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着·何家大院

编者按:

保护一座古院落,就是保护一段历史;保护一段历史,就是保护一条民族的精神命脉。如果力所能及,又不影响现世民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个民族,文化不灭,就会精神长存,源远流长,万古流芳。

活着·何家大院

风雨飘摇的“何家大院”概貌(盐津县野容川畔何家大院航拍图)

走过一座石桥,就走过一条名叫野容川的小河

小桥流水的人家旁边,古老寂寞的园内荒草丛生,一道霸气的石门却任凭岁月沧桑,时光不老。

沿着石板铺成的偶尔有马蹄印的石梯往上,直到山腰一平地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何家大院昔日繁华热闹气势恢宏尽收眼底。

穿越百年牌楼上的枯黄野草,大院深处,疏梅月影,亭亭千金,焚香拜月,遥寄相思。当年高高的围墙内外,应是: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何家的先辈,在这个庞大的建筑群里,极尽奢华。仆人簇拥,风流儒雅的五少爷可是顾盼门外青山隐隐水迢迢,是恋想遥远的地方红颜知己模样,还是担忧自己的江湖风云?

这占地上万平米的建筑,即使今天也需要上千万的资金,那时的交通和建材则会需要更高的成本。强悍的何氏家族,是用怎样的富甲一方,建造大院,显赫一时。  

 

云南唯一经济特科状元与何家大院主人石屏县知事(即县长)何启洲和夫人秦长荣的通信手迹。

但凡盐津人家,多数在盐津只有8至9代现在才得知,这何氏人家也是200多年前,从湘衡这个点迁徙而来的再往前我们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

经考证这泮河沟何氏入滇始祖维屏,也是被强迫迁徙,从千里之外的衡阳故土挑箩而来,路途遥远,社会动荡,不可能带多少金银财宝。但聪慧过人的何氏先人,短短几代人就在盐津成为袁何易戴·李吴梁辛中排名第二的名门望族,享誉关津。

那时的信息,那时的生意,那时积累财富的速度,远非今天这样容易,也许要何氏家族几代人的辛勤积累。

当年五尺道的马帮,多少是为何氏家族山间铃响,蓝靛、茶叶、朱提银,是从何家大院出发,还是从远方归来,乌蒙深处,云雾缭绕。

当时有民谣:

昭通下来是大关,

十八马店老鸦滩,

临江溪分手赶落雁,

落雁坝子闪得宽,

兴隆场修在包包上,

不长不短又不弯。

由此看来,落雁何家大院地处当年出滇入川的要道上,具备发家的交通条件。

聪明的何氏先人,仅凭勤劳的双手,过人的胆识,超人的智慧,不就在这大山深处,创造滚滚财富吗?这是怎一个字了得!

何家大院朝门

何家大院始建于清末年间,大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斗拱飞檐,工艺精湛。从高处仍然能看出当年布局,依山而建,院与院相衔,屋与屋相接。

前后两个主院左右均有数个小院,小院内有天井,其门,窗,甚至走廊小小的立柱,均有镂空金丝雕刻,应该是居住一个独立的小家庭。

从大院整体布局来看,是一次性规划设计的,非凡的远见卓识,让何氏家族在这里,井然有序繁衍生息。

大院还可以看见围墙的遗迹,还能看见眺阁和门楼,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院坐北朝南,左边牌楼还在,右边的已经拆除,大院前院最前面,是两个对称的石砌花台,雕花刻字,浑厚大方。两个花台再往前,据说是何家祖先祠堂,已经被拆建学校,无法感受其庄严肃穆,香烟缭绕。

右面最后一个偏院,每道门和窗都是可以取下的在家族有重大活动时,方便出入和摆饭各院之间还有木门相通,不知是用于战乱逃生还是消防灭火。

这种建筑风格,盐津稀有,是否带有何氏祖籍特色。

何家大院宗祠门柱联

走出这个偏院往后院内,就看到右边一个塔形建筑和一张供奉用的案几,非常漂亮。

仅凭大院现存的石质木质建材现状,就可以看出当年何氏家族的辉煌。大院那些的窗雕石刻,更是意境悠远。不仅增添了宅院的儒雅之气,还赋予每幢院落妙不可言的精魂神韵,令人叫绝。其造型,有人物典故,鱼虫鸟兽,山川河流,草木花卉。

