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菲利普亲王去世:都在谈他和女王的爱情,我更想讲讲他和他妈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2021)

公益心理科普自媒体团队招募常任编辑2名

翻译心灵语言:一杯咖啡英语编译组员招募中(2021版)

家庭亲子专刊
一杯咖啡影视组系列文章

AC专栏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20-2021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20-2021版)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2021年49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配偶菲利普亲王去世,享年99岁,此时,距离他百岁寿诞仅2个月。巧合的是,这一天也是他的长子查尔斯王储和第二任妻子卡米拉的结婚纪念日。

他和女王长达74年的婚姻,最为外人津津乐道。而接近百年的人生,也让他和女王共同见证了人类这70多年以来的各路风云人物,可以说没有和菲利普亲王留下合影、并肩而行的,恐怕算不上一代翘楚,这也是他备极哀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须知,从邓开始的中国历代最高领导人,都与菲利普亲王有过深谈。在94岁高龄的时候,菲利普亲王还亲自开车,迎接新时代领导人夫妇到访,给予最高规格的礼遇。

当然,对于广大网友来说,他的死讯之所以备受关注,还是因为英国王室作为全球最为瞩目和公开化的家庭,更像一个不间断的以家庭关系为主题的“真人秀节目”。

人们从这个家庭的故事里,可以看到人类寻常家庭的各种悲欢,和跨越几代人的复杂家庭动力。

网飞出品的《王冠》1-4季,更是把这些“演员”的个人生活进行了精细的解构和艺术的升华,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妹妹玛格丽特、女王大伯逊位国王爱德华八世,到颇具人气的戴安娜王妃等,人们都可以从他们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菲利普亲王作为女王丈夫,大英第一赘婿,是这套剧集着重刻画的人物。

比如第一季,女王父亲乔治六世在他们结婚之前,特意找菲利普亲王谈话,嘱咐他“这辈子的工作就是支持伊丽莎白”,为他的赘婿生涯定下基调。

第二季,他试图在女王的阴影下做自己,进行为期6个月的海外访问,期间与女王的婚姻关系产生危机。

第三季,面临中年危机,期盼与首次登月的宇航员见面,以“行动”来化解危机,最终失望后如何重新寻找自我,都被观众认为是“封神”之作。

他对许多观众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出现在新闻中的人物,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知根知底、共同成长的“角色”。

然而,就在各路自媒体把回顾重点聚焦在他生前与女王的爱情故事、纷乱的后代子孙纠葛时,我倒是想谈谈菲利普亲王和他的原生家庭,特别是他和母亲的关系。

这倒不是我特想另辟蹊径,而是我看《王冠》这套剧集的时候,他和母亲关系的那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而且我认为,他和母亲的故事,或许对于许多人处理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特别是和至亲的关系可能会有借鉴意义。

那么,菲利普亲王的原生家庭到底是怎样的?

他和母亲之前又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他们最终又是如何和解的?

且听我分析。

一、是修道院的修女,还是珠宝大盗?



故事要从1960年代开始。

那时候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王室也不再是人民心中奉若神明的对象,菲利普亲王此时已经年届中年,正忙于帮助女王参加各种公众活动,以提升王室形象。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他提到王室的经费捉襟见肘,呼吁可以增加王室经费。

英国青年演员、《梅林传奇》饰演者科总(Colin Morgan)此时正扮演媒体撰稿人,他看到这番话,露出不屑的眼神,让主编在头版留出600字,他要写一篇文章讽刺王室这这些不事劳作者贪婪的丑恶嘴脸。

果不其然,一石激起千层浪,无论是政府上层还是普通民众,都反对增加经费,认为花这么多钱养这些人“不值”。

菲利普亲王坐不住了,他找来了自己最得意的女儿安妮公主,告诉她,自己想拍一部纪录片,向公众展示王室形象,让大家知道王室都做了些什么,为何值得大家“投资”这么多钱。

话分两头。

此时,菲利普亲王的祖国希腊社会动荡不安。在一所修道院,80多岁的院长修女被告知,如果修道院要继续运营下去,就必须靠自己资金维持了。

于是,她翻出一枚精美的钻石,到典当行询价。典当行老板一开始以为是假的,但是修女提醒他再验一下,并且请典当行老板确定费用后跟她联系。

典当行老板一看,竟然是真的贵重珠宝,不可能是寻常百姓拥有,认定此人是扮成修女的珠宝大盗,于是报警。

警方来到修女所在修道院,一番盘问才知道:

