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由“母慈子孝”的误读曲解再说“目连救母”

  前些日子,看腾讯新推出的一个系列片——《此画怎讲》。

  (这是一个很好看的系列,国内首部名画真人秀节目。目前,因为版权限制,还无法在这里转发。

  第六集《蕉阴击球图:乘风破浪的妈妈》,演绎着的当今时代的妈妈辅导检查孩子学习情况时的艰辛。当孩子接连出错之后,母亲终于忍无可忍地举起了手中的扇子,女孩赶紧以手抱头,接连对以“母慈子孝”。

  隐约感觉到编导让小女孩以这“母慈子孝”来提醒妈妈:你不能打我,你要慈爱,这样,将来我才能孝顺你呢

  “母慈子孝”,出自《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汉儒、孔子的十世孙孔安国解释说:“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明显,这“五常”之间是并列的关系。

  而编导可能是误解甚至可能是曲解了“母慈子孝”,使之成为了条件关系、因果关系了:只有你慈爱了,我才会孝顺;因为你过去是慈爱的,所以我才孝敬。

  今天,对这个成语作这样的误解或是曲解也非个例。

  这是百度上的搜索结果。

  这二三十年来,时常能读到子女不孝顺父母的新闻,其中就有一些老人似乎真的是“罪有应得”的,因为他们当年并没有很好的关爱子女。

  再看这一篇文章的观点和材料。(下文中的红线是本公众号文章的作者划的

  你看,连某电台的知名节目主持人都用“‘父母不慈,儿子不孝’来回敬对方”。

  我不想,也无力去争辩什么。只是又想到了“目连救母”的佛教故事。

  第一次知道“目连救母”的故事是在四十年前。曾经跟着一张昆曲的唱片学唱,“昔日有个目莲僧,救母亲临地狱门”。但那个时候并不晓得目连是何许人,只以为他要下到地狱门去救的母亲是一位慈母。

  后来才知道,那绝对不是一位慈母,如果按照那位电台主持人的观点,是肯定不值得目连去拯救的一个人。

  目连的妈妈青提夫人,家中是很富有的,个性是极端吝啬贪婪。这是一个爱吃“独食”的母亲,她总是趁儿子外出不在家的时候,天天宰杀牲畜,大吃大喝,全无念子心。还从来不修善。这样的一个母亲在死后随业力刹那间就入了饿鬼道,受种种苦,没有东西吃,饿得骨瘦如柴。尊者目连成道后以神通力看到自己的母亲受这样的苦,于心不忍,就用自己的神通给母亲带去了一些食物。遗憾的是,他的母亲改不掉贪婪的本性,拼命护着食物,还是想自己吃独食。食物还没入口,却已化成了火炭,无法再食用了。

  看到这种情形后,目连悲痛大哭,向佛祖求救。释迦牟尼告诉目连说如果想要帮他的母亲超度,则需要在每年的七月半将百果放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集合此方功德。目连照做,他的母亲终于得到了解脱。

  按照那主持人的看法,“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嘛,那些得不到子女赡养的老人全是自己过去做得不好导致。

  那些老人在过去的岁月里做得不好,没能做到“父义、母慈”,可那是过去,“往者不可谏”啊。许多武侠小说、电影中还有一句“怨怨相报何时了”呢。那些今天为人子女还是为自己的子女们做个表率、做好榜样,做个孝敬长者、慈爱子女的好父母。

  那样,才是孔安国的解释所希望的理想境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形容孝顺的句子160句
特蕾莎修女爱的箴言
【心理学科】妈妈,我不想成为你生活的唯一
(1)写父母的成语
上慈下孝有感
父母爱子女的句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