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宝树精品散文欧洲之行系列之一二三
惜缘文学
今日精选


散文欣赏


 张宝树
张宝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长、全国首家中老年散文期刊《散文福地》主编。迄今已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先后出版有散文集、报告文学集、文化随笔集十余部。2010年荣获“国家最高当代文化名人”荣誉称号,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授予“世界当代八大文化圣贤”等数项终身成就荣誉称号。
欧洲之行系列


“水城”威尼斯


文/张宝树


4月15日上午,旅行团乘坐轮渡前往意大利的威尼斯,大家心里都充满了期待。
轮渡在大运河上平稳航行,两岸美景一一映入眼帘。欧洲古老的楼阁、屋宇倒影在碧水之上,气韵生动,诗意盎然。一下渡船,我们五六人一组,饶有兴味地登上了一种叫“刚朵拉”的小船儿。“刚朵拉”这一名称,记得还是从朱自清的游记《威尼斯》得知的。当年我读过这篇游记,后来好像还教过学生学过这篇游记。没想到上个世纪梦游威尼斯,三四十年后居然如愿以偿了。定睛一看,发现“刚朵拉”两头翘,船身长,船夫站在船尾划桨,我们六人坐上去,却仍然像一片树叶在水中漂荡一样,显得十分轻盈。
“水城”果然名不虚传。
“刚朵拉”在大街小巷里穿行,居然没见到一辆地上跑的车,全是水路。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石桥木桥在头顶上掠过,一幢幢高高低低的老旧楼舍在水路两旁林立。据说威尼斯全城有117条水道,横跨有401座桥,竟连接了118个小岛。好家伙,这还真是世上绝无仅有的“水城”“岛城”呀!我很惊讶,在这么一个水城里,靠打木桩撑起的那么多楼宇,多少年来,居然依旧坚固!水街水巷的石砌墙体,虽然早已斑驳狼藉,可家家户户的临水窗台上却都摆满了鲜艳的花草,可见古老水城居民生活是何等的镇定、悠闲与惬意!“刚朵拉”载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水城里穿行,迎面送来不同肤色的游客的话语声和笑脸,让人怎么不舒心快乐?不过“刚朵拉”也曾路过一座封闭的桥,叫“叹息桥”,桥西是高等法院,桥东却连着监狱。据说,当初判了死刑的囚徒们,从叹息桥上走过,就没有一个不叹息流泪的。“叹息桥”这一抹历史乌云,立刻在我心中留下了阴影。好在“刚朵拉”已经靠岸,大家马上又奔着富丽堂皇的圣马可广场而去,我都来不及再为那座桥叹息了。
随着络绎不绝的人流,沿着大运河岸上的路往西走,我很快就看见了一座圆柱高矗着,顶上傲立着一只带翅膀的雄狮。导游说,这是圣马可广场的标志。哪为何要立这么一座飞狮雕像呢?后来才知道,飞狮是基督圣徒马可象征性的标志。那么闻名世界的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又为什么连广场带教堂都以“圣马可”命名呢?怀着求知的好奇,我走近了圣马可大教堂。
站在圣马可大教堂前,我肃然起敬,惊奇不已。整个大教堂看上去是拜占庭风格,教堂五座圆顶,据说是仿土耳其东罗马帝国时圣索菲亚教堂而建的,五座圆形拱门上方有五幅镶嵌画,是印象派著名画家马奈1875年的著名作品,画的都是圣徒马可的历史故事。这样的绘画题材大约都源于这样一个历史传说——《圣经》新约《马克福音》的作者马可,他在圣主耶稣升天后离开耶路撒冷,来到意大利传播福音。当船刚驶进威尼斯时,天使突然降临显灵,向马可预言宣示:你将会为圣主殉道,你的肉身日后就将埋在这里的圣马可广场。马可是在公元67年在埃及殉难的,到了公元827年,两位意大利富商在当年总督的授意下前往埃及,从亚历山大港偷偷将马可的干尸运回了威尼斯,同年威尼斯就兴建了教堂,安放了马可的陵墓,从此教堂便以“圣马可”命名,而圣马可广场也因此而得名。我在圣马可大教堂前拍照留了影,回头一看,大教堂五座拱门上方的平台上,居然还站立着四匹威武的青铜马。据说这可是公元四世纪的历史文物,是从当年东罗马帝国首府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掠夺来的老古董!哈哈,我真荣幸!
紧靠圣马可大教堂的南侧,是颇有气派的公爵府。转过身,向西一看全是长方形的圣马可广场,左手边不远处是秀丽挺拔的圣马可钟楼,南北两边分别是气宇轩昂的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西侧楼房也很精美别致。据说1797年,法国的拿破仑率军风风火火地攻占了威尼斯。可到了圣马可广场一看,他惊呆了。当年拿破仑曾夸马可广场是“世界上最美的广场”“欧洲最美的广场客厅”,于是下令将行政官邸改成了他的行宫,接连又在西侧盖起了两栋官邸大楼的翼楼,用作他的私人舞厅,起名叫“拿破仑翼大楼”。此等历史逸事,无形之中给我们增添了许多旅行乐趣。
不仅如此,漫步在圣马可广场,旧行政官邸下布棚下有管弦乐队演奏,那些或典雅或欢快的乐曲,声声入耳,营造着广场上高雅舒适的氛围。鸽子不时在头顶掠过,成群的鸽子则聚集在地上,尽享着老老少少不同肤色的游客赠送的美食,一派和谐快乐气象。一张张小餐桌摆放在露天广场上,男女游客悠闲地品尝着啤酒和饮料,更是一幅温馨的画面。记得大运河上有座里亚托桥,那里可有“水上华尔街”之盛誉!据说英国著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就是以里亚托桥为背景创作的。由此,我便产生了逛逛威尼斯的“华尔街”的念头。乘着旅行团的队伍我随大流儿进了威尼斯最大的一家五层楼高的商城,的确气派不凡。突然发现商城中有一家面具店,出于对威尼斯狂欢节圣马可广场上假面舞会盛况的模糊记忆,我闯了进去,想看看西式假面具究竟都有什么样的造型。不料,中国人的光临,引起了一位美女店员的兴趣。她走过来热情地接待我这位东方的顾客。我好奇地拿起一件只能遮住眼部和双颊的面具戴在了脸上,哈哈!不知像贵族、剑客,还是像强盗?美女店员马上含笑靠近我,把手轻轻抚在了我的肩上。正巧,同伴抢拍了这个中外友好和睦的镜头。尽管我没买那面具,人家美女也没流露出丝毫的不满。可这个小小插曲,却让我非常开心!之后,我又逛了两条商贸街。窄窄的胡同,商店云集,顾客盈门,一家挨一家,家家橱窗设计得独具特色、光艳亮丽,有时装、皮草、首饰、鞋帽、提包、挂件、工艺品,也见了好几家面具店,还有食品店、咖啡屋等,琳琅满目,多姿多彩。在返回集合地的路上,我不停地想,人家小小威尼斯,商业市场怎么比欧洲那些大城市还火爆?莫非是旅游业的拉动?
“水城”威尼斯,你不但有那么多古老的文明古迹、艺术珍品,还有这么繁盛的市场经济,真是太美了!威尼斯不是还有“亚的里亚海女王”的美名吗?确实名不虚传啊!