此人不仅是真修女,而且是真公主,而她的儿子菲利普娶了英国女王。

二、不被欢迎回家的母亲和不堪回首的原生家庭



回到英国。

此时,菲利普正在紧锣密鼓地投入纪录片拍摄,展示王室对英国的贡献。女王虽然对纪录片这个想法不太感冒,但是她认为还是要支持丈夫的想法,因为这就是婚姻的经营之道——作为赘婿,本来已经比较卑微了,连这点想法都没办法做主,岂不是更难熬。

在拍摄间隙,她来找菲利普,告知英国政府认为,希腊国内的局势非常动荡,而她的婆婆此刻正处在危险中,应派专机把她接回来,与他们同住。

自古婆媳关系都是难题,尤其是儿媳也不愿意与婆婆住在一个屋檐下,所以女王能够提出这个想法,已经是善意。

但是,这个想法却被菲利普否决了。

他提出了两点理由:

1、妈妈从成年后很长时间都在精神病院居住。

2、她住进来会破坏纪录片的拍摄,进而影响自己拯救王室声誉的布局。

这番话似乎很爱国,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但是女王并没有听从,还是安排把婆婆接来,且与菲利普的爱女安妮公主同住,方便照料。

于是,这个80多岁的老太太,告别了故土,告别了修道院的同事,拿着她的手袋,住进了白金汉宫。

但是,迎接她的只有女王和孙女安妮公主,儿子菲利普亲王托词要拍摄纪录片,没有前来。

菲利普亲王到底为何不想见母亲呢?

这就跟他悲惨的原生家庭直接有关了。

菲利普亲王可以熟练使用英语、法语、德语、希腊语,所以有记者问他:

“你在家说什么语言呢?”

而他的回复是:

“你说'在家’是什么意思?”

一句话,道破他的悲催童年。

菲利普亲王原名菲利普·蒙巴顿,1921610日出生在希腊爱奥尼亚群岛克基拉州的克基拉岛,为希腊和丹麦王子。他父亲安德烈是希腊国王乔治一世的第四子,其母是德国黑森-巴腾堡郡主艾丽丝,后者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外孙女。

从继承权上来讲,他父亲已经是众多继承人中的第四位了,算上孙男弟女,菲利普能排到十几位到二十几位的位置。所以坊间说,菲利普亲王为了迎娶女王,放弃王位,其实是一种误解,他本来获得王位的机会也非常渺茫。

虽然贵为王子,但是他降临的时候,正逢一战后,欧洲风起云涌之际。彼时的希腊,也面临战乱,当时的希腊国王君士坦丁一世(菲利普父亲的哥哥)被迫退位,他们一家也在仓皇中逃离。

那时才1岁大的菲利普,被人放在一个水果箱中,当做临时的婴儿床,带出希腊。

他们在英国王室亲戚的帮助下,搭乘一艘英国战舰,逃至法国巴黎。

虽然贵为王室,但是那种逃亡的生活并不好过,只能依靠亲人的救济,过着难民般的生活。

而菲利普的母亲艾丽丝由于流亡,造成巨大的精神打击,所以菲利普从小就没有得到良好的照料。

彼时,他的父亲已经结识了新欢。虽然没有和妻子离婚,但形同陌路。

因此,在他9岁的时候,艾丽丝病情更加严重,被送入精神病院疗养。而母亲被人带上车送去精神病院的画面,成为菲利普大半辈子的梦魇。

他的四个姐姐彼时已经到出嫁年龄,均未婚配,被父亲在一年内“打包”分别嫁人,以摆脱照料她们的负担,最小的姐姐年仅16岁。

自此他的家庭破裂了。

后来菲利普亲王悲惨地回忆道说:

“母亲病了,姐妹们结婚了,父亲住在法国南部。我只能一个人继续活下去。”

接下来的生活,他在欧洲各国的亲戚家寄人篱下,先后在法国、德国和英国接受过教育,依靠亲戚们的救济,在寄宿学校度过了大半时期的少年生活。

有一年圣诞节,菲利普在礼物上留下的地址名称也是“无家可归”

他在18岁时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有出色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菲利普亲王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结缘,便在皇家海军学院。在那里,菲利普亲王与前来参观的13岁的伊丽莎白公主相识了,伊丽莎白对这位帅气表哥一见钟情,少女怀春,直到如愿以偿嫁给他。

至此,菲利普流离失所的悲惨命运才告一段落。

站在菲利普的角度,可以理解他对原生家庭的愤懑,特别是对母亲的愤怒,因为儿时最需要父母,特别是母亲支持的时候,他们却缺席了,让他一个人在那么小的时候就被迫学会独立。

也可以理解他不愿意触碰这些过往,包括回避与母亲的见面,因为他通过和女王结婚,努力营造一个众人面前光鲜亮丽的家庭氛围,而这恰恰与他的童年梦魇完全相悖——好不容易逃出生天,谁还想重新体会那种感受?

