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越作战回忆录(三)

05、诈弹惊魂

  1979年2月19日,是打响对越自卫还击战,进入越南境内作战的第三天,也是121师后方指挥所率领师炮团、师高炮营、师工兵营、师后勤等单位昼夜兼程,开进越南通农作战的第二天。

       上午9点多钟,由师后指率领的大型车队,经过十几个小时连续不断的行驶后,终于停靠在一个小村庄旁边的公路上作短暂休息。
  • 部队开进的情景
       大家纷纷跳下车来活动一下筋骨,我把电台交给搭档老袁值班后,也跟着大伙一起下了车。这时候,迎面扑来了一阵阵很浓的血的腥味,我环顾四周,只见距离我们约50米的公路下方,翻卧着几辆咱们部队的坦克,而坦克的周边已空无一人。我想:“这里不久前肯定经历过一场激烈的战斗。”

  看到几辆侧翻在斜坡上的坦克,出于好奇心,我和几个战友一起朝着一辆离我们最近的坦克走去。我们跳上这辆侧卧着的坦克上面,只见坦克的顶盖已被掀开,有位战友从掀开的顶盖口里探头进去想看个究竟,只听他“哇”的一声惊叫起来:“里面有死人,快走!”于是我和几位战友赶紧离开了这辆坦克,来到了村口几间房子旁边的一棵大树下休息。