但丁雕像下的思考
2017欧洲之行,最让我仰慕的城市,除了罗马、巴黎,就是佛罗伦萨了。因为它是欧洲古典艺术的发祥地,又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它孕育了许多世界顶级的艺术大师,从而令天下艺术家们倾心虔诚地向往。然而,更让我崇拜不已的,还因为佛罗伦萨养育了值得它永远荣耀和骄傲的儿子,并且让他在佛罗伦萨这块血与火的生命炼狱里淬炼成了一颗闪亮的巨星,他就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伟大诗人但丁。
来欧洲之前,听说佛罗伦萨有一座但丁的雕像,很值得一看。4月16日上午十时许,旅行团一进佛罗伦萨,就先行参观了圣母百花大教堂。主座教堂八角形的大圆顶显得格外高大巍峨;绿、白、红三色大理石拼成几何图形装饰墙体,也十分壮观抢眼;加上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雕塑大师乔托设计的一二层全是精美雕像的钟塔,把圣母百花大教堂打扮得更加漂亮美观、无与伦比。时至中午,尽管我迫不及待地期待着瞻仰但丁雕像,还是随大流先到广场一侧一家中餐馆进餐了。尝到中式饭菜,自然高兴。我与同行姐妹举杯共饮了意大利红酒之后,便狼吞虎咽地吃起了米饭。我心里还是不停地盼着早点儿见到但丁的尊荣。没想到,一出餐馆的店门,眼前竟扑进来圣十字教堂和教堂外但丁那白色大理石雕像的侧影!
走近但丁高大英武的雕像,只见但丁头上带着月桂花冠,面部表情冷峻;脚下侧立着一只苍鹰,仰头面向但丁;但丁身披长袍,左手拉着衣襟,紧贴在胸前;右手握着一部看上去像是《神曲》的书卷。雕像底座四周各塑一尊石狮,仿佛护卫着人们心目中的诗坛巨子一样。
站在但丁高大英武的雕像之下,我心中产生了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但丁的生命之光,仿佛一束束地在我眼前闪现,同情、怜悯、怀念、仰慕、敬佩、赞叹之情,一股脑儿地全涌上我心头……
1265年,但丁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贵族家庭。尽管后来家族败落,但童年少年时代,但丁还是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在古城中心的一条小巷,在三层石砌的陈旧小楼里,但丁度过了安定却贫穷的35个春秋。
35岁的但丁,置身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巨变。身怀政治抱负的但丁,曾加入贵尔夫党,积极参加对教皇和封建贵族的斗争。1300年,贵尔夫党执政之后,青年时代的但丁当选了六大最高行政长官之一。不久,贵尔夫党分裂成黑、白两党,而但丁属白党,致力于反对罗马教皇对佛罗伦萨的干涉。于是,罗马教皇怀恨在心,勾结法国军队,扶持黑党夺权执政,开始了对白党成员的残酷清洗。但丁在政治角逐中败下阵来,被黑党控制的法庭以贪污、反教皇罪论处,判决没收但丁全部家产、终身流放、不得回国,否则处以火刑。从此,但丁痛苦无奈地踏上了长达20年的颠沛流离的不归路……
可以说,这是但丁政治生涯中一场悲剧。然而,但丁还曾遭遇过另一场情感生活的悲剧。没想到,后来但丁的这场情感悲剧,在著名画家亨利·豪里达的绘画作品《但丁与贝特丽丝邂逅》中竟然得到了美好的呈现——在阿尔诺河畔廊桥边,但丁初遇手持鲜花的少女贝特丽丝,一见钟情,沉浸在单相思的初恋之中……
据说残酷的事实是这样的:1275年,少年但丁在宴会上偶见容貌秀美、仪态不凡、一袭红衣的少女贝特丽丝,顿生好感,倾心艳慕;而九年后的一天,但丁又在阿尔诺河畔巧遇了身着白裙、端庄秀美的贝特丽丝。当时但丁不知所措,贝特丽丝却主动跟他打了招呼。而第二次失之交臂之后,两人就再也没见过面。后来但丁听到了21岁的贝特丽丝被迫嫁给了一个银行家,不久又夭亡的噩耗,但丁几乎无法接受这精神的打击和情感的痛苦。从此,“梦中情人”贝特丽丝带走了但丁的美梦,却把终生的创伤与爱恋留给了但丁。
