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陆金所也开始了转型,你的财富将何以安身?

据最新消息,7月18日,p2p龙头平台陆金所近日宣布,计划停止网贷业务,将进行转型。

那么,陆金所转型的原因是什么?将会产生哪些影响?P2p平台还能再投吗?

01

诺亚财富的无辜之灾

要了解陆金所,首先让我们把视线投到最近火爆的新闻大事件,诺亚财富的爆雷上。

难道诺亚财富也是p2p,对,你没有猜错。

始于7月10日的诺亚财富爆雷很偶然,谁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个给高净值人群进行理财的平台会爆雷。

这把火是从一个叫博信股份的上市公司出事烧过来的。

我在7月10日专门写了一篇《怪事,互联网时代,15天发生的事到现在才知晓》的原创文章,点评了这件事。

本来,诺亚财富岁月静好,风平浪静,怎么也没想到,这边博信股份罗静被抓,那边诺亚财富34亿爆了。

原来他们看似两个分开的公司,实际上却是业务相连,根系相连的“一个绳上的蚂蚱”。

02

追风最终是一场梦

但谁能想到,诺亚财富在一年前,还是高光时刻,还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

2018年6月9日,就有媒体报道了一个大利好,在多位熟悉资本市场的业内人士看来,说诺亚财富能取得如此靓丽的股价表现,并不令人意外。

一方面它抓住了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蓬勃发展的巨大机遇。

另一方面它把握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历史性机会,积极推动业务转型发展,从产品代销迅速蜕变为综合金融服务商,从而获得更具长远发展前景的业务模式。

就是这样被看好的平台,竟然在评价完之后的一年时间就爆雷,说好的更具长远发展前景的业务模式呢?

幸好,文章只说了是“多位熟悉资本市场的业内人士看来”,而不是专家的看法。

但即使如此,这个文章的发表,对于那些投资诺亚财富的人士而言,简直就相当于吃了一颗“定心丸”啊。

他们会说,看,谁说诺亚财富不好,连业内人士都看好,怎么可能不好!投,放心地投,不会出问题。即使出问题,短期也不会出问题。业内人士说了,它这个业务模式“更具有长远发展前景”。

可是事实呢?仅仅一年的时间,平台就像湘江的水一样,暴雨之下决堤了。

很多投资人现在欲哭无泪,可能都傻掉了,他们说,一年前不是说“更具有长远发展前景”吗?这才一年,为什么呀!为什么要骗我们!!

其实,投资人也有责任啊,那你为什么要轻信?他说有长远发展前景你就相信?

现在大国的坑太多了,尤其是涉及利益方面,有数不清的人利用舆论机器,新闻平台作为诱饵,吸引那些轻信的人上钩。

比如说,有些瘦身美容机构,会告诉那些肥胖的人,减肥可以不用吃降压药,但一旦那些减肥的人轻信了,不吃降压药了,反而出了大问题。

轻信害死人哪!为什么轻信?一是信息不对称;二是自身的贪婪。很多时候,投资人无法看清平台,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那通过什么渠道才能认识平台?互联网时代,唯一的不用跑腿的办法,就是看新闻上怎么说,如果新闻上说,这家平台好,评分高,自然会看好它。

平台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努力给自己进行包装,对自己的品牌进行打造,努力把自己洗白、变俊,犹如一个穷小子,通过摇身一变,变成了高富帅。

