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画山水技法

在近代山水大家中,能以画者态度画画的除了张大千,还有贺天健。这里的所谓的“画者”指的是对于画理孜孜不倦的求索或者曰:用脑画画也。而同样身为“画者”,张大千凭借的是纵横的才气,而贺氏则是自发的对于画理的思辨。

贺氏很早就认识到了学山水画和学画山水之间的区别,为此贺氏提出了山水画与现实之中的真山水有着本质的不同。

“世界上有三个山水境地:一是人世间的山水实境,一是唐宋历代诗里的山水境地,一是画里边的山水境地。”最初的贺天健认为人世间的山水始终没有诗画之中的山水好,为了证实这一点,他曾多处寻觅与诗画中相似的山水实境。

后来的贺天健因着“四王”一派的画家常在画上题写临仿抚拟某家笔意,而究溯根源,直上追宋元后,才恍然大悟“才知道宋元人的画所以好,是从真山真水里去学来的”于是,又改变了对真山真水的看法,以“师法造化”来要求自己。

贺天健对于画学的理性思辨,一方面可以从他的课徒稿中认识:从唐至清,一代一代系统的演变;将真实山石与古本名作加以对照。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他教学生画山水的独特思路:贺天健在教学生临摹临本的时候,往往给学生挑选不清楚的印本临,因为贺氏认为如果临清楚的临本,临的人不要动脑筋了,就不能发现问题。一定要有了矛盾而后有解决的机会,学生在这时也用得着老师的帮助。


山水画石法

一、唐吴道子石法

画法:先勾勒山石框廓,再皴研钉头(即小斧劈)。皴好后用淡墨水破凹处,以 淡墨水画远山,最后加苔点。


编注:勾框廓,这种线形要见笔势和笔法、笔情(不是描),其法有接笔勾的、 有阔笔勾的、有勾后把笔迹隐掉的、有故意显现的。
“破”,是使山石或沙滩等起着阴阳向背层次的作用,是在有笔迹的地方施用的, 有笔破墨、墨破笔等法,往往积二、三次墨水就够了,使平面感觉变为立体感觉,形 成凹凸层次变化。

二 唐 李思训石法

画法:用卧笔中锋勾山石框廓,再在山石凹处勾斫钉头,形成阴阳面。

三、唐李思训勾斫法

四、唐李思训勾斫法
编注:勾,即山石外框及脉络。斫,即名叫钉头皴,豕名小斧劈。勾斫法,用于西北的山较多。勾是硬软笔,斫是硬笔。勾斫时,用笔应注意转折,起笔时要着 力。特别应注意:由皴靠外框,皴时要以大间小、以小间大。层次明确,结构清晰。 这是各种皴法中带普遍性规律。

五、唐 王维石法
画法:以卧笔中锋勾山石框廓,在阴面研钉头。

六、唐王维渲淡破勾斫法
画法:先勾山石框廓,再在脉络凹处勾研钉头皴,画时笔尖要有力。 勾斫好后用淡墨“破”凹处,再以浓一点的淡墨分层次加上。
编注:值淡,即用淡墨水“破”勾析凹处,分出阴阳面,即是“被墨”。 “破”包含阴阳、凹凸、阴影诸法。

七、唐王维渲淡破勾斫法
画法:先勾山石框廓,在脉络凹处勾研钉头皴,再用淡墨水“破”凹处,反复 几次使其有立体感。以淡墨画远山,最后加苔点。

八、五代 荆浩鬼脸、直解索皴法
画法:先勾山石框廓,在脉络凹处加直解索、鬼脸皴,再用淡墨水破凹处,画 远山,最后加树加点。

九、五代 荆浩鬼脸、横解索皴法(一)
画法:先勾山石框廓,用卧笔中锋在脉络凹处加横解索鬼脸皴,皴时注意头上 有集中之点,几个在一起,不能平均,要有整体有帅,这是从勾斫法上演变出来的。 被好后再用淡墨水“破”。

