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雍正王朝》中康熙顾虑很多,没有《康熙王朝》中那般果决?

说起经典的清宫剧,《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是两部不得不提的清宫剧。前者上映于1999年,后者上映于2001年,这么多年过去以后,清宫剧是越来越多,但这两部电视剧并没泯然众人矣,反而是被很多人依旧深深的喜爱着,可谓是经久不衰。

而且这两部剧还是有着一定的渊源,讲的是康熙帝和雍正帝这对父子,所以剧中自然有很多人物彼此重叠。而且《雍正王朝》的剧本改编于二月河老师的小说“雍正皇帝”,《康熙王朝》的剧本改编于二月河老师的另一部小说“康熙大帝”,所以两者之间可谓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那么今天宋安之来说说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认为《雍正王朝》中的康熙顾忌太多了,而《康熙王朝》中的康熙则是很果决,差别也太大了,同样描述一位皇帝,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真的是因为康熙老糊涂的问题吗?

其实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一是描述的侧重点不同,深度不同。二是皇帝所处时代的亲情问题。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当然这里依旧老生常谈的说一次,本文章只谈剧不说史,并非是将电视剧当成正史的讲。宋安之平常主写明清历史文章,没事了也会写写剧评文章,不是只写剧评文章的。

一、描述侧重点不同,深度不同。

为什么《雍正王朝》中的康熙没有《康熙王朝》中的康熙果决呢?

其实看看两部电视剧有没有深度就知道了。

如何形容两部电视剧呢,其实《康熙王朝》的侧重点在于使观众看的痛快,所以主角康熙如同小说主角一般,个人英雄主义浓重,如同打怪升级一般,权谋之术相比于《雍正王朝》很少,重点突出个人英雄主义,所以略显单薄。

也就是说《康熙王朝》中的康熙,符合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生杀予夺言出法随的独裁皇帝形象,而忽略了皇帝的另一面。

而《雍正王朝》呢,整体比较压抑,但很有深度。他的重点不在于个人英雄主义,而在于权谋之术,在于深刻反应古代的宫廷政治斗争,是相当贴近现实的,所以是使人越看越有味道,每次看都有不同感悟,是相当有深度。

在《雍正王朝》之中的康熙,是显示了皇帝的另一面,显示了皇帝有血有肉更接近于人的一面,显示了即使是皇帝,也不可能随心所欲的,要顾及的东西也很多。

康熙虽然掌控着全局,却面对着很多事情不得不妥协。诸如追缴国库欠款涉及帝国庞大的官僚系统,还有诸位皇子,所以康熙是害怕动摇统治根基颇有些畏手畏脚,推出老四这个孤臣去追缴欠款,而且支持不到位,结果是追缴国库欠款失败,老四得罪了百官,康熙和太子则是笼络了人心。

还有西北传尔丹六万大军全军覆没,康熙明明知道是八爷党搞的鬼,却没有发作。而是任用八爷党中的老十四来担任大将军王,使八爷党不再背后使绊子,可以说是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没有根除弊端,而只是借力打力罢了。

到了死鹰事件,康熙即使是气晕倒,但为了稳定局势,不使老八和老十四借题发挥,是选择了压根不追究。

说白了《雍正王朝》中的康熙更贴近现实,因为历史上的确是皇帝虽然是九五之尊,但并非是真的随心所欲的,他只不过当时庞大利益集团的最大代言人而已,顾虑的确多。而且地位也不是牢不可破,不然历朝历代怎么会出现被架空的傀儡皇帝,怎么还会有造反的事情呢?

所以总结来说,打个不恰当比喻《康熙王朝》如同网络爽文一般,重点是使观众看个痛快,至于深度肯定是欠缺火候的,所以才出现康熙的果决,还有浓重的个人英雄主义。

而《雍正王朝》是很有深度的,如同一杯好茶是使人越品越有味道。所以这里面的康熙虽然顾虑很多,但背后夹杂的权力斗争还有权谋之术,虽然看似不如真刀真枪来的痛快,实则是更惊心动魄更使人百看不腻。

二、皇帝所处时代的亲情问题。

《康熙王朝》重点讲述的是康熙这一生的各种功绩,所以自然需要突出年轻时康熙的锐气,再加上电视剧为了使观众喜爱,难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夸张,所以自然是无形中营造出康熙很果决,个人英雄主义浓重的情况。

《雍正王朝》中重点讲述的是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这时候康熙的角色更多是定位于父亲。所以有时候为了亲情,也会出现顾忌很多的情况,比如说老八的八爷党干的都不是什么好事,康熙因为亲情,所以很是顾忌,并没有惩罚自己这些儿子,并且临终前特别交代雍正要善待自己的兄弟。

当然还有年龄原因,也不能说康熙老糊涂了。

而是《雍正王朝》中晚年的康熙统御庞大帝国数十年,历经多年的杀伐果断,还有政治上的勾心斗角,所以更加重视亲情。

但当时的九子夺嫡可谓是如火如荼,朝廷大臣也大多纷纷站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乱局势。同时皇子之间的斗争也涉及帝国的各个弊端之中,诸如下江南赈灾、追缴国库欠款、刑部冤案等,背后都有着皇子之间的斗争,重视亲情的康熙自然是顾虑重重。

如果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根除各种弊端,那么肯定会涉及到自己的儿子,这无疑是很痛苦的选择。而且根本做不到既根除弊端,还不使参政的几个儿子牵连其中,因此康熙干脆选择了得过且过借力打力的方式,最多通过四子胤禛进行局部小手术,试图寻找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试图通过老四来破局,想着既使弊端被根除,而不牵连到几个儿子,但奈何诸如老八等人与既得利益集团绑的太紧了,无形中成为弊端的根源,老四自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自然是失败了,于是无奈的康熙在犹豫之间,就这样一直顾忌很多,直到驾崩。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雍正继位的时候,虽然是45岁属于大龄皇帝,但怎么说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吧,虽然雍正的确烧了很大三把火,但还不是照样顾忌天下读书人和八爷党等反对新政势力,做任何事情都很谨慎,所以说顾忌多这东西有时候跟年龄大不大,虽然有一定关系,但并非决定性因素,重点是历史上皇帝虽然是九五之尊,但也有着不少要顾忌的东西,也需要平衡的,根本不可能随心所欲的。

所以说不能说是《雍正王朝》中康熙年龄大,所以老糊涂的原因。只能说是《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所表达的不一样,《雍正王朝》更有深度,重点不是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刻画古代的宫廷政治斗争,所以才会出现康熙顾虑重重的情况。

现在大家看明白《雍正王朝》版康熙顾忌很多,《康熙王朝》版康熙却很果决的根本原因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顾忌的近义词】
一口气看完《康熙王朝》深度解说!
雍正王朝:康熙明知道胤祥是孝子,为什么还要冷落他?
雍正王朝:这三点决定,八阿哥注定与皇帝无缘!康熙帝一语道破
深度 | 无助的皇帝,王朝的300年宿命!(二)
康熙王朝 一将功成万骨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