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到童年”之: 莽撞少年(作者:易容)

小时候的幸福真是简单,它是一碗热气腾腾的包谷饭,是能端着脸盆去打爆米花,是偶尔能吃到的几片肥肉……

————

易容

周岁留影

莽撞少年

文/易容

每当星光熠熠朦胧月色将那一层轻纱覆盖大地,仰望夜空,我总是怅然若失,回忆起那欢快、迷惘、灰暗又五彩斑斓的童年。

我生于1971,父母亲是当时响应号召,到旧时人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贵州来支援边区的。春回大地迎春花开遍林城的时候我呱呱诞生了,在三姊妹里排行第二。小时候的幸福真是简单,它是一碗热气腾腾的包谷饭,是能端着脸盆去打爆米花,是偶尔能吃到的几片肥肉……

那时候我们家比较困难,爸爸妈妈微薄的工资大半都要寄去长沙老家补贴亲戚和赡养老人,然后艰难地维持着我们全家五口的生活。我们一直都盼望着家里能来客人因为每每有人造访,父母都会悄悄商量后奔到远处较便宜的馆子去打来一两份菜。或许是香甜的红烧肉,或许是清炖的蹄膀,或者是让人垂涎欲滴的“狮子头”。每次一有大餐时,我都会很狡猾往碗底私自藏一些肉,然后偷偷和妹妹分享。父母对这一切早已见怪不怪,姐姐也一样,总是很懂事匆匆提前吃完,照顾我和妹妹多吃。

童年的幸福总是容易满足,等到今天韶华不再,心绪和泪水一起涌动却再也回不到当年的境地。那时候,排队也是习惯了的。我们随父母拿着粮票去买米,拿着肉票去买肉,还有持着布票去商场里买布,所有这一切都要排很长的队。我和妹妹总是排在一起,还轮流着跑出去数人看还有多久才轮到我们。父亲天生一双巧手,不光菜做得好,用缝纫机给全家人做新衣服。父亲还擅长木匠活,咱家的桌椅板凳都是他亲手打的在我眼里,父亲还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侠客!我亲眼看见一个“地痞”滋事,被父亲一下子接住拳头而震住。

父母亲一道在远处山上扎了刺围,里面种上很多新鲜的蔬菜,那时候我们家菜园跟周围其他家比算种得最好,经常能摘到很大的冬瓜,很多成串的丝瓜,以及各种时令蔬菜,绿油油的一片因成色太好也常常被人偷走。


小时候的愿望跟大人一样,总是很崇高啊!我们盼望着有一天能去北京天安门,去看毛主席,可是有一天,天空变得异常灰暗望着父母亲哭得肿红的双眼,看到很多人都脚步匆匆,掩面疾行,看到一队队的工人军人群众们排着长队,戴着黑纱白花,去春雷广场毛主席像前聚集我们知道,天塌下来了那一年,伟大领袖和革命导师毛主席逝世。我当时在省委机关幼儿园,老师默不作声地带领着大家,集体穿着白衬衣蓝裤子列队悼念。

在那个历史非常时期,到处播放的都是雄壮革命歌曲,工农兵结合,民兵队伍巡逻,“抓革命,促生产”,“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标语贴墙上到处都是……老海报中战士56式步枪的英姿成为我童年时的又一个梦想。

“小嘛小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知为何,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每每唱起这首歌仍然会令我泪湿眼眶心绪万千。小学时的我非常顽皮,也很会玩小脑筋。记得我总会带着妹妹想尽一切办法挤进楼下邻居家,去看9寸的黑白电视,那时候邻居家天天人满为患,总想拒绝我们,而我总能想出各种千奇百怪的办法混进去,从广告“宝宝起得早,天天用芳草”一直看到电视里起麻点,荧幕上映再见。终于有一天,“少林寺”的钟声在各影剧院里敲起,电视里也有了各种各样的武侠片。大侠们都是直着腿直着身子就能飞上树的。于是我们也模仿,天天比划着各种招式,动作我经常和妹妹去田地里施肥浇水,比较孔武有力,因而在同学中也最“冲”。有一天跟同学们打赌看谁飞得高,我一跃就跳上了高高的乒乓石台同学们嚷开了,说电视里的大侠腿是没有弯的,于是我又学着电视里的形象尽量绷直双腿再一次跳,结果腿部被石台重重磕伤,深及见骨的伤口里汩汩流出的鲜血把伙们全都吓呆了,痛定思痛下才研究出原来电视里的侠客们全都是绑着钢丝绳“飞来飞去”的。

腿伤还没好,我组织同学们去南明河游泳清澈碧绿的母亲河让我们心旷神怡,岸上到处有大人们垂钓撒网。如往常一样,我麻利用两片红领巾打结做成了游泳裤,大家都学着我照做,我们在河水里欢快游着,戏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被最亲爱的姐姐“出卖”,姐姐拎着我湿湿的游泳裤向父亲告发了。棍棒出好人啊!父亲那严厉的双眼我屡屡不轨的行为喷出了怒火,新账老账一起算,我被足以铭记三生痛打了一顿。那一顿饱打啊,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究竟是因为我玷污了神圣的红领巾,还是因为我违背了校规家训私自去河边玩耍?今天我明白了,其实父亲当时是“由爱生恨”,他是担心我的安全。

童年是一首清新的歌,我们把憧憬串成了一道道音符。在那个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里,我们在操场上疯跑,我们无忧无虑坐着滑轮车从坡上下,我们咬着5分钱的冰棒顶着满头星光做着各种游戏,玩各种版本的“躲猫猫”,玩“红灯绿灯不许动”,我们唱着“二五六,二五七,马兰开花二十一”,斗草,打弹弓,跳板,掏麻雀窝。我们烟盒纸,换洋火花,我们滚着锈蚀斑斑的大铁环在街边院子里神气地飞过……

小学快毕业了,正如母亲经常讲的“棍棒出好人,我们家墙上贴了很多我和妹妹的各种奖状,我还自学成材在墙壁上画上很多武将和西游记里的画像。母亲慈祥的双眼望着我们闪闪发光,唱歌很好听,经常带着我们一起唱,教我们简谱,节拍,还教我们一笔画出很多鸽子,很多个小动物。童年的世界永远是晴天,多彩的云,温柔的风,我们经常望着那蔚蓝的天空,那飘着的棉花糖一的朵朵白云,思考着怎么长大

夜已沉,窗外星光已不复当年明亮。我端着醇厚的咖啡写这段文字,看了看沉睡中正在长大的孩子,从1982年开始执行的国策,他们是优生优育的一代,他们有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时代不同了,童年的梦或许也有差别,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愿他们健康幸福,快乐成长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易荣(曾用笔名杨远)1971年出生,祖籍湖南长沙。西南科技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注册物业管理师,贵阳市物业管理评标专家。现任贵阳鑫海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星智美容抗衰老中心负责人。曾被聘中共乌当区委党报特约撰稿员,晋州诗友联谊报社通讯员。作品《无题两首》《远征军》在1992年晋州文联主办首届新星杯全国诗歌大奖赛获奖。作品散见《星星诗刊》《萌芽》《贵州经干院报》《奋进中的企业(丛书)》等。

   

妖精的诡异视界

一个有品格的原创文学+新闻自媒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碗踏实的中国风炒藜麦,和一个早恋的故事
孝道[279]-弘扬中华孝道争做美德少
黄前文丨中篇小说连载之1 秀竹
张君诵读 || 父亲 | 作者:王金启
【洞庭作家】陈有红/“我不爱吃!”
【赣雩文艺】作者:刘润林《父亲节感怀》总第984期⑤2021年第190期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