站在但丁高大英武的雕像之下,这两段关于但丁人生悲剧的思绪,让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了。这次欧洲之行走马灯式的观光带给我的惊喜与快慰,也似乎一下子被冲淡了许多。望着但丁的雕像,我精神有些恍惚,更为但丁双重的悲剧命运而感伤。可是,我并没有悲痛、沮丧,因为我知道,但丁这颗诗坛巨星,之所以在日后升上欧洲文艺复兴的灿烂天空,进而光照全球,原本竟得益于他所遭遇的那场政治生涯悲剧和那场情感生活悲剧。你想,痛失了梦中情人,却点燃了但丁胸中爱的火花,他对贝特丽丝的爱恋反而变得更加矢志不移。后来,但丁把他的哀思和爱恋化作了一位追求天国真理的美丽天使,让她的灵魂飞升进了天国,得到了爱的新生。这就是情感悲剧催生了但丁的成名作《新生》的原动力。
20年的流放,该是多么的残酷无情!可是,但丁居然没有悲观、绝望。当年,但丁站在白党一边,为了给平民百姓谋利益,他锋芒毕露地推行新政,即使触犯了教皇和贵族的利益,他也没改初衷。流放期间,他也曾争取返乡。1315年,军人当政之后,竟然公开宣布,但丁要想回国,就必须光着脚,披上赎罪衣,手持蜡烛,游街一周,公开忏悔,方可返国。面对此等污蔑与亵渎,但丁义正词严地予以拒绝,他曾回信说:“这种方法绝不是返国的路!要是损害了我但丁的名誉,我决不再踏上佛罗伦萨的土地!难道我在别处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吗?难道不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触宝贵的真理吗?可以确定的是,我不愁没有面包吃!”多么刚正不阿!但是,晚年的但丁始终未能返回祖国。让后人想不到的是,流放20年的但丁,却不改理想和抱负。他阅尽人间冷暖,看惯社会善恶,他不悲戚,不消沉,不灰心,不绝望,在他丰富了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刻解读了生命真谛和社会沧桑之后,晚年的但丁竟又完成了警世駭俗的《神曲》的创作!
《神曲》作为中世纪文学的产物,自然有着浓厚的神学和宗教化色彩。它描写的是一个叫“但丁”的人物穿越了地狱、炼狱后到达天堂见到上帝的经历,由悲到喜,由黑暗到光明,极具象征意义,它清晰地映现了诗人流亡的悲苦身影,鸣响着诗人超越自我的生命歌哭,更彰显了诗人对终极理想社会的执著追求。这应该是《神曲》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之所在。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在《神曲》长诗中依然寄托了诗人对“梦中情人”贝特丽丝的真挚爱情,他把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导但丁步入天堂的女神!所以,我大胆地认定,美好的爱情已经催生了《新生》,而《新生》又进一步为《神曲》做了情感和素材的有力铺垫。这一切神奇的创作灵感,原来都起源于当年但丁在阿尔诺河畔廊桥边上与贝特丽丝的邂逅!说起来,这是多么有意思有情趣有意蕴的奇遇啊!
站在高大英武的但丁雕像之下,我肃穆又激情满怀地瞻仰着。我想,但丁一生中这两次悲剧,最后造就了但丁这位“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最初一位伟大的诗人”(恩格斯语)。
今天,我能如愿以偿地在佛罗伦萨瞻仰了但丁的雕像,我感到万分荣幸。1332年,但丁客死他乡,到死也没能回家。但是,1829年,故乡人民为了纪念他,在圣十字教堂前,为他建造了这么一座高大英武的雕像。身后近500年,伟大诗人但丁终于魂归故里了!


