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脉神剑与王景新院长的龙凤奇针

作者:天涯牧秋

“六脉神剑”是武功高手的本事,与医生之间,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儿,可我偏把二者放在一起来写,看起来似乎有点荒谬。可待某家说完缘由,您就知道我绝未信口开河,所以,还请耐着性子看下去,便会恍然大悟。

“六脉神剑”是金庸“天龙八部”小说里描写的一种武功,乃大理段氏的最高武学,由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所创。有质无形,是一套将剑意转化为剑气的高深武学。剑气急如电闪,迅猛绝伦,以气走剑伤人于无形,堪称剑中无敌。

“六脉神剑”,并非真剑,以一阳指的指力化作剑气,有质无形,可称无形气剑。所谓六脉,即手之六脉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阳明胃经、少阳三焦经。”手指指处,剑气纵横,无坚不摧。

这几种“剑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起来用,不过,功力不到时用此功夫,则是时灵时不灵,这是基于人体的潜能。段誉凭此剑法,数次击退鸠摩智、丁春秋、段延庆等高手,两次打败慕容复,连萧峰都自认难以抵挡,实乃天下罕见之奇功。

金庸对此剑诀秘籍似乎没有保密,他在书中写得很清楚,其基本技法如下:左手大拇指是手太阴肺经的少商剑。特点是剑路雄劲,颇有石破天惊,风雨大至之势。右手食指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商阳剑。特点是巧妙灵活,难以捉摸。右手中指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中冲剑。特点是大开大阖,气势雄迈。右手无名指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关冲剑。特点是以拙滞古朴取胜。右手小指是手少阴心经的少冲剑。循肘上的三寸至青灵穴,经少海、灵道、通里、神门、少府诸穴,精密准确是它的特点。左手小指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少泽剑。特点是忽来忽去,变化精微。

王景新院长龙凤奇针便是“六脉神剑”的想法,乃是由于某家一件奇遇引起。因上个月写西北系列文章时,一时被敦煌莫高窟的492个洞窟迷住,聚精会神于内不能自拔,忘记了时间,六小时回神后,竟全身动弹不得,腰如针刺,不能转身,瘫于电脑椅之中。

还好,意识十分清晰,急唤朋友前来相助。他们将我抬到车上,径直送往了王景新院长的“石家庄赋生堂中医院”。知道这个医院的名气,乃是因我侄子前些日子给我讲了个神奇的故事,说此院非常厉害,好多大医院判了“死刑”的瘫痪病人,到这里几周后就能痊愈。

他自己也曾患有骨折,包括我的嫂嫂,及他的岳母的腰腿沉疴,都是从这里治愈的。所以此时并未考虑其他,便请友将我送到了这里。住进病房,身体丝毫不能动转,已是一个无腰之废人了。乃想,过去听人说“打得你不能自理”,曾觉太不容易。而今方知,只须腰伤便可达到。只有咬牙躺于床上,全身不能动转。

同室保定顺平的病友小侯告诉我,自己由于搬运300斤大理石,用力过猛造成瘫痪。几年来于北京、天津遍访名医,走遍了专科医院,皆无疗效。被推荐来到这里,治疗月余,已能欢蹦乱跳,近日就要出院。

在我提出质疑后,他又告诉我,隔壁病室就有位老太,双膝关节损坏,某大医院要为她换关节,因恐惧转至此处,结果治疗近月后,完全痊愈。还说,不信他可以拉老太证明。一时说得我心生奇想,莫非该院院长是世间的谪仙大隐,要不怎能有如此能耐?

第一次做龙凤针治疗,医院走廊里排列了许多人,五人一组,分男女呼进,我是被架着来到治疗室的,看我痛苦,王景新院长先安排我进入治疗。只见他手持注射器,上面带有约十公分的铜剑形针头,据说该龙凤针有十五种之多,根据不同病症进行辨证施治。看样子,真像传说中的那种袖剑,更似乎传出一种剑气激荡,让我登时不由联想到了段誉的“六脉神剑”。

别说,看他操作真有一股大侠之风,就像一位白衣秀士,衣衫飘飘,轻移凌波微步,如同春风掠过,于阿是穴飞剑走针。说实话,我不知他是不是一位武功高手,或者,是否练过传说中的六脉神剑,但此时,却让我看到了一个侠客的影子,身形有着公孙大娘舞剑之风“一舞剑器动四方”,也确是产生了“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气场,令人不禁为之喝彩。

依我看,王景新使用的就是“六脉神剑”,而且,它肯定是个有深厚内功之人。内功是什么?就是专门修炼身体真气和元气的独特功法,你看他只手将几十毫升的药液,刹那间准确刺入几十个穴位,前后不过几秒钟。认穴之准,而且每个穴位注药均匀,入肌深浅一致,若没有内功何以做到?