  • 被炸翻的坦克
       这个村庄不是很大,房子比较稀疏,大部分沿着公路而建,而且全都是茅草屋,很多房子前面有个小園子,在園子里面和屋前屋后有很多的家禽和猪在走动,但所有房子的门窗都紧闭着,大门已上锁,屋内空无一人,整个村庄静悄悄的不见人影。我们没有人进到屋里去,也没有人去惊动那些家禽和猪,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牢记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八个字。
     车队在公路上停留片刻后继续向前开进,车速虽然不是很快,但很畅顺!一个小时后,车队重新进入到一片山峦起伏的山区里,路面也开始变得又窄又弯,行驶速度明显慢了很多,中午约11点钟,公路上的汽车突然出现走走停停的塞车现象,大家坐在车厢里不知前面发生什么事,很多人伸长脖子透过敞开的车尾窗向外张望,但也没发现有什么异常情况,汽车走走停停持续了约30分钟,正当大家感到非常纳闷的时候,“突然”坐在车厢后面的八班战士卢沛良惊叫起来:“哇!路边有很多尸体,大家快来看看!”他边说边用手指向公路边上的草丛中,车厢里顿时紧张起来,大家迅速用惊恐的目光四处张望,只见靠公路左边的山脚下稀疏地倒卧着四具尸体,其中三具身穿绿军装、脚穿防刺鞋和身挂水壶、防毒面具、手榴弹等个人装备,另一具上身穿着件黄色棉大衣,大家见后心头为之一震:眼前牺牲的这四个人,不都是我们部队的战友和支前民工吗?正当大家惊魂未定、议论纷纷的时候,汽车已往前行驶至一个四面横山的峡谷里,只见公路左边的峡谷很大,全是高低不平和大小不一的农田,田里满是密密麻麻的稻茬,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片农田及一侧的简易公路边上除散落满地的武器弹药、食品和担架外,还倒卧着无数自己部队的战友和支前民工的尸体,让人毛骨悚然、痛心不已!
  • 原121师指挥连通信八班战士卢沛良
  • 对越作战时,每人配备一个防毒面具和一双防刺鞋。
        汽车缓缓行驶至峡谷的一个拐弯处时“嘎”的一声停了下来,我探头向外张望,这时候太阳很猛,只见在路边的几棵树荫下躺着三个支前民工,有四个头戴钢盔的军人正围着他们在问话,这三个民工中有两个倒卧着已毫无反应,只有仰卧着的一个能艰难说话,由于汽车的发动机很吵,我没能听清他们之间的对话,但我能从钢盔上辨别出这四名军人肯定是121师炮兵团的,因为在出国作战前,121师只有炮兵团配置了钢盔,其他师直单位和361、362、363步兵团都没有发放。
      “快!你俩小心把他扶起来,你马上在附近找付担架过来!”突然,我见到四名军人中,有个身穿四口袋上衣的干部,正操着浓重湖南口音在大声地向着三名战士下命令。
      “这声音很熟悉啊?”我定睁看了一下这名干部:“这不是我们师炮团一营的唐启德教导员吗?”
  • 原121师炮兵团一营教导员唐启德
        这时候,负责找担架的战士很快在附近找到一付担架回来了,唐教导员迅速和三名战士小心翼翼地将那名负重伤的民工抬放到担架上……
       正当我全神贯注观看着唐教导员带领战士抢救伤员的时候,车厢突然摇晃起来并向前移动,看着渐渐远去的唐教导员那熟悉的身影,顿感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让我想起了初到榴炮一连的一件往事:
       1978年3月11日,我们东莞藉314人在县武装部应征入伍,3月14日来到了桂林奇峰镇121师的驻地,经过半个月的新兵连训练后,于3月底全部就地分配到师团各分队去,我和梁就容被分配到师炮团一营一连。
  • 上图:原121师炮兵团榴炮一连无线班战士刘富超(图左)和梁就容(图右),于1999年重返榴炮一连老营区。
  • 下图:1999年榴炮一连的新营区。
       听老兵说师炮团又称501团,除团直属单位外,编有4个营共12个炮兵连,配有122榴弹炮、85加农炮、130火箭炮三种装备,其中一营和二营是榴弹炮营,三营是加农炮营,四营是火箭炮营,我所在的一连是榴弹炮连,因此简称榴炮一连。
       榴炮一连是501团的创史连,特别在解放战争时期更是立过无数战功的英雄连,是军里的先进模范单位,我和梁就容战友刚到连队时,军里的于海学副军长正好在一连“蹲点”呢。
       榴炮一连的营房与坦克训练场和飞机靶场相邻,不管白天黑夜噪音非常大,四周全是荒地,成荫的大树很少,大部分都是刚栽不久的小树,营区内没有水泥路,每逢下雨天,地面上就会岀现很多积水的坑坑洼洼,既泥泞又难走,晩上洗澡是个老大难问题,浴室里的自来水管每到晚上洗澡时间都会因水压低而罢工,人们经常提着脸盘、水桶到距离200米开外的机场铁丝网边上的水沟里洗澡,居住环境可以说是全团最差的一个分队。连队为了改善生活,除养猪和开荒种菜外,还在饭堂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开挖着一个小鱼塘。我初到一连的前两天,被安排搞队列训练,到了第三天早操结束时,只听连长李瑶森站在队列前大声宣布:“今早暂停训练搞劳动,炊事班负责保障好开水供应,炮排和司机班负责挖鱼塘,指挥排和其他人员负责修补营区内的道路。”
  • 原121师炮兵团榴炮一连连长李瑶森(图左)与四班副班长黄家顺(图右)
       早餐过后,各班排人员都自觉地推着小车、拿起铁锹、洋镐等工具,按照连长事先的布置开始大干起来,我们十多个新兵,穿着没领章帽徽的军装,也拿起工具积极地投入到修路劳动中。连队干部中除已调营部工作的一排长李林松、正在炮校学习的指挥排长岳群和司务长蒙明作没参加劳动外,剩下的五名干部均出现在劳动现场,而在一连“蹲点”的于副军长也不甘示弱,此时正和连队文书彭更生站在塘堤上边铲土边交谈。烈日下,只见满头大汗的连长李瑶森、副连长林永兴、二排长黄直雷站在鱼塘里,正与战士们一起挥舞着铁锹、洋镐使劲地挖着土,指导员吴金珠、副指导员郑祖春也站在路面上撸起袖子、手拿铁锹边干边指挥大家填坑修路,整个劳动现场在干部的带动下热情高涨、干劲十足,欢声笑语响彻了整个营区,洋溢着一派朝气蓬勃、团结友爱的感人景象。
  • 原121师炮兵团榴炮一连指导员吴金珠(图右)与连队文书彭更生(图左)
  • 原121师炮团榴炮一连副指导员郑祖春
  • 原121师炮兵团榴炮一连指挥排长岳群
  • 原121师炮兵团榴炮一连一排长李林松
  • 原121师炮兵团榴炮一连二排长黄直雷
  • 原121师炮兵团榴炮一连司务长蒙明作
       正当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从弹药库通往一连营房的一条泥巴路上,有名干部和一名战士正朝着我们快步走来,只见那名干部身材高瘦,古铜色的脸上总挂着一丝亲切和霭的笑容,吴指导员和郑副指导员马上停下手中活,热情地迎上前打招呼,只听吴指导员打趣地问:“唐教导员,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唐教导员哈哈一笑说:“今早听说你们一连搞劳动,我是特意赶过来参加劳动的。”说罢他和那名跟他一起来的战士,各自要了一把铁锹加入到我们的修路队伍中,他边干边与大伙聊天,当他来到我身边的时候突然笑咪咪地问:“小鬼!今年多大了?”
       我微微一笑:“十八!”
       “你是哪里人?”唐教导员再次微笑着问。
       “广东东莞!”我轻声地回答着。
       “唉呀!东莞可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啊!听说你们那里的生活都挺好的!”唐教导员越说越兴奋!
       “一般般!”我不假思索地说:“与香港比差远了!”
  • 原121师炮兵团一营教导员唐启德(图左)
        我刚说完,突然感觉身后的衣服被人轻轻地拉了两下,我转头一看,原来是侦察班的老兵邓文旺瞪着眼睛在暗示我,只见他板着脸用责备的语气低声说:“你怎么搞的?竟敢在首长面前乱说话!”
  • 原121师炮兵团榴炮一连侦察班战士邓文旺(图右)
       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只听唐教导员哈哈一笑说:“我们拉得是家常,别那么认真!香港的体制与我们不同,它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而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香港现在的经济比我们好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的社会制度比它们优越也是有目共睹的呀!”
       本以为我定会挨批的,没想到唐教导员却是个通情达理、实事求是的领导,他不但没批评我,还给我解了围,这事虽小却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小刘!你发什么呆?大家都吃午餐了!”坐在我旁边的搭挡老袁,突然轻轻地推了我一把并打断了我的回忆。
    “好……的!”我伸了伸懒腰、打着哈欠、懒洋洋地边说边拧开水壶的盖子,“咕咕咕”地喝上几口冷水后,再从挂包里找出一包压缩干粮,然后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压缩干粮伴冷水”竟成了我们部队穿插高平作战途中常吃的一种快餐!
       车队过了峡谷后道路开始通畅,汽车向着通农县城方向加速前进,到天黑后才停靠在半山腰的一段公路上准备宿营。我们下了车,只见四周漆黑一片,静悄悄的十分恐怖!远方偶尔传来一阵阵微弱的枪炮声和爆炸声,在我们宿营的公路上方,是一片杂草丛生、密不透风的丛林,而公路的下方则是伸手不见五指的万丈深渊,令人毛骨悚然!这是师后指率领车队出国作战的第一次宿营,大家的心情显得格外紧张!师后指迅速向各单位下达命令,要求严密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陈存民连长接到上级命令后,马上组织连㕥的干部察看地形,大家最后决定:在营地中间靠山下的公路边上,挖一条堑壕作为固定哨点,然后派上岗哨在堑壕里轮流值班,每班两人用冲锋枪不停地朝着山下扫射,防止越军从山下来偷袭。
  • 121师指挥连连长陈存民(左1)副指导员彭更生(左2)测地排长刘文秋(左3)通信排长郭占彬(左4)