九、五代荆浩鬼脸、横解索皴法(二)
画法:在原来基础上再加鬼脸横解索皴,最后加苔点。

十、五代荆浩钉头、解索皴法
画法:先勾山石轮廓,再在脉络凹处勾斫钉头皴,皴好后用淡墨画 远山。

十一、五代 荆浩又一法

十二 五代 关全横解索、豆瓣皴相间法(一)
画法:先勾山框廓,再在脉络凹处略加横解索、豆瓣皴。

一二、五代 关仝横解索、豆瓣皴相间法(二)
画法:在脉络凹处破淡墨水,渲染出阴阳凹凸面。

一二、五代关全横解索、豆瓣皴相间法(三)
画法:渲染立体感后再加皴,皴好后再用淡墨水渲染。

一二、五代关仝横解索、豆瓣皴相间法(四)
画法:等干后再重新加皴,框廓脉络要勾出来,可以改变或去掉原来 不完美的框廓,最后点苔。

一三 五代 关全解索间雨点 豆瓣皴法

一四、五代关全豆瓣、钉头、雨点间杂皴法

画法:先勾山石轮廓,再加钉头、雨点、豆瓣皴于内。画时宜用秃笔,画 豆瓣雨点皴时用笔须短中间长,以分层次,不能整齐排列,要有纲有领、有长 有短,笔尖要扁、要枯,注意山石不能皴得扁平。

一五、北宋范宽钉头、豆瓣皴法
画法:先勾山石轮廓,在脉络凹处勾研钉头、豆瓣皴(用焦墨),皴时 注意结构,防止松,注意过脉。皴好后再在山顶上加点(小树)注意聚散。

一六、北宋范宽钉头、雨点、豆瓣皴法
画法:先勾山石框廓,在脉络凹处加豆瓣.雨点、钉头皴,用淡墨水 ‘破”凹处,后加山顶丛点’,再画远山。

一七、北宋李成鬼脸皴法(一)
画法:用秃笔淡墨勾山框,加鬼脸皴,顺逆上下均用卧笔侧锋,行笔呈弧 形,略皴好后用淡墨水“破”,再画远山。

一七、北宋李成鬼脸皴法(二)
画法:干后再加第二次“破”,淡墨水比第一次略浓一点,加第三次“破”时 用再浓一点的淡墨“破”,在凹处形成立体感,等干后再加皴,最后加苔点。 总之,李成是自古以来“惜墨如金”的用墨大家,画时心中要有此概念。

一八、五代董源长披麻皴法(一)

画法:先勾山石框廓,略加披麻皴,落笔时干点、毛点,再用淡墨水 “破”,在半干半湿时用淡墨水反复“破”(全部渲染)

一八、五代董源长披麻皴法(二)

画法:干后用淡墨水“破”,墨不宜太浓,多渲染几次使画面湿淋淋, 要渲染得无笔迹但又见笔迹,逭染又忌过重,每次轻轻加染,逐渐深厚丰 润而不留笔痕。再画远山。

一八、五代董源长披麻皴法(三)
画法:干后再加披麻皴,加时注意笔要干,不能湿,皴好后,再在凹 处“破”淡墨,最后加苔点。

一九、五代董源长被麻皴法

二〇、五代董源浑点法(一)
画法:先用淡墨勾山石框廓(勾框时须有浓淡虚实)。略加披麻皴,下 笔时用倒笔皴,再在山石下边“破”淡墨水,要有韵味。“破”好后画远山。 等干后用破秃笔打底加横卧点(实际上是远看的小丛树),注意不能机械地 整齐排列。再用淡墨水“破”。

二〇、五代 董源浑点法(二)
画法:等干后,前峰再加披麻皴,远山再加大浑点,落笔要从下往上加,笔尖朝左向上横卧擦,要有浓淡。最后前峰加苔点。

二一、北宋巨然披麻破法(一)
画法:先勾山石框廓,山顶加巩头,墨色浓一点,勾好后加皴。笔要 尖一点的,下笔时上尖下肥,醮一笔一气画成,自然有枯有湿。皴好后用 淡墨水“破”,先后“破”几次,“破”出阴阳面,再画远山。

