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别策划】在防钢基地,这个“世界之最”你知道吗?

位于北部湾畔的

广西钢铁冷轧厂

是一条世界先进的冷轧生产线

拥有世界最顶尖的冷轧生产设备

两年前

这里停产荒废

厂房破损、产线锈蚀、灌草丛生

如今

这里改头换面

机器轰鸣、职工忙碌、生机焕发

而这一切

都是因为有了新的主人

——柳钢人

得知柳钢要接手该厂

一些质疑声音随之而来:

这产线设备好比钢企里的“宝马车”,柳钢人能开得动吗?

面对疑问,2018年3月,柳钢集团冷轧板带厂干部职工首先进驻,肩负着要把产线“开”起来的重任,他们以一股不成功决不罢休的狠劲,仅用不到十个月就克服了缺少图纸资料、技术封锁、设备缺陷甚至瘫痪等诸多困难,成功实现冷轧厂全线贯通,并逐步采用5G等技术服务优质生产……

他们

用行动证明了

“柳钢人不仅能开‘宝马车’

更能将‘宝马车’开到世界最前端”    

从设备瘫痪到全线畅通

攻坚克难惊艳“柳钢速度”

 “一片滩涂、沙丘、灌草丛中显得尤为荒芜!”

郭志杰是最先一批到广西钢铁冷轧厂的柳钢职工,刚来时,这里的厂区变压器烧坏超一年,大部分电子设备处于瘫痪状态,带钢全线锈蚀。

这一切,让郭志杰和同事们都显得很无力,他们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

如何让来自法国、德国、日本等世界顶尖的冷轧生产设备恢复运转?

唯知其难,志在必改。在经过数天的集中讨论后,郭志杰和同事们快速投入到工作中。

带钢锈蚀,他们就反复讨论画图,创新采用分段反向抽带法,成功取出生锈的带钢,保护连续退火炉。

为节约成本和快速恢复产线生产能力,他们通过查找同类案例资料、消化吸收外方技术,就地取材,自主开展连退炉快冷段设备气密性测试。历时29天测出漏点697处,并主动联合设计方一起完成全国首例连退炉快冷段设备改造,实现了30%氢气含量的快速冷却工艺,为生产高等级汽车用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外方提供的连退机组圆盘剪成套设备调试搁置,他们克服没有图纸资料等困难,结合柳钢本部国产圆盘剪的基本原理和经验,对连退机组圆盘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对动作异常的部位进行拆卸检查修复,逐步恢复了圆盘剪的切边功能……

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郭志杰和同事们每天都泡在厂里“捣鼓”设备,经常躺在沙发上就睡着了,有时来不及洗澡第二天头发油亮亮的就去上班,大家都笑称他们是“发哥头”。

“为解决设备、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绞尽脑汁。”

冷轧厂自动化室主任艾新荇清楚地记得,2018年7月,为恢复连退机组控制系统,他们与外方“斗智斗勇”,反复沟通协商,经过5轮拍桌子般沟通谈判,外方厂家最终妥协同意协助恢复生产设备。

“当时感觉快崩溃了,但是我们必须坚持,无论过程有多艰难。”

为了调动一切资源和节约成本恢复产线生产功能,艾新荇和同事们想尽一切办法收集资料,竭力争取外方技术指导、网上查阅资料、第一时间坐20多个小时绿皮火车硬座赶到外省一家先进钢企学习取经……在面临技术封锁的情况下,想尽各种办法将设备资料一点一点汇总,为冷轧厂优质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是这股敢想敢拼的狠劲,广西钢铁冷轧厂交出了一份份亮丽的成绩单:

2018年6月25日

进驻3个月后,复产第一卷成品卷下线;

2019年1月28日

2号镀锌机组成功复产,冷轧厂实现全线贯通;

2019年5月

酸轧机组和连退机组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轧制出0.4mm极薄规格产品,还成功轧制出宽度为1580mm的冷轧带钢;

2019年7月1日

2号镀锌机组成功试制出锌层厚度为275g/㎡(双面)的热镀锌彩色涂层基板,填补了柳钢在该生产领域的空白;

