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车啊!车啊!!车啊!!!——漫说车的变迁

车啊!车啊!!车啊!!!

——漫说车的变迁

儿子建议我再买一辆自己使用的车,一说一听,最初认为只是戏言而已。因为在这以前,家里已经有了两辆车了,儿子儿媳各一辆,我若用车只是临时开他们的,因为已经没了每日上班的硬性需求。直到有一天的晚上,儿子从外面回来说,车买回来了,就停在楼下的车位上,才知道事情果真如此。

清晨,站在阳台上,隔着窗户向下望去,一辆没牌照的白色轿车停在车位上,一缕阳光照在车上反射出铮亮,车内的座椅也隐现着亮洁。唉,不好说什么,木已成舟。男人爱车,是一种天性,就像女人爱逛商场购物,当然,只要经济能力许可。隔窗默默地看着车,顿生感慨。

车在家庭生活中的变迁如此之快,有时会让你始料不及。其实车只是一个代步工具,从自行车到汽车,人们却让车承载了很多代步以外的东西。我已经忘记了是从哪本书里看到的,说:最初的人类社会,人们的日活动范围只有10公里;后来有了马车,活动范围到了30公里;有了自行车,增至50公里;有了摩托车,可以200公里;而今有了汽车,我们扩展到500公里。日行千里,视野拓宽,生活便如此美好起来。古往今来,车还承载着精神层面的东西,那就是显示着生活的富足,车的主人都会涌动出美妙的幸福感,如有否认者,那才是真正的脱俗不凡。

听父亲讲,他小的时候家境不错,几个伯父都能寒窗苦读。尤其是二伯父学历高,在一家外国公司工作,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外企白领,想必薪金也不会低。二伯父每次骑着自行车回家,左邻右舍都羡慕不已,当然那时叫洋车。父亲那时读小学,总会不失时机地抢过二伯父的自行车,在房前屋后的街道上穿梭而驰,过足车瘾,令周围的小伙伴羡慕万分。可以想象,那一刻父亲的玩趣和愉悦都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可以想象,那时的自行车在人们眼中就像今天的宝马、奔驰。

从记事起,我家就临街而居,每天看着马路上的车来车往。那时家境已大不如前,只是温饱而已。父亲每天徒步上班,看到父亲远去的背影,我就会想,他要有辆自行车该多好,快捷省力。星期天休息的时候,还可以把我放在后座上,飞快骑行,逛街游玩。记得生平的第一次坐自行车,是舅舅带我的,去哪里玩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速度很快,路边的景物一闪而过,耳边的风呼呼作响,有些害怕,但肯定是很乐意的。不幸的是,我的脚刮到车条上,破皮出血,现在还能想起来当时很疼,但出奇的是我一声没哭,正所谓就像现在的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写的书名那样,《痛并快乐着》。唉,只是可怜的舅舅好心带我去玩,最后却让母亲百般地数落。

那一年上小学,家里从拮据的生活费中终于积攒出一些钱,给父亲买了一辆自行车。想到父亲终于结束了上下班的徒步之苦,想到我以后也有机会骑车玩耍,心中快慰之极。还有一个精神层面的享受,就是“面子”,在那个年代里,生活贫困,而自行车却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富有程度。在那段日子里,我感到无比快乐,不止一次地和几个同学炫耀——“我家有自行车了”。但好景不长,因为家里的经济困境,几个月后就把那辆车卖了,隐约地还记得父母好像意见不一致。当时,只是恨自己没有发言权,为此自己郁闷了几天,尽管那时自己还很小。

小学三年级时,随着父亲的工作调动,举家搬迁,来到这座塞外小城。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整个社会经济下滑,人们生活更加困苦,一年到头,父亲依旧迎着寒风,顶着烈日,徒步上下班。那时的父亲年龄已近40,身体渐不如前,买车已成必须。记得那一年的国庆节前夕,终于给父亲买了一辆自行车。买车是父亲自己去的,父亲把车骑回来,停在院子里,仔细擦拭,我围前围后,欣喜万分,我家终于又有车了!最初的日子里,看到父亲骑车上班的背影逐渐地远去,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自己骑车出去玩耍,更是得意万分。

