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冉《那一片梦想乐园》

那一片梦想乐园

孟冉


     看到羲陵文学社建了博客,我很欣喜。
    羲陵,是母校河南省淮阳中学培育的一个学生文学社团,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她的前身为抗日战争时期该校成立的抗战先锋文学社,当时文学社油印《抗战先锋》文学小册子,内容以宣传民众抗日为主。后历经变迁,曾因政治因素停办,于上世纪1985年正式更名为羲陵文学社。
    说到这里,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滋养羲陵文学社的淮阳中学。此校创建于1903年,始名“陈州府中学堂”,1978年正式定名为河南省淮阳中学,同年4月被省政府确立为河南省首批重点中学。建校百年来,毕业学生四万余人,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走出了社会有用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值得一提的是,历任苏联顾问鲍罗廷的英文翻译,国民革命政府海军局政治部主任、代理局长兼中山舰舰长的中共早期党员李之龙,曾在淮阳中学传播马列主义,成为豫东第一个革命播种人,这段佳话广为后人称道。
    我1990年入校。此前,羲陵文学社由当时在校的段华、马雪等学生发起,刘华金、牛其岭担任辅导老师,自办报纸《羲陵文学报》,共出版46期,届届传承。“1997年文学社报纸更名为《学缘》,继续出版至今。迄今已出版80多期,先后由段华、马雪、李霞、孟冉、葛致远等同学担任社长。社员作品在全国各大作文类杂志均有发表,并获得了相应奖项。羲陵文学社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极大地繁荣了校园文学创作。在校期间先后有社员段华出版了散文小说集《红苹果季节》,孟冉出版了散文小说集《雪儿终飘飘》,引起了当时文学界的关注。进入新世纪,辅导老师刘华金出版了散文随笔集《寂寞的声音》,李涛(笔名晨之风)出版了散文集《从小村上路》等。目前,文学社拥有社员350多人。”校志上这段话,大致勾勒出了羲陵文学社以往和如今的风貌。
    客观地说,淮中是一所重理轻文的学校,每年考入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90%以上都是理科生。上世纪90年代初,校园文学已由极盛转入衰落,庆幸的是,由于惯性使然,加上语文老师们的热情和负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写作,羲陵文学社并没有停下脚步。进入高二下半学期,校团委领导找我谈话,决定将文学社社长的重担给我挑。仗着一股热血,仗着刘华金、张春沛等众多老师的支持,我接过来了。
    要办社,得有钱。那时,文学社的活动经费基本靠社员交纳的会费,非常少。我记得当时刚接手时,社里可支配的资金只有不到100元。没有资金,社报还得出版,我们几个积极分子选定好稿件,请书法和美术好的同学编辑出版面,然后拿到校外的打字社刻在蜡纸上,再一张张油印出来。印好后,取回学校,再用木头刻就的“羲陵文学报”印章盖在报头空白处——社报就以这样的面貌出现在师生们面前。
    在社会上的报刊发表文章和图片,是有稿费的,但在“羲陵文学报”刊发作品,不但没有报酬,还要付出义务劳动。每一期社报面世前,我们常常要趁课余编排版面,晚上送到距学校10多里远的打字社,有时一干就是一夜,天亮前赶回学校上课。
    累虽则累,但因为喜欢,仍乐此不疲。
    离开淮中后,很长时间没有了羲陵文学社的消息。我想,她的沉寂一定是暂时的,她终究还会蓬勃起来的。事实上,羲陵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越活越好。2007年10月1日,羲陵文学社有了新章程,设了社长、副社长、顾问、策划、编辑部、记者部、美宣部等职位,开通了电子信箱,并建了博客。
    我很高兴,为学弟学妹们正在坚守的梦想乐园。
    文学,不会消亡;羲陵,茁壮成长! 

——2007年10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2--2022年太阳雨文学社10周年庆祝活动直播稿
愿“垂虹”青春永驻
挽墨文学社
社团活动所有材料
【王建新先生】《文坛百家专辑》【神州文学家园】隆重推荐 2022090908
巢儿:那些年,那些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