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请记住他们!这些参加南昌起义的云南人

来源:云南日报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

在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中,一批云南优秀子弟凭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积极投身到起义队伍行列。

在纪念南昌起义90周年之际,让我们铭记参加过南昌起义、为建立人民军队作出过贡献,留下姓名或没留下姓名的云南优秀男儿们的历史功绩。下述12位参加过南昌起义的云南人,是他们当中的一部分。

张炽,男,1898年4月16日出生于路南县(今石林彝族自治县)堡子村。他高小毕业后考入云南省立一中读书,1923年9月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下,张炽参加了1925年6月10日支援上海“五卅”运动的示威游行和罢课斗争。

1927年初,周恩来派王德三、张炽等回云南,王徳三任中共云南特委书记,张炽负责特委的宣传工作。

不久,党组织决定让张炽等离开云南到武汉,根据党组织的指示,他到共产党员叶挺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副军长兼二十四师师长的二十四师任师部军需主任。

7月26日,张炽随二十四师到达南昌,叶挺任起义的前敌总指挥,8月1日晨约2点打响了南昌起义的枪声,经过激战,起义部队占领了南昌城。起义成功后,8月3日部队从南昌城撤出,向南转移途中,二十四师在广东潮州、汕头被敌军围攻打散,由于敌军力量数倍于起义军,起义军受挫。

在转战途中,张炽遇到云南同乡杨辉远,他鼓励杨辉远说:“革命好比爬山,爬一步高一截,如果爬到半山折回去,那就再也爬不到山顶了。”后来,张炽和其他同志一起进入香港。10月下旬,他从香港辗转到上海,在党中央秘书局工作。

1930年“五一”劳动节,他在上海鲁班路参加组织工人集会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933年4月1日清晨,张炽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5岁。

杨辉远,男,1905年出生于石屏县宝秀镇。早年在云南省立一中读书时参加李国柱主办的“云南青年努力会”,后到广州进入王德三主持的大沙头政训班学习。

接着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1927年到国民革命军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四团一营二连任指导员。

8月1日,二十四师在叶挺师长指挥下,在南昌市的松柏巷、贡院一带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经过短暂的战斗后,敌人缴械投降。

与此同时,朱德、贺龙、刘伯承等指挥的起义部队也顺利攻占各个目标,起义军掌控了整个南昌城。

8月3日,杨辉远随起义部队撤出南昌,起义军经抚州、瑞金、会昌、汀州、潮汕,多次与围追的敌人激战。

后来,他经广州、上海、到北京,回到云南故乡,1990年病逝。

杨青田,男,1897年出生于腾冲县猴桥镇杨家寨。1917年,杨青田离开家乡到昆明省立一中读书,6月8日云南学生爱国会成立,杨青田被选为会长。

1924年,杨青田考入北平大学经济系,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后,党组织派杨青田到广州,在驻粵滇军国民革命军第三军任政治部组织科长兼政治教官,与王德三等举办广州大沙头第三军军官政治训练班并任教员,他还介绍一些云南青年到毛泽东主持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后任第三军第九师政治部主任,随第三军北伐,并进驻南昌。

杨青田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协助朱德在滇军中开展工作,秘密集结革命力量。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枪声打响,党领导的起义军占领南昌,第3天起义军撤出南昌时,杨青田因突患中风,经周恩来批准留在南昌治疗,并将组织关系转到中共江西省委。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青田返回云南,利用担任省参议会副参议长等身份开展统战工作。

1949年杨青田被捕后被营救出狱,受党组织委派去做卢汉起义的思想工作,为促使卢汉率部起义作出了一定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任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等职,1980年5月病逝。

丁华,男,1896年出生于牟定县城老南街。1919年考入云南省立一中读书,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第三队,毕业后进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参加北伐,进驻江西九江。

1927年,在十一军叶挺军长的率领下,参加8月1日南昌起义。8月3日随起义军南下广东,在三河坝与敌人的战斗中负伤。

10月初,起义军撤离时,他与其他伤员一起,由工农革命军饶埔支队党代表温仰春等负责就地安置养伤,不久,因伤重牺牲。

周建屏,男,1892年出生于宣威县倘塘村。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入滇军参加护国战争,后随部队驻广东,1926年经周恩来推荐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随部队参加北伐。

