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0年至1953年的美军作战水平有多高?

战争第一阶段,当时美军所有作战计划都是为下一次世界大战为依据而制订的,除驻西德的一个师齐装满员外,其他各师是架子师。步兵团由三个营缩编为两个营,炮兵营由三个连减为两个连。而且,大部分营都不满员。士兵身体适应性差,缺乏训练,在这场战争突然爆发后最初的那些阴郁而纷乱的日子里,美军士兵由于没有准备而付出了血的代价,第一批运抵的坦克大都是以前封存的坦克或由架子部队抽调来的坦克,

而北方军队在战争初期的四个坦克营常常被大胆地派到前方作战,美军没有合适的武器来对付苏制T34型坦克,60毫米火箭筒只是在很近的距离上才有效,即便如此,也只能穿透T34型坦克某些部位的装甲。此外,美军炮兵还缺少反坦克弹药,美军第一批坦克是M24型轻型坦克,但是这种坦克对付坚固的敌军坦克并不比步兵反坦克武器好多少。只是在90毫米火箭筒、中型坦克、轰炸机和战斗机运到朝鲜以后,美军才得以有效地对付敌坦克。在1950年凄凉的夏季和初秋美军地面部队只能在南部建立了环形防御圏,力图大体保持部队的完整性。

进攻水平

双方部队在快进速退的机动作战。半岛地形、天候以及敌军的战术妨碍了美军为欧洲准备的战术原则和武器装备的运用,多山的地形是美军遇到的主要问题,这种地形限制了美军机械化和摩托化部队作战能力的充分发挥,美军不愿放弃享受车辆带来的舒适,害怕离开为数不多的公路,不愿在没有无线电联络的条件下实施运动,一些美军部队不首先抢占两侧的高地就沿公路冲入谷地,结果陷入严重的困境,遭到敌军的伏击、包围或合围。

美军进攻时,多采用平推战术,不敢大胆的向内部穿插渗透,防御者一点突出,美军先攻击那一点,先攻占前沿突出阵地,把进攻线取齐后再进行正式的的进攻。未正式攻击前,虽然攻占某一点。但又怕深入,天黑时又縮去,第二天再来攻这一点,进攻主依火力。步兵的攻击精神不旺盛,突击力很弱,步兵未发起攻击前,主要是坦克和炮火进行较长时间的炮火轰击,然后步兵在坦克火炮掩护下慢慢的往前运动,一般的在进攻前坦克在前面,步兵在后面,

徒步巡逻在捕俘、破坏敌之试探性进攻和与敌军保持接触诸方面有特殊的作用。但是,尽管巡逻频繁、美军还是遇到了较大的问题,巡逻队常常是一无所获,而且往往避免与敌人接触。美第7步兵师参谋机构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美军巡逻不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心理上的”。这种消极态度一直影响到下面的所有士兵,使他们认为很多巡逻毫无必要,只不过是应付差事罢了。只要战争继续拖下去,就找不到方便易行的办法来解决巡逻问题。

防御水平

对方的战术常常是利用美军兵力薄弱的防线上有无数缺口和暴露的翼侧的弱点,在对方防御的薄弱地点实施突破和对对方的防御阵地实施包围与合围。在接敌运动中,中方通常是两支部队在前,一支部队在后。当遇到敌防御部队的抵抗时,他们便将前面一支部队后撤,形成“一前两后”的队形。经过一系列旨在查明敌防御薄弱部位的试探性进攻之后,中方即变更部署,突入已查明的敌军防线上的薄弱部位。当突入敌纵深,可与敌预备队接火时,进攻部队以一部兵力对付敌预备队,其余兵力则设法对前方防御部队实施合围,渗透部队也常在美军后方占领阵地,攻击美军指挥所、支援部队和炮兵阵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一般总是处于攻势,很少有部队持续实施防御作战,退却行动特别困难,几乎没有什么部队有这方面的作战经验,很多撒退行动是乌合之众的行动,而不是军事行动,士兵们被打得七零八落,美军战争初期的慌乱撤退是由于士兵初战的惊骇、丧失信心和斗志,纪律松弛和缺乏训练诸因素造成的。美军也不适应在兵力不足所造成的宽大正面上作战。开始,他们试图沿整个防御地带实施兵力单簿的线式防御,这给指挥与控制带来了严重困难,而且往往使防御阵地缺少必要的纵深,来阻止敌军的大规模进攻。美军士兵不愿构筑工事,不愿为发射阵地增设坚固的顶部掩盖。空中观察员常常强调中国军队的阵地与美军阵地截然不同,美军阵地上到处散布着容易发现的车辆、武器、掩体和杂七杂八四下乱丢的东西,而敌军的阵地却往往难以发现。

