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节,日本人过的是节气,而不是节日 | 日本传统

清明节到了,近日天气总是阴沉沉的,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啊。

清明作为咱们中国的重要节气和节日,也为我们广大劳动人民迎来了三天小长假。

大家都做了些什么呢?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在日本,也有二十四节气,并且日本人也非常重视节气

并有岁时料理,就是在某个节气吃某些食物,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中国清明节吃青团,那日本人吃什么呢?

在日本的岁时料理中,清明的主要食材是菜花菜花,有两种,一种用来榨油,一种用于食用。

菜油是在节日夜晚使用的照明材料,因此是“光明”的象征,日本本土食物使用油菜花与中国的相比苦味更轻,带有一丝涩味,日本人认为,在清明时节,多吃菜花可以消除夏日的疲劳。

与中国清明节祭祖扫墓活动对应的是日本的盂兰盆节

说道盂兰盆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在民间称为中元节、鬼节或七月半、麻谷节,是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

在中国,最早举行"盂兰盆会"的是南北朝时以笃信佛法著称的梁武帝;

到了后来,盂兰盆会依然盛行,只不过渐渐地由供僧转变为施鬼,目的是超度死去的亡灵。

宋代以后,三教逐渐融合,佛、道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默契,其实,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本意是指"救倒悬",佛经上说亡者的苦有如倒悬,应尽快解救。

由于汉文佛典使用汉文,因此也产生了望文生义的解释,认为"盂兰"为倒悬意,"盆"为食器,这一说法虽然不符合梵文的情况,但由于在汉文佛教界广为流传,故至今仍存在这样解释的情况。

在日本,盂兰盆节是仅次于元旦的盛大活动这个活动在很古以前在印度和中国盛行,在日本则从飞鸟时代开始进行。

后来传播得很广泛。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成为祭奠祖先的日本特有的活动。

现在是在阳历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

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吧。

在日本,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工作的人很多,所以利用这个时段回老家团聚。

可以说这是祖先和活着的人一起聚会,也不算过分吧。

从中国的风俗来看,好象是把清明和春节一起过一样。

因为城市里的人都回到乡下去,被称作“民族大移动”,这时大城市东京等地有一段时间显得很冷清呢。

盂兰盆节少不了的是盂兰盆舞

这本来是表达了离开地狱的人们的喜悦,现在已经变成了具有各地特征的民间舞蹈了。

在夏天的夜晚,合着大鼓的鼓声,全村的人围成大圆圈跳舞,是这个时期在日本各地都能够见得到的风景画。

和日本的盂兰盆节相比,我们的清明节过的就有点冷清了呢。


下载我

跟我一起云游日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的盂兰盆节
清明节三种精神,儒释道三大智慧
节气趣谈:清明
清明节的来历、习俗介绍[图]
周代升:说说清明节
岁时的轨迹(15)清明,祭祖扫墓再踏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