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碳”战略背景下,推进“绿色新基建”的意义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要求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传统基建项目遭遇挑战,新基建绿色升级的重要性则逐渐体现出来,我们认为,应该借助这个机会,确保“新基建”项目能有力地支持经济向绿色和低碳化转型。

近年来,我国数字新基建的能效水平在不断提高,但随着我国数字化业务呈倍数级增长,新基建的能耗和碳排放量的总体规模仍呈现上升趋势,推动新型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推进数字新基建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一、概念

(一)“新基建”的提出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随后新基建多次出现在国家层面的文件和会议部中。2020年4月20日,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二)绿色新基建的概念

绿色新基建是指基础建设类项目及其产业上下游中能够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活动,即与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相关的项目,绿色新基建具有环保、低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特征。

融合型基础设施建设中,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应深层次挖掘和延伸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内涵,在推动新基建相关项目落地的过程中,一方面加大生态环保产业项目的比重,另一方面在大数据中心、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促进绿色设计、节能减排、高效储能设施等绿色工艺和设施的使用。

绿色新基建具体表现为生态环保产业与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产业的加速融合。为推动绿色新基建的发展,必须延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上述信息基础设施推动的智慧化手段的应用。

一是智慧环保设备的研发制造,包括传感器、流量仪、监测仪、激光雷达等各类智能环境感知终端;

二是智慧环境监测平台的开发,通过构建环境物联网,实现环境要素数据化、数据资源化,实现对水、土壤、大气、污染源等各类环境质量指标的全面及时监测;三是智慧环境管理系统的构建,在环境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模型分析和仿真模拟,从而实现生态环境问题智能预报、智能诊断和智能决策。

绿色新基建的应用场景涵盖农业、建筑、能源、消费、生产、交通等等产业领域,通过“智慧”和“绿色”两要素的结合,赋能绿色消费、绿色建筑、智能生活、海绵城市、绿色金融等新业态与新模式,使绿色新基建成为打造我国绿色发展大体系的主要动力和支撑。

(三)发展绿色“新基建”意义重大

新型基础设施是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是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与主要抓手。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所有产业形态发展的重要前提。绿色新基建的概念彰显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助力的关系。

  • 是绿色新基建为生态环保产业提供新的增长点。

我国近年来加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已经取得关键进展,但生态环保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监测、监控和风险防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产业的转型升级亟需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动能。在绿色新基建的范式下,生态环保产业积极与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加快形成智慧水务、智慧环卫等新业态与新模式,颠覆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环境应急处理等业务的运营模式,在满足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要求的同时,有助于发掘生态环保产业的新增长点,开启生态环保数字化发展的新时代。

  •  是绿色新基建保证新基建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

5G、大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作为重点耗能领域,其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以大数据中心为例,服务器、不间断电源、温控设备等带来的巨大电耗已经成为当前大数据中心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大数据中心选址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包括利用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式提供温控解决方案。未来,新基建相关产业在广泛部署的过程中需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在提高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同时,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积极发展高效储能设施、多能互补工程、绿色数据中心、智慧电网等,保证能源系统的高效运行,拉动新基建产业的绿色发展。

二、背景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也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要求“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不超过1.3。到2025年,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普遍不超过1.5”,并对“综合能耗超过1万吨标准煤的数据中心全部纳入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开展能源计量审查”。

2021年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提高算力能效、利用绿色能源,到2025年,数据中心和5G基本形成绿色集约的一体化运行格局。

《方案》指出,数据中心、5G是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也是关系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耗的最关键环节。《方案》明确加快推动老旧高能耗设备退网和升级改造,推动智慧多功能灯杆建设。加快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发布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同时,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自建拉专线或双边交易,提升数据中心绿色电能使用水平,促进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充分发挥数据中心、5G在促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煤炭、钢铁、水泥、有色、石化、化工等传统行业加快“上云用数赋智”步伐,优化管理流程,实现节本降耗。

目前困境:

  • 数字新基建的碳排放标准规范建设亟待完善。数字新基建行业碳排放核算存在底数不清、核算的技术方法不统一等问题,对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边界和计算规则不清晰,导致数字新基建领域测算存在失真。

  • 数字新基建领域的节能降碳市场调节机制有待健全。碳排放交易应考虑尽快面向数字新基建领域打开;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需要进一步明确要求且加快建设(用能权交易是指,在区域用能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企业对依法取得的用能总量指标进行交易的行为);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交易“两个市场”的有效协同亟待加强。

  • 节能降碳的协同治理体系运转不畅。当前我国碳排放数据广泛分布在发改、经信、统计、生态环境等部门,各单位之间的碳排放数据信息体系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和整合利用,碳排放管理信息化水平不足,数据治理监管手段仍有完善的空间。

措施建议:

  • 一要加快数字新基建的能耗评价和碳排放标准建设。充分考虑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新基建的传导溢出效应,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数字新基建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碳排放评价体系;积极引导和组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等主体加强合作,加快行业和企业碳排放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完善“双碳”领域标准体系。

  • 二要加强针对数字新基建的碳排放制度供给。要将数字新基建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用能权交易市场,加强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权的统筹衔接,前端与末端治理协同应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加快出台并完善绿色金融配套的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探索节能降碳财政奖补机制,进一步提高数字新基建领域ICT企业降碳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我国节能降碳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 三是要进一步优化“双碳”监管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双碳”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双碳”集约化监管,推进相关部门碳数据共享、业务互通;加快推进能耗智控建设,积极鼓励能源管理领域5G、物联网等数智技术的应用,鼓励搭建满足区域性、行业性发展特征需求的管理平台,实现数智析碳、精准降碳