二一、北宋巨然披麻皴法(二)
画法:再用深一点的墨加皴,要注意皴得松紧调和,皴好后,再用淡 墨水“破”。

二一、北宋巨然披麻皴法(三)
画法:干后再加皴,山顶巩头用枯笔加,墨要用枯而浓一点的,不能乱加,最后攒点。

二二、北宋巨然短披麻皴法 画法:同前。
编注:董巨两家的山水,多写江南景色,因而在用墨时,效果上要有 滋润之味。

二三、北宋郭熙卷云、鬼脸皴法(一) 画法:
先勾山石框廓。

二三、北宋 郭熙卷云、鬼脸皴法(二)
画法:加皴,用秃笔斜卧勾,有的往下卧笔从底下擦上,略皴好后用 淡墨水“破”几次,连续加之,使产生立体感。再画远山。

二三、北宋 郭熙卷云、鬼脸皴法(三)
画法:全部再用较浓的墨重新加皴,注意皴到下面的须虚、 后加攒点、泥里拨针点,下边再用中锋直注啄下,笔头要毛、松,枯,黑

二四、北宋 郭熙鬼脸、卷云皴法

二五 北宋 郭熙卷云皴、鬼脸石法

二六、北宋王诜石法
画法:先用淡墨勾山框,加皴,再用淡墨水“破”凹处,反复加几次, 再用浓墨枯笔加皴,后加泥里拨针点(淡点)。

二七、北宋许道宁短披麻、刮铁皴法
画法:先勾山石框廓,略加短披麻、刮铁皴,再用淡墨水“破”凹处,使立体 感,等干后再加短披麻、刮铁皴,最后攒点。

二八、北宋燕文贵石法(一)
画法:先勾山石框廓,线条要粗大,下笔要灵活,勾好后用淡墨水渲染凹处, 再画远山。

二八、北宋燕文贵石法(二)
画法:等干后加祈皴,墨暂不宜浓,下笔先从线边往下刮上, 头,以大带小 (注意不能出霸气、作气),皴斫好后用淡墨水“破”, “破”时要有阴阳面,淡墨水浓淡相间。

二八、北宋燕文贵石法(三)
画法:等干后再用浓一点的墨加皴斫,玻好后再上淡墨水,使得画面浑沌,注 意受光部位不能上淡墨水,最后加介字点。

二九、北宋燕文贵骷髅、钉头皴相间法 画法:同前。

三〇、北宋 米芾落茄法(一)
画法:先用淡墨勾山框廓,再用淡墨水渲染出凹凸面,等将干未干时 略加稀松的披麻皴,下笔要枯,再以淡墨水渲染。

三〇、北宋米芾落茄法(二)
画法:等干后再用浓一点的墨加巩头,加框线,个别地方加披麻皴, 用较大一点的笔加横卧点(落茄法),从下边往上加,下笔要橄榄形,要相 互勾搭,粗略加后,再用淡墨水渲染。

三〇、北宋米芾落茄法(三)
画法:等干后再加中间横点,下笔要有层次,避免草鞋底,最后攒点。

三一、北宋米芾落茄法 画法:同前。

三二、唐王洽泼墨法(附)
画法:先勾山框廓,略加披麻皴,再用淡墨水“破”凹处皴过笔迹, 最后加大浑点。
编注:附王洽泼墨法,予以米芾落前法对照。

三三、南宋李唐皴法(一)
画法:先用直注中锋勾山石框廓,勾时要注意勾出山石的 前后面,才能体现山石的圆厚。勾好后用卧笔侧锋加马牙、刮 铁、钉头敏。注意马牙下笔要齐,刮铁下笔长短不能齐,刮铁 皴多用笔自上而下,但同时也有部分自下而上的。用笔互相呼 应,上下结合,互相补充。下边用解索皴,以多见层次,皴好后 用淡墨水“破”,多加几次,凹处加时,淡墨稍浓一点。

三三、南宋李唐皴法(二)
画法:千后,再以淡墨水加凹处,加山石顶、左面、右面, 暗部多加几遍。墨色宜淡不宜浓,有时全面加,有时受光面留 白不加,有时要在半干半湿时加,死法活用,使得画面浑厚有
墨韵。

三三、南宋李唐皴法(三)
画法:等干后再重新加皴,墨要浓,一笔一笔不能重叠, 重叠有腻滞感会伤韵,但要连气。马牙皴下笔上下斫,中间空, 大小要调和。下边的解索皴下笔时斜倒,全部皴好后,再用淡 墨水“破”,加时,淡墨要分好几色,浓浓淡淡加上,反复加, 凹处用浓一点墨水加,使之有立体感,看上去舒服,有墨醇为止。

三四、南宋李唐小斧劈皴法 画法:同前。

三五、南宋萧照刮铁、钉头皴法
画法:先勾山石框廓,略加刮铁、钉头皴,再用淡墨水“破”凹处, 反复“破”几次,加画远山。干后再重新加皴,墨须浓点,全部皴好后, 再用淡墨水“破”。

三六、南宋马远大斧劈皴法(一)
画法:先用淡墨刮带勾画山石框线,后用淡一点墨水皴,受光部 位留出来,画远山。

三六、南宋马远大斧劈皴法(二)
画法:等干后用浓一点墨水加皴,略皴后再以淡墨水“破”。

三六、南宋马远大斧劈皴法(三)
画法:干后再用浓墨重新勾框加皴,须加在原来的笔迹上(大斧 劈),最后加苔点。

三七、南宋马远大斧劈皴法 画法:同前

三八、南宋 夏珪拖泥带水皴法(一)
画法:用清水在要画的山石位置上局部皴擦,潮润后,用墨 水勾皴山石轮廓(不浓不淡),再用墨水加皴(比原来淡一点), 用长锋狼毫,下笔用中锋,不能全部皴,要分出面来。这样在原 来清水皴擦处,显现出潮润有变化的笔迹,有雨后嶂犹湿之感。

