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宜兴紫砂,利在永恒

6月13日上午,参观宜兴利永陶瓷博物馆,对宜兴的紫砂陶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车到大门口,眼前的博物馆大庭院,俨然像一幅精致的水墨山水画。

中国陶都,素以紫砂著称于世,于世界陶瓷艺苑独领风骚。紫砂陶是用紫砂原料制成的各类陶瓷器皿,其中以紫砂壶为代表。

它是中国传统茶文化与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制陶工艺史上的一枝奇葩。其形制优美,色泽古雅,泡茶香味醇郁。它集诗词、书画、篆刻、雕塑于一身,凝结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部精粹。

壶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数百年来,以其天然性、实用性、艺术性的独特魅力而享誉中外。

五色土传说·历史成因

关于紫砂,有众多美妙传说,其中流传甚广的是一个异僧最先发现了紫砂泥。他发现后,便沿村叫卖:卖富贵土!卖富贵土!见村人不予理睬,又喊:贵不欲买,买富如何?"村人见奇,就跟他至一山洞,果然有五色斑斓的泥土,很适宜制陶,从而发现了紫砂泥。

宜兴古称阳羡,地处浙江北部的天目山、莫干山向北延伸的余脉和长江三角洲的交接地带,地层底下蕴藏着丰富的陶土矿。

先秦时期,吴越文化在此交汇。宜兴地区的制陶业,自汉至唐,一直绵延不断,在这块土地上发展得如火如荼,并带有着鲜明靓丽的文化色彩。

因茶而兴·发展历程

饮茶之风始于汉,兴于唐而盛于宋。唐肃宗时起阳羡贡茶名冠全国。自明代开始,饮茶遂摈弃龙团凤饼,改用散茶沏泡。由于泡茶的需要,身型小巧、方便啜饮的紫砂壶应运而生,有世间茶具称为首之美誉。紫砂与茶文化相结合,演变为独立于茶文化、陶文化而自成体系的紫砂文化。

自宋出现原始紫砂陶,到明代紫砂壶初创,并不断向雅俗共赏发展。及至明末清初而繁盛,并进入宫廷。到近现代,紫砂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欧洲、东洋,并屡次在世博获奖。改革开放以来,躬逢经济发展,紫砂业界人才济济、新品迭出,紫砂拍卖屡创新高,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艺术魅力·文明符号

紫砂经过历代名工巧匠的传承演绎,以其文化包容性,早已从单一的实用茶器转变成人们生活审美的物化和个人意趣的体现。一件优秀紫砂作品,总能让人浮想联翩、回味再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紫砂因其自身魅力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当下极为热门的艺术门类。

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紫砂工艺,以及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宜兴紫砂,极大地体现了工匠精神。紫砂陶,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传播文明的使者,已成为中华化长河里熠熠生辉的独特符号,又在向世界非遗冲刺。

紫砂特性·原料加工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一丸土说的正是紫砂。紫砂泥是陶都得天独厚的优质矿产,主要由石英、粘土、水云母和赤铁矿组成其成品泥具可塑性强、生坯强度高等良好的工艺性能,能单独成陶。烧成后呈双重气孔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即使突遇冷热水质浇灌也不炸不裂,物理稳定性好。紫砂陶不需施釉,素面素心,把玩时间越久,其特有的沉稳亚光特性尽显风雅。

用于制作紫砂陶的泥料统称为紫砂泥,其原泥基本为紫泥、绿泥、红泥三种。在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紫泥、绿泥、红泥三种原料可单独使用,也可根据需要互相配比掺和使用,忽葡萄而绀紫,倏橘柚而苍黄,从而得到深栗色、海棠红、青灰、墨绿、黛黑等等五彩斑斓的颜色。

"殂白砀,凿黄龙"。

紫砂泥的开采,因红泥接近地层表面,人们一般为露天开采为主。而

紫泥、绿泥的开采却比较复杂,需深入数十丈乃得。开采泥工按矿层引脉,用镐开凿,用人力背挑,劳作艰辛。上世纪五十年代起,逐渐采用机械开采,钢轨缆车输送。紫砂泥料与陶土甲泥一起开采,再精选加工,大约吨陶土方能得一吨左右紫砂泥。