这些石木雕刻,空灵久远,一直静静等待主人呵护,用生命点缀曾经古朴而堂皇的大院。作为文化的象征,使得何家有了品位,识礼守制,谨遵祖训,不断延续家族的兴盛发达。

岁月如梭,何家曾有的理想抱负,已随世事的变迁而成为历史。如今,大院里仅有的几户何氏后人,还依然固守在沧桑的庭院里,自豪介绍和寻找先辈踪迹。

何家大院宗祠《族规碑记》

我站在大院之中,看到百年前的何家大院

中堂就座的老爷,忙忙碌碌的仆人,步履匆匆的管家,彪悍警惕的家丁,后院悠然的小姐,慈祥大气的夫人……

我随心四处张望,希望看到教书的先生和少爷学习的模样,老爷和我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我只问了一句,你们为什么不继续活着,我们为什么还活着何老爷就开始沉思,我不忍心打扰,悄悄告辞。

岁月沧桑,历史长河中,那些勤劳的何氏先辈们也许都想知道,何氏后人为什么会放弃兴旺的大院,各散五方。是怎样的剧变让他们离开大院,离开这个使他们光宗耀祖的福地。

林徽因说:“且当每一条路都是荒径,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每一片记忆都是曾经。背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我们早已不是过客,至今却还身在异乡。

能够放下的是岁月,任凭苍老,放不下的是内心永远的澎湃大院何氏后人,现当代散居全国各地,大多非常成功,仅盐津各界,何氏名人众多,声蜚遐迩。

不过,他们还会用何氏血脉里的聪明和霸气,复兴大院曾经的放歌山水荡气回肠和那种豪情万丈富丽堂皇的骄傲吗?

何家大院内的大坝子上,做工考究的巨型花台

如果这样,恐怕会惊动还在思考的老爷,他一直想明白,成功的他、他们为什么不继续活着?平凡的我、我们为什么活着?

何家老爷如果认识海子就会知道,其实活着很简单,只要面朝大海,必然春暖花开

作者:胡万波(警官)

作者胡万波先生近照

另附:政协盐津县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何为民(实名)的《呼吁》原文:

赶马人会唱赞歌,兼擅建言资政。

因为我是知识分子,良知要我感恩,为新时代唱贊歌;因为我是知识分子,骨气教我独立,做大写的人;因为我是知识分子,正义常使我“冲冠一怒”抨击假恶丑。

诸如,从2016年起,赶马人借力国内文艺界知名网民一道,历时近三年,最终引起国家、省、市文管部门重视,责令盐津县相关部门拆除了豆沙关全国重点文物“唐·袁滋题摩崖”保护区内破坏万古雄关地貌——即将投入使用的“七星级悬崖瀑布酒店”……

今盐津县落雁乡共和村碉上村民组所在“何家大院”,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承载着本土民居建筑历史,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盐津唯一成规模、上档次的古民居群。

赶马人呼吁:救救它!

不仅是因为它姓“何”,更主要是它姓文,名物,不可移动文物!

文物能鉴古,知今,示后,就不管它姓“社”还是姓“封”、姓“地”,姓“社”还是姓“资”,均应该积极、有效甚至进行抢救性保护,不能让它败在我们这一代人或当下在位为官的一代人手中!

然而,贼个内容发群里,咋个就少人点赞了泥?“文贼自服”!赶马人都不怕,亲们又还帕奶样泥???

请听,2021年3月24日,领导考察福州市“三坊七巷”时咋说:“对于古街区、老宅子,要有珍惜之心,尊崇之心。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历史和文脉。”(赶马人根据央视新闻记录)

对于“何家大院”,如果地方政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任其腐朽破败,就是断送历史,就是渎职,就是犯罪。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老朽希望县、乡首长“约谈”赶马人,赶马人在童谣故里“寄形庐”恭候大驾!

2021年3月31日。

政协盐津县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何为民(实名)

何为民先生,现为盐津县诗词楹联学会名誉会长   

◆胡万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窄县城(盐津), 夹在了峡谷中间, 看着真是惊险!
古色古香的盐津清代文氏石牌坊,文氏家族珍贵的艺术瑰宝
#中国最窄县城 航拍云南昭通盐津县#昭通盐津
昭通盐津县十大特产
祖国风光(4037)祁阳李家大院
中国首个开通“地铁”的县城,铁路从县城底下穿过,你知道是哪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