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乙|面对文学之美,放下傲慢与偏见

《荐书鉴影》作为公益性的公众号(以下简称《荐》),主要推出读者喜欢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因此,除名家经典之作和热点作品外,同样关注有潜力的新人。

今年7月,《荐》注意到,成都作家协会、成都青年作家杂志社联合四川文艺出版社推出2020年的“成都作家·新力量”书系。其中,小乙《一半阴影一半明亮》是他近五年来的部分中短篇小说集。成都市作协主席熊焱评价此书说,小乙以扎实的叙述、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成都这片土地上的打工者、都市白领、小镇平民、商人等小人物的人生冷暖和悲欢离合,揭示了纷繁世相中普通民众的生活现场和精神世界。为此,《荐》制作了这次的线上互动交流。其目的不仅是对他的作品进行探讨,更主要是想收集不同写作阶段的作者对文学的所思所悟,这无疑比单纯推出作品集更有意义。

以下是线上交流的内容






 《荐》:你如何看待纯文学和类型文学的划分问题?

小乙:通常的认知是,纯文学更讲究原创,类型文学的模式化比较严重。当然,由于网格的迅速普及,信息高度共享,文学创作速度比以前提高很多,纯文学作品的同质化也日显突出。

所以,我的看法是,界线分明地划分纯文学和类型文学,对文学发展弊大于利,容易形成各自为阵,拒绝补长互短的局面,甚至二元对立。所以,我希望这种划分模糊一些。事实上,这种情况正悄然出现。比如,纯文学杂志越来越多地接受科幻作品。科幻作者也积极借鉴纯文学一贯坚持的文学表达,注重语言的文学性,注重探索人物更广阔深入的精神领域。

《荐》:由于电子新媒介的出现,以杂志为主的纸媒产业在萎缩,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小乙:不可否认,目前文学作品的传播主要依赖网络平台。但纸媒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尚无法取代。首先,纸媒杂志的编辑配置专业,对作品质量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其次,多数单纯的新媒体(非纸媒刊物配套的平台),没有实现稿费支付,或稿费远远达不到纸媒杂志的稿费标准。基于以上两点,绝大多数写作者仍然愿优先投稿纸媒,以获得认同感。当然,有些新媒体平台,如科幻类的《五线谱蝌蚪》《不存在》《千里码》等公众号,稿费跟纸媒相当。这样的平台,编辑配置和审核同样严格。发表难度不亚于纸媒。换句话说,如果单纯的新媒体能实现专业编辑的配置,严格审核,以及能够支付和纸媒相当的稿费,在某种意义上说,纸媒产业受到的冲击将更大。

不过,实现这点很难。

因为纯文学刊物靠资金扶持来维系。单纯的新媒体主要靠市场化运营,诸如玄幻穿越等小说网络平台,靠的是广告、付费阅读以及影视转换等收入的提成来维系。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作品只能有微薄的收入。别外,少部分老作者,对纸媒这种载体有很深的传统情结,即便上述的情况实现,他们的观念转变仍需时日。

《荐》:纸媒审核严格,但纯文学和类型文学,似乎有不同的审美标准。能否说,严格、专业未必符合大众口味。

小乙审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标准。但人类从诞生开始,就表现出诸多相似的审美倾向。道金斯认为这是基因导向的结果,康德称之为“共通感”。我认为这就是“公众美”。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又存在差异部分,除基因抉择外,环境因素、模因文化传播同样重要。唐朝以胖以美,当下以瘦为美。西装在国内流行,都跟这两个因素有关。

还有一种曲高和寡的美。绝大多数情况下,“曲高”由相应领域拥有成就的艺术家判定。他们对这类作品给予认可推广,其他读者从心理上愿意持接受的态度,愿意努力去发现自己原本感受不到的东西,以拓宽自己的审美情趣。

回到文学,划分类别区分后,形成圈子意识,无论是“环境”,还是模因文化传播,都相对被隔离。“美”得不到交流和融合,不同圈子的读者群,审美视野不容易得到跨界的拓宽。事实上,不少好作品,都打破纯文学和类型文学的界限。如达芙妮·杜穆里埃《蝴蝶梦》、阿加莎·克里斯蒂《尼罗河上的惨案》、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福尔斯的《谜》,也包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

《荐》:就我所知,集结这本书的时候,你的写作时间其实还不到五年。在这几年里,你为什么坚持纯文学而非类型文学的写作?