  通信排长郭占彬和测地排长刘文秋马上组织人员,从汽车上找来铁锹洋镐开挖堑壕,不用多长时间,一条约3米长、1米高、80厘米宽的堑壕完成了,连队立即派人从车上搬来数箱子弹放进堑壕里,然后派出两名岗哨开始值班。霎时间,我们的宿营地枪声大作,比过年的鞭炮声还热闹!身处黑暗恐怖的夜晚,听着这“噼噼啪啪”的枪声,大家不但没感到厌烦,反而平添了一丝丝的安全感!

  • 每班两人向山下扫射的情景

  电台晚上由我负责值班,大家都在车箱里睡觉,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我带上电台和文件袋走下车,然后钻进汽车尾部的底下来值班。我在地面上铺上雨衣,然后背靠车轮而坐,这时候整个车队的宿营地,到处都响起了密集的枪声非常吵,我干脆用电台的耳机密封住两个耳朵,然后闭目养神。由于这几天没真正睡过觉,身体已感极度疲劳。因此,我的眼睛一合上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突然被一阵嘈杂声惊醒,只见很多人从车上跳下来,前呼后吆一片慌乱,很多人的脸上还戴上了防毒面具,我一脸茫然地问战友们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说前面有哨兵发现离我们车队宿营地不远的地方,有颗炮弹爆炸后冒出一股浓浓的白烟,怀疑是越军发射过来的毒气弹,因此通知大家戴上防毒面具,预防万一。
  • 炮弹爆炸后所产的烟雾
       这时候已是第二天的拂晓时分,天还没有亮,大家在惊慌失措中纷纷戴上了防毒面具,很多人还跑到前面去看“热闹”。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大家感觉没什么异样,都纷纷将防毒面具摘了下来,站在公路上议论纷纷!

  这时候,天开始渐渐地亮了,迷底也被破解了,陈连长最后通知大家:“炮弹爆炸后升起的那股白烟是浓雾,不是毒气弹。”原来是一颗“诈弹”,令所有人虚惊了一场!

