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假期余额不足:4个亲子游戏轻松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
转眼之间,我们马上要迎来了国庆&中秋假期的尾声,也就意味着有许多家长要离开每日陪伴的宝宝回归到日常的工作中去了。

这时,很多宝宝会一下子无法适应这种心理落差,于是,搂脖子的搂脖子,抱大腿的抱大腿,还声嘶力竭地喊着:“妈妈,别走~啊~妈妈!!

看到孩子可怜巴巴的小脸,妈妈是左右为难,心碎一地啊……

面对必然的“分离焦虑”,父母到底如何做才是万全之策呢?

01
什么是“分离焦虑”?主要症状有哪些?

分离焦虑是指孩子与熟悉的人分开而产生的一种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

这是孩子心理发展中正常的心理反应,不是一种问题行为,一般在两岁之前出现,随着孩子长大而逐渐淡化,但在家里增添新成员或者上幼儿园后,会重新激发出孩子的分离焦虑。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心理断乳期”,会让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每个孩子的分离焦虑表现不同,但一般会表现为以下几种:


严重哭闹


这是孩子最常见的表现,孩子会严重哭闹、踢打,情绪暴躁,有的孩子还会咬人。

我记得去年送儿子上幼儿园时,他从早上去就一直哭到放学回家,嗓子都哭哑了,历时一个月之久才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


恐惧心理


这类孩子表现为胆小、恐惧,会害怕黑暗,害怕小朋友靠近,害怕呆在空旷的房子里。

如果这种恐惧心理持续时间较长,就会让孩子怯懦和缺乏自信。

图片来源pixabay

不合群


有的孩子会出现孤独与迟钝的现象,他们会不合群,不参加集体活动,也不与其他孩子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会出现发呆、不说话、对陌生人冷淡的情况。


身体不适


有些孩子拒绝在幼儿园睡觉,或者睡觉会做噩梦,有些孩子会在家人离开后出现头疼、肚子疼、恶心、呕吐等症状。

家长领孩子回家后这些症状就消失了,还有一些孩子会出现抵抗力下降,感冒、发烧、拉肚子等症状。

图片来源pixabay

绝食


有的孩子会出现不吃东西的情况,一旦家长妥协,他会从中尝到甜头,会以此行为当作自己的武器。


后反劲


有的孩子刚到幼儿园时,因为比较新鲜,没有强烈的反应。

但等新鲜的劲头过去后,开始出现分离焦虑的情况,这种孩子的分离焦虑往往持续的时间更长。


矛盾性


简单来说就是早上不想去学校,放学不想走,这类孩子即对幼儿园感到好奇,又不舍得家人离开,甚至怀疑父母不爱自己。



图片来源pixabay
也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以哭闹来表达自己的分离情绪,有些孩子会同时出现多种分离焦虑的行为,此时就需要咱们家长多观察孩子的异常行为表现。

02
“分离焦虑”处理不当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分离焦虑处理不当,会影响孩子的“依恋关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都会有影响。

曾经有位美国专家为60名幼儿做了一个实验。

把30名幼儿和他们的妈妈分开,让他们在童年经历与妈妈分离的恐惧,而另30名幼儿在饱受战争恐慌中度过了童年。

这60名幼儿到了30岁时,根据调查发现,他们和妈妈分离所带来的心理影响远远大于战争留给他们的记忆。

图片来源pixabay
所以不要小看分离焦虑,处理不当会留下严重的心理创伤,成年后这种影响也在持续。

有的人在爱人离开后会很焦虑,对爱人盯得特别牢,一旦爱人离开就会不停的发短信、打电话确认对方信息,甚至会控制伴侣的行动。

表面上看是关心,实质上是内心的不确定,这是成人的分离焦虑,一旦分开内心就会担惊受怕,原因是小时候分离焦虑没有处理好,形成的创伤性体验。

心理学家表示,这种创伤性情感体验对一个人的成长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后的现实生活中。

当这种早期的创伤性情感体验被某些特定的事件所激发或唤醒的时候,当事人的感触就会更深。

所以千万重视孩子的分离焦虑,要知道这不是他们的无理取闹,而是他们正常的情感需求,是他们情感成长的一种标志。

03
如何引导孩子安然度过分离焦虑?
1.及时回应

宝宝通过表情、肢体动作、语言甚至哭声来表达需求,家长一定要及时回应宝宝。

让宝宝感觉到生活的环境很安全,周围的人是值得信任的。

在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很多家长认为一味地满足孩子会娇惯了宝宝,因此在这个阶段总是有意地锻炼宝宝等一等,忽视宝宝的要求。

