖地看着地上。

这时,孩子的内心是慌乱的。别人跟他说话,他也不知所云。

过激的语言,会使孩子内心产生恐惧和伤心,根本没有心思去想其他别的事情。

经常训斥和指责孩子,在孩子心中你会变成一个让人可畏的人。只要你一出现,孩子就会感到局促和紧张,这就很难达到任何教育的目的。

而且,孩子也会在“我是无能的”、“我是错误的”的自我谴责和自我否定中,逐渐形成自卑心理。

自卑,总是在人们看不见的时候“悄悄”地进行着。

父母的语言暗示,对孩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爱丁堡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马丁,曾做过一个研究,证实:来自亲人、朋友或者老师的暗示,能对孩子的心智、心理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

他做了一个实验:采用随机安排的方式,将一群孩子随意分成两组,然后告诉老师第一组都是优等生,他们在智力、特长、意志、品质等方面明显最好,而第二组是较差的学生,在各个方面表现都不太好。

老师知道这方面的信息后,就给两组孩子安排了同样的课程和教学,经过一个学期以后,测评发现第一组的孩子各项成绩都要比第二组孩子好。当马丁告诉老师和学生这个实验的意图后,他们都大为吃惊。

后来,马丁又做了几组这样的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是一样的。

孩子有时候做错事,并不代表孩子毫无可取之处。

作为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不吝啬赞美。

要就事论事,指出孩子做得不对的地方,鼓励孩子改正,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我觉得你唱歌特别有感情,你要多练习,你会唱得更好听的。”

“鞋带没系上?别着急,你要给两根鞋带找好朋友,让他们握握手,就像这样……”

“你的画很抽象呢,你能给妈妈讲一讲你画的是什么吗?”

…… 

03

你再这样,爸妈就不要你了

当早上你收拾好东西,急急忙忙要出门上班的时候,孩子跑出来,抱着你的腿说:“妈妈不上班!”

“宝贝乖,等妈妈下班给你买好吃的!”尽管妈妈拿好吃的诱惑,孩子还是不为所动。

你急了:“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

孩子一听,立马哇哇大哭起来。

“你再这样,就不要你了”这种话,完全否定了孩子的存在感,让孩子瞬间失去了安全感。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都希望自己在父母心中有一定的位置。但当父母将语言变成子弹时,孩子感受到的不是爱,而是承受不住的压力。

如果在孩子感觉难过、痛苦的时候,我们随便地安慰几句或者直接否定孩子,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的感受变得更糟。

也许自此孩子就关上了心门,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

不论我们觉得孩子的言行有多么不合规律、多么无理,我们都必须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感受。 

针对上面的问题,你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接纳并替孩子说出他内心的想法:“宝贝不想让妈妈去上班,想让妈妈在家陪你是吗?”

小家伙点了点头,想了想说:“妈妈不上班,不能挣钱买好吃的了。”

“是啊,妈妈不去上班,就没有钱,就不能买好吃的了,那该怎么办呀?”

“那妈妈去上班吧!”小家伙儿想了又想,不忍心但又坚强地做出了决定。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理解,孩子更是一样,他们希望爸爸妈妈能够理解他的感受。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作为父母要帮助孩子表达出来,给孩子找到宣泄的出口。 

04

早就告诉过你了,你非不听

当孩子做错事或者事情没有做好时,很多家长都会说这句话。

孩子从床上摔下来,哇哇大哭,又心疼又生气的妈妈总会说:“我怎么告诉你的,别在床上蹦,会摔下来的,你非不听!哭,哭什么哭!”

父母总喜欢给孩子一些忠告,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给孩子指出一条相对便捷的道路。

“不是跟你说过要……吗?怎么总是记不住呢?”

“我要是你,我就会……做。”

“我早就跟你说过……你非不听!”

“别这么做,以后会成……的。”

多数孩子听到这些句话,都会产生抵抗心理,因为这些话包含着谴责的意味,谴责的对象就是孩子的想法和行为。

当孩子犯了错,或者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很生气、很无奈,但是,如果你给孩子提建议的时候,用谴责、怀疑、挖苦、贬低等不良语气,那你的建议就变成了情绪的载体,孩子自然不乐意遵从。

面对孩子的错误,有较高文化修养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父母,都会用平和的方式指导孩子。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指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以后,要懂得克制冲动,学会用宽容的心态包容孩子的错,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不良行为,最终以一种平和的方式疏导、教育孩子。

俗话说 “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对于孩子来说是“良药甜口利于病”。

同样的内容,换个说法,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比如:“宝宝很疼吧?没关系,下次在床上玩,走到床边要小心一些,你长大了,要自己注意危险哦!” 

05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不仅在孩子教育上,对于成人来说也是一样,这是一种道德绑架。

大部分父母永远都想控制孩子,虽然初衷是对孩子的爱和关怀。

动画片看了30分钟,“关了电视,再看眼睛就坏了!”是为了孩子好

到睡觉时间了,“把拼图放一边,快去睡觉,立刻!马上!”是为了孩子好

孩子自己吃饭撒了一桌子,“你看,你弄了一桌子吧?别吃了!我喂你!”是为了孩子好

孩子眼睛紧盯着一件红色超人短袖,你仍然坚持说:“买这件蓝色的,托马斯的图案,穿上多酷!”也是为了孩子好

……

这个世界有个很可怕的逻辑,那就是父母以爱之名,打着“做什么都是为你好”的旗号,单方面地帮孩子做出很多决定。

当你说出这些话时,虽然目的上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会认为你在剥夺他的权利,必须让他听你的。

正确的教育在于如实地了解孩子,让孩子自主决定,而不是把我们认为“他应该怎样”的理想,强加在他身上。

当你打断孩子正在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时,不要期望孩子会按照你的意愿去做,并让孩子认为“是对他好”。

那怎样和孩子沟通呢?

请把“命令改成“商量,再和孩子沟通后,加上一些限制条件。

到晚上9点了,他还在专心玩拼图,没有丝毫去卫生间洗漱的意思。

你要给他一个提醒,让他做出选择。“到睡觉时间了,你需要5分钟还是10分钟才能爬上你的小床?”让孩子挑选一种手机铃声,当铃声响起时,就该放下手里的玩具上床了。

当孩子想要做或者已经做了令大人不赞同的事情时,你先不要表现得过于急躁,也不应该强制地给孩子设置条条框框,逼迫他们改变自己的想法,要多给孩子一些可以选择的空间,有效地引导孩子。

你会发现,孩子慢慢少了一些抵触情绪,渐渐有了规则意识。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优点。

翘起你的大拇指,表扬他的优点;弯下腰,帮他提高他的不足。

《请回答1988》中有一段话:

话语里包含着真心,带有说话人的体温。

在这冷酷的世界上,让人能够活下去的,

不是了不起的名言,

也不是有学识的一语中的,

而是你带有体温的,温暖的一句话。

作为父母,请好好说话!

更多与孩子的相处之道,请参考课程《从诞生到婚礼:林文采教你如何为下一代营造幸福的原生家庭》,著名亚洲顶级萨提亚亲子专家、“心理营养”首创者、美国心理辅导学博士林文采老师,给予了最全解答。

请扫描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不要怕给孩子挫折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4招
教育孩子最常见的5大错误
害羞的孩子需要多鼓励
孩子为什么不听你的话?
夸奖和唠叨多了,并非好事,小心娃掉入“超限效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