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飙升,硅基负极成首选

欧洲电池制造商inobat宣布与美国电池材料供应商group14 technologies合作,使用group14的专利硅基负极材料生产汽车用高能量密度电池,各大企业纷纷进入市场,硅基负极材料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inobat说,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市场需求已经飙升,硅基负极材料的单位体积能量密度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Group14表示,能源部已经认识到其“新颖、可用的纳米材料和可靠的工业规模工艺”。Group14声称,scc55的容量是传统石墨负极锂电池的五倍,能量密度高出50%。它在伍德维尔的第一家硅基阳极材料工厂,华盛顿于今年年初完工,年产量为120吨。

硅基负极采取纳米化

01

当前普遍采用的人造石墨/天然石墨材料能量密度已经接近理论上限 372mAh/g,提升空间不大,理 论上限能量密度达4200mAh/g 的硅材料产业化进程进入提速期。纯硅作为负极材料时体积膨胀大, 多次充放电会引起颗粒粉化、SEI 膜重复生长消耗电解液,最终影响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行业内一般采取纳米化、复合化和体系匹配改进等改良方案。相比于晶体硅材料,氧化亚硅材料在嵌锂过程中 的体积膨胀大大减小,因此循环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是目前行业内较为成熟的应用方案。

资料来源:CNKI、平安证券研究所

全球硅基负极技术进展

日韩技术较为领先,中国已实现量产。硅基负极材料于 1996 年由日立化成首次发明,目前技术较 为领先的厂家多集中在日韩,包括日本日立化成、日本信越化学、韩国加德士、韩国大洲、美国安 普瑞斯等。贝特瑞是国内最早量产硅基负极的企业,其他公司如杉杉股份也具备较强的技术积累和 量产能力。

资料来源:CNKI、平安证券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析:小米11超大杯搭载的超级快充硅氧负极电池
特斯拉106亿订单催动的硅碳负极材料即将商业化生产
纳米硅负极材料能量密度远高于石墨负极材料|经济半小时
中国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进行时
2018年我国锂电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及需求量预测【图】
硅基负极:新能源产业下一个风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