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言】吃一碗热干面,好似谈恋爱!



“来一碗热干面!”

“大碗、小碗?”

“大碗!”

“干的、汤的?”

“干的!”

“肉的、素的?”

“肉的!”

“要不要辣椒?”

“不要!”

周末、初夏的骄阳稍微有了那么一点儿温柔,在市区晃悠到了中午。肚子提出抗议的时候,恰好逛到了春秋广场,我便想起了春秋广场东北角的九惠热干面。

一个人的午饭,往往是简单而便捷的。热干面,这碗来自湖北武汉的早餐面,成为了首选。

心到脚就到,踏进九惠热干面馆内,一番富有许昌地方方言特色的简单对话后,付账出票后,便从出餐的窗口端出一碗面来。

面是那种泛黄的碱水面,圆圆的细细的,与面相伴的有榨菜丁、酸豆角、绿豆芽、芝麻酱、香菜末等,几块酱汁肉丁矗立在面的顶端,仿佛是登顶的人们站在高峰之上,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抄起筷子,用心地将面与各色调料搅拌均匀,黏黏稠稠的芝麻酱为搅拌增加了不少的阻力,别急,标配的一小碗汤水就在面前,舀入两调羹烫面的汤汁,再次搅拌时,芝麻酱与面条便完全结合在一起了,黏黏的,香香的,乍一看,真有点儿想咱许昌的一道名菜——蚂蚁上树。

有资深吃货曾用一个词语形容这个搅拌的过程,那就是雨露均沾。因为,经过这么一拌,芝麻酱、香油、醋和卤水等调料均匀地粘在每根筋道的面条上,而面条也被拌得错综交织,像一团乱麻。一大口的下去,立马就会有快刀斩乱麻的快感。

狼吞虎咽地吃一碗面,大概是很多许昌人都曾经做过的惬意事情了。手执筷上抬,卷面成团,一挑一吹,面就裹挟着浓香到肚子里了。面于齿间,始绵后韧,圆润而微弹。如果加了红油,一丝辣劲儿就透上来啦,像是悠远的长河里一叶小舟飘过。可惜,我不吃辣,真的很少体验那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滋味。

一碗面下肚,再喝两口汤水,清清口腔中的香腻,环顾四周,只见“坚决抵制地沟油”和“放心的肉质”两块标语赫然悬挂在店堂内醒目的位置上。老板做餐饮的品质和厚道的用心,由此可鉴。

热干面起于武汉,有传言说第一碗热干面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有一个卖早点的当地老汉在收摊时不小心打翻了香油壶,油泼在了一碗已经煮熟的面上第二天他把这些面条重新煮过加热再拌入调料准备自己享用,没想到一尝,诶哟,味道还不错。都知道武汉是著名的火炉,每年夏天都是连续高温,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在面条中加入食用碱以防变质,这也就是热干面的前身——切面,面会被隔夜压制并煮熟,再沥干摊散等着第二天早上下锅。其实这在清朝《汉口竹枝词》就有记载:“三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餐饭可忘。切面豆丝干线粉,鱼餐圆子滚鸡汤”。

热干面是武汉人早餐中首选的小吃,有多种做法。以油、盐、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细香葱、大蒜子、量卤水汁、生抽为辅助材料。其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由于热量高,也可以当作主食,营养早餐,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武汉人对它的感情,那是自不必多说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武汉的热干面传到了许昌,许昌人对热干面的挚爱或者说狂热,一点儿也不亚于武汉人。

在许昌,一提起热干面,人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常桂花热干面、九惠热干面、东关瑞玲热干面、智慧热干面、耀兴隆热干面等品牌连锁小店。这些热干面的品牌各具特色、早已深入人心。

桂花热干面曾经是许昌最火爆的了,它在议台路和五一路各有一家门店,热干面是那种汤水香郁、面条十成熟入口糯香,非常适宜连汤带面的享用,吃的时候标配一碗鸡蛋絮,既爽口又去火。

九惠热干面这几年在许昌做得风生水起,一连开了好几家连锁门店,走在市区街头,往往能在不经意间看到九惠的门头。这家的面是那种干湿两相宜的,面色泛黄,入口先绵后韧,圆润而有微微的弹性,酸豆角和榨菜丁味道正宗,芝麻酱的香味也很够味。或许是他们杜绝地沟油的做法深入了人心,生意做得是相当火爆。