  天已大亮,响了一整晚的枪声也停了,这时候师参谋长坐着吉普车过来了,只见他一下车就怒声大骂:“昨晚到底是谁下令整夜开枪的?简直是混账!连一点军事常识都没有,难道你们都不知道这样做会暴露自己的目标吗?!”

06、南下通农

       1979年2月20日,是打响对越自卫还击战,进入越南境内穿插作战的第四天,也是121师后方指挥所率领师炮团、师工兵营、师高炮营、师后勤等单位日夜兼程,开进越南高平省通农县作战的第三天。

       早上6点多钟,师后指的所有人员已从宿营地里,带齐个人装备和物品上车待命,我们电台两人与有线班的战友同坐一辆车。出发前,师后指电令师炮团、师工兵营、师高炮营和师后勤等单位,在车队到达通农县城后,迅速在城外占领有利地形,并做好战斗和宿营准备。与此同时,陈存民连长通知各班排和支前民工负责人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立即下令出发。

       车队沿着弯曲窄小的山路,继续向着通农县城方向开进,由于通农县早被我们穿插部队攻克,从莫隆至通农县城的公路已被我方控制,因此白天行车还是比较安全的。在我剩坐的车厢里,大家的表情明显没有前两天那么紧张了,自总攻发起后,大家的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可以说没安稳地睡过一觉,但经过这几天的连续穿插作战后,大家已逐渐适应了战场环境,恐惧感也渐渐消除了,但疲劳感却上升到了极限。因此,当汽车刚开动的时候,大家还有说有笑的,但没过多长时间,说笑声就变成鼾声了!

       下午约2点半钟,由师后指统率的大型车队已全部到达通农县的城北,各作战单位纷纷在通农城外抢占有利地形,并快速作好战斗准备和宿营安排。师后指到达通农城北后,由于宿营地没确定,车辆临时停靠在城外的公路边上作短暂休息。

  • 通农县城三叉路口中央大榕树

       大家陆续下车休息,我和搭档老袁带上个人随身物品和电台也下了车,我站在公路边上环顾四周,只见公路两边山峦起伏,公路上尘土飞扬,来回走动的都是我们部队青一色的车辆。这时候,从车上下来了九个上身穿着黄色军棉袄、左胸挂有“田洋担架营”标识牌的青年民工,他们的年纪大概在20至30岁之间,个个身强力壮!当他们在我的旁边围站在一起后,便开始叽叽呱呱地聊个不停,聊天的声音虽大但我一句都听不懂,出于好奇我微笑着问:“老乡!你们讲的是什么话?怎么我一点都听不懂?”

       “我们讲的是壮(族)话!”他们笑着用生硬的普通话回答我。

       看着他们类似古铜色的皮肤和强壮的身体,不用猜就知道他们来自农村,于是我明知故问:“你们参加担架营之前在什么单位工作?你们集训了多长时间才上战场?”

       “我们都是广西田洋县的,参加担架营之前都在家乡务农,担架营是今年春节后才组建的,共有好几百人,都是从农村仓促挑选出来的青年民兵,担架营编有很多个担架小组,每个担架小组都设有组长负责管理,我们到担架营报到后,集中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星期,其间只学了一点初级简单的伤员救护常识,就直接分配到前线部队的各连队去上战场了。”民工们七嘴八舌地回答着我的提问。

  •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担架队员

       听完他们的回答我不禁谅讶地问:“担架营组建得那么仓促,不但人数多,还分成那么多的小组,你们相互间都能认识吗?”

       他们说:“我们担架营里的人大部分都是不同公社和大队的,由于集中在一起的时间太短,相互间真正认识的并不多,我们除认识担架营长外,其他人都只有一点印象而矣。”

       我再问:“你们担架营的主要任务就是随作战部队抬伤员?”

  他们说:“不完全是,我们在战场上除负责抬伤员和运送弹药外,还兼负为作战部队筑路和修工事的任务。”

       这九名民工说起话来虽然有些粗声大气,但给人的印象却是非常的友善和坦率,只是他们说的普通话真的不敢恭维,他们讲的每句普通话里都夹带着方言,让人听起来非常费劲,记得有句形容广东人讲普通话的顺口溜:“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广东人讲普通话。”广东人讲普通话已够差进,若跟这些民工来比,还得尊称他们一声“师傅”呢!