原料加工

从矿层中开采出的紫砂矿泥,外观类似岩石,俗称生泥生泥散放露天,风化成细碎颗粒,然后石磨碾碎、过筛、加水拌和,再经人工反复捶炼制成熟泥。现在则采用粉碎机粉碎,经真空练泥机制成熟泥

熟泥经过较长时间陈腐,让水份均匀分布,泥料腐化,有机物质分解产生胶质,成为腐泥。这样既有利于改善泥料性能,亦能使紫砂烧成使用后更加温润可亲。

宜兴国家级工艺大师

博物馆里挂有宜兴著名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图片介绍等。如:

徐汉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1932年生。1952年拜入顾景舟门下,为顾老第一弟子。1955年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1960年随同师父顾景舟一起进紫砂研究所专事设计和创新,1975年进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深造,1984年任宜兴紫砂工艺二厂总工艺师、紫砂研究所所长。功底扎实,尤善作各式微型小盆,每有手迹,均称汉棠盆

汪寅仙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1943-2018)。195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吴云根、朱可心等人学习紫砂陶艺,尤擅花货制作,具有颇高的艺术造诣和娴熟的制作技艺。作品气韵生动,酷似自然生态,惟妙惟肖,具有浓厚的东方艺术文化特色和高雅的艺术欣赏价值。

吕尧臣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代表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1940年生。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吴云根学习紫砂技艺,后又得到朱可心、顾景舟等大师的指导。1970年进紫砂研究所从事紫砂造型设计。先有吕竹"之称,又开创独具特色的吕式绞泥,被誉为壶艺魔术师”。

顾绍培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1945年生。1958年进宜兴陶瓷中学学习,受温春芳等老师启蒙,是年又转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老艺人陈福渊,后得顾景舟长期悉心指导重携,深研诸名师技法,集各派之精华,融艺术个性于一体,作品曾获德国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

何道洪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院级高级工艺美术大师

1943年生。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王寅春学艺,擅长光素器与筋纹器制作。后又得裴石民指导,深研花货制作技艺。1976年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光素器圆润敦厚、筋纹器工精艺谨、花货细腻优雅,在传统基础上提炼形成了醇厚雄劲、工艺精湛的何氏风格。

曹婉芬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1940年生。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朱可心、裴石民学艺,又承王寅春、顾景舟教泽,技艺功底全面扎实。作品秀丽大度、气韵飘逸,既不失历史传统,又融入时代文化理念。

徐秀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代表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1937年生。17岁拜任淦庭为师学习紫砂陶刻。1955年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1958年参加轻工部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民间雕塑研究班,后转入泥人张工作室学习彩塑。1996年创办长乐弘陶庄。

谭泉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1939-2017。上世纪50年代跟随任淦庭学习陶刻装饰。在长期的工作学习中,细细揣摩曼生三刀法、板桥郑书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1975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训班深造。其金石篆刻、书法绘画、花鸟、山水、人物俱佳。作品构思新颖,风格清新洒脱。

李昌鸿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1937年生。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1958年起任紫砂工艺厂技术辅导、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副厂长、总工艺美术师等职。1984年与夫人沈华合作竹简茶具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

周桂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1943年生。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王寅春、顾景舟学习紫砂陶艺。以其简练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大匠不雕的风度引领紫砂新风。其作品大气豁达、洒脱中也蕴含着女性的秀丽与和美。

鲍志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1946年生。字乐人。1959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谈尧坤、诸葛勋、范泽林学习陶刻。1962年又转师吴云根门下学习制壶技艺。1965年得任淦庭教泽,从事陶刻创作。1975年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学习。致力于紫砂艺术的创作研究。

明清大家

紫砂鼻祖 供春

供春,传为明正德年间人。原为学宪吴颐山的家僮,侍候主人读书于金沙寺中。寺内一老僧善制壶,供春闲暇之余,窃仿老僧心匠,也学着淘土抟坯,茶匙穴中,指掠内外,壶上隐见手指螺纹。其作品栗色闇闇,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矣。被世人誉为紫砂鼻祖