由于不存在敌军空中突击的威胁,美军地面部队逐步养成了不重视伪装和隐蔽的习惯,但结果证明,实践和暴露在敌火下的苦头是最好的教员,士兵和部队经过实战慢慢懂得了在撤退命令下达之前要守住阵地,尔后再协调一致地且战且退。这种战术使美军的伤亡大幅度下降。但是,这些战术的采用是很迟缓的,美军经常实施的却是纵深较浅的线式防御。在这种防御中,要沿整个防御正面占领有利地形,防御阵地往往只能得到邻近阵地的支援。

加大防御纵深的主要手段是在主要抵抗线的前方设置较坚固的警戒阵地,这些阵地构成一个个抵抗基点,可相互支援,可作为巡逻队活动的基地,还可用来限制敌人对主要抵抗线的渗透。坦克部队也用以加强防御阵地的火力。美军往往沿主要抵抗线构筑坦克专用道路,并把坦克配置在高地的反斜面上,当临时出现有利目标时,坦克即向前机动占领预先构筑好的阵地实施射击;其他坦克则一般配置在山脊线上,但必须精心构筑坦克掩体,并围好沙袋。

火力支援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炮兵因其反应速度快、能迅速集中火力而赢得了声誉。在朝鲜战争中,美军常常集中十四个炮兵营的火力,每营在二分钟内进行十次齐射。在一次战斗中,美军第38野战炮兵营在十二小时内发射了一万一千六百发炮弹,其中榴炮的平均射速为一分钟一发。集火射击的效果非常显著,但却造成了弹药奇缺有几次,弹药不得不采取定量配给的方法。对付敌筑有堑壕的坚固设防阵地必须使用重炮,但美军重炮炮弹却尤为短缺。太平洋海上航线漫长和公路、铁路不足增加了补给的困难,弹药不得不继续实行限量补给。尽管普遍叫喊弹药短缺,美军仍然继续依赖大规模的炮火支援,陆军已习惯于在牺牲机动力的情况下大量集中使用火力消耗敌人。

由于联合国军拥有强大的飞机、火炮和坦克等支援手段,对方大都夜间实施进攻,以限制这些武器的效能,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时机选在气候恶劣、不便美军有效地实施空中支援的时候,还利用夜暗抵近美军防御阵地,迅速挖成很深的堑壕,并在距美军阵地尽可能近的地方坚持下去,从而使美军难以实施空中支援和炮火支援,降低美军火力的效能,巧妙地实施伪装与隐蔽限制的美军空中突击和空中观察,美军一个月内发射了120万发炮弹,对方在这个月的所有战斗行动中只伤亡一万人,就全算是炮弹功劳,也平均要100多发炮弹才能杀伤一人。

开始作战时,美军不重视夜间战斗。许多发展很顺利的进攻往往一到夜晚就马上停止,由于中止了进攻,又不加强巡逻,因而几乎解除了对敌军的压力,而敌军又善于快速构筑工事掩体。美军等第二天拂晓再进攻往往遭受重大伤亡。所以,美军指挥官这才开始重视夜间进攻或在天黑后继续昼间的进攻,美军还搞了一些技术革新。战场照明技术有了改进,大大增强了美军的防御能力。照明器材计有照明弹、坦克探照灯、工兵探照灯,以及火炮和迫击炮发射的照明炮弹等。但是,打来的火炮和迫击炮炮弹通常所掀起的尘埃和产生的烟雾,使进攻作战中的照明支援问题仍难以得到解决,

战术空军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大的争论也许是关于空军所起的实际作用,特别是它在遮断袭击方面的作用问题。例如,远东空军司令奥托·韦兰说:“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对方想要和平不是因为两年僵持不下的地面作战,而是为了摆脱美国空军的巨大压力。但是,泰勒将军和李奇威将军却争论说:“纵然空军对地面作战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却从未成功地切断过敌人的补给线”,根据这些陆军将领们的观点,美军坚持住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地面部队能够扼守地形或者来回实施机动。他们认为,飞机常常是在用炮兵就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使用的,空军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对地面部队所提供的直接和间接的支援。也许最为重要的是不应人为地把空中作战行动和地面作战行动截然分开。

结论

战争结束后,美军官方认为:战争期间,美军作战原则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或者说,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必要。例如,陆军野战部队的一份特别通报原来的题目是“吸取的教训”,但很快就改为“训练通报”。陆军野战部队的一份训练通报断言:“大量资料再次证明了美军作战原则、战术、技术、编制和装备的合理性。尽管美军官方采取不承认主义,在陆军的作战思想上(即使不是在战术理论上)还是发生了难以觉察的但很重要的变化。因为以前的作战思想打德国日本没有问题,但无法应对战术高超又勇敢的更高一级对手,最终美军还是向空中机动方向迈进

以上观点均是美军将领战后自己检讨的。,签名是海军陆战队司令大卫·苏泊上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美援朝之:松骨峰阻击战纪实
志愿军以劣胜优打坦克
美军司令攻打志愿军,请来大批人观战,结果却让他大出洋相!
38天铁血阻击,26军的复仇之战
抗美援朝战史上最惨烈的战斗之一——铁原阻击战
装甲进攻:德军机械化部队进攻战术(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