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迈克尔·贝执导的科幻电影《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在6月23日中美同步上映。
影片在北美上映后,口碑票房双扑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变5》在国内上映首日,就掀起观影狂潮。在当天24点,就拿下3.24亿(不含零点场2.8亿)票房,位居中国影史第四,现在票房已经突破10亿!
这似乎又一次证实了中国人傻钱多的言论。
越骂越火,中国观众成好莱坞烂片票房救世主
中国内陆是好莱坞烂片的大票仓已成为不少人的共识。
《变5》海外上映后IGN的评分仅为4.0分,在烂番茄上新鲜度只有15%,这口碑简直扑的“五体投地”,不仅如此,上映首日票房折合人民币也才1亿多点,创下该系列影片在北美最差首映票房成绩。可以说是口碑票房双扑街。
在中国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作为一部进口“大片”,豆瓣4.8的评分也是尴了一大尬。
不过这并不影响《变5》的捞金之路,该片在首周末票房狂揽近9亿,排片占比7成,不仅成功地碾压了同期的国产片,而且连今年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雄狮》也被挤得不见踪影。又一越骂越火的迷案……
但是,以70.6%的排片占比、36.6%的上座率和90.2%的票房占比,拿下3.24亿。截至目前,累计票房已过十亿。《变5》在北美受的伤在中国完全被治愈了,连导演迈克尔·贝都说:“中国的观众是最忠实的,很喜欢来中国。”
忠实?
由此来看,中国观众再一次化身好莱坞大片的“救世主”。
九个编剧也没能拯救观众疲劳的审美
“我把变形金刚睡了”。不少看完零点场的观众,打着哈欠对大铁块这一次无聊的情节表达吐槽。其实,今年好莱坞把中国电影挤得毫无喘息空间,强票房表现+高密度上映使国产电影毫无招架之力。尤其是最近,《加勒比海盗》、《神奇女侠》、《新木乃伊》、《异形:契约》……几乎是每周一部。
这样的后果就是观众审美疲劳了!向来打简单粗暴动作+大场面特效制作这张王牌的好莱坞大片,这次也有些被动。
可怜了孩子
妥妥地花钱买罪受
整个评论区稳稳的表达着对剧情的不满,老套路+没剧情,观众审美疲劳也在中意料之中。其实,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几年一度的《变形金刚》系列并不是剧情多么吸引人的电影,只是特效和情怀占据了观影心理。
但是到了这第五部,不少观众吐槽,剧情太零散,出现的变形金刚形象太多,推进剧情是在靠不断的打斗,并没有将人物形象刻画出来。
为创新《变5》剧情,导演一下放大招请了9个编剧,比《变4》还多5个,不过这些包括《钢铁侠》《美丽心灵》《黑鹰坠落》《迷失》等各路金笔杆构成的庞大编剧团队,却并未让《变5》故事变强,反而让影片故事更涣散、剧情更撕裂。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内观众的观影审美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单纯依靠特效和酷炫打斗场景的大片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人物刻画和故事情节也尤为重要。
是续集片穷途末路还是观众人傻钱多?
好莱坞大片续集热已热了很久,这两年更是愈拍愈烈。不能否认这些片子的吸金能力确实强大,就拿《变形金刚》系列来说,票房一路走高(国内)。
不能逆转的却是口碑越来越差,不仅《变形金刚》,几乎所有的续集片,口碑都是持续走低。并且续集电影有一个共同点:首周票房约占总票房比例的一半,高于非续集电影(这跟网络大电影好像啊有木有……)。这意味着,续集电影从某种程度上,仍可借力前作的名气,依然是“性价比”高的一桩生意。以《变5》为例,很多观众明明知道影片不好看,但是为了一直以来的情怀,为了特效,也要去买票支持。
也正因此,续集也成为双刃剑,在收获票房的同时,也饱受质疑,被认为电影人只为赚钱没诚意,经常是狗尾续貂,越拍故事越扯,而每集固定的套路又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所以,当迈克尔·贝说自己从此不再执导变形金刚系列时,很多影迷都长呼一口气,希望他不要食言。
至于国内观众人傻钱多的问题……其实这只是认清现实的前兆罢了,傻子是不会给出那么低评分的。
好莱坞的疲软之态已非常明显,这对国产片来说其实是很好的机会,可惜的是,中国电影并没有抓住好莱坞大片式微的时机,反而也屡屡遭遇创作瓶颈。于是便有了以下对话:
进口电影:唉,疲软了
国产片:好巧哦,我也是……
·END·
长期高薪招聘
新媒体运营编辑|产业记者|编剧经纪人
期待瞄准影视娱乐产业的你!
简历与作品投递邮箱:yinan@vipsta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