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蒸碗儿(上)

蒸碗儿(上)

从记事起,我就不吃肥肉的。每逢走亲戚或者有亲戚到我们家,只要允许我上桌,那肥肉我是从来不动筷子的,不管人家怎么称赞那肉做得有多么多么好吃……母亲也跟我说过这里面的原因,说是有一次家里煮肉,煮好后还没有撒盐,我就馋着要吃,结果,只一口,就吐了,从此,就再也不吃肥肉了。

那时,我们家里管肥肉叫做肉膘,管瘦肉叫肉丝。日子过得苦,菜里很少见荤腥,不要说肉丝,就是肉膘也很少。但即使这样,我也绝不吃肉膘。那玩意儿,别说吃,就是看到,也觉得一阵阵发呕——嗨,那个难受劲儿,就别提了。

然而,世事难料,后来一次意外,让我居然又开始吃肥肉了,以致后来买来肉自己做着吃。

那是将近二十年前,当时,我们村小学还没有和邻村的小学合并,邻村的总务(也就是学校合并后我们的老总务)家添了个小孙女儿,做满月时邀请了我,说是某天的晚上让到他家喝酒吃饭,以示祝贺。

那天傍晚,学校放学后,我就骑自行车赶到了三里外的他家。时值初春,白天还显得很短,加之学校放学较晚,所以,我到他们家时,已是下午的六点多。偏巧,他们村那天停电,没办法,老总务就在他家院子里摆了几桌,几桌人就摸着黑儿吃喝起来。喝完酒,该吃饭时,天已经很黑了,东家给我们每桌都上了米饭、馒头和几碗菜。我咬口馒头,夹菜时,却只能看到桌子当中的几个碗,碗里的内容则一概不知,就那么着瞎夹,觉得夹住了,就往嘴里送。菜到嘴里,感到很香、很好吃的样子,以至于那天晚上,喝了酒之后,我又吃了两个馒头。而平时酒后,我一般是不吃馒头的。

后来,老总务告诉我,那菜就是蒸碗儿。

说起蒸碗儿,我是知道的,这是我们这里娶媳妇或者做满月时的传统饭菜,由四荤四素八个菜组成,每个菜都盛在一个碗里,俗称八大碗。素菜,基本就是豆腐粉条萝卜海带之类;肉菜,则一概猪肉,根据不同的部位或切成的不同形状命名,有方块儿、条子、肘子等叫法儿。虽然这样的酒席我也吃过不少,但一看到那肥乎乎的白肉,就忍不住有想吐的感觉,根本不动一筷子的,只是拣碗里的那些素菜吃些。

正是在老总务家这次的摸黑儿吃饭,使得我领略了我们农村八大碗的妙处,并从此重新吃起肥肉来。

实际上,我的奶奶在我们村算得上是做八大碗的高手。我小时候,逢年过节或者谁家有了喜事要张罗酒席了,大多请奶奶去指导着做菜的,而做菜的关键就是这个八大碗。奶奶做出的八大碗,色香味形俱佳,在我们村称得上一流的。

八大碗的内容也是不尽相同的,各个时期、各家各户也有所区别:比如,困难时期,没有豆腐,便可以用白菜代替;肉比较少,就用丸子等代替。富足的人家,碗里的肉就实惠些,家庭一般甚至贫困些的人家,碗里的内容相对就差些……但基本都能凑够八个碗的。

后来,母亲和婶婶也都跟着奶奶学了个大概,也只是了解了做八大碗的大概方法和步骤,至于细微之处,就不甚了了了。到了我们这辈儿,就更不行了。

我们兄弟四个,我最小。大哥家和三哥家远在三十里外的市里居住,家里只留下了二哥家和我们家。二哥家也要了新的宅基地盖了新房,搬出去住了,只剩下我们一家和母亲在一起生活。而我,本就不爱吃肥肉,当然也就不想着做八大碗了,所以,对八大碗的做法,我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2000年初春母亲去世后,每到上坟的日子,在市里的两个哥哥和几家亲戚是要赶回来的,上完坟,一大家人都要聚集在一起喝酒吃饭。我就和二哥商量,由我们两家每家一年地轮流招待亲戚和市里的兄弟们。

我们这里习俗,每年的正月初三是祭祀先祖的最为隆重的日子,招待亲戚们是要上八大碗儿的。而此时的我,也已开始重新吃肥肉。于是,轮到我招待时,我也就多买些肉,请教了老总务,学着做起八大碗来。(未完待续)

写于2019年10月。

作者:荣辱不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味石家庄 ——正定八大碗
【非闲情】有谁还记得“回碗儿”的旧俗?
【年菜
那些事儿丨蔡随芳:碗顶的肥肉块
李利:丈母娘“整”瓜女婿|故事
陕北八大碗都有哪些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