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访常熟言子遗迹

此为恢复帖,原帖于2008年10月27日发表在本博,由于和讯博客网站原因,2010年以前的图文帖须登陆后才能浏览。为感谢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常熟记忆》博客的支持,方便过客浏览,因此从2016年6月23日起,将本博无法正常显示的图文帖重新发表。每三天恢复一帖,发帖先后顺序根据图文内容重要程度。从即日起,《常熟记忆》微信公众平台、和讯博客同步发帖。

----------------------------- 

 

生在古城常熟、长在虞山脚下,我知晓先贤言子,几乎与成长的记忆同步,可能就是从望见虞山的那一刻开始。

虞山位于常熟城西北,十里青山,最灵秀的东麓绵延进了古城内。东南文化的创始者言子就安葬在虞山东岭,后世常熟人抬头就能敬仰,言子墓也由此成为虞山的起点。曾有朋友开玩笑说:虞山东岭就是常熟古宅大厅中央的条案,上面供奉着先贤言子的祖宗牌位。

言偃,字子游,是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擅文学,以儒学的礼仪教人育德,为孔子所称赞。唐开元八年,言子以孔门十哲之一配祀孔庙,被誉为“南方夫子”。两千多年前,言子带回了北方先进的文明和思想,为常熟乃至江南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文开吴会、道启东南是对他的最高评价。如果没有先贤言子,名城常熟的人文历史也会黯淡几分,因此言子理应得到世代常熟人的尊崇。

常熟历来崇教重文、俊才辈出,有“人文昌盛之邦,文物著于江南”之誉。常熟是言子的故乡,现存的言子遗迹有四处:言子墓、言子故居、言子专祠和言子故里亭。其中常熟人人皆知的,好像只有虞山上的言子墓。有些老常熟人还知道,城内东言子巷的言子故居中有一眼墨井。而学前街上的言子专祠和环城南路边的言子故里亭,知道的人就很少了。任何一个地方,历史文化遗迹在百姓中的知名度,往往与其是否被重视有关,也直接反应出遗迹受保护的程度。但直到新世纪之初,常熟的言子遗迹还只能用破败不堪来形容。

言子墓紧邻北门大街,与欧美风貌的亮山工程毗邻,一新一破形成强烈的反差,不止常熟人看着心寒,也让游虞山的外地客人唏嘘不已。“言子墓道”牌坊上石板碎裂、字迹剥落,虽经修缮也只是用水泥草草填补。乾隆御书的“道启东南”石坊,两侧围墙风化严重,坊前四块青石护栏扑地多年。文学桥下的影娥池本是一眼山泉,我上小学时还在池中捞过小鱼。八十年代以后,影娥池水逐渐萎缩直至终年干涸,而百步之外的映山湖,却在源源不断的自来水哺灌下波光粼粼。

东言子巷旧称子游巷,巷内言子故居的房屋为清代重建,现在仅存的三进平房,外观与古城区常见的大杂院无异。后院那眼有名的墨井,井圈是用一整块玲珑的太湖石雕成,我判断应为宋代之物。唐代《吴地记》关于言偃宅的描述,只提到中有圣井,规模要比墨井大,而太湖石的大量使用源于宋代花石纲。

原城南十里洲塘东岸的言子故里亭,在清乾隆年以前是常熟的十里长亭,经过两任知县立碑题联后,始称言子故里亭,1992年被迁建至城内。实际上,几经兴废的言子故居和故里亭一样,都是历代常熟人纪念先贤言子的不同形式。

2006年,我找到了学前街上的文庙旧址。文庙是祭祀孔老夫子的场所,在孔子得意门生言子的故乡,常熟文庙东侧还建有言子专祠。从学前街边挂着制衣厂、烤瓷厂等牌子的大门望进去,能看到一棵老银杏树和一间破旧的大殿(文庙大成殿)。走到院内,就能看见东北角上古旧的龙型屋脊(言子专祠崇圣殿)。银杏树、大成殿、崇圣殿和教师进修学校内的邑学泮池,是古代常熟县学仅存的遗迹。

