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面

    晚饭后溜达到南门坛上,七点多的新丰乐菜场外,有一家生面店还亮着灯,就进去消费了3块钱,明天早饭就是光面了。自己下的光面,不是美其名曰的“阳春面”,是常熟老话说的“刷沓光面”。小时候常吃没浇头的酱油汤面,而现在,好象少了浇头就不能吃面了。

    水烧开,下生面,不盖锅盖,很快就煮沸。倒入一小碗冷水,再煮沸,面就熟了。从前,下面是技术活,动作稍慢就会煮烂。现在的面碱水重,能久煮不烂。面碗里放少许六月鲜酱油、麻油和盐,再加半碗开水。煮熟的面捞进碗里,撒上大蒜花(切细的小蒜叶),就是热腾腾、香喷喷的早饭。难得一回,感觉不比外头炒浇面难吃。

    自己下的光面,除了放心,还省跑腿。可能是常熟城变大了、整洁了的缘故,感觉现在早餐品种不多,网点也越来越稀疏。我家位置虽不算偏僻,但走到最近的点心店也要八百多米,觉得比小时候向西走到西门面饭店、向东走到功德林远很多,当年两家店都卖光面和大饼油条。

    从前,点心店里的食物叫“客点心”,大部分人家没有条件。哪怕是3两粮票、1角1分钱的三两光面,也往往是作为犒赏,奖励孩子的。1两粮票、5分钱能买两根油条,节俭之家偶尔买一次,也会把一根油条顺着褶皱一分为四,父母子女每人四分之一。另外一根呢?等到中午切细,加少许盐、味精和帆船酱油,冲入开水就是一个菜。帆船酱油原本是常熟独一份,八几年出事了,谣言有东西掉进了酿造池,于是帆船酱油就逐渐被外地酱油取代了。

    从前,绝大多数人家的早餐是泡粥,佐以隔夜剩菜或瓦片萝卜。而光面主要是午饭或晚饭,一碗酱油汤面连菜都省了。小时候,从来没有觉得酱油汤面难吃,甚至偶尔还要吃酱油汤淘白饭。上一辈人常说,“六零年的苦是真正的苦”,想想自己还能吃饱饭,就坦然了。什么时候鸡鸭鱼肉能敞开吃,估计要等到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以后吧。

    楼上哑巴孤身一人,妻儿都在南通。他只有一个煤油炉子,煮饭烧菜麻烦,就常吃光面。我只要先闻到煤油味,再闻到菜油味,就知道他要吃光面了。每月定量的猪肉他要吃红烧肉,从来不买肥膘熬猪油,因此他下面只能用熬熟的菜油。

    哑巴吃面很瘦,陶家巷小徐吃面却很胖,他父母在边疆,和奶奶相依为命。他奶奶大户人家出身,不会做饭,只会下面。据观察,奶奶的一半口粮和菜油、全部猪肉都给他吃了。他最喜欢光面泡油条,吃面速度似风卷残云,基本不嚼,一会儿就能把一大碗面倒进肚子里。

    小时候,最近的生面店在健康巷对面、煤球店隔壁,店门外有口老井。生面店不大,木质柜台不高,备货也不多,去晚了就可能买不着。一斤生面实秤一斤二两(水分无需粮票),售价1斤粮票、2角1分钱。也供应馄饨皮子,但吃馄饨绝对是隆重大事,一个月也难得盼到一回。大院里门户敞开、气味流通,随便哪家做好吃的都逃不脱邻居的鼻子,因此馄饨煮熟后,要先给关系好的邻居家送去一碗。包馄饨要肉,最要命的是买肉要凭票。

    从前,物资匮乏,基本上所有的主副食品、日用商品要凭票供应,敞开卖的十只手指轮流扳得清,比如火柴、黄草纸、酱油、盐。而吃光面必需的油,无论是猪油、菜油还是麻油,都要凭票。最金贵的是麻油,据“虞山镇七九年春节物资安排表”所列,大户(三口之家及以上)每户供应2两、小户只有1两,年后市面上就见不到了。那时候,节俭人家的2两麻油能吃上一年,用麻油是以滴为单位,叫“点麻油”。

    近年流行养生,有专家说吃一点猪油有利健康,因此我家冰箱里常备一小碗猪油,主要用于吃面、馄饨和菜饭。麻油也常备一小瓶,主要用于凉拌菜。由于对吃的兴趣远不如从前,因此食油量较少,两种油存放时间稍长就会扔掉,这在从前是无法想象的。