千载一时 时大彬

时大彬,号少山,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宋代尚书时彦裔孙,紫砂工艺史上的巨匠。他从各方面总结了前人经验,确立了传承至今的紫砂壶成型技法,在紫砂用泥、造型、铭刻等方面,都有较高造诣,并培养了李仲芳、徐友泉等一批紫砂名艺人。其作品早期多仿供春大壶,以朴雅见长。后期作品,因与娄东文人交游,投茶之趣,遂改制小壶,把壶艺推向一个新高度。所创六方、提梁、僧帽诸式,流传甚广。时人对他评价甚高,有明代良陶让一时之美誉。

小壶妙手 惠孟臣

惠孟臣,传为明天启至清康熙年间人。时大彬后又一制壶名手。大壶浑朴,小壶精妙,壶艺出众,独树一帜。作品小壶多、中壶少、大壶最罕,尤重铭刻,笔法绝类褚河南。以擅制小壶驰名于世,称为孟臣壶。后世仿制者甚众,广东潮州茗饮喜小壶,故粤中伪造孟臣小壶触目皆是。其所制梨形一式对欧洲早期制壶业亦有巨大影响。

花器巨匠 陈鸣远

陈鸣远,号峰,又号壶隐,清康熙、雍正年间人。他自制自镌,雕镂兼长,制品多出新样,铭刻古雅流利,具有晋唐意韵。《阳羡名陶录》评价其云: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其所制茶具、文玩无不精妙,丰富了紫砂造型艺术,并将壶艺、品茗与文人意趣融为一体,极大地提升了紫砂艺术价值。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其人其作,名噪中外。

文人丰碑 陈曼生

陈曼生,字子恭,名鸿寿,号曼生,清乾隆、嘉庆年间钱塘人。嘉庆六年拔贡,官至淮安同知。其诗、文、书、画皆以资胜。篆刻追踪秦汉,为西泠八家之一。他任溧阳县令时,公务之余创制砂壶新样,由紫砂名工杨彭年、邵二泉等制壶,其与幕客江听香、郭频迦等撰铭书刻,世称曼生壶。在其倡导下,紫砂与诗书画印、儒释道精神相融合,文人气息浓郁,允称壶艺中兴

一壶千金 邵大亨

邵大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人。年少即有大名,秉性刚烈,情趣闲逸,艺技超群,其作品浑厚、精到、大度,堪称集壶艺之大成。大亨壮年便死于乱世,作品传世尤稀,其作在当时就已被视为珍宝,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近代紫砂泰斗顾景舟对他推崇备至,评价其云:从他选泥的精练,造型上审美之奥邃,创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艺的高超,博得一时传颂,盛誉之高,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慨。

紫砂重要时期概览

在利永紫砂博物馆,也大致了解了宜兴紫砂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

草创期(宋至明初)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1976年丁山蠡墅羊角山发掘了一处古龙窑遗址,发现了大量以壶、罐为主的早期期紫砂残器,经鉴定,此古龙窑始于北宋,从而成为紫砂始于北宋的实物佐证。

不过,宋代只是紫砂的原始初创阶段,那时的紫砂壶器,用龙窑裸坯烧制,断面呈紫红色,常有火疵现象;元代紫砂壶已开始铭刻装饰,大都供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烹茶之用。

典范期(明中晚期)

据史籍记载,真正的紫砂壶创始于明代正德年间,金沙寺僧和供春可看作是紫砂专业化、艺术化的开创者。

从嘉靖到万历年间,紫砂从日用陶中独立出来逐步形成自己的工艺体系。这一时期的时大彬是紫砂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对壶艺的杰出贡献有:一是完善了紫砂成型的基本工艺,培养大批人才。二是创新了调砂、配色以及许多新款造型。三是与文人交往,由大壶改作小壶,并形成了朴雅典重的壶艺风格。

明代中后期,以时大彬为代表的名匠辈出,制作工艺日趋规范,为适应当时饮茶风尚,砂壶也更加精工雅致,这一时期可称为宜兴紫砂的典范期。

繁荣期(清康乾时期)

清代,宜兴紫砂进一步发展。明末清初著名紫砂大师当首推陈鸣远。他是一位极富创造性的艺人,作品种类丰富,造型上多以自然形体入壶,是紫砂花货的一代宗师。

康熙、乾隆年间紫砂进入宫廷,工艺上受宫廷影响,并在壶体上加以珐琅彩、黑漆描金等二次加工,造型则趋于繁复,出现一股奢华纤巧之风。康乾盛世,在宫廷需求、文人雅好和海外市场的多方推动下,进一步刺激紫砂生产,是紫砂的繁荣期。

