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志颖儿子Kimi给妈妈划分生气等级,刚吼完孩子的妈妈看这里~
再温柔的妈妈也会有发火的时候,尤其当孩子处于“狗都嫌”的年纪,精力和好奇心实在太旺盛了,经常要闹出点幺蛾子~
 
做母亲的涵养再好也难免有“破防”的时候,你以为只有这时孩子才会感到害怕,知道错了吗?
 
其实妈妈每一刻的情绪孩子都能感知到,有些时候,他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涂鸦,也会暗藏玄机~

1
我本愿母慈子孝,奈何总鸡飞狗跳

林志颖的妻子陈若仪在微博上晒出了一张儿子kimi的手绘,画上是Kimi眼里妈妈发火的变身过程~


身为灵魂画手,小Kimi很有想法,他把妈妈发火的变身过程分成了6个等级:
 
L1:妈妈面露微笑,和颜悦色;
L2:妈妈有一丝不满,嘴巴扁成一条线;
L3:妈妈两眼瞪大,气到头发消失不见;
L4:妈妈眼睛冒火,嘴巴张大;
L5:妈妈眼睛喷火,嘴巴气到变形;
MAX为最高等级,此时妈妈的眼睛怒火狂喷,头发乱飞!

网友们看后忍不住感叹:没想到气质优雅的陈若仪发起脾气来,也和我们这些老母亲一样;原来天下妈妈发脾气都是一样的啊,果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还有网友好奇问道“那爸比呢?”,“我也想看Kimi描述爸比发火变身过程!”陈若仪回复:“爸比一个眼神就够了~”


是啊,哪个妈妈不对孩子发脾气?
 
前段日子优宝还在大赞陶虹很会安抚女儿情绪,但一次出门前,女儿非要去拿两瓶牛奶,结果不小心打翻了一瓶,她冲上去劈头盖脸冲女儿吼“你怎么回事啊?”
 
愣是吓得女儿一哆嗦,当时孩子就傻了,满眼恐惧地望着她,不说话,甚至连哭都忘了。


直到手里的另一瓶牛奶也啪叽摔到地上,好在陶虹反应比较快,知道自己之前吼那嗓子是吓坏孩子了,赶紧走过去抱住女儿没有再次斥责她。
 
这时沉默中的女儿有了安全感,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其实,有时我们的愤怒不只是源于孩子,还源于我们自己。
 
 “失控感”让人烦躁:有这样一句话:“有一种愤怒,是因为觉得世界不在我的控制之中。”有时,导致我们愤怒咆哮的真正原因,正是背后的这种“失控感”。
 
让孩子快点穿衣出门,他磨磨蹭蹭拖延时间。让孩子先把作业写完、全家要去进行下一项计划,他非要做别的事情来打乱计划。
 
孩子的不配合,让原本计划好的事情脱离了预期,这种不被控制的局面会让心生焦躁,只想赶紧摆平这些事,让孩子好好听话、配合行动,让一切回归到“原计划”的路线中去。
 
而最简单粗暴又看似有效的方法,就是“吼孩子”。


内心不满情绪的转嫁:有时,我们对孩子发脾气,表象是孩子的问题,但背后其实也带有自身情绪的转嫁。
 
当冷静下来,仔细想想那些吼孩子的时候,孩子的过错真的那么大吗?还是因为他的表现没有达到你的预期?
 
工作和家务琐事已经让自己很疲惫,孩子还丝毫不知体谅,到处惹事。这些挫败、沮丧、疲惫的负面情绪逐渐累积,终于在孩子不顺自己心意的时被引爆。


孩子是极其敏感的,即便有时父母的怒火不是因孩子而起,但这种愤怒的情绪也会促使当下对孩子做出的回应变得阴沉,这种情绪会让孩子误以为这股怒火是冲着他来的。

2
发火没关系,补救也容易
 
可是吼都吼了,要马上道歉吗?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能消失吗?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却建议妈妈们,先给自己一些时间和关爱:
 
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妈妈,不是脾气差,只是太累了。
 
当一个妈妈很累很疲倦的时候,她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回应孩子的需要,
 
妈妈需要更多家人的支持和关爱,同时妈妈需要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关爱,
 
当妈妈这样做的时候,不是自私的表现,因为只有妈妈先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才更有力量去支持孩子的成长。
 
满足自己是为了避免因“失控感”或“不满情绪转嫁”而迁怒孩子,让孩子被吼的“莫名其妙”,即委屈又无法反抗,被单方面的情绪输出。


那么真是孩子做得不对、不好,我又吼了孩子,要不要马上道歉呢?如果你能做到,那优宝真是打从内心感到钦佩。
 
讲真,如果不是陶虹女儿被吼后的反应震惊到了她,陶虹恐怕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压下心中的负面情绪。马上道歉说来容易,却很难做到。
 
但不能马上去做和不做还是有差别的!换个心平气和的时间,和孩子进行一场平等的对话


先来和孩子描述一下当时他的言/行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在别人眼中有何不妥,知道自己发火的原因,先解开他“受委屈”的心结。
 
然后诚恳的说一声“对不起,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该对你大吼。”,“对你大吼的原因,是因为你的某个具体行为做的不对,这件事让我很生气,而不是因为我不爱你。”
 
对事不对人,别让孩子将被吼的原因曲解、上升到自身性格缺陷的高度。
 
接下来处理问题,既然孩子的这个行为不对、不好,那就和他共同商讨解决方案,达成一致的目标,并做出约定去执行。
 
孩子能脱离父母的要求,自发、独立地想要把事情做好,才是有意义的。
 
而这,其实也是我们要和孩子平等对话的原因,只有他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才会真正激发他的责任感去做好一件事情。
 
最后还是别忘了和孩子表达自己对他的爱与期待,这才是弥补吼叫给孩子带来伤害的关键一步。

被吼的孩子往往不是在害怕自己做错了事情,而是怕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向孩子表达正向的期许:我希望你能改掉这个行为,因为这样你能变成更加优秀的自己。
 
当然父母们也要注意,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希望他“变优秀”的话语里哦~
 
3
适当示弱,更容易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是不是开始有妈妈担心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严感”下降了呢?“我老和孩子道歉,以后管不住了怎么办?”
 
我们向孩子传达的,只是对于“吼”这一过激行为的歉意,如果他下次做得不对,该说还是要说的,而这在育儿过程中还有一种更高级的应用——故意示弱


生物对待弱者,有着天然的信任。人也是如此,弱者的话往往让人觉得更加可信。
 
我们总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强大的一面,是想要保护他,给他足够的安全感。但人性都是相对的,偶尔反差一下总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别看宝宝年纪小,却更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共鸣,当父母在他面前展现出害怕、悲伤,小家伙立刻就过来“安慰”你~
 
这不仅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也极大程度激发了孩子内心的积极力量。
 
但“示弱”这个技能对宝宝更加有效,对年龄大些的孩子还需要添加更多的技巧,并且示弱也不等于装傻,切忌随意释放~
 
一个懂得示弱的母亲,通常能培养出一个超级懂事的孩子,而这就是后话了,咱们下次接着聊~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输了就哭闹耍赖皮?妈妈这样做,培养“输得起”的孩子
林志颖儿子Kimi成长全纪录 和妈妈啃饼干跟爸爸学车
林志颖大儿子“脱缰式”长大, 身高已达172cm妈妈肩头,像爸爸
爸爸去哪儿? 深度剖析中国父爱缺席现状
达人妈妈辣评《爸爸去哪儿》
心理学家揭密:小时候经常被抱的男孩,长大后更有出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