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三角联合大学”如何创建?


近日结束的“两会”,会中会后传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热议。其中,据悉有资深委员提出:上海要创建“长三角联合大学”建议。联想到前不久网上对于宜兴大学的倡议等。“十四五”发展规划期间,许多地方都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厚望。教育科技领先,已成为未来三十年发展的一个持续热点。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又掀热潮

安琦、钱世超、邹云增、朱乃楣、乔国强五位政协委员在这次“两会”上提交联名提案,建议“上海应该尽快增办若干所新大学”提案建议,相关部门应及时组织专家研讨,制定相关措施提升高校规模和质量,并确定具体发展目标,尽快为上海增加若干所高质量的新大学。

提案认为,上海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心城市,在新建大学方面,可以参照广东模式,按照高起点的方式来进行引进国内、国际一流大学的资源,通过办分校,或者是合作办学的方式,建设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一流的新大学。

“新增的大学一定要缜密规划,要结合上海的实际特点、优势和城市发展方向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布局,要瞄准新技术革命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上海的建设目标。”

提案还建议,上海可以继续整合上海的高等教育资源,创办新的高起点大学。“比如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大学,已经在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上处于国内较为前列的位置,应该优先重点扶持这两所大学,使其早日进入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同时对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大学,或者是这些大学的某些学科,也要采取措施扶持,使其快速发展,尽快发展为国际一流水准。” 

另据报道: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蹄疾步稳。2018年4月13日以来,全省累计签约引进31所国内外知名高校、51所国内外知名中小学校落地办学,累计签约教育项目110个,累计开工项目400个,总投资约300亿元。

如: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围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引进相关A+学科高校,初步形成“高原”集聚。首批签约入驻高校13所:

 中国传媒大学及其外方合作院校考文垂大学、海牙皇家音乐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阿伯泰邓迪大学、多伦多大学,主要学科为创意设计、数字传媒、数字音乐、动画设计等。

 北京体育大学及其外方合作院校阿尔伯塔大学、罗格斯大学、马德里理工大学、斯德哥尔摩学院,主要学科为体育休闲、运动康复等。

 中央民族大学及其外方合作院校爱尔兰科克大学。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引进理工农医类高校独立办学或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打造高峰。目前,已经签约引进的有:南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正在洽谈的有:华中科技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技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国索邦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三亚崖州湾科教城。聚焦深海科技和热带农业(南繁育种)等领域,引进知名高校设立研究生院、研究院等,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高等教育集群。

河南大学落户科教城并设立“河南大学三亚研究院”等机构,开展硕博层次人才培养,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

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已进驻其中,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戴维斯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等世界顶尖农业高校A5联盟开展合作办学;
   ●教育部安排三亚崖州湾科教城办学高校2020年单列研究生招生计划739名,其中博士150名、硕士589名,已于9月正式招生开学;
   ●已引进中国工程院包振民院士,中国海洋大学赵炜教授等专家团队和高水平人才近100名。

 一批教育对外开放重大项目落地。

中国首个境外高水平大学独立办学项目——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已经签约落地洋浦,计划明年秋季开学;

世界专业排名第一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独立办学已经签约落户三亚,目前也按明年9月份招生的目标在加快推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英国爱丁堡大学联合举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医学院已达成意向落户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试验区;

海南首家高职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乌拉尔学院获省政府批复并报教育部备案。

一批国内外知名学校落地 海南全省已累计引进清华大学附中、北京大学附中附小等103所国内外一流中小学校落户海南,提供优质学位13万个。

国际学校陆续落地开学。哈罗公学今年9月已正式开学;加快推进德威公学、威雅公学和卫斯理安学院附属海南国际高中等国际学校建设。还引进北京海淀外国语学校、枫叶国际等国内品牌,共18所学校可提供国际化教育学位2000多个。同时,积极打造“学在海南=留学国外”品牌,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一批高层次人才及人才团队相继落户。扎实推进“好校长、好教师”引进工程,采取“校长+骨干教师”团队引进的方式,省级层面共累计向全国引进 300 名“火种型”的“好校长、好教师”。

