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晨之风民俗散文之《豫东农村的白事(之一)》

豫东农村的白事

(之一)

 

晨之风

关于豫东农村的白事,我以前写过一点东西,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那点文字不足以全面展现豫东的丧葬习俗。查阅了有关资料,终于有时间坐下来,扩充了一下那篇文章,算是记录一下丧葬习俗,给后人留存一点民俗文字资料。

死生为大,中国似乎是一个特别注重生死的民族,生活中体现对于生命的敬畏,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关于丧葬,各地风俗不尽一样,但基本精神大体相同,都是悼念老人功德、祈祷先人来世幸福,是一种孝行。据说这种习俗是周公制礼后,孔夫子加以完善,一直传承至今,是每一个家庭都躲不开离不了的大事。几千年的丧葬习俗发展可谓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还融合了儒、道、佛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成了一种文化深植在中国人的内心

无论古今中外,人们似乎都信仰人的生命是可以复活的,幻想来世转世投胎,所以人死了之后,要加以呵护,以便转世时顺利。根据历史记载,数千年的神权社会里,人们普遍认为,人的生死轮回天命难违;祸福善恶因果报应;感恩行孝换来来世福音;作恶多端祸及子孙”尽管这些带有迷信的色彩,但是作为子女安葬和厚葬老人理所当然,无可厚非,这渐渐形成了一整套葬礼习俗,代代相传至今

豫东属于大平原,一马平川,不同于山地的地理特征决定了这里的丧葬习俗有着自己的农耕社会特点。根据周口、商丘、驻马店、阜阳一带的大致丧葬习俗,笔者总结了豫东地域大同小异的丧葬习俗。

豫东的丧葬习俗在封建社会迷信色彩浓厚,解放后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推进,减去了不少繁琐的内容,逐渐与现代文明丧葬接轨,也越来越适应当代生活节奏。丧葬习俗也要改革,这是时代的需要,要摈弃那些糟粕性的东西,但是还要保留祭奠先人的必要的礼仪。

众所周知,跪拜礼是汉民族几千年来的重要礼节,豫东农村丧葬中行跪拜礼和鞠躬礼,这个礼节在其他汉民族丧葬习俗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不过到了今天,跪拜礼一般局限于死者的直系亲属,譬如限于男性直系亲属,女性直系亲属一般不跪拜。外来吊唁的直系男性亲戚要行跪拜礼,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一般都是行三鞠躬礼。有一个趋势,根据实际情况和本人自愿,豫东农村事实上正在推行鞠躬礼。带有迷信色彩的内容已经在村规民约中提倡消除同时,农村的丧葬随着国家的宣传,都认为应该节俭,不能铺张浪费。随着土地的减少,农村人也认为应该对土葬进行改革深埋或者活化,并逐渐简化遗体告别仪式

丧葬仪式是从人死后开始启动的,这里主要指自然死亡的老人去世后的一些规矩。老人去世离开这个世界,村人都会说某某某咽气了。其实,老人病危的时候,家人赶紧给死者的娘家人报信,娘家人前来看望,算是见死者最后一面,死者咽气时,娘家不知道,会受到娘家人的严厉责怪尤其是父母咽气前,儿女都要在父母身边,远在外地的子女要第一时间赶回来,听父母交代后事,其实是遗嘱。父母对孩子有挂恋,不见到自己的孩子不会咽气,这叫做死不瞑目。有的不能说话了,会用肢体暗示一些后事。父母交代的子女要牢记,严格执行,以父母安心离开这个世界

死者离世时都有征兆,呼吸气短,奄奄一息。家属要赶紧在死者咽气前要穿寿衣,如果咽气后穿寿衣,就意味着是失身走的,视为不孝。还有一种说法,死者咽气后短时间里身体是软的,再过些时候身体硬了,不容易穿寿衣。穿寿衣可自己家人来穿,也可以请别人来穿穿单不穿双,只能穿三层、五层,不能穿双层或者四层,穿双后代有人亡。寿衣都是女儿置办的,如果没有女儿,可由侄女代替。穿好寿衣后,死者口里再放上一个拴有红绳的噙口玉,象征大福大贵。绳的另一头拴在寿衣的纽带上,然后再麻纰子(散麻绳子)扎上腿,防止尸体乱跑,当然这是迷信死者穿上寿衣,要把腿用麻纰子扎住,麻纰子叫“扎腿绳”,目的是防止“诈尸”。据民间传言:人死时有时胸中还残留一口气,如果被猫狗鼠什么冲了就会假复活,动物灵魂附体到尸体,即平常说的诈尸。但是这一口气完全不能支撑起生命,只会像复活的尸体野兽般的乱咬。最后那口气累出来倒地,才算彻底死了。诈尸不同于复活,诈是一种乱,也不同于借尸还魂。

入殓时扎腿绳要剪断,如果不剪,据说,转生后小孩在学走路时父母要在两腿之间向地上剁一刀,意思是将这根绳剁断好走路。这都是迷信的东西,当然不可信

死者咽气之后,亲属首先要烧钱褡子(纸做得一个大口袋,里面装很多纸钱)钱褡子上面写明亡人的姓名和籍贯、死亡时间等,以免死者本人认错或阴间的他人冒领,当然这都是活着的人为死者考虑。人死后要背着钱褡子去阴司,以便送礼,打点路鬼和阴曹地府的判官们,怕他们找麻烦,看来,人和鬼一样,都离不开钱,可谓有钱能买鬼推磨。

钱褡子不烧,死者阴魂不散,孝子等人不可以大声哭泣。烧完钱褡子,孝子开始第一次哭丧,所有在场人放开尽情大哭一场,哭得惊天动地才行不过这个要根据死者的亲属数量而定,所以农村人特别看重子孙兴旺就是这个考虑。哭也要哭出个气场来,过去农村人讲究的是面子。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传统丧葬习俗中,为什么替老人穿寿衣时,千万别哭出声?
百分之九十的农村人都不知道的最全的葬礼习俗
雷家炳:商南旧时的丧葬习俗(一)
常见的农村丧葬习俗
中国北方农村丧葬文化见闻与分析
俗语:“冷棺莫入村,热孝莫入门”,啥意思?你们也这样讲究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