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科技伴随你成长

位于浦东办公商务区域、世纪公园和东方艺术中心的周边,巍然矗立着象征城市精神之一的上海科技馆。这是上海以“自然·人·科技”为主题的大型科普教育基地,主要展示着天地、生命、智慧、创造和未来五个专题馆。这里已成为全国和上海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学习参观的热点,充分发挥了科普教育和科技展示的功能,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大多数观众通过“体验和互动”,热情地接受了现代科技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熏陶。2005年11月中旬,我先后两次进入充满魅力的上海科技馆。通过科技馆公共教育处顾处长的介绍,和领略了科技馆丰富的展示内涵,我感悟到:“让科技馆伴随你成长”乃是科技馆以及浦东科协开展科教展示的魅力所在,在这里,我们能尽情享受到科技与艺术之美。

科幻之城

  把科技馆说成是一座科幻之城,毫不夸张。这是科技馆调动一切科技手段,营造神奇氛围,以吸引观众踊跃前来的第一特色。

诡秘的小岛城堡客厅里,围坐着一些游客。突然,随着灯光的熄灭,传来轻微的敲门声。好象一阵阴风吹来,有人悄悄进来。你的耳边轻轻响起“朋友欢迎您!”的说话声。不一会却是“喀嚓、喀嚓”的声音。“我的剪子很快哦!”,他又说,顿时你毛骨悚然。不久,一阵雷鸣电闪,一群人扑门而入。好多杯碟摔坏,怪笑、狂笑声此起彼伏。有游客差点惊叫起来。此刻灯亮了,一切恢复平静。原来,这些都是神奇的“全息音响”在作怪,根本没人进来过。

在科技馆里的球幕、巨幕、四维和太空数码四大影院里,凭借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观众可到国际空间站、海洋绿洲、大峡谷,充分领略无比奇妙的地球、宇宙的旅程。

无所不能的机器人,下棋 、射箭、弹琴、抢险救灾等,已经不稀罕了。令人叫绝的是,一堂别有情趣的机器人舞蹈,满座惊奇。西湖边上的隙载歌载舞,三叉口的京剧打斗,以及“我们都是机器人”的集体舞蹈,千姿百态的机器人,使观众如醉如痴。

幻影成像、虚拟技术,使科技观无奇不有。在“相对论剧场”,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和牛顿,仿佛就在眼前,他们“眉飞色舞”地在向我们介绍。剧场里真人和虚像扮演一对双胞胎,通过“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的体验来告诉你什么是相对论。

“智慧之光”里,悬挂在空中的巨大水笼头里流下一股清澈的神奇之水,被“疑是银河落九天”。

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告诉了我们以前许多难以想象的科学道理。每个观众都装上了科幻的翅膀,在科技馆里到处飞翔。

科普平台

  把科技馆作为对社会开放的科教平台,吸引广大公众投入科普活动,这是科技馆推广科普的又一亮点。

星期天。有两场由社会来此举办的科教活动就吸引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还有学生,前来踊跃参与。一个是“阶梯网络教育名师演讲”,紧紧地吸引了莘莘学子的目光。还有一个是上海科技馆与华师大二附中“科技之桥”合作活动的启动仪式。华师大二附中陈校长等老师,约100名学生,科技馆公众教育处有关人员参加。类似活动,在双休日,在寒暑假,以及在其他时间里,比比皆是。

除了把本市企业、学校的科教活动引进外,前几年的科技活动周期间,上海科技馆引进了日本的“时间探索展”和挪威的“极光展”,引起广大参观者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强烈兴趣。

这两个展的设计者把时间和极光这些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要素和现象,用尽所有方式全方位地展示在参观者面前。挪威的极光展,除了有很多部分表述北极光生成的科学道理外,大量的内容还涉及到神话、民间故事和传说。可让参观者在参与感受中,在新奇、惊讶中思考,引人走向更神秘的科学宫殿。

上海科技馆在浦东科协的组织和支持下,还与企业合办“小小化学家”、“小朋友玩科学”等活动;组织市民观看“神舟六号”直播;并与周边众多个社区签定了“共建文明、资源共享”协议。

科普平台的搭建离不开社会的多方参与和紧密合作。在浦东科协的大力协调下,由科技馆、气象馆、海洋馆等发起,联合成立了“浦东科普基地联合会”,这是一个更大的科教平台,其活动范围和活动内容,都不断地延伸和扩展。

成长摇篮

   在科技馆里,有一个“设计师摇篮”展区,这里不仅有许多美妙的设计展品让您参观,而且,还有许多设计软件技术,供您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如有家庭装饰、建筑、三维塑像等设计软件。我选择了比较容易上手的:贺卡和名片设计。10多分种后,我把设计好的贺卡、名片,传给设计打印中心。不一会,精美的贺卡和别致的名片就到了我手中。

我带着体验的喜悦,不禁想到:上海科技馆其实也是让每个参观者,或者是许多青少年科学素养提高的成长摇篮。

美国的著名科普专栏作家卡尔·萨根说过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科学家。”这是十分深刻的名言,道出了人类对科学探索好奇的本质。青少年是科技馆的主要观众群体。

上海科技馆曾做过一次调查,上海有80%的中小学生前来参观过。为此,他们推出一系列“让科技伴随你成长”的活动,如:组织建立青年志愿者队伍;向家庭孩子发放科技馆年卡等,以便让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科教活动。

前几年,上海科技馆组织了叶叔华院士、杨雄里院士、傅承启研究员与华东师大二附中的高中学生座谈。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如:到底能不能回到过去,到达未来;人在梦中的时间感是什么样的等,也可以看到科技展览对青少年的启迪作用。

19世纪,奥地利的孟德尔通过在修道院长达8年的豌豆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两条基本规律:遗传是公正平等的,每个遗传因子都有50%遗传的机会;遗传因子的结合是自由的,两者结合的机会符合统计规律。来自科技馆的这一展示给人启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也是一脉相通的。

因此,科普不仅要让人接受科学知识和真理,而且要传播科学思想和弘扬科学精神。要做到这一点,不仅是对科技专业知识的普及,同时还须将文化、艺术、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知识融汇一体来进行。上海科技馆能融科技与艺术于一体,确实不愧于大型的综合科普基地名声。

——原刊于2006年浦东科普《探索和实践》第四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胜|上海科技馆
【原】上海科技馆-8:梦幻儿童乐园
固始县创新开展科普教育推进科教融合发展
【科普场馆】崇明旅游新去处——崇明生态科技馆
科学家与博物馆的奇妙事| “科学 X”
上海科技馆晋升“5A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