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中重走乔家路

周六,雨天。下午乘9号线到小南门站下,出来就是中华路。马路斜对面是中华路第三小学,乔家路7号。

香槟色的墙面,学校创办于20世纪初,原名仓基小学。创办人陈懋言。抗日战争胜利后称“仓基国民学校”,1951年改名为中华路第二小学,蓬莱区和邑庙区合并后改为现黄浦区中华路第三小学。

马路的左侧是俞家弄。斑驳的墙面上贴着标志:本区域为征收地块,居民已搬迁。

靠近董家渡路、黄家路的中华路587号,是黄埔区乔家路地块旧城区房屋征收改建项目第一房屋征收事务所。

其旁侧的白墙面几乎被一块红色的文字所遮满:“乔家路北块二期(658街坊)二轮征询签约率99.72%”。类似喜报。

黄家路上是一栋浅粉色的高层民宅。

走进十分宽敞的第一房屋征收事务所。墙面上“乔家路地块旧区改建房屋征收项目概述”。乔家路地块总占地面积约199公顷,是黄浦四大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也是黄浦居住条件最差、居住密度最高、各类隐患最突出的区域。

乔家路地块共有居民权证数超5900证,涉及小东门、老西门两个街道,范围内以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房屋为主,建造年代久远、结构老化严重,生活环境简陋,居民要求改造的呼声非常强烈。

按照市委、市政府“政企合作、市区联手、以区为主”的总体原则,明确“创新思路、整体统筹、分步实施”的总体策略,采用“一次征询、分块实施”的方式,以光启南路为界分东、西两块有序推进。加快乔家路地块的成片征收改造。

项目概述中有9张历史建筑照片,其中有:梓园、徐光启故居、书隐楼、安咸里等。

大厅的正中墙面上三行大字十分醒目:把征收政策宣传到家,把居民难处记在心头,把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大厅一侧,“项目概述”下还有一个电子触摸屏,是 “乔家路北块二期(658街坊)”信息查询。签约证是354。但在电子信息屏中的“项目规划”一栏是空白的。估计可能是政府先征收旧改地块。然后,三通一平或七通一平后,再招拍相关市政商业用途。

大厅的两侧有许多办公桌。双休日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值班。其中,有房屋中介服务人员。

附近有客户闻之知名律师前来现场作咨询直播,便前来当面征询相关法律知识。

我们先沿着俞家弄实地查看。

20世纪40年代,杨树浦发电厂工人运动领导人王孝和的故居,在乔家路东端的俞家弄里,是一栋石库门房子。现在已不见踪影。

清代公共租界会审公廨谳员关炯之的寓所,就在乔家路旁的俞家弄193号内,高高的白墙,弯曲的廊檐,别具匠心的砖窗花,难道就是这栋黄色圆窗的建筑吗?

专门做动拆迁的律师洁蕙老师边走边直播。

此时整条弄堂已没有一户居民。显得比较干净。

在俞家弄、永泰街的银杏树非常茂盛。在濛濛细雨中显得格外清新。

走到一半发现此弄已被半堵墙挡住,此弄不通!

弄堂内,破旧的房屋前还停着一些小黄车。

原来的公用厕所现在是孤零零站在弄堂里。

这栋建筑的门楣及门柱石雕,显示中西交流的历史痕迹。

挂在墙壁上的自来水笼头,还能想象以前该弄居民的生活集体用水状况。

永泰街上扫路清洁工告诉我:这里已动迁几年了,可能会先改建成绿化公园。

往回走到乔家路上。乔家路是一条非常有历史故事的风情马路。

有历史专家撰文说:乔家路有400多年历史。与明代著名的抗倭将领乔镗的儿子有关。

  乔镗原系川沙人,其子乔木从小跟随父亲参加抗倭斗争,隆庆三年(1568)考取进士,出任吉安太守。从他这一代起,这支乔姓家族就从川沙迁徙到了城内,在现在的乔家路凝和路转角处修建名叫“修仁堂”的宅院。

乔镗的孙子乔拱壁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也考取了进士,到了乔镗的曾孙乔炜这一代,由于祖上三代进士的缘故,乔家在上海城里的地位日渐显赫,于是当地人就称乔家出入的这条路为乔家路。

现在这条街上,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迹遗存已经成了“绝版”,它们不仅是上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瑰宝,而且也是开发老城厢旅游的丰富资源。

位于乔家路朝东的中华路705弄内,原有一座老宅叫“咸宜堂”,又称“驸马厅”。那是一幢距今已有约700年历史的楠木古建筑。过去江南一带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做“两娶皇家女,江南第一家”。这“第一家”指的就是这座古宅的原主人。

咸宜堂始建于元末明初。建房的主人是李伯屿,官做到王府长史,其子李深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受到当时淮王的宠爱。后来太后特召赐婚,准许尚湖口公主婚配给李深,但尚湖口公主不幸夭折,于是淮王又把另一位公主嫁给了李深。

  咸宜堂历经沧桑几经易主,到了清初,为顺治四年丁亥科进士曹灿所有。曹氏家族为沪上望族,曾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的曹汝霖就出生于此。2000年老城厢进行改造动迁时,古宅也在拆迁之列。当有关部门收到人民来信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纷纷前往踏勘,人们惊叹上海城内竟然还有这样的古建筑。于是,这座上海最古老的建筑才得以保存,并拟定计划移迁它处。

