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话素本】最是青葱年少时(八)——回忆我的高中岁月

是青葱年少时(八)

——回忆我的高中岁月

那时候经常兜里没有半毛钱,那时候一年也吃不到几顿好饭,那时候经常透着一双烂桃似的眼……。然而,那时候的日子最美好,那时的自己最富有、也最美丽。——题记

时间飞速流过早自习的朗读,流过晚自习后的月光和烛光,转眼流到了1979年的春节。对于已经结束的期末考试,我以班级第二年级第四的成绩名列“红榜”前茅,当然,这个好成绩说明不了什么,因为只有高考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可是,家里依然还是那么贫穷,父母手里依然没有半毛钱。因为上学,花了家里一些“大”钱,假若不花这些,母亲一定会用节省下的钱为我置办一件过年新衣的,是我把用来买新衣服的钱交了学费和书费,所以我的新衣服也就“泡汤”了。二嫂看不过,用了她陪嫁带来的一块花色布料,手工为我缝制了一件棉袄外罩,才让我有了春节时的“焕然一新”。不过,这一件新衣注定与我“情深缘浅”,在新年返校后不久,我第一次洗它,搭在宿舍门口晾着,中午回来时还看它冻僵硬挺在铁丝上面,而晚自习回来却“不翼而飞”。而我,也没有费功夫去寻找,因为我知道,找也不会找到,不如省省时间背背书,它对我的“使命”就此终结。

过完年后一个多月时间吧,我们的高二课程也如期讲授完毕,接着进入总复习阶段。期间大哥从省城书店买了一套高考辅导资料给我寄来学校,引来周围同学些许羡慕。我知道,他们羡慕的不是我的参考书,而是羡慕我有一个在省城工作的大哥。当大哥胸佩“山西财经学院”教职员工的校徵来学校看我时,我能感到同学们直视大哥胸前校徵里的光芒。是啊,当我们还在苦读准备冲刺大学门坎时,而这位同学的哥哥已经在大学门里当起老师来了。借用班上一位复习生的话说:“这分明是人家祖传有基因,祖坟上冒着‘上大学’的青烟呢。”我对他们的评论不做任何辩解,相反,真想借她吉言,我也能如愿考上大学。

和我情况相类似的是我同一宿舍的女生,一位王同学。她的哥哥是七七年考上的“西安交通大学”,当年应该是在校大学生,来学校不光是看他的妹妹,也看他的老师——如今带我们各门课程的老师。不用说,当年佩带校徽是一种时尚,因为它是一种身份认证,也是“知识”的象征,大家羡慕她的目光不亚于羡慕我。不过我想说这位王同学的,不是她的学习,而是她一个小小的怪癖,那就是她根本不会喝药。最有意思的一次,我亲眼见她为喝一小片药,硬生生地灌了一大瓢水(约有一升),最后那粒小药片还纹丝不动地粘在她的舌尖上。

总复习开始以后,依然的紧而又紧的节奏,每周的小测验已经成为一种作业形式,每月一次综合考试也变成了模拟考试。老师上课已经不拘泥于高一还是高二的教学大纲,而是根据那一年的高考大纲来讲解了,总之要在高考之前至少按考试大纲来一遍甚至两遍的总复习。作为理科的考生来讲,做题自然是重中之重,但为了应试分数,班主任老师同样鼓励我们抓那些好得分的课程——比如,政治,所以我们也会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用来背政治。在如此紧张的气氛下,如果有人试图每天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呵呵,只有做梦了。况且老师当时已经不怎么挨个给同学们批改作业了,可能每次会抽查1/3或一个组(1/5),也就是说,即便你努力完成作业交上去,老师或许也看不到。

说起交发作业,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由各科课代表收取同学们的作业,统一送给任课老师,第二天再从老师处带回班上发给同学们。当时班上男女同学不说话,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假如有男女同学说话了,那一定是两人有“不正常”的关系。发作业时,就只见作业本在教室上空来回飞翔,那是男课代表朝着女同学的座位方向扔将过来的,如果遇到那门课的课代表是女同学,情形会好一点。不过我的印象里,还是男课代表多,所以教室上空的“飞燕传书”就很普遍。

由于男女同学从不对话,还发生了一件很好笑的事情。就是有时下课我不出教室时,总能听到后几排座位上有“女声”说话,声音比较大,而对话的又是男声。我心想,哪个女生如此大胆,敢和男生当面对话,于是就扭回头看,没有女生高声说话,于是就转身看自己的书桌。可是过不了一会儿,又听见“女生”的声音,是那种语速很快、声音很脆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持续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次,我又循声望去,看到是男生张同学,他正和他的同桌“高谈阔论”,而那种又急又脆的声音正出自他的口中,顿时我哑然失笑,怎么有这种比女生还要“女声”的“男声”呢。我没告知任何人我的发现,可能大家见怪不怪,是我有些“大惊小怪”了。后来想想,是因为当时同学们正处在少年时期,这位张同学可能声带发育较晚,还没完全变声所致。

日子就这么急促而有序地流动着,还是因为复习,还是因为时间不够用,班上一位女生赵同学,邀请我晚自习后再和她去一个地方——她姐夫在县教育局的宿舍——县教育局的二层办公楼就设在高中的校园一角。我们在那里以你问我答的形式,将当天需要记忆的要点简单回顾一遍,然后再睡觉,虽然每天增加的时间不多,但比起住宿舍还是能多出至少半小时的光亮。这每天多一点的光亮,被我视作为高考付出时间量上的积累,期望在高考试卷上能有一个飞跃的“质变”。然而有时候也会事与愿违,记得有好多次都因为太累太困,我们不自觉地在问答中睡着,待一激凌清醒过来,便是你摇醒她或她喊醒你,然后一起挤在那张单人床上沉沉睡去。(待续)

作者:又一村

◆又一村【简话素本】最是青葱年少时(七)——回忆我的高中岁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远的期望
张磊晶 青葱岁月【散文】
高一新生如何尽快适应高中生活
怀念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
高中生的学习方法
那些青葱的岁月,有你相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