三、机遇

(一)绿色“新基建”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能为关键行业带来投资机遇,而且能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绿色投资。

绿色“新基建”包括两大重点领域:以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和新兴产业;以电力能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升级。这两个重点领域的投资规模预计在数万亿元。

以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物联网的重点绿色投资机遇包括智能电网、智慧交通、智能物流、环境保护与安全检测及与工业自动化、农业、医疗卫生、金融等行业融合的领域。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以电力能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升级。电力、能源对我国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领域的重点绿色投资机会主要体现为:一是调整能源结构,通过多能互补工程及利用设施、分布式供能系统等,提高能源系统效率。二是泛在电力物联网,依据国家电网发布的《泛在电力物联网2020年重点建设任务大纲》。

(二)绿色“新基建”拉动的产业链机遇更大

“新基建”关键行业所处产业链较长,上下游都涉及众多相关产业。其中,绿色建筑与绿色消费是重点行业,这两个领域的投资规模较大。

1、绿色建筑

建筑是三大能耗部门之一,绿色建筑对我国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行业的产业链较长,与“新基建”的部分核心行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 大数据中心的绿色发展

在大数据中心领域,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但与第一大市场美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大数据中心建设在未来几年内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大数据中心目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耗能大户。一方面,大量机器不间断运转本身需要消耗巨大电量;另一方面,这类机器运转时产生大量热量,其存放的机房需维持在一定的温度区间才能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绿色建筑可通过建材、结构设计、暖通设计、制冷设备等一体化设计、建造和运维,在保证机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大数据中心的总体能耗。

  • 绿色建筑的数字化和智慧化发展

为满足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健康等核心内涵,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一定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也必将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与“新基建”紧密结合。

  • 在绿色建筑的运维智慧化方面

绿色建筑要实现“绿色效益”,对建筑物能耗和室内环境等指标需要进行实时监控。这类环境、能耗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需要大数据系统才能有效地完成。此外,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要求的安全、健康、舒适等重要内容,智能家居、用户的个性化定制是未来发展方向,而这些领域都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基建”的支持。

  • 在应急设施建设方面

在建筑全产业链的绿色化方面,包括新能源设备、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绿色仓储和物流、生产过程的绿色化等。要有效实现这些绿色建筑产业链相关环节的绿色化发展,必须同时实现这些领域的数字化与智慧化发展,也就涉及到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领域。而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本身又和人工智能、5G息息相关。

2、绿色消费

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绿色消费是消费发展的趋势,其规模、增速都在快速提升。发展绿色消费是可倒推产业绿色升级、优化市场供给,促进技术发展、拉动就业。综合评估绿色消费每年可拉动的规模为万亿级。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迅速增长。近期,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政策,也将进一步推进这一领域的发展。

随着各类信息技术催生新的应用场景,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智能终端市场随着5G商用进程的深化也将向泛智能化发展。在绿色“新基建”的带动下,未来在智能汽车、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及基于5G技术的信息服务消费等领域将有较大发展空间。

绿色科技相关的绿色产品,具有科技属性的节能家电、高效照明产品、节水器具等绿色产品受到市场青睐。

绿色服务业和绿色商品流动行业,文旅休闲消费业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疫情过后可能出现大幅反弹。旅游业和商场的市场空间最大。

旅游业复苏将对上下游产业发挥传导效应,并将带动整个市场的信心。

四、支持发展绿色“新基建”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绿色“新基建”产业及产业链目录,形成绿色“新基建”项目标准

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绿色“新基建”项目标准及相关产业目录。绿色标准的设定应当统筹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要与国际标准接轨,疏通跨境绿色资本融通途径,例如可参考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标准、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的绿债标准和赤道原则等;二是要与我国的绿色标准统一,发改委和人民银行等在2019年发布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其中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可以成为绿色“新基建”的标准;三是要充分考虑地区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我国在六省绿色金融试验区阶段已经形成一些极具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绿色标准,能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二)引导“智能化”和“绿色化”结合的产业升级方式

“新基建”可能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加速器”,行业监管部门应当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有序引导行业和企业的“智能”与“绿色”转型。一方面,“智能化”过程中需要考虑绿色因素,要将环境保护、能效提升作为智能化项目的实施目标;另一方面,“绿色化”过程中要运用智能手段,通过5G、人工智能等方式可以更有效率地识别环境风险、采集环境数据以及减少信息不对称。

(三)加强金融的支持保障作用

一是监管部门应当拓宽绿色“新基建”企业融资渠道,例如为其发行绿色债券提供便利、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绿色基金的支持范畴等;二是地方政府要进一步扩大环保类专项债规模,促进绿色“新基建”项目落地;三是金融机构应当优化授信管理策略,加大对绿色主体和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信贷、债券、票据等融资工具,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张等问题;四是开展融资模式创新,利用PPP等模式,促进绿色“新基建”中政府资金与市场资金的结合,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四)强化政策协同

加强对绿色“新基建”的政策引导,进行统筹规划,明确重点,避免资源浪费;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进经济复苏、稳定就业,各级政府可适时发行绿色消费券,以引导民众进行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同时也带动国家重点发展和扶持的绿色产业迅速恢复并进入良性发展。

作者:杨玉阳

校对马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数西算”火热进行中,新基建能耗不容忽视
绿色算力:成色几何?(附图谱)
福建出台政策力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
4500亿元!新基建带动国网投资大逆转,特高压、综合能源发展加速
数据中心乘势而起 绿色节能谁来践行?
益阳打造绿色数据中心,或成城市新增长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