       正当我和民工们聊得欢的时候,只见炮兵科的郑贻昌参谋匆匆赶来,他对我们电台二人说:“首长下令开设临时指挥所和招开干部会议,你俩马上协助警卫员小唐,在附近找个合适的地方布置一下。”

  • 原121师杨均和副师长的警卫员唐康众

       接到命令后,我和搭档老袁立即带上电台和随身物品,与杨副师长的警卫员唐康众一起,迅速在离公路不远的地方选好了一块平地,然后将我们三人各自携带的雨衣拿出来铺在地面上,这个指挥所我们只花了几分钟时间就布置好了。杨均和副师长当即招集炮兵科的罗修成副科长、郑贻昌参谋和我们连队的陈存民连长、指导员徐延武围坐在铺有雨衣的地面上开会,我们电台两人被安排坐在首长们的旁边进行值班。

  • 原121师副师长杨均和

       刚坐下的郑参谋,迅速从一个圆柱形的塑料筒里,取出一张军用地图摊开后摆在大家的面前,然后用铅笔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小圈说:“这是我们师后指目前所在位置,沿公路往南再走两公里就是通农的城区。”

  • 原121师炮兵科参谋郑贻昌

       杨副师长看了看地图,然后开门见山地说:“现有两件事情急需解决,首先处理的是跟随我们作战的担架营民工的去留问题,根据师里的战况通报,我们121师这几天在穿插高平的作战中,部队和支前民工的伤亡都很大,很多作战单位已出现民工短缺状况,但跟随我们师后指作战的民工却无用武之地,因此我考虑再三,决定将跟随我们师后指出国作战的九名支前民工,归还给田阳担架营,让这些民工到更需要的地方去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家意见如何?

       “我同意杨副师长的意见!”陈连长说:“我们师后指与步兵团不同,他们步行作战需大量人力运送伤员和弹药,而我们不但配有汽车运送,连使用的武器装备也都是轻型的,因此担架队在我们这里,根本发挥不了他们应有的作用。”

       “好钢要放在刀刃上,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潜能!”徐指导员很坚决地说:“我非常赞成杨副师长的意见。”

  • 原121师指挥连指导员徐延武

       罗副科长和郑参谋对杨副师长的意见都纷纷表示赞同,杨副师长高兴地说:“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们就马上落实。”只见他用手指着地图继续说:“我们现在的位置距离通农城区只有两公里,现在时间尚早,我相信城区内一定有我们的部队和担架营的人经过那里,因此我们要把握这一时机,迅速派人带上民工赶到城区去,设法与田洋担架营的负责人取得联系并把民工全部移交给他们,这事由徐指导员负责落实。”

       “是!”徐指导员接受命令后迅速站了起来正要走,只听杨副师长很严肃地对徐指导员说:“要派一名胆大心细的干部去执行这次任务。”

       徐指导员领命匆匆走后,杨副师长接着说:“第二件事情就是尽快找到宿营地安排大家宿营。”

       罗副科长说:“从地图上看,若沿公路继续向南走将进入通农城区,这不符合我们的宿营要求,我认为宿营地应设在这附近或沿公路向北去寻找比较好,因为我们的部队大部分都驻守在这个区域,比较安全。”

       郑参谋和陈连长都同意罗副科长的判断,杨副师长说:“我们师后指的人员少,防卫力量比较薄弱,不宜选择大山和平地宿营,最好能在附近找到一个有利于防守的小山来作宿营地。”

       郑参谋说:“刚才乘车来这的时候,途中我看见有个夹在两山之间的小山包,不但树木茂盛,而且离公路也不远,我们是否派人先到这个地方实地察看一下?”

       “位置在那?”陈连长急问:“我马上带人过去看看。”

       “离这不远。”郑参谋说:“沿公路往回走约一公里有个拐弯处,过了拐弯处就可以看见了。”

       杨副师长当即命令陈连长带上几名全副武装的战士,剩坐连队15瓦电台的吉普车到小山包实地察看地形,并嘱咐他一定要注意安全,速去速回!

  • 原121师指挥连连长陈存民(图左)与通信排长郭占彬(图右)

       陈连长匆匆执行任务去了,这时候徐指导员正快步赶回来复命,只听他喘着气向杨副师长敬礼说“报告首长:我已把护送民工到通农城区办理移交手续的任务,交给了通信排长郭占彬,随行人员还有卫生员王昌银,他们一行已出发,请指示!”

       “很好”杨副师长热情地向徐指导员招招手说:“来!坐下来慢慢说。”

       坐在杨副师长身旁的罗副科长有些不解地问徐指导员:“连队有那么多人,怎么偏挑个卫生员跟郭排长去执行任务?”

