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雨挡不住,大树节我们圆满了! ——记谢桥乡贤2018祭古树

文:亮良

    银杏有活化石之称,又称公孙树。谢桥古银杏是常熟树龄最长的古树,树高25米、冠幅13米、胸径(地围)8米,需要6个成年人才能合围,是苏州地区、乃至省内最大的一棵银杏树。谢桥粮管所原址在解放前是双忠庙,庙前原本栽种着两棵银杏树,清代中期谢桥叫过“大树坡”,两朝帝师翁同龢乘小舟游福山塘时,曾为这两棵古银杏题诗作画,其真迹现珍藏于常熟博物馆。

(一)

    农历戊戌年四月十一的天,似乎像早到的黃霉天一样,尽管看了无数次手机上的天气预报,预报一直讲上午无雨。俗讲,天要下雨挡不住,雷响电闪下了一晚上的雨,以为上午不下了,忐忑不安的心情,在手机的天气预报中,有些放心。怎奈手机也捉弄人。上天似乎在考验你,关爱古银杏,大雨你去吗?雷响电鸣,大树节能照常吗?

    早上开始,在雷声闪电的助威下,下雨开始下个不停。我受群主委托,一早去落实好了中午便饭后,八点多去双忠庙古树下。群主身先士卒已到了。令我感动的已经有群友龙龙,老吴,小二,老杨等不下十多人,已经在大树下,撑着伞,冒雨在拉横幅,布置简单的贵宾接待处。

    由于大雨,权且栖息在通道里的贵宾接待处,可以说,全中国独一无二。由于自发自觉自愿,得不到有关部门支持,大雨中,除了群友躲雨,倦缩在不到八个平方的粮库大门通道里,贵宾接待处也在那里,一张小方桌,墙上面贴着红纸写的五个字,“嘉宾接待处”。墙上拉着一大幅,上面写着“古银杏,我们第三次看你来了”的签到墙(代替签到簿的)。八平方左右的躲雨之地,里面还停着四辆电瓶车,大雨的雨水,也似乎和我们过不去,由于地势关系,水往低处流,雨下得大,地上的积水,一波波从那大门的通道里往外流,落脚之地的脚,就踩在急流里,没有人的裤脚和鞋子不湿的。

    雨在下,手机的通信是阻不断的,微信响起。一个群友在赶往大树节现场的路上,已半身水……大雨也在考验你对大树的爱心。最令我感动的是群友子午因自已有事,而推荐来大树节现场帮忙拍照的阿萍萍,发的一条微信,“为什么不去呢?下点雨就阻止我们前行的道路,这个与我们保护古银杏树的意念相违背”。说得何等好,何等忠恳。她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很早冒着雨来,踩在水中,競业,勤恳,默默的在风雨现场中用相机记录了大雨下的大树节现场,及摄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风雨中美丽的千年古银杏树下,群友们留下了集体合影倩照,而她做出了奉献,没有回报,只有付出。大树节结束后,又悄悄的离开现场,赶着回去把倩照发往水北门群里。

    水北门的群友老俭同样如此,三届大树节,默默的用手机记录拍摄下了无数现场珍贵场面,今年冒着雨,很早从常熟公交车下来,八点多就已经到了大树节现场,风雨中撑着伞,又用手机记录拍摄下了风雨中的大树节中的场景。而大树节活动一结束,又赶着回去,赶制了大树节小年糕影集上下二篇,发在水北门群上,供大家欣赏选择,真所谓辛苦一人,群友享乐。拍摄现场,还有一个拿摄影机的,我并不熟识,认真競业,自始至终认真的用摄影机摄下了整个大树节过程。试想,没有爱心支撑,没有对千年古银杏树的热爱关心,能在风雨中,没半点回报,没有报酬,只有付出奉献,能这么做吗?

