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 篇 小 说《落 云》第一章

   落云小组

1937年4月的上海,空气依然有些阴冷。王一升骑着一辆邮差专用的英式28吋自行车,围了一条深绿色的围巾,斜挎着邮包,穿行在唐山路(原塘山路)到霍山路的路上(原汇山路)。战争的气息让街上的人们都显得紧张而焦虑。日军的军舰已驶进外滩,让整个城市上下都感受到了压力。王一升保持着警觉,用敏锐的眼神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他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及任务的重要性,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此刻的上海,已有数千犹太人因战乱从欧洲汇聚过来,在唐山路和霍山路一带建立了临时居住区。而中央教导总队的特战小组,也在这个关键时刻潜伏进入上海,执行着极为神秘和艰巨的任务。

街上一些孩子在追逐打闹,王一升不得不减慢速度,右手按响了车铃。他扫了眼不远处的小公园,一切都很正常,那个编号为79号的邮筒像个门卫在门口静静等待。他滑行了几米,把自行车停在吉斯咖啡馆门前,然后快步上去,熟练地拿出钥匙打开邮筒。里面有二十多个规格不同的信封和几张英文的房屋买卖广告宣传页。王一升表现轻松地把信封分类并放进邮包,又看似自然地把一张有彩色边框的广告页塞进了包里。这才是他今天过来的真正目的:油条传递的是有关日军提篮桥监狱和公平路码头的日常情报。

王一升,中央教导总队参谋部的中校参谋,身材高大,体型健壮,面容轮廓分明,深邃的双眸透着坚毅的目光,是一位极其聪明、机智和勇敢的北方汉子。他毕业于德国柏林军事学院,不仅擅长拳击、武术等多种格斗技能,还是情报分析和密码破译方面的高级专家。作为该学院毕业最优秀的中国学员,王一升有着非常出色的领导能力,在小组成员和上级长官部享有很高的声誉。执行任务时,他总是高度警觉又保持冷静,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去年冬天,王一升率领了一个由三名德国柏林军事学院毕业的中国学员组成的谍报小组,潜伏进入虹口日本租界区。任务级别为绝密,直属中央教导队总队长桂永清中将指挥。为方便联络和保密,王一升用上海市民喜欢的早餐为小组取名为“四大金刚”,由代号“大饼”的王一升领导工作。现在,王一升作为海伦路邮局的一名普通外勤人员,实际工作包括汇总和分析小组成员收集的情报、电台保护并与上级电报联系、发出新的任务指令以及设定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措施。

另外三位小组成员是:

陈蓝,代号油条,中央教导总队参谋部少校参谋。他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身材不高不矮,略微有些消瘦,五官不算很精致,面部线条柔和,有一种自然的亲和力。但是他目光犀利,闪烁着光芒,并且在危险的情况下总是能保持镇定、冷静应对。陈蓝非常擅长伪装和化妆,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外貌,避免被日军发现,同时也能够深入敌人内部搜集情报。他现在是混迹于唐山路提篮桥区域的一个三轮车夫,以此掩护他的真实身份。

卢小强,代号粢饭,是参谋部谍报科长。他出生于定海县(今属舟山市,民国时隶属于宁波)的一个渔民家庭,肌肤黝黑,身材高挑非常结实。他略带稚气的面容上却有一双犀利的眼睛,能够透过表面的伪装,看到事情的本质。在外表上,粢饭显得不太引人注目,但在谍战方面有着非凡的天赋:他精通五种语言,情报分析能力极强,并且是一位特等射手。在危急时刻,他也能保持冷静,独立应对各种突发和复杂情况。现在,粢饭的对外身份是公共租界外滩警察局高级警员。

李文斌,代号豆浆,是四大金刚小组中的传奇人物。他也是柏林军事学院毕业的全科优秀学员,并且拥有一项超乎寻常的特殊技能——可以水下潜泳20分钟不换气。他的身材中等非常宽厚,视力过人。尽管现在豆浆表面上只是一个公平路码头的普通吊车操作工,看起来一点也不起眼,但他在小组中的任务却至关重要:他负责详细了解公平路码头的潮汐水情、货物搬运、舰船靠停以及日军对码头的防卫措施,所有的一切都必须牢牢印刻在心里。