       “这不是我的本意。”徐指导员解释说:“我安排郭排长去执行任务的时候,是打算让郭排长自挑一人跟他一起去的,谁知站在旁边的王昌银听见后,死缠着郭排长不放,非要郭排长带他一起去执行任务,郭排长最后磨不过他只好答应了。”

       下午约3点半钟,奉命到小山包察看地形的陈连长和几名战士回来了,只见陈连长跑着小步过来,郑参谋没等他到来就迫不及待地大声问:“陈连长!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地理环境还可以。”陈连长跑到指挥所喘着大气说:“那个小山包不是很大,我已仔细地察看了一遍,山上野草丛生,树木也很茂盛,既隐蔽又易守,宿营地选在那还是挺理想的。”

       “好!师后指的宿营地就确定在小山包。”杨副师长果断地说:“现在已过4点,天很快就会黑,我们到达小山包后,必须赶在天黑之前炊事班要做好饭、每个人的“猫耳洞”要挖好,马上通知大家上车出发!”

       徐指导员急问:“护送民工去通农城区的郭排长和王昌银还没回来咋办?”

       罗副科长说:“现在时间紧迫,我看郭排长他们一时半刻也赶不回来,我们不如先到宿营地把工作安排好后,再派车到这里来接他们也不晚。”

       大家都同意罗副科长的意见,并马上收拾东西撤离指挥所准备上车,与此同时,陈连长也迅速通知下车休息的所有人员,带齐装备和个人物品上车,经各班排清点人数无误后,陈连长立刻下令出发。

       下午4点多钟,搭载师后指全体官兵的车辆全部到达宿营地一一无名小山包,只听陈连长一声令下,车上所有人员除迅速带上个人随身物品和武器装备下车外,还把每辆车上的铁锹、洋镐和砍刀全部拿下来,陈连长首先命令司务长唐锡球,马上带领炊事班人员在附近找地方和水源挖灶做饭,然后命令大家带齐随身物品、武器装备、挖士和砍树工具,立即上山准备挖猫耳洞宿营。

  • 原121师指挥连司务长唐锡球

       杨副师长下车后,率先带着罗副科长、郑参谋、警卫员小唐和我们电台两人上山,在山上的一片小树林里,找了一块较平整的草地,然后铺上三块雨衣设立师后指的临时指挥所。

  • 战场上挖猫耳洞的情景

       师后指的其他人员上山后,陈连长通知大家原地休息待命,然后与徐指导员、彭更生副指导员、测地排长刘文秋一起,边看地形边布置岗哨和各班排的宿营位置,由于这个小山包西面靠着公路,南北面各有一个高山挡住,东面是一片开阔地,为安全起见,猫耳洞基本上都安排布置在西北面的斜坡上,方案确定后,马上通知各班按划定好的位置动工挖猫耳洞。一瞬间,只见山坡上镐铲交错、尘土飞扬,大家分工合作,有挖土和铲土的、有砍树和割草的,人来人往非常繁忙!

  • 原121师指挥连副指导员彭更生

       陈连长将挖猫耳洞这项工作交给彭副指导员和刘排长负责,然后与徐指导员去完成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一一为杨副师长和炮兵科的首长们选地方宿营。

  • 原121师指挥连测地排长刘文秋(图右)与通信排长郭占彬(图左)

       陈连长和徐指导员在山顶的西北角靠近斜坡处找了一块平地,两人经过四周察看和细致分析,认为安全性很高,于是马上通知刘排长迅速从各班抽调人手,准备在这块平地上开挖一个4米长、2米宽、高度1.5米能容纳4人的大坑,这大坑顶部除留出一个80厘米的进出口外,其他部分全部采用两排比大腿还粗的树杆封闭起来,筑成一个隐蔽部,而隐蔽部的两排树杆上面,先垫上一层树叶和柴草,然后用土将树杆全部掩盖住,最后在土上堆放一些树叶和柴草进行伪装。这个隐蔽部是连队特意安排杨副师长、警卫员小唐和我们电台两人宿营用的。

       下午5点多钟,陈连长与徐指导员刚布置完岗哨和挖洞宿营事宜,就匆匆赶来指挥所,准备向杨副师长汇报宿营布置情况,只听徐指导员突然一拍脑瓜:“糟糕!我怎么把派车去接郭排长和王昌银的事给忘了?”

       “天快黑了赶快派车去,天黑之后就危险了!”杨副师长焦急地说:“多派几个人去,必须在天黑之前把他们找回来!”