万福莱著《销往欧洲的宜兴茶壶》

转化期(清嘉道至清末)

清嘉庆年间,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在他任溧阳县令期间,与幕僚设计壶样,交由杨彭年等名艺人制作,并亲自题铭镌刻,这些壶造型朴雅、铭刻隽永,被称为曼生壶。其后晚清浙江书法家梅调鼎创建玉成窑,请名匠王东石、何心舟制壶,有字依壶传,壶随字贵的赞誉。这一时期的壶艺风格一洗康乾铅华,回归质朴之文人气息,可以称作是紫砂的转化期。

《菊花紫砂壶图》陈曼生作

复兴期(民国)

民国时期的紫砂业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从民国初到1937年,在实业救国的影响下,紫砂业大力发展,出现一派繁荣的景象。那时蜀山、川埠、潜洛及周边农村,几乎家家捶泥,户户制坯,龙窑日夜不歇,产品产销两旺,还远销东洋、南洋各国。在人才培养上,除家传、师承外,企业还创办了陶工传习所,后又成立江苏省立宜兴初级陶瓷职业学校。任淦庭、顾景舟等七艺人也是在民国时期学艺成才的。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丁蜀窑场遭日机轰炸,次年沦陷,紫砂大受打击,陷入人亡艺绝的困境。

民国利永

民国初,多家紫砂企业和陶器店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利永(利用)、豫丰、福康、吴德盛、铁画轩等,甚至还有一家短期存在的国营江苏省立宜兴陶业工厂。宜兴利永陶器公司是这些众多企业中创立最早、业绩最优、经营最长的一家。

利永陶器公司于民国二年(1913)在上海注册成立,公司在上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在蜀山建厂设窑,制作经销紫砂高档茗壶,聘请当时紫砂名匠任技师,如程寿珍、范大生、俞国良、李宝珍、冯桂林、汪宝根等。公司讲信誉、抓质量,产销两旺,声誉日隆,产品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堪称民国紫砂陶业的行业翘楚。

1926年利永陶器公司的各式紫砂壶、杯、碟参加费城世界艺术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证书。

利永陶器公司不但在紫砂的生产、营销方面业绩突出,还多次组织艺人作品参加世博会,提高宜兴紫砂知名度。民国初期,宜兴紫砂先后参加5次世博会,利永公司每次都积极参加,并多次获奖。1926年公司送展的各式紫砂壶、杯、碟在费城世界艺术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1930年送展的紫砂陶在比利时列日国际博览会上获银质奖章。1915年美国巴拿马国际赛会、1933年美国芝加哥博览会、1935年英国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公司都组织技师的作品参展。

1915美国巴拿马世博会,程寿珍制掇球壶得头等奖。

创新期(现当代)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扶持发展紫砂产业。1951年成立宜兴紫砂产销联合营销处,统一组织生产、销售,1954年,37位紫砂艺人组建紫砂工场(隶属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组建宜兴县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场。1958年成立宜兴紫砂工艺厂,此后近30年该厂成为宜兴紫砂生产的唯一一家专业工厂。

这一时期,最有名的艺人当数七辅导,他们不但自己精心创作了许多精品,还悉心培养了数以百计的青年艺徒,成为新时期紫砂发展的骨干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宜兴紫砂迎来了繁荣发展的黄金期。

七大老艺人

任淦庭(1890-1968)

原名干庭,著名紫砂陶刻名家。自幼喜爱书画,潜心钻研陶刻技艺,特别注重写意笔墨的线描变化,讲究各体书法、文学诗词,使陶刻装饰与紫砂艺术风格和谐统一。他善于在各种紫砂茶具、花盆、鼎罐、文房玩具上刻绘山水、花卉、翎毛、人物等。作品笔力遒劲,自成章法,真草隶篆,各具风骚,尤以大篆和古隶见长。被评为国家名牌手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

吴云根(1892-1969)

又名芝莱。14岁拜汪生义为师学艺,与汪宝根、朱可心为师兄弟。擅长竹器制作,作品多次选送参加国内外大展。1915年应邀去山西任技师,1931年受聘于宜兴职校窑业科担任技师,1954年参加宜兴陶业合作社,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