    一碗好的自制光面,离不开大蒜花来添香增色。蒜是自己种的香,花坛边的小蒜叶青翠碧绿,摘之不竭。初夏新大蒜头上市后,种下第一批,能吃到国庆后。再种下第二批,能吃到来年初夏,小蒜开花结实。

    从前,大蒜头和红辣椒也很少,以粮为纲时代,生产队不种、自留地又很小。改开之后,几个山东大汉拉板车来到常熟,在县后街、卫生院围墙外安营扎寨,主营生姜,兼营大蒜、红辣椒,常熟人吃香、食辣的习惯自此改变。

    至于很多人喜欢的香菜,是随着藏书羊肉面进入常熟才逐渐普及的。刚开始,我对香菜很反感,觉得和壁虱一个味道。而现在,又觉得香菜不香了,听说是品种改良、产量提高,味道就淡了。

    其实,现在有很多东西和香菜一样,形没变、味变了,还可能,是时代变了、观念变了、人也变了。

上周日的早饭,吃过突然想起些往事。现在越来越懒动脑筋、懒动笔,因此只要有点想法,就会赶紧记下来。反正不是文学,也不是去发表,就尽量写得长一点,如果将来有用,缩写比扩写容易。

以上废话版,1766字。以下精简版,873字。哪个好? 

《光面》

    晚饭后溜达到南门坛上,七点多的新丰乐菜场外,有一家生面店还亮着灯,就进去消费了3块钱,明天早饭就是光面了。自己下的光面,不是美其名曰的“阳春面”,是常熟老话说的“刷沓光面”。小时候常吃没浇头的酱油汤面,而现在,好象少了浇头就不能吃面了。

    水烧开,下生面,不盖锅盖,很快就煮沸。倒入一小碗冷水,再煮沸,面就熟了。面碗里放少许六月鲜酱油、麻油和盐,再加半碗开水。煮熟的面捞进碗里,撒上大蒜花,就是热腾腾、香喷喷的早饭。难得一回,感觉不比外头炒浇面难吃,而且放心、省跑腿。

    从前,绝大多数人家的早餐是泡粥,而光面主要是午饭或晚饭,一碗帆船酱油汤面连菜都省了。小时候,最近的生面店在健康巷对面、煤球店隔壁,店门外有口老井。生面店不大,木质柜台不高,备货也不多,去晚了可能买不着。一斤生面实秤一斤二两(水分无需粮票),售价1两粮票、2角1分钱。

    从前,物资匮乏,基本上所有的主副食品、日用商品要凭票供应,吃光面必需的油,无论是猪油、菜油还是麻油,都要凭票。最金贵的是麻油,据“虞山镇七九年春节物资安排表”所列,大户(三口之家及以上)每户供应2两、小户只有1两,年后市面上就见不到了。那时候,节俭人家的2两麻油能吃上一年,用麻油是以滴为单位,叫“点麻油”。

    现在,我家冰箱里常备一小碗猪油,主要用于吃面、馄饨。麻油也常备一瓶,主要用于凉拌菜。由于食油量较少,两种油存放时间稍长就会扔掉,这在从前是无法想象的。

    一碗好的自制光面,离不开大蒜花来添香增色。蒜是自己种的香,花坛边的小蒜叶青翠碧绿,摘之不竭。初夏新大蒜头上市后,种下第一批,能吃到国庆后。再种下第二批,能吃到来年初夏,小蒜开花结实。

    从前,大蒜头和红辣椒也很少。改开之后,几个山东大汉拉板车来到常熟,在县后街、卫生院围墙外安营扎寨,主营生姜,兼营大蒜、红辣椒,常熟人吃香、食辣的习惯自此改变。

    至于香菜,是随藏书羊肉面进入常熟才逐渐普及的。刚开始我对香菜很反感,觉得和壁虱一个味道。而现在又觉得香菜不香了,听说是品种改良了。

    其实,现在有很多东西和香菜一样,形没变、味变了,还可能,是时代变了、观念变了、人也变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小笼汤包
【城北旧事】吃面的忆念
熟豆腐拌黄瓜丝
重庆小面的小料配置(麻油/复合酱油/复合醋/九款面配料)
全新!川香罐罐面全配方放送!(操作步骤完全版!)
想起阳春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