  • 原121师指挥连指导员徐延武(后排左2)

       “是!”徐指导员转身朝着山下停车的方向跑,却迎面撞上了连队的通信员徐光星。

       “报告!郭排长和王昌银回来了。”通信员小徐气喘吁吁地向徐指导员报告说。

       “真的?”徐指导员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时候回来的?现在人在哪?”

        小徐说:“郭排长他们刚回来,我在连部的宿营地遇见他们,郭排长满脸怒气地叫我向首长们通报一声。”

       小徐非常肯定地说:“我站在山上看得很清楚,没有民工跟他俩回来。”

       陈连长问小徐:“你确定只有郭排长和王昌银两个人回来?没有民工跟他们一起回来吗?”

       “好啊!看来郭排长不辱使命,已顺利完成任务回来了!”杨副师长笑容满面地对通信员小徐说:“马上通知郭排长到指挥所来。”

       “是!”通信员跑着小步执行命令去了,没过多久,只见虎背熊腰的郭排长健步如飞地向着指挥所走来,徐指导员连忙站起来迎上前,并热情地跟郭排长打招呼:“你好啊郭排长!辛苦了!”

       “好好好什么好?我都快被吓死了!”郭排长一脸怒气地冲着徐指导员说:“你叫我和王昌银去执行任务,却不顾我们的死活,居然把我们扔下不管是何道理?”

       “郭排长你误会了。”徐指导员连忙解释说:“这个宿营地是你外出执行任务后才找到的,在来这里之前,我们已考虑到你和王昌银有可能会很快回来,但新的宿营地必须赶在天黑前挖好猫耳洞宿营,时间非常紧迫,因此我们决定先到宿营地,然后再派车回来接你们的。”

       “派车接我们?说的好听,那你们派的车在那?”郭排长气鼓鼓地反问徐指导员。

       徐指导员知道郭排长正憋着一肚子气,于是他继续耐心地向郭排长解释说:“我们到了宿营地之后,连队干部即刻上山察看地形、安排岗哨和组织各班挖猫耳洞,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是一时疏忽把派车接你们的事给担误了,刚才正准备派车去接你们,碰巧你们已回来了。”

       “现在生米煮成了熟饭,你说什么都可以了。”郭排长在低声嘀咕着,火气已明显降了下来。

       “徐指导员说的都是实话。”罗副科长说:“我们在坐的都可以做证。”

       “郭排长辛苦了,快坐下来休息一会再作汇报。”杨副师长非常关心地说:“小刘!快给郭排长倒杯水。”

       郭排长坐下后,我赶紧将盛满水的口缸递给他,只见他“咕咕咕”地猛喝几口水后长吁了一口气,然后一五一十地把护送民工到通农城区的经过道了出来。

  • 原121师指挥连通信排长郭占彬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今天下午將近3点,徐指导员把护送民工到通农城区归还给担架营的任务交给了郭排长,并告诉郭排长:“从这里出发到通农城区约两公里,到达城区后既没有交接地点,也没有联系人,全凭你自己去发挥。”

       郭排长有些茫然地问:“通农城那么大,若找不到担架营的负责人怎么办?”

       徐指导员说:“这次任务有些特殊,除运气之外,还要靠你的勇气和智慧去完成,你要掌握好时间,人不管找到与否,务必在天黑之前赶回来。”

       “是!坚决完成任务!”郭排长接受任务后正要走,徐指导员关心地说:“这里是战场不能大意,你多带一个人去。”

       “让我去!”徐指导员话音刚落,坐在旁边休息的卫生员,突然“嗖”的一声站起来大声地说:“郭排长!你带上我去吧!保证不给你丢脸!”说罢迅速将医药箱塞给身旁的通信员,并顺手拿走通信员放在地上的冲锋枪,快步来到郭排长的面前。

       郭排长暗想:“这小子外表文质彬彬的,想不到做事还挺利索的。”于是哈哈一笑说:“王昌银你别胡闹了,你拿针筒可以,讲到拿枪这里还轮不上你。”

  • 原121师指挥连卫生员王昌银

       王昌银听郭排长这么说心里急了:“你别小看我,我的枪法不赖的,不信等打完仗咱们到靶场上比一比!”

       “我要执行任务去,没空跟你扯皮。”郭排长边说边便迈开腿朝着民工们走去,王昌银拿着枪紧缠着郭排长嘻皮笑脸地说:“你带上我去准没错,民工们途中若有什么伤病我可以及时处理啊!”他边说边拍着自己身上的挂包很自信地说:“我挂包里还有备用药品呢!”

       郭排长暗想:“这小子说的也有点道理。”于是问:“你真不怕危险?”