改革开放伊始,我参加了工作,国家结束了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生活逐渐地好起来,买辆自行车已无需倾全家经济之力,骑车上下班已是件很自然不过的事,自行车成了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从那时起我们有了“自行车王国”的称号。我的第一辆自行车啥时买的,已经记不清楚了,每天随意地骑着,不像父亲那样爱护有加,认真保养。后来丢了,虽然当时很懊恼,但很快就无所谓了,只是最初的几天感到不便而已。30岁那年,我买了一辆摩托车,当时在我们几千人的工厂,也算是凤毛麟角了。在上下班的自行车流里,骑着摩托车穿梭疾驰,绝尘而去,很是得意。有时,路上遇见顺行而走的熟人,也会主动捎带对方一程。星期天,带上父亲,骑行几十公里,穿越整个城市,一览市景,体会着飞驰的动感。在路静人稀的路段,临近退休的父亲也会驾骑一段,父亲在那一刻就像年轻人一样,热烈,奔放,身心得到无限的满足。假日,和几个车友,带上家人,去几十公里外游玩,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惬意。憧憬未来,遐想美好,好像从那时起就朦胧想过,要是以后能有辆自己的汽车该多好啊!

2000年,跨入了新的世纪,儿子大了,开始上班工作。随意的买辆自行车,没骑几天便弃之不用了,出行喜欢徒步、乘公交。说来也怪,儿子小的时候就对汽车情有独钟,牙牙学语的时候就爱在路边看汽车,久看不厌。从一记事起就爱用纸笔画汽车,以至于以后的玩具基本以汽车为主,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玩具汽车收藏了近百辆,直至今日还大多完好。坐公交车时,会专心地站在司机的后面观察,永远是不坐座位的。长大后,订阅了各种汽车杂志,认真阅览,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那一年国庆节,家里买回了一辆小排量汽车,在整个汽车家族里,它显得那么娇小、青涩,但作为工薪家庭的我们,能较早地圆一把轿车梦,感到无比的满足。把车从几百公里外的汽车厂家开回家的路上,我和儿子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怕把它磕着、碰着、累着,选择最佳的路线、路面。在随后有车的日子里,儿子会把车里车外打理得干净整洁,时常就像一个待嫁的新娘,而且保养得合理到位,这车还像一个精力充沛的小伙。

有车的生活是很愉快、很方便的,当你需要时,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深更半夜,都丝毫不影响你的出行。几年下来,除了自家的使用,还帮助众多的亲朋好友出行往返,加深了亲情、友情。那时的父母都已年迈,行动不便,而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却吸引他们的情趣。好办,扶着爹娘上车,开车到城区的主干道,到周边的环城公路,城市美景便尽收眼底。那一刻,父母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富足,享受着现代生活的美好。有了车,远方的亲戚已不那么遥远,逢年过节,中午还在互致祝福问候,下午却在一起共进晚餐了。

每天清晨,隔着阳台的窗户,看着儿子开车上班的情景,既感到这一代人太幸福了,顿生嫉妒,但想到父辈的清贫和艰辛,心里又马上平衡。是啊,社会是永远向繁荣富裕发展的,生活的脚步永远向着美好迈进!车的变迁,代表着时代的进步。车的变迁,让我想起过去岁月里父亲的脾气和情感的变化,感到颇有意思。在父亲徒步上班的日子里,父亲的表情总是那么冷峻,脾气急躁;在父亲骑车上班的岁月,中年的父亲渐显温和,有时能原谅我们的过错;当坐在我的摩托车后座上,父子俩心贴心地挤成一体,父亲会温和地嘱咐:慢点,慢点;当年迈的父亲坐在我的汽车副驾旁,他会一言不发,但脸上难隐愉悦。车的变迁,让我和儿子对知识认知有了转变。过去我在儿子眼里就是一部百科全书,但有了车后,车的性能、驾驶以及交规,我只好向他询问。

汽车价格的一降再降,生产力的提高,富裕的人们渴望圆车的梦想,近几年瞬间变成了现实,快得简直让人始料不及。道路拥堵,车位难寻,成了城市的难题,十几年前在城区街道可行驶60迈的时速,随处停车的方便,成为永远的过去。上下班的车流高峰,主要路口的拥堵,让车主和交警叫苦不迭,长长的车龙,显示着壮观,透露着无奈。但这丝毫阻挡不了人们继续购车的热情,甚至油价的飞涨也难以抑制人们驾车出行的欲望。“绿色出行”大家一直天喊,但方便舒适的诱惑却使路上的车越来越多,“安步当车”的节俭日子成为永远的过去,“以车代步”是发展的必然。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逐渐成为现实,就像这滚滚的车轮,势不可挡,永远向前。

作者:金不易

安逸悠闲的乡村八月美得如诗如画——再回首插队的山山水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车模历史的变迁
骑车乐
漫说车丨芯片短缺,车企减产,汽车业寒冬仍将继续?
​汪嘉诚《车轮的变迁》指导老师:薛伟英
繁星 | 几代人的车轮子
邓淑明:挡不住的诱惑(德百汽贸城杯“我的汽车生活”征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