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满园春色莘庄梅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晴空,又是惊蛰前一天,正是探梅赏梅的最佳时机。

位于闵行莘浜路和莘西路的莘庄梅园,中午前,游客正络绎不绝地进园。 公园门口,还有团队游客合影留念。

天公作美,估计今天的游客将超过几万人,可能超过这公园的游客历史记录。这是上海赏梅的最佳三大园林之一。

占地近6万平方米的莘庄公园,分东园、中园和西园。各园梅花遍布,据介绍有几千株、30多个品种。红梅、绿萼、玉蝶等,引来众多蜜蜂前来闻香。

 在我国,梅花栽培已有3000多年历史。早在《诗经》就有记载。梅花以形色取胜。又以韵和品探幽,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等诗画珍爱。

       品赏梅花一般着眼于色、香、形、韵、时、境等方面。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和老枝怪石着为贵。

      宋代文人张功甫在1194年写的《梅品》中,认为赏梅最佳时境有二十六宜:淡云,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珍禽,孤鹤,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苍崖,绿苔,铜瓶、纸帐、林间吹笛,膝下横琴,石枰下棋、扫雪煎茶、美人淡妆簪戴等。近千年后,他也不会想到在气温近24度的情况下来赏梅,也算一宜。

莘庄梅园最早建于1930年,面积是现在的六分之一,已有88年历史。园林不大,但是亭台楼阁还是比较多的,并各具特色。比起游嘉定的紫藤花苑,情趣还是比较丰富的。

莘庄梅园游人如织。有老夫妻俩,有小家庭,也有姐妹群,包括外国游客等。几乎人人都拿着手机拍照。更多的是那些背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们,也忙得不亦乐乎! 

这边在演奏交响乐,那边在搞民族音乐会,还有歌手在凉亭里引吭高歌,不亦乐乎!莘庄梅园成了音乐家的庄园。

莘庄梅园,不仅赏梅,更能欣赏上海市民矫健、优雅和活泼的舞姿。一场上海滩水兵舞就在这梅园别开生面地展开。迎来许多游客驻足观赏。

下午二点出园,朝莘建路停车处走去。那边正好有片绿地。笔直的杉树,透着一股清香。绿地中,有健身场所,旁边正有音乐伴随着跳交谊舞的市民。

闵行老莘庄有梅园成为这里的一大佳景。现在的市民绿化和美景的需求增加,有的还从老远的路赶过来。可惜,这里的停车场缺少,许多游客车只能停在附近的马路边上,或临时作为停车的人行道上。

公园对面或附近的商业设施配套也跟不上。马路树木蔽天,但路面狭小。可能以前车辆不多,路口也没有红绿灯。

有老同学看见我的新浪微博,说:闵行有新的梅园,在他家附近。在虹莘路、莘朱路口,靠外环,比老莘庄梅园大好几倍。去年刚移栽了许多品种的梅花,今年应该全部旺开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里探梅 莘野梅园
赏“梅”景啦!共计96种梅花亮相莘庄梅展,特别推荐其中的绯之丝垂枝哦!
元宵节有大礼——莘庄梅园下周一开放,行车路线、园内看点这里统统有
莘庄公园姊妹园——莘庄梅园明天正式开放,大量美图抢鲜看!
莘庄梅园千株梅花盛放,闻香者纷至沓来
上海莘庄公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