三八、南宋夏珪拖泥带水皴法(二)
画法:干后再用较浓一点的墨水个别加,最后点苔。

九、南宋夏珪拖泥带水皴法

四〇、南宋江参石法
画法:先勾山石框廓,在脉络凹处略皴短披麻,再用淡墨 水“破”。画远山。等干后再加皴,下笔宜枯,用卧笔中锋,内 皴靠外框。全部皴好后,再以淡墨水“破”,多逭染几次,有立 体感为止。干后加泥里拨针点。

四一、元赵孟頫荷叶皴法(一)
画法:用淡墨勾山框,加荷叶皴,下笔直竖中锋,有干有 湿,行笔手要活,要见笔。皴好后用淡墨水“破”凹处,反复 “破”几次,一次比一次墨色深一点。

四一、元赵孟頫荷叶皴法(二)
画法:等干后再加皴,下笔要有浓淡、枯湿,皴好后再用 淡墨画远山,以淡墨水加下边,最后点苔。

四二、元赵孟频荷叶、横解索皴法 画法:同前。

四三、元赵孟頫短披麻皴法(一)
画法:先勾山框廓,在脉络凹处加皴,再用淡墨水“破”皴迹, 第二次“破”时,凹处用淡墨水深一点。

四三、元赵孟频短披麻皴法(二)
画法:等干后加苔点。

四四、元高克恭石法(一)
画法:先用淡墨勾山框(用直笔中锋),下笔要枯,墨有浓淡,加 皴要淡,皴好后用淡墨水渲染凹处,反复几次,再画远山。

四四、元高克恭石法(二)
画法:等干后加披麻皴,再在山的中部加大横混点,下边加横混 点,远山加横混点

四五、元黄公望石法
画法:先用较小秃笔勾皴(这叫金刚杵又叫棉里针,是弹性中有 力的笔势)。皴好后,在山石下边加横点,用笔横卧下点,点好后用淡 墨水“破”。等干后再加皴,最后点苔。

四六、元黄公望解索、披麻皴法
画法:先用秃笔,卧笔中锋勾皴,皴好后用淡墨水“破”凹处,最后加攒点。

四七、元王蒙游丝袅空皴法
画法:先勾皴山框,略皴后再用淡墨水“破”凹处,山石下边反复加几 次,“破”好后用较小笔加皴(在湿时加皴叫破网皴),再用淡墨水个别“破”。 画远山,下笔要快。干后再用浓一点的墨加皴,注意不能乱。皴好后全部上 淡墨水渲染,干后用浓淡墨加渴点。

四八、元王蒙渴点短披麻皴法(一)
画法:先勾山石框廓,加短披麻皴,用笔以直竖中锋,落笔要枯,皴好后用淡 墨水“破”几次,在凹处加时,墨色须深一点。

四八、元王蒙渴点短披麻皴法(二)
画法:等干后,再用较浓一点的墨加皴,从上到下,墨色要有浓淡,皴好后加 渴点。

四九、元王蒙短披麻、刮铁、游丝袅空皴相间法
画法:同前。

五〇、元倪瓒横解索皴法
画法:先勾皴,执笔横卧为主,行笔忌光滑,而要毛一些、轻松一些,以显得 逸气,勾带皴一气呵成。勾皴好后用淡墨水“破”,再画远山,干后加横点。

