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棠无香?谁说的?

  在我还没认识并见海棠花之前,就先听说了张爱玲的“三恨”:一恨鲋鱼多刺,二恨红楼梦未完,三恨海棠无香。

  那一年,听说这“三恨”的时候,还在酒席上第一回也是最后一回吃到鲋鱼。那是从长江边上的一个城市带过来的鲋鱼。那盘鲋鱼是怎么吃的,记不清。只记得有许多的刺卡。当时,桌上一位兄长就说到了张爱玲的“三恨”。

  鲋鱼、刀鱼,还真的是刺儿多。吃鲋鱼,得心细、心专。

  那次吃鱼,《红楼梦》已经读过一两遍了。曹雪芹没能将“梦”写完,80回之后,就给后人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续写的空间。

  海棠无香,倒是第一次听说。哪有花儿不香的?多少有些不太相信。

  后来,知道了这“三恨”并非张爱玲之首创。

  还是那位宋朝人,那个写有一本《冷斋夜话》的诗僧,他在那本并不太靠谱的书夜话中,说到了他的叔叔彭渊材——这位诗僧俗姓彭——有“五恨”:“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橘带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 

  原来,民国女作家张爱玲是借用了近千年前古人的说法,但许多的时候,人们不知彭渊材的“五恨”,却记得张爱玲的“三恨”。

  说说这彭渊才。他叫彭几,字攀龙,一名渊才,是北宋新昌县(今江西省宜丰县)人。这是一个博通群书、尤工乐律的奇才。曾向朝廷献《乐书》,被征为大晟府协律郎,相当于北宋官办的音乐学院教授。

  这位姓彭的真是个有趣的人,历史上也是鼎鼎有名,他把生活过成了一个个的段子,糗事弄了一大堆。这“五恨”是他的段子之一。

  老彭的“五恨”说一出,立马成为京中美谈。

  鲥鱼,进入到21世纪之后,人们基本上是吃不到,甚至都看不到了。但在北宋的时候,那不是什么稀罕物。王安石《后元丰行》可证:“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吃鲥鱼,是要有细心和耐心的。刺卡多。

  金橘,彭大人觉得酸,不好吃。

  西湖莼菜羹,多美味啊,但彭大人觉得那食材性冷、性寒。

  海棠,在彭大人的宋朝,可是新奇物、稀罕物啊。他却已经发现了这花的香气不足。

  第五恨最有意思——曾子固不能诗。曾子固是谁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这是一位写文章的大家高手,却很遗憾,他写诗不多,不能写诗。

  这五恨,到了张爱玲,就简编为了“三恨”。

  张爱玲在上海生活过,肯定吃过鲥鱼,她肯定能认同鲥鱼的刺多,是憾事。

  张爱玲的第二恨,自然是彭大人的时代不会想得到的——红楼梦不完。

  张爱玲的第三恨,是海棠无香。后来,我想,这张爱玲毕竟是北方的奇女子,多少还是有点粗犷的,她没能仔细嗅得海棠花极淡的香气。

  海棠花,蔷薇科苹果属的开花植物,花开的时候确实香气太不浓郁了。不仅不及同时开花的梨花、杏花、李花等同属蔷薇科的花香气浓郁且独具特色,也远不及比她后开的蔷薇、玫瑰的香气那么浓郁。

  海棠的花是有香气的。当代许多科学研究的数据已经证明了海棠花香气的存在。千百年来,说海棠无香的人多了,似乎她的香气也就被人忽略了。

  但,也有不少写文章的人没认真品味海棠的香,竟想当然地将海棠说成是香得能“熏醉”人的,那是没认真去赏海棠的香;也有人就将海棠说成是一点香气没有的,那可能是受“海棠无香”之说,先入为主了。海棠花开的时候,风大、雨多,香气不易被人觉察到。

  海棠,是有香气的。海棠之香,需要静心品赏。

  相关文章:

海棠春睡,一个美丽的故事

棠、甘棠、木瓜和海棠

“海棠花公案”:杜甫为什么没写咏海棠诗

海棠花开了!

初访一处以海棠为主题的乐园

雨后,行走且有发现在中华海棠园

仲秋八月,到海棠园去观赏海棠果

你知道十二个月令花吗?知道十二月花神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爱玲“三大恨”和彭渊材“五恨”!
彭几的五大恨
纳 缺
谁说的
张爱玲为何说“人生三恨”是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
垂丝海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