这种变化,通过花点钱,搞下新闻宣传就可以达到,很多人开始蠢蠢欲动,觉得这是割“韭菜”的好机会。

巧了,新总理上台以来,大力推动“互联网+”,在金融面上,政策上支持互联网金融,于是很多p2p平台借助大国的政策纷纷粉墨登场。

刚开始,由于国家有钱,社会上钱多的没地方花,确实投资的人赚钱了。

但当投资人习惯于通过理财平台,每月获得利息时,却不知道平台那边已经有了变化。

比如说,社会上的钱不再那么充裕,开始紧张起来,平台借出去的钱,还回来的少,很多时候需要催收。

而这个变化,作为投资者,却是不易感觉到的,尤其是不易感觉到真实的变化。他们会想,既然把钱给了你平台,你平台就得负责。

况且,国家政策上支持,这个平台又有很多荣誉,风险应该不会很大。于是,选择了继续投资。

而另一方面,为了平台的发展,平台负责人越是感到了危险,越会想法让客户对其产生信任

恐惧之下,只有将平台进一步做大,才能还客户的利息,为了让客户对其品牌进行信任,于是就充分利用了舆论的机器,隔段时间就来个大利好,通过新闻让投资者产生信心。

这就像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直到哪天鼓敲不动了,平台就自然会爆雷了。

03

向李嘉诚学习

陆金所之所以要宣布转型,就是因为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危机,虽然作为头部平台,作为带头大哥,自身的经营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

但想平安着陆,不能等船快翻时才想起转型。而是要在平台这船已经进水、快要倾斜的时候就要意识到危机,并及时进行转型。

这方面,陆金所想到了李嘉诚,当初李嘉诚为什么要跑?就是因为看到了天花板,当时有媒体报道为“别让李嘉诚跑了”。

能不让人家跑?笑话!就像现在陆金所要进行转型,你不让人家转型?那是人家自己的事!

与其看着这船慢慢地下沉,或者是突然不知从哪里爆出危机影响自己,还不如主动断腕求生,通过转型来避免危险的情况。

不愧是头部平台,当机会来时,进入p2p平台比别人快,而红利逐渐消失,进行转型也比别人快。

这种转型其实也是一种负责,是对投资人的负责,明明知道平台已经进入了天花板,还要死撑着。

那最后的结果就极可能像诺亚财富一样,不知哪边来阵风,就会导致整个平台打哆嗦,从而进入“重症监护室”。

头部平台已经开始转型了,不再进行这个业务了,那么们的财富将如何安身?还需要再投p2p吗?

这个谁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要看个人的认知了。所有赚的钱,都应该是自己认知领域内的钱,如果你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而是靠幸运赚钱,那就远离平台理财吧。

进入新世纪,每个人都有一个财富梦,都在觉得手中的钱不够花了,都想找到一个能理财的渠道,让财富增值,想在与财富的奔跑中跑到前面去。

但目前阶段看,平台发展红利的空间已经过去了,之前是个好机会,但大国有一个规律:任何一个好机会都会是一个洼地,只要有一个发财的机会,各路资本都会像猫闻到鱼腥味一样,疯的一下子扑过去。

再深的坑,再好的机会也被填平,变差,所有人都在竞争,利润已经变的非常薄,再进入,就会让自己尴尬,甚至会连本带利的还回去。

说到底,中国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本来一块蛋糕,一个人吃,可以美滋滋的吃,可是,突然就冲过来十个人吃。

最终的结果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蛋糕被吃光,而且每个人都只能吃到可怜的一点。

现在p2p这块蛋糕已经越来越小,可是很多人还想从中抢一块吃,还沉醉在之前的那种岁月静好的时代,只能说明已经完全跟不上形势了。

被当成“韭菜”割也就不奇怪了。

都说股市是割韭菜,那么p2p平台不是吗?甚至比割韭菜还厉害,是连韭菜的根都拔了!!!

在投资理财上,还是牢记老祖宗的那句话吧理财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天上不会掉馅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我不选择收益率20%以上的P2P平台?
李嘉诚:年存1.4万,40年后变多少?算完惊呆了……
“清华系”P2P道口贷逾期,居2020年“死亡”领域之首的P2P有哪些投资机构踩雷?
欠债百亿,11万人踩雷,又一骗局被戳破!
车贷平台的生与死
宁海帮! 一个靠“空壳”平台行走网贷江湖的神秘商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