2019年8月6日

连退机组连退炉快冷段设备升级改造工作圆满成功,其中炉壳及风管更换系全国首例;

2020年7月15日

广西钢铁冷轧厂连退机组日产量和班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日产量达到2948.7吨,班产量达到1539.4吨,两项数据均为机组复产以来最高纪录。

从四处荒芜到全面生机

点滴变化折射“柳钢实力”

唐易荣是广西钢铁冷轧厂“由衰而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作为原武钢职工,他对冷轧厂乃至防钢基地的变化感受至深。

 “在柳钢全面接管前夕,我们大部分人很困惑、很迷茫。”

唐易荣颇为感慨,这里2017年就停滞了,四周荒草丛生、厂房破损,偌大的基地基本处于停电状态,没有公交车,想去一趟镇上得拼车,周围吃饭的地方很少,过了饭点就得饿肚子。

“很多人没有任何计划,大家都感觉看不到希望。”

“转机在2018年,这是一个分水岭!”

唐易荣坚定地说。他们激情、认真、执着、进取……

同年3月,第一批柳钢集团冷轧板带厂职工给唐易荣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就是从那时起,唐易荣充满了干劲,“我相信这是希望的感觉。”

从那时起,唐易荣也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广西钢铁冷轧厂机械动力科副科长,他和同事们一起“白加黑、五加二”抢抓复产进度,经常不知疲倦地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回去后还在群里讨论第二天的工作。

“大家对工作都非常投入,有一股不服输的狠劲。” 

这两年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唐易荣说,防钢基地的变化不仅仅在于生产调试的全面推进,生活设施也发生了质的改变。

如今,基地内大部分道路已硬化通车、大多数职工都买了车和房、周围有大大小小近百家美食店……

“基地全面焕发生机,这才是最让人激情澎湃的。”

唐易荣说。

从蓝领到白领

智慧工厂添翼“柳钢智造”

有了先进的设备,如何才能最大化发挥其生产潜力?

2020年4月30日,由广西钢铁、广西移动和华为公司共同打造的广西首个5G智慧钢铁项目在广西钢铁冷轧厂酸轧车间亮相,三方共同探索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

该项目的成功运行,让广西钢铁冷轧厂科技感爆棚,也标志着“柳钢智造”在工业智能化领域迈出了领先一步。

 “过去我们都是使用行车进行轧辊吊装工作,单次吊装工作需要3人配合才能完成。现在使用5G智能装载机,1个人就能通过远程操控完成吊装工作,较之前节约了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工作也轻松多了。”

磨辊班班长韦莹说,

“5G技术的应用,让我一夜间从蓝领变成了白领。”

有了5G技术的加持,也让韦莹告别了“上班吵哄哄,下班耳嗡嗡,浑身臭烘烘”的时代。

智能化应用的好处体现在生产的方方面面。磨辊班副班长李东兴尤为兴奋。以前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大汗淋漓工作的他,如今只需坐在空调房里操控游戏手柄,通过大屏幕上从工作现场传输回的不同角度实时画面,就可轻松地遥控着装载机完成轧辊吊运作业。而这一切,得益于5G技术在广西钢铁冷轧厂的深入应用。

 “未来,冷轧厂将通过5G手机实现远程一键启动,控制机械手自动运行,实现机械手的环境感知、姿态控制、远程操作、自动控制等功能,并利用云后台的机械视觉服务器和AI服务器来取代人工转运轧辊,满足智慧生产需求。”

正如广西钢铁冷轧厂厂长陆兆刚所言:很快,“颜值与智慧”兼备的数字化透明工厂将成为现实。

新航道的风涛声,已在耳畔激荡。

图文:文有东 李德毅

编辑:梁攀 辜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工业企业煤气事故】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冷轧板带厂“10.20”中毒和窒息事故调查报告(4)
【大国名匠】系列之叶宏勇:勤奋 刻苦,成就技能“大师”
柳州钢铁的数字化“大翻身”
【征文选刊】厉害了,我的国 厉害了,我的沙钢(七)
这家钢厂新建2座150t电弧炉、2台板坯连铸机、1条1650mm热轧、3个1420mm冷轧厂!
首钢产线分布情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