大力推进教育人才引进工程,“4·13”以来全省教育系统累计新增人才16057 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098人,柔性引进人才1129人。引进的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由社会力量创建民办大学热潮延续。据“宁波发布”消息,宁波镇海中学85届校友虞仁荣先生决定捐资200多亿在家乡高标准建设一所理工类的新型研究型大学。项目的选址已基本确定,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宁波市民政局2020年10月份公布的许可事项显示,“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已成立,许可内容的其中一项便是:“资助民办大学的建设发展”。

2021年1月13日,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区政府2020年12月份工作总结》,明确提到:深入推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和“三个年”行动,抓实项目谋划。加快甬江实验室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两库两机制”,推进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建设及相关产业落地工作做好东方理工大学规划范围(庄市片)征拆数据排摸及安置地块初步选址,验收通过筹建办办公场地。

      区域性教育品牌也已呼之欲出

1月22日,广州市黄埔区一届七次党代会召开。会议期间,黄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通过审议正式出台。

计划的“科技全链条融通创新”部分透露,加快推动广东省大湾区中医药科技创新联合研究院、中科院空天信息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广州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建设,力争早日落地运营

昔日的“黄埔军校”处,将加快筹建黄埔大学进一步吸引国内双一流和港澳高校在黄埔设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顶尖学院和重点实验室。

一个市辖区建大学,这在全国范围内很难找到第二家!自从2015年黄埔区和萝岗区合并后,新的黄埔区一跃成为广州市第二强区,GDP超过海珠、越秀和荔湾这些中心城区,工业产值更是占据了全市一半。

广州黄埔区目前只有五所大学,分别是广州航海学院、广州商学院、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黄埔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目前,广州知识城有一大片区域被规划为科教区,目前也引进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最主要的是,知识城有大片空地,拆迁起来没有后顾之忧,一切都可以重新规划重新开始。

       对新型的大学模式初步构想

这次宜兴大学热议的帖子,在网上转发点击的有1.1万多,留言几十条,在宜兴“两会”上也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正式提出提案等。这与上海的“两会”有委员提出要创建“长三角联合大学”的动议不谋而合,遥相呼应。

正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掀起新一轮发展高潮下的必然趋势。也是长三角民众对于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热切期望和需求。

那么,新型的高等教育是什么模式,有什么特征呢?

上述提到的海南、宁波等,包括提及的广州等,目前正在兴办的大学不外乎有这样几种模式:一是海内外合作或合资创办的;二是国内相关大学与地方合作或半分院的;三是民营企业家、教育家投资创办的等等。同时,更注意历史区域性教育品牌精神的弘扬等。

我们心目中的“长三角联合大学”又是什么模样呢?

1、主要由国内著名大学与世界著名大学联合在长三角区域内创办;创办所在地区域政府划拨土地合作建立;

2、该联合大学主要结合长三角城市群瞄准世界级城市目标,以产业发展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人才培养等为主要教学内容的;

3、该大学以学历和职业教育“双贯通”为主,学生职业教育培训和学历教育可以互相打通,专业和本科直通,研究与应用紧密结合,产学研紧密结合;

4、大学不设立围墙,完全开放型的,与街区融合,类似英国的牛津大学等,不同学院有不同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公共教学设施内外开放,实现校区、街区、园区等“三区融合”;

5、大学设立学分制,文理联通,学生可以选修、必修、特修等,根据本人基础和特长完成必要的课程和学分制,也不设特定学期期限,只要满足学分和一定的论文要求,就可毕业,特别强调学生的社会(企业)实践要求等;

6、实施线上、线下充分结合的新型办学模式,或者纯线上或纯线下,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校贯彻以“学生为中心,选择自由为原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长三角联合大学长袖善舞,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7、学校实施校长负责制、教授治校,建立校董会,吸收社会名流和企业家加入校董事会;学生民主评议教授等。

8、学校打破行政级别,不列入国家部(局)级编制,可以对标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建立独立的评价指标体系;

9、学校按城市群总部、都市圈分院设立,总部或可选址上海,也可选址长三角城市群物理空间中心交通便捷之处,分院可按城市群产业集群的不同集中区域设立。

       2021年1月28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3所高校共同发起!又一重要大学联盟成立
一些高校为何热衷改头换面?引发吐槽不断
马书记又要为深圳引进两所大学!未来深圳将建23所大学,在校生约20万人!
多所“新大学”,叫停、延期!
这个省曾拥有三所中国顶级大学!如今却是高等教育“洼地”?
2023年招生!一批新大学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