有许多人遭遇原生家庭的困扰,最容易想到的应对办法,其实也大差不离:

1、远走高飞。远离是非地,不去触碰过去的伤痛。其实菲利普16岁的时候,是有机会和母亲一起生活的,但是他拒绝了——当然如果没有这次拒绝,可能也成就不了他后来18岁和伊丽莎白的初见,这就是命运造化。

2、努力把自己的婚姻家庭经营得非常和谐,不容许任何破坏性存在——当然,有时候越是这样做,越是适得其反,菲利普的几个儿女婚姻都出了问题。

所以,菲利普努力把母亲排斥在外,也不允许她出现在镜头面前,表面看是为了让纪录片没有任何瑕疵,深层看其实也是通过这种方式避免触碰内心的伤痛。

三、被藏起来的母亲拯救了儿子的“事业”和心灵



然而,事与愿违,他费心制作的纪录片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把事情弄得更糟糕。

本来公众不知道王室都在忙些什么,经他这么一拍摄,更是觉得这群人整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完全是浪费钱。

各大媒体也对此颇有微词,科总扮演的撰稿人则是里面批评声最大的一个。

为了挽救形象,菲利普决定,邀请科总采访自己最得意的女儿安妮公主,希望能够说服“敌人”的笔,以抬升王室的形象。

“不巧”的是,安妮公主正好生病了,科总碰上了女王的婆婆艾丽丝公主,这个不被允许在镜头出现的人。

这位老公主表示自己是个“老古董”,讲述自己的故事会说来话长,而颇具新闻敏锐度的科总则把录音机打开。他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第二天,他写的报道送到了白金汉宫,标题是《王室圣徒》。

菲利普亲王和女王都看到了报道,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菲利普亲王则带着报纸,一路跑到母亲的住处。

他是去问责的吗?

因为没有经过他的允许,就站在了媒体面前,并且向别人透露了大量内情,而且这些都是他非常不愿意别人触碰的内容。

当他站在母亲面前的时候,他把报道又念了一遍,也由此我们得知这位公主的故事:

1885年225日,英国的温莎城堡中出生了一名女婴,2个月后她被取名为维多利亚·艾丽丝·伊丽莎白·尤丽叶·玛丽,即艾丽丝公主。

从小,她都是一个“慢孩子”,因为她天生的耳聋。

虽然有着生理缺陷,但是在刻苦的学习后,她学会了唇语和说话,虽然发音不是很标准,但是和人正常交流并不是问题。此后,她还先后学习了英语、德语、法语、希腊语……

1902年,17岁的艾丽丝公主在是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上遇上了她的“白马王子”:希腊的安德鲁王子。

如果时间停止在这时,那就是一个王子和公主的美好故事。然而,当时的世界正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变局,正如前文所述,菲利普刚出生的时候,他们一家就被迫流亡。

而在艾丽丝这里,不仅仅是流亡那么简单,在这场大革命中,她的父亲因连续的战争精神崩溃,她的两个阿姨被谋杀,叔叔被废黜……

在目睹亲人一个个的死亡、疯掉,自己也不能回到祖国,而丈夫又和别的女人搞在一起,艾丽丝公主也终于疯了。她声称与耶稣基督和佛陀有联系,她相信佛陀是从她那里得到神圣的信息,她还声称自己有治愈的能力。

1930年,爱丽丝公主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被强行带走和她的家人分离。

而为她进行治疗的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心理咨询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不过她对弗洛伊德的评价并不高:

“他不是一个善人。我在那里呆了两年多,终于逃了出来。”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她的错觉是性挫折的结果,从而建议用X光射击她的卵巢,以降低她的性欲。

这种治疗方法导致爱丽丝公主提前绝经。

2年后,她从这家精神病院逃了出来,在欧洲各国游荡,逃避接触家人。

直到1937年,她才恢复了与家人的联系。

1938年,她的女儿前往英国参加爱德华八世的登基大典,不幸死于飞机失事。

菲利普王子与这个姐姐关系最好,这件事也是菲利普亲王心理创伤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也加深了他对父母的不满。

