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末读书︱魏延安:不是冤家不聚首--柏杨版资治通鉴夜读札记37

历史总是那样神奇,南北朝时北魏和刘宋第三任皇帝就像两个见不得又离不得的冤家一样各自统治又相互争斗了30年,最后又以几乎同样的悲惨结局退出历史。公元422年,当上皇帝仅两年的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终因年迈体病而去世,不成气的太子即位两年就被推翻,做藩王的刘义隆被迎立为第三任皇帝。几乎与此同时,在公元423年的时候,北魏的第三任皇帝拓跋焘即位。从此,两位皇帝主导了30年的南北纷扰,给后人留下诸多的历史感叹。

两人是神奇的相遇

登基时间相似

拓跋焘:公元423年

刘义隆:公元424年

登基年龄相似

拓跋焘:登基时16岁

刘义隆:登基时18岁

执政时间相似
 
都是30年,相差只在几个月
去世年龄相似
 

拓跋焘:公元452年,45岁

刘义隆:公元453年,47岁

去世原因相似
 
皆死于谋杀,不同的是拓跋焘被近臣所杀,而刘义隆被太子弑杀。
政治志向相似
 
都想统一全国,但谁也没有做到,3次南北大战,北魏略占上风,但没有根本性的胜负。
文治武功相似
 

拓跋焘:南征北战,亲冒矢石,灭掉4个分裂政权,统一北方;

刘义隆:在乱局中登基,低调出场,却迅速处置权臣,建立权威,江南30年无战事,为人称道。

冤案制造指数相似
 

拓跋焘:保持了少数民族的残忍,脾气暴躁,杀人无数,制造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崔浩冤狱(公元450年),牵连四大家族灭族上千人被杀;

刘义隆:为我们贡献了“自毁长城”的成语,把最能征善战的大将檀道济杀害(公元436年)

死后的政局相似
 
即内乱不止。北魏的第四任皇帝很快再被谋杀,第五任登基后,权臣的争斗又持续了若干年,多少家庭覆灭,第六任也被谋杀,不到30年换了4个皇帝;刘宋则自刘义隆死后内乱从未停止,26年间换了6个皇帝,479年即灭亡。


  两人不同的地方:拓跋焘性急,易杀人,而过后往往后悔;刘义隆则性忌,对下属不放心,感到有威胁就杀掉,出兵也要提前亲自安排路线、驻军地点、具体战术等,结果一败再败;拓跋焘武强而文弱,勇猛有余而文治不足;刘义隆文强而武弱,内治有方外战乏术。

  两人制造的历史结局:就是棋逢对手,难分胜负,打打和和,30年各治一方,中国历史的统一再次被推迟。

2010年8月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释读中国历史199:拓跋焘和刘义隆,同时登基同时被杀,历史就是这么巧合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曾引起北魏朝廷的分裂(2)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三十一:拓跋焘死、宋文帝死、孝武帝立)
北魏439年统一北方后,之后近一百多年里为什么不南下进行大统一(南朝还不断分裂)?
南北朝是一段怎样的历史?
南北朝的开始—北魏战争狂人一统北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