   现在仍高高耸立在乔家路东端的“小南门救火钟楼”,是上海老城厢市政步入近代化的标志之一,也是近代上海革命斗争史迹之一。塔楼是求新机器轮船制造厂设计营造,高36米,1910年正式建成交付使用。武昌起义后,上海革命党人就是以该钟声为信号,向清军驻地发起进攻。1927年3月上海南市工人武装起义,也是以该塔楼的钟声为信号起事的。

   坐落在乔家路与巡道街交叉路口的“宜稼堂”,则是海上望族“郁半城”——郁松年建造,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了。郁松年的三儿子叫郁荣培,人称“三老爷”。在三老爷的妻子孙氏去世不久,红顶商人胡雪岩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与胡雪岩关系密切的左宗棠闻讯后,带着随从前呼后拥地光临此宅祝贺,一时轰动周围街坊。

  著名新闻记者、政论家邹韬奋与郁松年的重孙郁鸿治是同窗好友。“九一八”事变后,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迫害,邹韬奋携夫人沈粹缜长时间地隐居在该宅院里。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原名郁钟正)是该院主人的第六代后裔。

   乔家路74号,现在是“邵万生”商宅。

   乔家路懋德里弄堂门紧闭。

   整条乔家路在雨中显得非常冷清。

  乔家路113号的“梓园”,这幢非同一般的西洋式海上名园系王一亭故居。王一亭是极具才情的书画家,与吴昌硕齐名,早年师从任伯年。书画界和收藏界人士无不知晓海上画派名家王一亭,其墨宝至今常出现在拍卖会上。张大千、吴昌硕等画坛名流常来梓园聚会,据说门洞上方的石鼓文字体“梓园”两字就是吴昌硕所书。

   今年10月28日。王一亭的曾孙还应澎湃新闻采访,回忆起曾祖父的当年历史。

王一亭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财务科长。20世纪初日本关东大地震时,他组织开展义卖赈灾,将义卖所得款项悉数捐赠给日本政府。日本方面为表彰他对促进中日关系所作出的贡献,特派日本建筑师设计了此园宅。所以,梓园沿街两层的西式骑门楼上是罗马柱浮雕,园中是一幢日本风格的塔楼和一座两层佛阁。

我走进梓园时发现有一对夫妇撑着雨伞在观望这座也已紧闭大门的老建筑。几乎擦臂而过。原来是做公益的福美基金会创始人之一的施女士叫住了我。其先生是搞建筑设计的。听说这里要动迁,担忧梓园是否会被动迁。

注意到梓园的老照片上有门牌号码。为什么现在的梓园连门牌号都不能保住呢?

沿着梓园往前走,一栋类似新式里弄的三层建筑也是空荡荡的。

弄堂过街楼上石刻“勤慎坊”。

乔家路143号,是黄浦区文物保护点“乔一琦旧居遗址”。矮平房,红漆木门。

门口有一个古石墩。石墩上依稀可见刻戟三枝。

乔一琦,明朝明嘉靖44年(1565年)进士、抗倭将领、书法家。祖籍上海南汇,其祖乔镗嘉靖中以诸生募兵抗倭,其后一枝迁入县城,门外有一旗杆石礅,刻戟三枝,意为“连升三级”。

      乔少年时就行侠仗义,文武双全,武艺高强。33岁中武举人。万历46年(1618年)在抚顺抗后金(即努尔哈赤进攻抚顺大战,后金取得征讨明朝的第一大胜,史册上有记载)时任游击将军,激战中坠崖而亡。到乾隆2年时乔的侄孙乔光烈还在这里居住,乾隆44年(1775年)清廷赐溢忠烈,入祠宗义祠,这就是最乐堂的来历。这样乔一琦将军成为了这个地方人人崇敬的英雄,门前的这条浜就命名为乔家浜。光绪4年(1878年)乔家式微,海外归来的郭家买下这块地建了宜稼堂。

上海光复时,郭家与同盟会的革命党人关系密切,最乐堂又与巡道衙门很近,就把最乐堂作为起义的据点,武器弹药都运到这里储存。起义时人员也在此集中,小南门钟声一响,一举占领道台衙门,使上海光复取得了成功。

上海光复时,郭家与同盟会的革命党人关系密切,最乐堂又与巡道衙门很近,就把最乐堂作为起义的据点,武器弹药都运到这里储存。起义时人员也在此集中,小南门钟声一响,一举占领道台衙门,使上海光复取得了成功。

乔家路的药局弄现在也被一堵半墙挡住。

乔家路上有“上海南房集团物业公司的小东门服务站”,也是人去楼空。

俗称“九间楼”的徐光启故居在乔家路234—244号,是明崇祯年间建造,现尚存上下7间,内部结构依旧,部分斗拱、窗棂、屏门、水井都是明代旧物。但现在像被“坚壁清野”,破落不堪。

徐光启(1562—1633),明代科学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著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徐氏庖言》,合译《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编修《崇祯历书》等。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徐光启生于上海县城南太卿坊祖宅。徐氏祖宅共三进百余间。清顺治二年(1645)徐氏太卿坊宅邸遭焚被毁,仅存后进上下各九间,故称“九间”。1937年8月又遭日军飞机轰炸被毁二间。

徐光启故居“九间”于2014年4月4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由纪念地点调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回忆起2002年10月18日,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随吉林电视台《回家》栏目在乔家路拍摄的过程----

2021年12月14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消息!复兴东路沿线两地块启动旧改!
乔家路专栏 | 5 太卿坊到底在哪里?
扫街老城厢(一)
上海老城厢往事:即将消失的乔家路
上海一地块旧改翻出惊人家底:一座清朝老宅,牵出27名产权人,还互不相识……
2023年静安区土地征收中的永源浜4号地块中有点啥房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