佛罗伦萨的壮歌
壮志
今年欧洲旅行,一路走来,欣赏了大多的雕塑艺术珍品,有一幅印象特别深,那就是4月16日我在佛罗伦萨市政厅旧宫前看到的米开朗基罗的传世杰作《大卫》雕像。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1745年3月6日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历史上的米开朗基罗就成了佛罗伦萨人的骄傲。当年米开朗基罗生活在意大利社会动荡的年代,颠沛流离的生活令他失望痛苦,他创作了一系列巨人般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勇猛坚强的英雄形象,既是理想的化身,又是现实的反映,表现了当年市民阶层的爱国情怀和为自由而战的精神,因而他的艺术成为了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1501年至1504年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大卫》雕像,就是他最出色的代作表作。
我站在市政厅旧宫的门前,仰望着身高2.5米、连基座5.5米高的《大卫》雕像。
记得,在我的印象中大卫本是个牧羊少年。《圣经》中记载过大卫的故事,说是在侵略者大兵压境的危难时刻,大卫挺身而出,机智、勇敢地杀死了侵略军首领非利土巨人歌利亚,赶走了侵略者,保卫了祖国和人民。米开朗基罗当年并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斩杀敌人头颅将其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沉着镇定地迎战状态。你看,雕像上的大卫,肌肉发达,体格健壮,右手下垂握石块,左臂上曲,将机弦搭在肩上,头部左转,颈筋突凸,英姿飒爽,双目炯炯有神地注视远方,一副随时准备战斗的自信神态,极富感染力,我的身心不禁为之震撼。
《大卫》雕像,在西方美术史上被奉为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它不但表现了艺术家对人体的赞美,闪烁着人类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放出来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同时也成了佛罗伦萨广大市民心目中抵御外敌、保卫祖国的英雄化身。这样看来,难道《大卫》还不是一曲佛罗伦萨的城市壮歌吗?

惜缘文学
上期
看点
惜缘文学│513期
主编:康楚逸士 紫藤晴儿
封面设计:利剑柔情
官网:http://vzan.cc/f/s-42134
惜缘 · 惜诗 · 惜生活
惜缘文学 ┃ 做一个民间纯文学质感平台 
惜缘有你
精彩
惜缘从未如此简单,关注我们就能实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意大利旅行记】——翡冷翠,久久散不去的文艺风
意大利佛罗伦萨
旅德意日记 (十)
佛罗伦萨·威尼斯
零距离接触意大利
欧洲三国游之意大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