在这位女儿的葬礼上,她和菲利普,以及失联很久的丈夫再次见面,但是他们并没有在一起。

艾丽丝公主又回到希腊雅典,在那里她租了一间简陋的两居室公寓,为穷人和贫困阶层工作。

她与红十字会合作,为饥饿的雅典人组织了厨房,并从瑞典向希腊走私医疗用品。

1941年,希腊被德国纳粹党占领。艾丽丝的生活再一次陷入了窘境,但她时常把家人送来的食物转送给别人。

1943年,她冒着巨大的风险,庇护了一个犹太寡妇和她的两个孩子,把他们藏在家里。

面对盖世太保的盘问,她则假借耳聋,听不到搪塞过去。

希腊解放后,艾丽丝公主建立了一个由希腊东正教修女、玛莎和玛丽的基督教姐妹会组成的护理团,继续从事慈善事业,直到1967年被伊丽莎白女王接回白金汉宫。

“天生耳聋,一直被人排斥、被人误解,医生给她带来无以复加的痛苦,用X射线照射她的子宫,让她绝经,以减少性欲,并使用电击疗法,用来治疗她的歇斯底里……然而,爱丽丝公主一直献身于慈善工作和公众服务,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为社会正义四处宣传……”

菲利普亲王读着报道,边露出惭愧的神情,她向母亲道歉。

然而,爱丽丝公主却转过来向菲利普道歉,因为他的几个姐姐多少还得到了一些母爱,而他实在当年太年幼了。

爱丽丝公主解释说“我当年需要被照顾,所以你就没办法获得我的照顾了。

菲利普亲王还在为母亲当年被弗洛伊德用那么不懂得照顾的方式“照顾”愤慨。

这里必须补充一句,科学的发展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一些可能在我们现在看来比较科学的治疗方式,或许过50年、100年也会被认为是野蛮、不人道的,只能说当年的人类最高的认知水平也就在那个层次了。

因此,爱丽丝公主淡然地表示“他们也尽力了。

她并没有对坎坷和多舛的命运表达多少不满,相反以比较感激的态度向菲利普表达:

“我现在走出的每一步,都得到了帮助。”

母子终于冰释前嫌,两人手拉手在草坪散步。

四、菲利普亲王母子关系转变带来的启示



1、创伤不可改变,但可以被探究和重新解读。

菲利普和母亲艾丽丝都是经历坎坷的人,但是菲利普长期以来,对于母亲的经历并不了解,或者也不想了解。

直到他看到媒体从第三人角度写出的报道。他终于有机会以比较客观、公正的角度,去体谅母亲一路走来的不容易,也更加理解自己还小的自己,到底为何会遭遇这样的遭际。

一个人经历苦难可能是悲惨的,更悲惨的是他都没机会准确、完整知道自己为何会经历这些。

过去的苦难,往往是一个人创伤的主要来源,对一个家庭来说,彼此的创伤叠加在一起,且层层传递,很容易积累更大的创痛。

这个时候,小辈很容易埋怨长辈,因为他们的出生和早年命运自己没法选择,而又深深被长者所影响。

要和缓关系,如果靠着“你不要怪父母”、“你要独立,不要被父母影响”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这不仅罔顾事实,而且也在否定对方深层的情绪,只会导致他们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只有放下这种思路,从对话的角度出发,让彼此都有机会表达出来各自的经历,把整个事件的格局放大,大家都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整件事,从而建构对创痛的全面、全新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化解伤痛。

一个人的痛苦过去不可改变,但是需要被看到、被解构。

2、遭遇不幸的家庭成员之间,需要相互表达共情。

艾丽丝公主来说,她也需要一个机会向这位年幼起就等同于失去母亲的儿子表达共情,虽然她自己也自顾不暇。

她的道歉,对菲利普来说至关重要。虽然在那之前,他通过那篇报道就已经原谅了母亲。

但是他原谅不原谅是一回事,母亲能不能理解他这些年的不易是另一回事。

表面看似光鲜的菲利普,其实一直都被原生家庭的创伤所困扰,而这种创伤可能在现在的家庭氛围里是不被允许表露,甚至即便表露出来,也不会有人理解,这种事最终还是要回归原生家庭里,彼此摊开。

3、“外人”牵线搭桥很重要。

在这个故事里,女王把婆婆接回来,安排在身边居住,提供了母子能够接触的机会。而女儿安妮公主称病,让奶奶接受媒体采访,让她得以为世人所知——同样也是让她的儿子所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现实生活中,原生家庭的创伤要化解,单单靠家庭成员自己,也很困难,因为只要有一方感到别扭,就很难进行下去。

因此,作为“外人”,是需要助推一把的。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他或她的家事,少掺和,因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影响深远,创伤也会传递,并不是真的与你无关的他们家的事情。