(二)

    风雨中的千年古银杏树,真的是昂首耸立,苍翠披绿衣,和三年前濒临枯萎,枝衰叶瘦相比,换了样,看着心里高兴比蜜甜。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关心这千年古树。大树节在风雨中照样举行,而许多群友和热心关爱千年古银杏树的人士,同样冒着雨,驱车,或公交车,或撑着伞步行来到双忠庙场,千年古银杏树下。

    在现场,我见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场景,老干部群友老周,个子不高,绾着裤脚管,赤脚穿一双凉鞋。在雨中相遇,老周灰谐的笑着对我说,大树节,关心千年古银杏树,我责无旁贷,因为我祖辈生活在这千年古树旁,赤脚卷裤脚,大雨奈何不了我,方便进出。心中只希望千年古银杏树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来关心爱护,把这一片建设成休闲公园,旅游福地,是我辈之愿望,最好能按照民间规划方案来实施,尚墅墩,凤凰坟,双忠庙,古银杏休闲公园等连成片,开发旅游项目。否则,这大雨,是不会来的,冲着大家对千年古银杏树的关心爱护,也来凑个热闹,还对我说,今把老干部徐国元书记,老朱都拉来一起参加了。后来,老徐还在大树节上讲了,关心古银杏树,支持大树节,愿意和大家一起努力,为家乡更美好作贡献的发言。

    可以说,千年古银杏树对大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风雨中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殷阿姨,撑着伞,在女儿蓓蓓的陪伴下,很早就来到了大树节现场,因为我是熟悉的,只笑着打了个招呼,但为她的精神所感动,她三届都来参加的,这次雨下这么大,风雨无阻,令人感动,有这么多热心人士关心关爱千年古银杏树,我们的愿望一定能实现。事后,我问起蓓蓓,你母亲这么大年纪,雨下这么大,好精神,令人敬佩。她对我说,母亲也是有文化的,只是年龄大了,力不从心,来参加,表示对千年古银杏树的爱护,心中的愿望和大家一样,希望家乡更美好。

    雨中来参加大树节的,原谢桥镇上的,也有周边的村民。有夫妻同往,也有姐妹兄弟同来,老一届故乡的插青(即插队知识青年)也来了不少。他们冒着雨前来,就是冲着关心故乡,关爱古树,让更多的人们来关注故乡发展,因为故乡是大家的根,而千年古银杏树是故乡人民的瑰宝,只有加以保护,利用好资源,才能让故乡更美好。

    这次参加大树节的,还有政协委员曾欲健,他和其他委员曾联名提案,保护千年古银杏,建设双忠公园。遗憾的是,多种原因,该提案仍未能实施。这次大树节,他也冒着雨,很早来到了大树节现场,而且是在雨中,自始至终参加完了整个大树节现场活动,以示他对这千年古银杏树的关心关爱。

    还有驱车从太仓冒着雨赶来的,1918年创办谢桥初等小学的教育家浦慧英女士的外孙,太仓侨办的张晓东主任。他的到来,一是代表上一代老人,对故乡挚爱和关切,二同样是怀着对故乡千年古银杏树的关爱而来的,精神可嘉,令人欣佩。来到大树节现场的嘉宾,还有知名作家叶黎侬先生和胡燮敏先生,其中胡燮先生也三次参加大树节,对家乡的古银杏树十分关心关注,《常熟记忆》的作者李笛先生,百忙之中,也来到大树节现场,冒着雨拍摄了不少珍贵镜头,为大树节出力。李笛非常关心谢桥,曾多处多地呼吁保护千年古银杏,保护好硕存在谢桥地方上的二处抗日碉堡。

(三)

    九点半,乘着雨稍小间隙,大树节正式拉开帷幕。整个大树节议程安排,群友们和嘉宾及来参加的群众,在签名墙上签到(即布做的,上面写着‘千年古银杏,我们第三次来看你来了’)。主持人群友虞功宣布大树节开始并致欢迎词。而后由关心家乡,关爱千年古银杏树的曹家俊先生,读大树节致礼词,曹老师的致礼词写的非常好,是用爱心,时间写出来的,其精神可嘉,值得学习。

    第三项议程,由群友老吴女士,带领全体参加大树节的人员,异口同声:“祝愿大树,健康长寿!护佑谢桥,吉祥如意!”拜大树,全体人员向大树谦诚三鞠躬,希望千年灵树,福佑故乡人民,为故乡百姓造福。