1931年的一·二八淞沪会战后,日本大本营将占领上海作为侵华南进的重要战略目标。同年,日本陆军陆续派遣大量部队进驻上海及周边地区,杨浦区的宪兵司令部和虹口的海军陆战队特别司令部也呈常态化战时部署。此刻,日本黑龙会和特高课的特务们在上海大肆活动,暗杀、绑架抗日人士的恐怖行动屡见不鲜。英美公共租界势力被不断压迫和蚕食。随着帝国海军四艘航母和三十多支军舰逐步从吴淞口到外滩布局,上海像座孤岛,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乌云中翻腾不已。

国民政府也在调集大批部队前往上海靠拢,36、87和88三个德械师已在进行后勤保障和战前动员。而中央教导总队正在积极整编,随时准备参战,云桂湘系的部队已经换装市保安团制服进入上海。战火压城下的上海,各种抗日势力也风起云涌,全力备战。我党地下组织积极发动工人、学生和市民上街游行,讨阀汉奸,抵制日货,全力为部队募集军饷。而以十六铺和公平路码头工人为主要成员的斧头帮,也在帮内发布汉奸和日军密杀令。在这个关键时刻,王一升特战小组奉命进入上海执行极为艰巨和神秘的任务:“落云”。

“落云”是这个潜伏任务的真正名字。除了桂永清总队长和王一升外,只有国府最高领导层的两三人知道。桂中将派遣自己的掌上明珠出动。临行前,他只对王一升说了一句“云在,人不归”,也只有王一升理解这句话的生死含义。

四大金刚踏入上海,携带了一部美式便携式军用电台、一把德制狙击步枪和十发狙击弹,每人配有一把柯尔特手枪和两个弹匣。王一升知道,此行目的并非作战,这些装备足以应对危急情况。其他三人都是老谍报,因此也不会多问一句跟任务相关的内容。由于上海宋氏兄弟与教导总队有着深厚的关系,小组成员很顺利地被安排到王一升设定好的工作岗位。在最初两个月的靜默期后,四大金刚开始行动。

王一升对小组成员的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大饼(王一升自己)负责小组成员的情报汇总和分析,保护电台,维持和上级的电报联系,发出新的任务指令,设定紧急情况处置措施。

大饼和油条保持单向单线联系,用海伦路(原欧嘉路)邮局的三个邮筒编号进行情报传递,每周三次,按时间顺序循环投递情报。

油条负责提篮桥监狱和公平路码头的日常情报收集,包括监狱的车辆进出、探视时间的长短、日军守卫的轮岗交替,码头的车辆进出,特别是日军运输车辆的数量、载重吨位等。这些信息对于随时在区域内游走的三轮车夫来说,并不是很难获取,只要保持良好的观察力并维持一段时间,一些常态化的规律就能被辨识出来。

粢饭负责侦查外滩区域日本军舰的动向,情报获取以正常巡察和被动获取为主。另外,他还会接收大饼下达的任务并通知豆浆。每周六下午粢饭会巡逻到外白渡桥上,等豆浆当值中班结束回家路过桥头,根据约定好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进行日常情报的传递。

豆浆的任务要求是详细了解公平路码头的潮汐水情、货物搬运、舰船靠停以及日军对码头的防卫措施,但他只负责收集和研判,不会留下任何文字信息,所有的一切都必须牢牢印刻在心里。每周六跟粢饭的接头也以保证双方绝对安全为前提,对传递情报不做强行要求。

这就是四大金刚小组的潜伏原则。王一升将小组间的联系作了人为隔断,任务交接也进行了技术分离。他从不担心在自己这个环节出问题,对于抗击日寇的大节,他有着成功求仁的决心。随着各种情报的不断积累和清晰,落云计划的实施也在逐渐进入倒计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保卫战几十万国军为什么守不住南京?
让咱们看看,那些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将军是怎样技术性逃离南京城的
南京保卫战德械教导总队为何全军覆没?一位军官日记道出实情
一组罕见抓拍照片:南京沦陷后一位国军勇士孤身冲向敌营的瞬间
粟裕大将的苦恋:姑娘一直拒绝,但是他不肯放弃,最后终成眷侣
南京保卫战中,全军覆没的国军精锐部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