记得十余年前,曾在武汉吃过早饭热干面,用纸质的一次性碗盛的,全部是干拌的,可以端着一碗热干面边吃边赶路。虽然不是老字号“蔡林记”的,但也充分感受到了武汉正宗热干面的魅力,并由此感知到,热干面传到河南后,被爱吃爱钻研的河南人改良过了。

在河南各地的热干面中,当属与武汉接近的信阳将其改良得十分好。

信阳处于河南最南部,距离武汉200公里左右,盛产水稻,主食以大米为主,这给热干面流传到信阳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素。

信阳热干面选料非常讲究。信阳热干面的面粉主要用郑州以北加工的精粉面,这种面轧出的面条结实,有弹性,放在锅里不容易煮烂。拌面时,用精盐,纯碱及食用色素。面条轧好后,经水煮、笼蒸,然后用食油一点一点拌匀,放在阴凉处凉晒半干。这样,热干面的第一道工序就算做完了。

为了让配料更好地发挥作用,第一道完成后,就用一个特制的铝罐盛满水,大火烧开,吃时,把拌过油的面条放入铝罐中煮三分钟左右,马上捞出。水煮时,火候非常有讲究,煮时间短了,面条太硬,煮时间长了,面条容易变软,吃起来口感不佳。煮好后,沥干水,再进行配料,辣椒油、富清鲜辣味粉、味精、鸡汤、芝麻酱、榨菜丁、葱、姜等十余种调料一块搅拌(配料根据个人使用习惯,如有的人不吃辣就不放辣椒油)。即时拌、即时吃,这样,一碗色、香、味俱佳的热干面就做好了。信阳人还喜欢在热干面里加入千张豆腐、肉末,或者豆芽以增味。

地处中原之中的许昌,面,在人们的饮食中占据了不可撼动的地位。当热干面传到许昌后,包容性和融合性很强的许昌人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努力将这一碗来自武汉的早餐进行了改良和创新,调味、加料、延伸等各种手段无所不能,譬如加入香菇的、肉丁的等,调味上增加了胡椒、咖喱、葱姜等,增加了炒热干面、凉拌热干面等形式。在烫熟面的卤水中,基本是要么是熬制的高汤,要么是熬制的花椒大料等卤水,所有的改良,均是为了迎合许昌人挑剔的口味。

不过,在热干面中的众多调料中,芝麻酱和辣椒油应该是各个门店中的镇店之宝。这两种调料的制作,不同的师傅会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做法当然味道也会不尽相同了。芝麻酱有油调和水调两种,正宗的是用芝麻油慢慢地将芝麻酱调稀,油条的芝麻酱香味浓郁,入口醇香;水调的芝麻酱的味道相对来说就会寡淡不少了。这酱,可是热干面的灵魂伴侣,十分讲究的,讲究的都会选择黑芝麻磨出来的,香味足,拌出来的面呈深棕色,香气扑鼻,入口满嘴留着芝麻香。

辣椒油的做法很多,有师傅说,炸辣椒油的调料大致都是那么多种类,但关键是油的温度得把握好,油温低了,香味激发不出来,油温高了,会有焦糊的味道揉进去,夺了辣椒和香料的味道。

其实,热干面被许昌人改良的最大的一点就是,热干面不再是单纯的一碗早餐,而是一日三餐都能开张的主食了。

记得池莉在《武汉印象》中这样描述热干面:热干面务必当堂吃,迟一些儿,面就糊涂了,芝麻酱就趴了,温度就减了,香气就散了。吃热干面一定必须是:烫好就吃,埋头苦干,面对面看着,心生激情,好比陷入热恋。

其实,美食即是生活方式,美食即是归属感,这绽放于味蕾之上,熟悉的味道根植与每个人的生活往事中。

起源于武汉的热干面,自从传到河南的那一天起,注定就会与河南人纠缠到一起,相识、相恋到深爱,裹挟着芝麻酱的香郁,散发在中原大地的上空。

这或许是,外地的饮食在河南成功改良落地的一个范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汉特产——热干面
拌面,中国人心中的白月光
中国四大名面,你吃过几种
热干面的芝麻酱,是用两指宽的小木片挑起酱,浇在面上的
你总会不经意间成热干面的俘虏
地道武汉热干面怎么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