4、重点挖掘苦难历程的积极资源。

艾丽丝公主其实也是帮助菲利普亲王进行心理辅导。

他受到的创伤太多,因此不满也尤甚。如果记住这些仇恨和不满(包括对原生家庭的不满),自己并不会开心,她通过自己的经历在告诉儿子,其实还可以这样:

1)表达感谢,用积极视角看待别人的存在——有些人可能也是好心,只是他们的能力也有限,也就只能做到这些。

2)亲力亲为,帮助别人。

一个人经历苦难,也能更好地体认苦难中的他人。更重要的是,当你能够为别人做点什么什么的时候,就不会觉得自己是那么脆弱,无力掌控命运了。

生前,艾丽丝公主就把自己的大量珠宝首饰捐献出来,在雅典建造基督教教堂、修道院、福利院等等,并不仅仅是电视剧中展现的一枚价值不菲的宝石。

她在住进白金汉宫后,还打算卖掉一两副宫廷藏画,或者一两个钟,来为修道院筹款。

她去世后,一分钱都没有留给自己的子女,全部都捐赠做善事。

5、比起家庭悲剧,更值得传递下去的是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冠》剧情中,这篇没有光鲜亮丽的报道,反而成为提振王室形象的基石。

在人们看来,比起那些只会参加各种华丽活动的人,艾丽丝公主这样的才是他们期待的王室成员,是能够穿越磨难、贡献社会,引领人民向前的精神力量。

这也再次提醒世人,真正的贵族从来不是穿戴华丽,锦衣玉食,而是以非凡勇气直面困境,并以非凡努力救赎苍生。

从家庭观念的角度,其实这也是艾丽丝公主给菲利普及子孙的言传身教。很多人谈到家庭,只关注这个家庭带来的创伤,却很少关注有没有其他更值得传承下去的东西。

比起创伤的传递,这种人生观念的传递,才是更为重要的遗产。

1994年,艾丽丝公主被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称为“正义之士”,菲利普亲王则前往以色列,以母亲的名义在大屠杀纪念馆里种上了一颗小树。

菲利普亲王在当时发表了一次演讲,他这样评价他的母亲:“我觉得她从未想过她自己的行为有何特别,她会认为,这是人类对身处困难的同胞一种完全自然的反应。”

(I suspect that it never occurred to her that her action was in any way special. She would have considered it to be a perfectly natural human reaction to fellow beings in distress.)

1969年,艾丽丝公主逝世前,曾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道:“亲爱的菲利普,妈妈从来没有离开过你,一定要勇敢的活下去。只要你需要,妈妈随时都会出现,给你我所有的爱。

现在,在跨越半个世纪之后,这对经历悲欢离合的母子,终于再次团聚了。

END

都看到这里了,请动动手指
给本文打个分
一杯咖啡读者调查时间

您还想看到“自我成长”、“原生家庭”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

也欢迎底部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保护您隐私,不会公开出来,请您放心留言。)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看懂《我的姐姐》,要从女医生“开错药”说起
你是在恋爱,还是在纵欲?成瘾之爱的10个迹象
“我的世界,只有英雄和坏人”|边缘型人格的内心世界
重新审视受虐型人格:如何理解和帮助为了别人放弃自我的人
为什么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较成人更难治?
玩暴力电子游戏真的会让青少年变得更具攻击性吗?
关于“控制”的问题,我们一直都在错误的方向上兜圈子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提升专注力训练营招募:用2个月时间,驯服你脑中的野兽

当代心理咨询流派概况研习小组招募:取各家所长,突破自身局限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2021)

《人类性学基础》线上认证学分系列课,学“原汁原味”的人类性学

仅剩少数名额!咨询师认知疗法网络学习招募(2021)

赶快来决定,今年你和一杯咖啡社群的年度成长目标吧!

2021春夏版:公益价职业生涯发展心理咨询

公益心理科普自媒体团队招募常任编辑2名

翻译心灵语言:一杯咖啡英语编译组员招募中(2021版)

一个深入认识自己的机会:专业心理测试“罗夏墨迹”公益申领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1最新版)

2021年社群年度成长目标,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8岁菲利普入院四天急出院,难舍93岁女王“小公主”独过圣诞
1947年女王新婚,乔治六世一家五口合照,照片上的人已全部离开了
蓝小姐和黄小姐
暴揍绑匪、彪悍独立,英国女王唯一女儿最有能力继承王位?
86岁亚历山德拉公主:英女王堂妹,年轻时美艳无双,和亲王传绯闻
人物 | 99岁菲利普亲王辞世,女王身边不再有坚实依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