因为俯卧,无法清晰看到他是如何施展剑术,但从气脉流动、碰撞中、忽生奇想,心中将之手法,不由与六脉神剑联系到了一起,暗暗推测他,此时用的哪个手指,何时用的少商剑、商阳剑、中冲剑、关冲剑、少冲剑、少泽剑的剑气…….

他身形潇洒,有时如仰天长啸,潇洒凌波,有时如抚琴对松,拨弄万丈豪情。有时剑锋回转,剑气逼人,有时则和风细雨,滴滴润心。既有“胡马秋风塞北”的大气豪迈,也时而生出“杏花春雨江南”般的温婉曲折。

此时剑气所穿部位即刻贯通交汇,气推药行,上行头顶,下通脚趾,好不舒畅,真的与传说中的六脉神剑气场一模一样。我觉得这柄斩杀病痛的袖箭,就像给我经络注进一股剑气,身体里似乎有了玄冰,碧血,流星,蝴蝶、紫霞气,降龙斩,斗转星移,六脉神剑之气。

回锋落雁,剑锋所指,病痛逃遁,荡气回肠。整个过程,疾如电闪,感到不是那么痛,倒是像被人点了穴一般的浑身无力,但百骸舒适,而王景新院长,此时像在创作一首起承转合的诗行。

说也奇怪,第二天早晨试验了一下,我竟然能坐起来了,连来探望我的亲友们都称赞不已。要知道,这可是刚住院一天的效果啊,来时我翻身不得,像没有了支柱的房子,稍微动一下,就疼痛难忍。

到第二次龙凤奇针,刚针入穴位,一股热流便倾入后背,并源源不断传导下去,然后在体内运行,感觉正在向外逼出缕缕邪气,有着一种说不出的舒服。

随后,那种气感像一股热流,在我十二经络中不住滚动,顷刻,整个脊柱都热了起来,而且,像电热褥般升温,待到了一定热度,就像被一种力量限制,不再升温,但久久保持着温度。四肢百骸都感到轻松舒适,如珠滚荷盘,如烟含柳缕,无不可到之处。治疗后,一天皆是此等感觉,

回到病房,不用人搀扶。我竟能拄着拐杖去卫生间了。好神奇的疗效啊!我反复思考,这龙凤奇针的疗效为何如此神奇呢?从药物说,难道它真是传说中的“九转大还丹”,能让人洗精伐髓、三花聚顶吗?

我想,两次治疗,皆是由王院长一人主针,其他人员只在旁侧做辅助助手。看来这龙风针法,如果功底不够,可能真会出现段誉那般二把刀效果,会时有时无吧。看来,惟有王景新这般功底深厚之大者,才能够运用自如,深入骨髓,手到病除…….

再就是这龙凤针的剑气了,“龙凤”,乃是承继古代的一种阴阳理念,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而阴阳互根,所以会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为用、相互吸引,共处一个统一体中,此乃器之本也。

再用阴阳结合之气借器形成新的剑气,瞬间注入十二经络。使之大开纳气,气催药行,药借气力,从而增大效力。这与古人所说“剑不伤人,剑气弑命”的道理异曲同工。从而达到“剑不疗病,剑气驱邪”的治疗目的,看来这王景新真是高人啊。

再一想就更明白了,气行任督二脉,至髓将剑气化真元,推秘制药引入患体,引气至腰之经络,真气贯通骨髓,药物随气行开,渗透,灌入,此时全身上下内外,真气充盈,产生出无穷精力。随气行一千八百转,病痛便会逃亡而去。

随后,药物继续随气追击病源,精华贯穿于坐、卧、站、行之中,并逐渐深化,几个时辰,便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质变飞跃,此时,整个身躯会出现强烈的气感震动,致使精神焕发,病灶消解,化为无形。此时的病人与过去宛若两人。即常言之打通了脉关。就这样,一次龙凤针,出马擒病;两次灭痛,三次痊愈。功至此境,病患定会痊愈。

果是如此,待第三次做完龙凤奇针,我已是不借助拐杖自己能上下楼做治疗了。此时有了精气神,顺便与王景新院长聊了几句。他告诉我:“龙凤奇针疗法是自己于2002年在中医经络学说的经筋理论基础上,结合针刀医学、解剖学、生病理学及生物力线等现代学科,将中西医两套理论相结合,把局部治疗与整体调理相结合,经过多年实践而创新完善的一套疗法。龙凤奇针是根据其功用,设计成态状各异的形状,是以左旋学说和经筋理论为指导依据,进行中医“针”和西医“刀”及“药物”的完美结合。需要考虑到局部的张压力和炎症粘连情况,施以“刀”,顾及整体阴阳虚实施以“针”,做到下刀知解剖、行针详虚实,把针刀艺术化,从理论和操作上归到中医范畴。”