这是错误的。在0~2岁阶段,如果被迫等待和被忽视,宝宝会没有安全感,不容易建立信任感,宝宝的分离焦虑期会变长。

2.持久而稳定的看护人

如果频繁更换看护人,宝宝容易紧张焦虑,从而影响宝宝安全感的建立。
图片来源pixabay

3.规律生活

“规律”会让宝宝很容易适应和学习,同时“规律生活”也会让宝宝对发生的事情产生预期,宝宝容易有掌控感,这也是安全感的来源。

在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家长认为宝宝小,怎么样都能带大,所以生活作息混乱——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物品摆放在哪里都没有规律。

在毫无规律的生活中,宝宝不容易建立安全感,会导致分离焦虑期延长。

等宝宝稍大些,妈妈还可以给宝宝一个小任务做,给予孩子一些责任,他们就会表现地更成熟。

比如,现在我出门,有时候会跟他说,你能帮妈妈照顾好外婆吗? 
小宝宝都会特别乖地说,好啊!或者,再简单些,就跟他说,妈妈走了 你能帮我关门吗?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任务,他会觉得自己长大了,身负重任,忘掉分离这件事本身。

除了上面的方法之外,妈妈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来帮助宝宝渡过这个紧张时刻,尽早适应分离。
1、躲猫猫游戏。 这是缓解婴儿期分离焦虑最经典的游戏,通过游戏就能让宝宝知道“妈妈不见了”和“妈妈又回来”的概念 。

2、捉迷藏游戏。 宝宝能走会跑之后,就可以把躲猫猫升级为捉迷藏了。在躲藏和寻找之间,宝宝就懂了“自己找不到别人”和“别人找不到自己”这个很重要的生活主题了 。

3、“晚安\再见”游戏。 这项游戏,随时都可以玩,但我特别建议在睡前。晚上收拾玩具时,和宝宝一起对每一个玩具说“晚安,再见”,说完就把玩具一件件放进收纳箱内。

这样宝宝就会懂“再见”不等于“消失不见”,等他明早睡醒了,依然还可以和玩具一起玩。那么,当你再和他说“再见”的时候,他心里就会明白“妈妈只是消失一会儿,还是会回来的”,就不会那么抗拒分离 。

4、“缠着你”游戏。 这个是我个人觉得见效最快的一个游戏, 不过,它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建议妈妈们找一个足够空闲的早上或者下午进行。

具体这样做:你和宝宝互换角色,不管他去哪儿,你都跟着;他玩游戏,你也要缠着他陪你玩;反正就是,他平时是怎么缠着你的,你就怎么缠他。这种角色互换,能让宝宝一下子就能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 。


另外,缓解分离焦虑,很重要的一点是,妈妈们自己的心理建设要做好 。

陪伴孩子很重要,但并不是24小时都寸步不离地守着孩子,我们也有自己的事要忙,不要为了偶尔的分离感到内疚\焦虑。

母子之间是有感应的,你的情绪,宝宝会很敏感的捕捉到,和宝宝告别的时候,请记得自己不要面露难色,而要保持微笑,让宝宝知道分离是很普通的一件事。
特殊情况
 

关于分离焦虑,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有的宝宝其实是很有安全感的,但他表现的就很没有安全感。

——特别依赖某个物件。 比如,有的宝宝睡觉是一定要盖某条毛毯才睡得着的,不分季节,也不管毛毯是不是还那么光鲜。因为在他的心里,这条毛毯可不止是有保暖的作用,它还是宝宝将来自妈妈的真实的温暖和安全感内化在自己的心中,然后寄托在这么一条小小的毛毯上, 他只要抱着这条毛毯就能睡好觉了。这是好事。

——妈妈不在玩得好好,妈妈回来就哭。 妈妈们哪天突然有事,把宝宝交给奶奶照料。当你回来的时候,宝宝一见你就立刻朝你扑了过来,然后倒在你怀里委屈地大哭啊,当妈的这时候肯定是心疼的不得了,奶奶就有些尴尬,忙和你解释说“呀,这一下午都玩的好好的,怎么一看妈妈回来倒哭了 ”。

妈妈不在反倒能玩地开心,见了妈妈却大哭,这听起来多么不可思议啊。但事实就是这样的。

有安全感的宝宝在妈妈离开后,可以自己安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情绪的,可以和别人快乐相处,可以把所有因为“妈妈离开”而产生的不好的感受都暂时收起来,等再见妈妈时再释放出来,他哭其实是在说“我的妈妈呀,你可算是回来了”!

面对马上就要打响的假期分离焦虑大混战,家长们要先从自己做起,克服焦虑才是正解。
学会放手,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成妈妈都做错了!面对“分离焦虑”,处理不当还会影响娃将来的婚姻关系!
妈妈,请别在我睡着后离开……
平安头条
孩子太黏人,是不是患有分离焦虑症?
【童萌会】故意跟孩子“躲猫猫”,严重后果会伴随孩子一生...
宝宝有分离焦虑,是因为你没给他足够安全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