大成殿的斗拱和部分屋面已经歪斜,但因为采用了的丰字形梁柱,总体建筑还比较牢固,据说梁柱上有几根木料还是宋代的。过道西侧的墙上嵌着一块元大德年间的圣旨碑,近年来这里车辆进出频繁,古石碑没遭破坏也算奇迹。大成殿左后侧是言子专祠崇圣殿,北侧殿门紧锁着,透过门格,我看到阴暗的殿堂里堆满了货物。崇圣殿的西壁被熏得满墙油污,对面小作坊的排风扇正吹出滚滚热浪和油烟,空气中弥漫着熔化塑胶的味道。在崇圣殿旁的垃圾堆里,我发现了一块文保石碑,原来早在1982年言子专祠就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建国后,文庙的祭祀活动被废止,屋舍被利用办起了街道小厂。近年,文庙古建筑又被转租给了多家小作坊。类似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很普遍,在短视的经济利益面前,文物保护只能暂居次要地位,历史人文的传承更是无足轻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文庙等古建筑的衰败是必然的。但侥幸的是,常熟文庙和言子祠并没有被毁到荡然无存的程度,为今后保留了修复的基础。寻访回来,我就以《惨不忍睹言子祠》为标题,配以图文发在了常熟几大论坛上,帖子马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常熟日报记者据此专门前去采访。

2008年8月,我获悉常熟文庙修复一期工程启动后,又来到了学前街,文庙工地上空荡荡的,无用的后建房屋设施都清除了。东轴线上是言子专祠,崇圣殿和学前街之间已经拆通,重建的祠门和享殿也已初具规模。修复工程部分使用了老旧建材,木雕花窗也是几名工匠手工制作,因此整体效果并没有那种刺眼的新意,基本达到了修旧如旧的水平。

崇圣殿是明代建筑,屋顶两端是翘尾的开口哺龙脊,正中有圆形的蛟龙吐珠出水浮雕。天正下着小雨,我边赞叹工匠手艺高超,边顺着湿滑的竹梯攀上了脚手架,近距离拍摄精美的砖雕。回到平地,又和一位泥水匠老师傅聊了起来,我指着屋脊夸他们手艺高超,他谦虚地说:“那是老的。”我不相信,他说:“千真万确,这次只是刷了层着色水泥胶。”回家后,我翻看以前拍摄的老街巷照片,从琴川河对岸阁老坊照过来的一张远景,修复前的崇圣殿屋脊中果然是龙形雕刻。我不禁赞叹常熟百姓对言子的至高崇敬,言子遗迹的精髓部分,竟然没有被文革风暴湮灭。

崇圣殿内陆上有块断碑,上刻“杏坛”二字,传说孔子曾在杏坛授徒讲学,曲阜孔庙中也有此碑。我抬头观察大殿梁架,突然发现在顶梁上有一行清晰的红黑两色印刷体字:“大清同治十一年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部堂一等毅永候曾国藩督修官盐运使衔补用道候补知府刘文启常熟县知县汪福安昭文县知县许子春常熟县教谕吴凤昌昭文县教谕杨清泽督修官五品衔候补县丞陈叔谦重建”。写有这行字的长木条被钉在梁上,我仰面细读感觉脖子酸,就用相机拍下来,检索照片放大后再研究。原来木条上记录的是同治十一年(1872年)与重修言子专祠有关的一长串官员,从一等侯爵曾国藩,到五品虚衔、末品实职的县丞陈叔谦。木条上常熟昭文两县知县和教谕是并列的,因为清代时两县同县城、同县学。我发现木条表面有残留的石灰屑,这也许是它能躲过破四旧的原因。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像文庙、言子祠这类崇文尚教的典型建筑,在朝代更替和历史变革中难免几度兴废。但对于言子,这位在常熟历史文化遗产中浓墨重笔的先贤,世代常熟人对他的尊崇早已根植于心。对于言子遗迹的修葺,个人建议要与言子研究相结合,力求修葺遗迹的实际效果,与言子在百姓心中的形象相契相合,这样才能彰显常熟独特的文脉传承和文化底蕴。充分发挥言子文化遗产的功能,是弘扬文化遗存、提升城市品位、创建江南传统文化大市的有效途径,更是现代常熟人的历史使命。

尊先贤言子,兴礼乐之声,谱和谐之曲,必将泽被后人。

刊登在2009年7月11日《常熟日报》

言子墓

言子故居及墨井

言子故里亭

言子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刚刚,常熟言子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百馆(76)言子故里访先贤
跟着孔子支产旅行之113:子贡故里浚县
常熟文庙,江南文脉的代表(下)
兴化游儒学遗址广场
【莆田】妈祖故里:港里村纪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