当我问到什么是“气血左旋学说”时,他告诉我:“气血在脉管中运行时,不是简单的滑动,而是呈左旋式滚动前进,这是气血的自转状态,而“左升右降”是气血的公转状态,如果气血的这种运行模式成立,根据“顺补逆泻”的原理,针刺或按摩点穴旋转手法的方向将是单向补泻的,而不是双向,即“左旋为补、右旋为泻”,这也是龙凤奇针的主要理论依据。”

当我说到他的行针手法与“六脉神剑”异曲同工时,他笑了,告诉我,龙凤奇针不是武功,只能算作是一种中医医术,不过,关于气场的学说,还是大同小异的。就龙凤奇针来说,与六脉神剑一般,还真有自己的六个秘籍,比如:

第一步,是选择线穴:根据龙凤奇针21俞募区划分,选的“线”有神经线、经络线或肌筋线;选的“穴”有传统穴位或特定穴位;第二步是严格消毒,这个就不细说了;第三步是运用单孔龙凤奇针,一针多点或多针一点,进行多层次浸润注药,并穿筋减压、最后在大松解处进行皮丘注药。第四步是龙凤奇针手法:神经激惹、单向滞针、龙泻凤补等;第五步是龙凤奇针大松解:穿筋、拨筋、挑筋、刮筋等;第六步是最后的拔罐放血。

他仔细讲解完后,我感觉尤未过瘾,就缠着他,再讲讲行针秘籍,他毫不保留,笑着与我说了五条:1、穿针时顺经者为补、逆者为泻。2、旋针时龙手为泻、凤手为补。3、时间掌握长时为泻、短时为补。4、深浅掌握深者为泻、浅者为补。5、液体量掌握多则为泻、少则为补。

关于王景新院长是不是一位武功高手,或者练没练过“六脉神剑”我一直没有去细问,不过中国武功与中医有着极紧密的联系。武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并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中医也具备并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武术与中医息息相通,互为渗透,武术中伤科,就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里的阴阳五行、穴位经络、子午流注等等思想,同样贯穿在武术体系中。

疾病的“疾”字,就是象征带有箭伤而卧床之意。早在隋唐,在太医署下专门设立了按摩专科,其中按摩医者有“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掌管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可见当时按摩师要分管教病人练功,进行导引体疗的方法防治疾病,对跌打损伤所致的骨折脱臼也由按摩师负责正复治疗。

宋代在医学制度上分为九科,疮肿兼折疡科,即外科和伤科并在一起,而金镞开放性损伤另列一科,中医学丛书《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计》中把有关跌打损伤的病治疗方都汇集在“伤折门”和“金创门”中。元代在医学制度上有了进一步的调整,正骨科在医学史上第一次成为独立的专科。

英国著名文学家罗·路·史蒂文森说过:“医生是我们文明世界的精华。”对于王景新院长的技艺,我是佩服的了得,尤其是它赐予我的“松、柔、圆、匀”的疗效,和绵绵不断的浮、沉、吞、吐的气感,让我感觉自己身体里也有了他的元素。

所谓的“秘籍”只不过是一个故事而已。每个“巨人”的背后都是汗水,甚至是泪水。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他付出的劳动就有多大。假如,世上真有一份秘籍的话,那就是从现在开始,朝着自己的理想努力不懈,把理想修成“正果”。

同样,王景新的秘籍也是这样,他经过千百次研究实验,废寝忘食,终于修炼成了龙凤奇针的妙手。他炁量给药刀针荣获两项国家专利。而且,“龙凤奇针液压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一文,获得了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

本以为自己这次是废人了,可只住了一周就痊愈出院了,你说神不神?王景新院长的技艺深厚,医者仁心,是救死扶伤的保障,是对职业精神的诠释,是对生命至上的守护。

在梦里我见到过王景新,他一身锦袍书生打扮,手拿折扇,脸纳春风,凌波微步,衣袂轻拂,从云中冉冉而落,对我回眸一笑,顿时李花纷飞漫天。自做了这个梦,我的腰再没有疼过…….

(郝小学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的剑宗与气宗 朱小宝
六脉神剑的中医学原理
六脉神剑之天龙神功秘籍(五)<学术文章,谢绝练习>
天龙神功(12)
针灸治疗咳嗽
挖掘中医,古法新用——赋生堂中医院创新技术之“龙凤奇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