小乙:因为结识一个文学朋友,便偶然地走上码字道路。可能更深层的原因是,一个人基因里有什么潜在的爱好兴趣,在适当的环境触发下,很容易被诱导出来。刚开始,受网络环境影响,我摧枯拉朽般地写了十几万字的网络小说。它的门槛低,你只要编一个故事,把话基本说清楚,就可以贴到网上。文章很快沉下去,写得好不好,有没有价值,自己无从判定。如何提升水平,更加无从适从。于是,尝试转到写纯文学小说。当时,完全没考虑过网文和纯文学的优劣,只是觉得后者有机会在杂志上发表,能得到稿费。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一篇小说也发表不出去。但其间,收到一些退稿回复,编辑在只言片语的评价中,同时告诉我应该多看什么样的书。八个月以后,作品相继发表在《四川文学》《黄河文学》《延河》《都市》等刊物。在部分过审通知中,得知作品的优缺点,这对我尤为珍贵。

纯文学的审稿流程,让我知道自己的写作水平大致处在什么阶段。于是,纯文学成为我的写作方向。在持续的练习中,我理解到什么叫作品的文学性,认识到纯文学和类型文学写法的不同之处。三四年后,自己的作品也或多或少地出现同质化,持续提升越来越难。这时,又回过头去阅读一些优秀或畅销的类型文学,比如,乙一的《平面狗》、玛利亚·杜埃尼亚斯的《时间的针脚》,沃森的《别相信任何人》、城平京《虚拟推理》,以及国内外的优秀科幻作品,觉得能从中吸取到纯文学缺少的东西。我甚至开始尝试写科幻,并且往纯文学杂志发表。

《荐》:最后,请你谈谈你第一本小说集的创作心得。

小乙:这本书主要集成我四年左右的部分中短篇小说,共计15篇。这些文章大多属于我的原发性写作。换句话说,每篇小说中的人物有原型,都是我身边的人,或认识的人,他们是底层打工者、都市白领、小镇平民、商人等,均以成都作为背景,多以代表客家文化的古镇甑子场作为地理环境,聚焦这类普通群体的命运书写和灵魂剖析。

但小说真的奇妙,这些原型放入小说中后,“变形”很大,可能换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环境,用不用的故事。不变的是,人物的人性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心灵诉求。我以此构建出和现实人物一样的内心世界,探索他们面临苦难和道德困境时的生活价值,从中发现其精神出口,呈现现代文明下小人物多变的人生和幽微人性。

这种变形就是虚构,小说写作者应具有的基本能力。

另外,我的作品有较浓的悲悯情怀,这也是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情怀。我认为,这种情怀,既含有类型文学的基本性情感,又属于纯文学中较高心理层次需要的发展性情感。

在写作的这些年,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记得《蜗居》里,宋思明有段台词,大意是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不随波逐流,不遵循人际交往的隐形规则,很快就会被边缘化。很多人因为害怕这个结果,而不得不随波逐流。而有了文学这个强大的精神世界后,我的内心更丰盈,我秉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相处之道,对人际交往的依赖性极大减少,并不因此有恐慌感。

后来,进入自发性写作阶段。和大多数的作者一样,在写作思路卡壳被迫中止,或者创作量达不到预期值时,会陷入苦恼。接下来是等待和寻找灵感。于是,写作于我,成为苦并快乐且难以戒断的事。今年,受哲贵小说的影响,开始探索写后工业时代互联网经济下的新兴商业小说,以期实现些微的突破。

我的家人逐渐接受了我的爱好转变。坦诚地讲,这缘于我时不时向他们展示一下我发表的样刊,晒一晒我的稿费和小奖状。对此,我完全理解,既理解自己,也理解别人。毕竟,谁都不是生活在不食人间烟火的真空里,谁也不可能绝对脱离世俗的三观。所以,要真正放下名利心写作,可能比写作本身更加难。 

小乙,原名钟志勇,洛带客家人,成都市文学院签约作家。从事过化学分析、软件开发等工作,业余做过调酒师、圆号手;喜爱科普、科幻等阅读,2015年开始文学创作,有科幻及现实主义小说见诸纯文学刊物。曾获深圳市打工文学奖、《青年作家》小说一等奖等文学奖项、瑞士海外书展奖。


点击购阅
《一半阴影一半明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兰朵:写作是件细水长流的事
校园新星(第27期)/ 苏民:科幻也能表达人文关怀
陈培浩:当《花城》遇上网络媒体冲击波 | 《花城》四十年的变与常(3)
聊聊写作赚钱的N条“不归路”
文艺评论丨文类共融:当代文学叙事艺术的新变
小说专栏‖《谁是孙子》文/白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