五一、元倪礎折带皴法 画法同前

五二、元吴镇长刮铁皴法
画法:用卧笔中锋勾山框,用长刮铁皴加。落笔从下刮上笔),皴好后用淡 墨水“破”,反复几次,等干后加梅花大点(他的用笔含墨较湿)。

五三、明戴进石皴法
画法:先从山石前面连勾带皴一气呵成,用笔以大斧劈小斧劈互用,须见笔有
力,最后加点。

五四、明戴进长斧劈皴法(一)
画法:下笔时自前至后,连勾带玻一气完成,要笔笔见笔。

五四、明戴进长斧劈皴法(二)
画法:用淡墨水“破”,反复几次,凹处加深一点,等干后用浓墨加皴,落笔要 枯、毛。

五五 明 戴进石皴法 画法 :同前

五六 明 戴进乱柴皴法 画法 :同前

五七、明吴伟破网皴法(一)
画法:用卧笔中锋连勾带皴一起画,先画主山,再画远山,用淡墨水“破”,反 复几次。

五七、明吴伟破网皴法(二)
画法:干后用小笔,浓淡墨相间加皴,拿笔要直竖,行笔要灵活,上浓下淡, 皴后再用淡墨水“破”凹处。

五七、明吴伟破网皴法(三)
画法:干后用浓墨个别再加皴,再用淡墨水“破”在未完全干的墨线上。

五八、明吴伟破网皴法

五九 明 吴伟破网和乱柴相间法

六〇、明吴伟乱柴皴法
画法:用直竖中锋、卧笔中锋连勾带皴,以长斧劈、解索互用,浓浓淡淡一气 呵成。

六一 明 吴伟又一法 画法

六二、明沈周石法(一)
画法:先勾皴山石,用大笔画远山,用淡墨水“破”凹处,再用浓墨个别加勾皴。

六二、明沈周石法(二) 画法:等干后加苔点。

六三、明沈周石法(一)
画法:用中锋勾勒山石框廓,加皴注意长短相间,皴好后用淡墨水“破”凹处, 反复加几次。

六三、明沈周石法(二)
画法:千后个别加皴,最后加苔点。

六四、明文徵明大笔法(一)
画法:先用笔横卧勾皴,再用淡墨画远山,以淡墨水“破”背光面,在未干时 用浓墨皴擦。

六四、明文徵明大笔法(二)
画法:等干后再加点(先点浓后点淡)。

六五、明唐寅折带皴法
画法:先用尖笔勾框,再加皴,注意大带小,皴好后用淡墨“破”,“破”要有层 次,使之有立体感。再画远山。

六六 唐寅、张平山雨淋墙头皴法
画法先用清水皴擦要画部位,用笔以直竖中锋勾皴,再以淡墨“破” 浓线条,后加泥里拨针点。

六七、明董其昌石法(一)
画法:先勾山框,后略加披麻皴,再用淡墨水“破”,个别地方反复加。

六七、明董其昌石法(二)
画法:等干后加浑点(要湿淋淋、淡点),再个别加皴,再用淡墨水“破”,干后 再用浓墨加浑点,笔迹要露出来,最后山顶加横点(先浓点后淡点)。

六八、清王时敏石法(一)
画法:先勾山框,再加披麻皴,用笔要干些,皴好后用淡墨水 “破”脉络凹处,反复加几次,画远山。等干后加皴,加横浑点,再用淡墨水“破”。

六八、清王时敏石法(二)
画法:干后加皴,用笔要枯,毛,松,皴好后加横点;加时要有枯,有湿,最后点苔。

六九、清王翬石法(一)
画法:先勾山框,再加短披麻皴,略皴好后用淡墨水“破”凹处,反复加几次, 用淡墨水画远山。干后再用深一点的墨加皴,加横浑点,加山顶小树,加远山,要 见笔,有浓淡,有韵,再用淡墨水“破”。

六九、清王翬石法(二)
画法:干后再用浓墨加山框,加皴,个别加,用笔要祜,山顶再加深浓点,小 树周围加淡点,树点好后,再加横浑点,最后加苔点。

七O、清王原祁石法(一)
画法:先勾山框,用笔要有枯有湿,勾好后略加皴,再用淡墨水“破”凹处,多 加几次,后画远山。

七一 清 王原祁之山樵法(一)
画法:先勾山框廓,再加皴,下笔要有枯、湿,皴好后用淡墨水“破”凹处,反 复加几次。

七一、清王原祁之山樵法(二)
画法:干后再加皴,下笔要枯、毛,皴好后再用淡墨水“破”,最后加渴点。

七二、清吴历石法
画法:先勾山框廓后,再加豆瓣、雨点皴,用笔要枯要毛,最后点苔。

七三、清恽寿平石法
画法:先勾山框,加披麻皴,再在山下边、山顶加点,用淡墨水 “破”阴面,画远山,后加苔点(注意用墨要有秀气)。

七四、清石涛石法

画法:下笔须有力,连勾带皴,浓淡干湿一气呵成。再在凹处“破”淡墨水,画 远山,干后加浓点。
编注:有时也在未干之时加浓点,随之墨色化开,有水墨淋漓之感。

七五、清石涛又一法 画法:同前。
编注:石涛画法变幻莫测,在于学者临机应变。

七六、清石涛仿宋法
画法:用直竖中锋,连勾带皴一气画成,后加苔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贺天健课徒画稿(1)
贺天健课徒画稿(2)
跟着名家学国画:贺天健详解历代名家的皴法与树法
图解历代29名家经典画石法,太全太详细了!
历代29名家经典画石皴法的运用图解,太全太详细了!
历代名家画石皴法运用图解——北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