    群主范荣达先生发表了讲话,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心保护千年古银杏树,希望政府尽早落实政协提案,兑现政府承诺,建设双忠公园。双忠公园的内容包括保护千年大树,重建双忠庙,永安桥。双忠公园的范围包括谢桥的发祥地尚墅,即双忠庙以南至四环路,东至忠欣路。建设千年古河福山塘抗倭竹林带,呼应望虞河防洪堤观光林带(详见谢桥民间规划方案)。范兄还提出保护千年古银杏,既是公益事业,也是慈善事业,将适时筹建爱大树微基金,让各届人士的爱心,能得到充分的发扬。

    整个大树节安排中高潮是,本应该由八十五高龄的原老谢桥妇女主任韩金兰老人,在二个小朋友的簇拥下,向千年古银杏树培土,寄寓着老一辈关心关爱古树,保护好古银杏树的责任,将代代相传,孩子们是祖国未来,他们的参与,是接过老辈们保护好千年古银杏树的光荣使命,将保护好千年古银杏树的责任传统永远传下去。遗憾的是,由于天公不作美,从小朋友们健康安全考虑,加上韩主任年事已高,雨中培土少宜,故临时取消了这个议程安排。但韩主任在大树节上的讲话,令人感动,感慨。她特别是讲到,过去在谢桥担任领导职务的时候,未曾把保护好千年古银杏树,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和重视,忽视了家乡的这千年瑰宝,她由衷的发出呼吁,希望得到当地政府和领导重视,来重建双忠庙,保护好千年古银杏树,建好人民的休闲公园。德高望重的老主任,冒雨参加大树节,真的令人很感动。

    天尽管下着雨,大家撑着雨伞,站在千年古银杏树下,观看群友们自发表现的文娱节目,真的是自娱自乐,自得其乐,乐在其中,绚丽多彩的雨伞,也是一道古银杏树下的美景,遗憾的是未有遥控飞机航拍,失去了这美丽的瞬间。

    从学校上课间隙赶来参加文艺节目表现的群友暖阳,以婉转动听,声情并茂的嗓音,朗诵了《故乡的梦》。“故乡的梦,有梦才有想,有想能成真……,重建双忠休闲公园,……圆故乡人民心中的美梦……”群友吴仲山雨中高歌,男声独唱《母亲》,使人忘记了站在雨中,好似回到了故乡,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更有群友朱丽琴和搭档的越剧文艺表演,撑了伞边舞边歌,真是千年古树下,舞台上见不到的又一美景。群友金兰英和队友柔力球的表现,那娴熟的技巧,在雨中翩翩起舞,让人感觉到耳目一新。

    而大树节的结尾,则是在朱丽琴的领唱下,全体嘉宾,群友和参与的热心人士,现场的群众,一起齐声高唱《常回家看看》。回家就是回到故乡来,看看家乡的发展,看看令人骄傲的瑰宝古银杏。看看,故乡的梦能否梦想成真……,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第三届大树节在风雨中圆满成功,这是爱心人士和《水北门外谢家桥微信群》的群友们及群主范荣达先生的共同努力,同时也留给我们期待期望,希望当地政府重视,保护好千年古银杏树,毕竟它是全体人民的宝贵财富,失去了永远无法弥补,让它真如《故乡的梦》中所说:让它恩泽于故乡人民,实惠千秋,造福子孙万代。

拜大树,全体人员向大树谦诚三鞠躬,希望千年灵树,福佑故乡人民,为故乡百姓造福。

范荣达先生

八十五岁高龄的原老谢桥妇女主任韩金兰老人

群友暖阳以婉转动听,声情并茂的嗓音,朗诵了《故乡的梦》。

陈彬先生自始至终认真的用摄影机摄下了整个大树节过程。

谢桥千年古银杏


……在这一个个为了同一个目标积极奔走、记录我们家园变迁过程的城市记忆拍摄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一条城市文脉在默默流淌,延续着中国文化的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管是一百年后,还是几千年后,这些记录下的城市记忆,将成为绵长历史中的一个个路标,让我们的后人借此找到回家的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日里的老银杏
与千年银杏的美丽邂逅
神奇的千年古银杏树
【江苏】陆鑫雨《银杏树》指导老师:朱燕
一日一诗:“雨后的洁净 令十一月的微凉也变得迷人”ll胭脂茉莉:倾听,十一月(读诗版)
鸭绿江边秋意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