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眺望的美——读病隙碎笔有感

史铁生,一位伟大的残疾人作家,超越了疾苦,凭借精妙的哲思与博爱,将病隙碎笔这本书带到世人面前,书中记录了大量史铁生在病魔缠身时,对爱愿、性、神等话题深刻而真实的思考。有些真实,露骨到令人无法直视。而每一节、每一个句子都值得人耐心咀嚼。

人类,生而多灾多难,人们站在此岸,眺望无法触及的彼岸。那彼岸,是似乎充满福乐的天堂,是博爱无形的神。人们挤破头去触碰这般仙境,利用千方百计想获得永生且福乐的机会,可终究只是以自己的丑陋反衬彼岸的美好。甚至在无辜的苦难后一无所有。因为这不是上帝想看到的,苦难并不是目的,它并不能成为人们享受福乐的手段或工具,而享受福乐的人类,更不是上帝想看到的,上帝只是在人们苦寻天堂的过程中传播爱愿。看看自己创造了多少生命的热情,而某些人如此功利的拜神,总是希望能求取什么,但这依然不是上帝喜欢的。

上帝是平等的,他不会给予人们什么,但他会指引人们前行,给予人们足够的信心,并且通过传达爱愿而保证人们有同样平等的权利,但这里的平等不是平均,上帝想创造的是一样的起点,而不是一样的终点。曾经一个为残疾人创办的答题节目,初衷相当的好,却把题目设置得离谱的简单,让一看即破,最后这些人都拿了满分。这恰是犯了平均主义的毛病;这也引起了我们对如今贫富差距,对困难弱小群体保护政策的深思。

所以所谓天堂,无尽的福乐,只是在无限的远方,人只是眺望欣赏这无限遥远的美。没有人能说他有一个终点,若有人是到了这样的终点,贪图这样的安乐后,又将是一场灾难,又要等待下一个天堂的救赎,这说明他是失败的。也没有能说得清神是什么样的,若有,不过也只是以人扮神,个人主义独裁罢了,又是灾难。人永远都在路上,理性看到了理性之外的不理性,才产生了令人神往的彼岸,而承载着爱愿的精神才是唯一救赎。

所以贪图安乐是不可取的,我们只是应注重追求美好的过程。

而人类千百年的追寻也将持续,书中的作者,在第二章将自己巧妙地分身为一个肉体史铁生和一个精神上的“我”。有趣之中说明着“我”的永生,肉身是时候腐朽,但是“我”便是活在任何地方,借助着爱愿,和另外千百个“我”一起无限地趋近于无限,不断追寻,永不磨灭。

眺望着,追寻着,并不只是为了安乐的终点而发愁,这才是人类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 史铁生《病隙碎笔》摘句
读史铁生《病隙碎笔》有感‖文/寻欢
试贴什么
《病隙碎笔》爱情本来是一种心愿,不能到街上看看就说没有
周末书评 | 青莲 | 有的书只是书,有的书还是人
史铁生:透析生命 升华死亡(作者:傅光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