裴石民(1892-1976)

原名云庆,又名德铭。早年习艺,擅制仿古紫砂器,颇负盛名。所制水丞、杯盘、炉鼎等器,造型典雅别致,具有青铜器敦厚稳重之特点,尤以仿真果品最佳。有陈鸣远第二之美誉。作品风格清秀不俗,技艺精湛严谨,为紫砂历史上求新求变,不可多得的能工巧匠之一。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

王寅春 (1897-1977)

生于江苏镇江。13岁拜赵松亭、金阿寿为师,学习紫砂陶艺。三年满师后,上门帮窑户当制坯客师。1921年起,赴上海仿古而名扬沪上。作品质高艺精,最擅光素器与筋纹器,是勤奋而又多产的紫砂名艺人。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

朱可心(1904-1986)

原名朱凯长,14岁时拜汪生义为师学艺。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教员。1932年创作的云龙鼎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荣获"特级优奖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1959年带领弟子汪寅仙成功复制国家一级文物藏品明代'圣思桃杯'。同年参加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世界陶瓷展览会,作品松鼠葡萄壶”“松竹梅三友壶获一等奖。

顾景舟(1915-1996)

原名景洲,别号曼晞、瘦萍、壶叟、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等。17岁跟随祖母邵氏学艺,从此踏入紫砂艺坛。承袭家中制壶客师储铭等人之技艺,出道时就已崭露头角。1954年进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被国家授予当时工艺美术行业最高荣誉工艺人称号,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1988年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其在壶艺上成就极高,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极大,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

蒋蓉(1919-2008)

别号林凤。11岁随父蒋鸿泉学艺。1940年随伯父蒋彦亭至沪,在其指导下仿古紫砂器。1955年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同年创作的"荷花壶"在全国工业会议上被评为特等奖,并为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等国家制作国礼。象形写实及色彩明艳是她作品的鲜明风格。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1995年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顾景舟展厅

利永博物馆专设“顾景舟”展厅。

陈列现利永集团董事长杨飞先生创立时期收藏的顾大师展品。如:

扁腹

仿古壶

井栏

洋桶

此乐提梁

双圈

僧帽

等等。

走出博物馆,转身来到游客体验中心。

这里有游客参观的休息场所、游客体验制陶的教室等。

厂区里有当年烧窑的烟囱和龙窑等。

陪同参观的利永马副总介绍:如果要开龙窑烧制,还要向政府部门报批。

在利永总经理室听哲学系毕业的沈总谈紫砂艺术的“大道至简”和“文化自信”等,颇有感悟。

感激杨董事长的礼物“仿古壶”的复制品,想到在沈阳故宫观赏清朝时期的复古仿制陶瓷、玉器和青铜器等。

现代意义上的创新有三类: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创。科技与艺术史一脉相承。

参观利永紫砂博物馆不虚此行!

利永紫砂博物馆由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目前紫砂行业内民营企业中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历史谱系最为完整的紫砂博物馆。

该馆由国际著名设计师、集美组执行总裁梁建国教授设计,于2017年5月正式开馆,前后耗资逾6亿元。

博物馆分上下两层,展厅面积3000余平方米,馆藏自紫砂陶创制以来各个时期经典紫砂陶作品2000余件。

云集陈子畦、惠孟臣、陈鸣远、邵大亨、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等明清至民国大家佳作百余件;吴云根、裴石民、朱可心、蒋蓉等紫砂七大老艺人存世精品七十余件。

作为景舟壶藏有量最高的公司,特设顾景舟专馆,集中展示一代宗师”的作品数十件,尽显“壶艺泰斗”大匠之风。

此外,馆内还囊括当代国大师、省大师力作及中青年实力派新作等。

整个博物馆脉络清晰,精品纷呈,可谓是全球民营企业中馆藏最丰富的专业性紫砂博物馆。

2023年7月6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砂壶名人录
想买紫砂壶就搜“泥石头”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季益顺简介|紫砂壶名家
紫砂壶历代名家有哪些? :紫砂壶名家周桂珍 - 紫砂世家
高档宜兴紫砂壶【无由杯】 | 紫砂壶名家【王涛】作品 | 泥料【原矿紫泥】 | 紫砂壶收藏
迷一样的紫砂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