1927年春,周建屏经朱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进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后随起义部队南下途中在三河坝战斗时负伤,与部队失散。

后来前往上海与中共中央恢复联系,1929年被派往闽浙赣苏区担任军事指挥,与方志敏、邵式平等领导开展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建设,先后任红军团长、师长、红军第十军军长、第十一军军长等。

1937年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副旅长, 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等。 他在战斗中先后7次负伤,1938年6月13日,终因旧伤复发不幸去世。

王子荣,男,1879年出生于江川县。从小随父亲学习中医,青年时投笔从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进入滇军,是朱德部下的上尉副官。

1924年随滇军驻广东,1926年随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北伐,朱徳在第三军成立军官教育团时他任副官, 协助朱德开展工作。

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后编入朱德任军长的第9军。王子荣是云南无敌膏药第6代传人,朱德任南昌军官教育团团长时曾为之题词“功效惊人,可以济世”。

1928年王子荣因病返回云南,后来在昆明开办以医治骨伤为主的“王子荣药房”,1960年病逝。

赵镕,男,1899年10月出生于宾川县彩凤村,1917年高小毕业后到昆明读书。

1923年底,他到广州投身孙中山创建的革命军,1924年在滇军将校队学习毕业后到驻粤滇军任连长。1927年初进入朱德在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创办的军官教育团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6月,他所在的军官教育团一、二营提前毕业,朱德将这两个营学员分配到赣江流域、鄱阳湖周围各县和铁路沿线,担任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干部。

8月1日,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取得胜利后,8月3日起义部队撤离南昌南下,赵镕闻讯后追赶上起义部队,随军南下。

在起义军最艰难时,随部队参加了三河坝等战斗、赣南三次整军、湘南暴动等,最后跟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参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斗争。

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任红九军团供给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供给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后勤部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1992年2月病逝。

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1929年7月跟随罗炳辉在江西吉安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9月30日,随刚成立不久的红九军团从福建长汀开始长征,任红九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1935年4月他在中央红军长征途经云南宣威时,介绍宣威籍的徐文烈二次入党并加入红军一起长征。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红九军团被改编为红三十二军,王透任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坚决反对张国焘的分裂行径。1936年被派到白区工作,不久被捕就义。

罗占云,男,1910年出生于大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时投身滇军,后随滇军进入广东,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九师二十一团二营五连排长。

1926年7月随部队北伐,11月进驻江西南昌,被选派到朱德创办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学习。

参加南昌起义后,任第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七连排长,3日随起义军撤离南昌,南征广东,一路上他们连续打退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到达潮汕地区后,罗占云所在部队归属朱德指挥,留守三河坝。

在这里,他们与敌军钱大钧部10个团激战3昼夜,歼敌1000余人,但终因敌众我寡而被迫撤出战斗。接着在朱德的率领下转战湘南,参加了湘南暴动。

1928年4月随部队上井冈山,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军连长、营长、支队长,20岁时任红四军12师35团团长,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斗。

1934年10月,罗占云随中央红军长征,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1935年11月参加直罗镇战斗,后任陕北作战分区司令员、陕北军事部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罗占云历任新四军团长、副旅长、旅长,1945年10月任淮南军区独立旅旅长,1947年4月任淮北军区副司令员,战斗中先后9次负伤,因积劳成疾病倒,1948年4月25日经抢救无效病逝,年仅38岁。

八一南昌起义至今已90周年,以上当年参加过这一重大党史、军史事件的云南籍革命前辈们已不在世,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没有留下一幅照片,有的甚至连生平材料都不太详细。但这些革命前辈,他们在黑暗的旧中国,面对蒋介石背叛革命、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毫不畏惧,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革命旗帜,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战斗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参加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前辈们的英名和革命精神将永存天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参加南昌起义到底有多少人?都是谁的部队?
南昌起义的前因后果及主要部队和人员的后续情况如何?
十大元帅是怎样炼成的(2):看看起跑线上的元帅们到底啥模样?
有关八一南昌起义的三个问题
毛朱井冈山胜利会师,经历了多少苦难?是如何奠定中国革命基础的
【西散原创】王瑞松作品 | 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