       “不怕!”王昌银拍了拍胸脯说:“咱们当兵的还怕什么危险l”

       “好!就凭你这句话我带你去!”郭排长很认真的说:“我先去组织民工上路,你回去把子弹带穿上再来找我,执行任务尽量多带点子弹,以防万一。”

       “是!”王昌银高兴极了,飞快地跑到通信员那里,把插满子弹匣的子弹带穿上,兴冲冲地跟着郭排长执行任务去了。

  • 这是越南的简易公路

  下午约3点,郭排长和王昌银带着田洋担架营的九名民工开始步行上路,他们向南沿着公路朝着通农城区的方向走。这时候,公路上还能断断续续地见到我们部队的车辆在行走,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他们一行终于到了通农城区一条较为宽阔的街道上,只见道路不但泥泞,还散满了垃圾和一堆堆的杂物,街道两旁有很多紧闭大门的商铺,在商铺后面是一大片的居民房,而这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是砖瓦平房和茅草房,非常落后!街道上虽然人来车往非常繁忙,但所见的都是我们部队的人员、民工和车辆,却见不到一个当地的老百姓,不用说这里已是一座空城。

  • 通农县城(摄于2018年)

       郭排长和王昌银带着九名民工沿着街道一直往前走,郭排长问民工们是否认识他们的领导,他们说只认识担架营的营长,其他人都不认识,郭排长暗暗叫苦:“在这么大的一个城里去找一个担架营长,这跟大海捞针有什么分别?”他思前想后,觉得还是用最简单的“边走边问边辨认”的方法来碰碰运气。于是郭排长把九名民工分成两组,要求他们对道路两边的过往民工,进行细致的打听和辨认,一个不漏。

       下午将近4点,街道上的车流和人流还很大也很乱,郭排长和王昌银各自带着一个民工小组,艰难地穿梭在街道两边的人流中。这时候,在他们左边的街道上,迎面走来了一支身穿黄棉袄上衣但人数不多的担架队,郭排长马上命令所有民工一起迎上前,有个眼尖的民工突然叫了起来:“我看见营长了,他就在担架队里面!”

  •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担架队

       “那个是担架营长?快告诉我!”郭排长听到民工的叫声高兴极了,心里暗自庆幸: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然而事情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顺利,当九名民工领着郭排长和王昌银来到担架队的营长面前时,这个营长的态度却非常冷淡,并说他不是担架队的营长,也不认识这九名民工,是民工们认错人了。民工们一听火了:“他明明是我们的营长,开会的时候他经常给我们讲话,他脱了皮我们也认得他……”

       民工们与担架营长吵得不可开交,双方各不相让,甚至出现推推攘攘的场面。郭排长想:“担架营当时组建的比较仓促,而且人数比较多,营长不认识下属这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个营长却坚决否认自己是营长并拒收这批民工,但九名民工都同时指认他是营长,看来民工们说的肯定错不了,我得拿出点颜色出来吓唬吓唬这位营长才行!”想到这,郭排长突然跨前一步并同时伸出他强壮有力的五指,象老鹰抓小鸡般地揪住那位营长胸前的衣服往上一提:“快说!你到底是不是他们的营长?!”

  • 原121师指挥连通信排长郭占彬(中间站立者)

       这位营长个头不高,冷不丁被身高约1.9米的郭排长揪住胸口往上一提,脚跟已离地,吓得面如土色、哆哆嗦嗦地说:“首长有话好说!首长有话好说!”

       郭排长见目的已达到便松开了手,惊魂未定的担架营长上下打量着郭排长,见他身材高大、身穿四口袋军装、腰上别着支手枪,旁边还站着个握着冲锋枪的年轻警卫员(王昌银),以为站在他面前的是部队的大首长,只见他毕恭毕敬地向郭排长说:“报告首长!我是担架营的营长,因目前战况复杂,经常有越南特工人员,假扮我方民工混进我们的队伍中,不得不防,请首长原谅!”

       郭排长打蛇随棍上:“那这九个民工怎么处理?”

       “首长放心,这九个民工我们全收下。”担架营长满脸笑容地对郭排长说。

       郭排长听到担架营长同意接收这九名民工后顿感如释重负,任务眼看就要完成了,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但当着担架营长的面他一点也不敢表露出来,于是他装作非常严肃的样子警告营长:“人我交还给你们了,但你们一定要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若给我知道你们对他们不好,导致他们有个三长两短的话……”郭排长说到这故意把“话”字拖长,然后用手一拍别在腰间的手枪说:“哼!我就一枪毙了你!”

       “请首长放心!”担架营长一拍胸脯说:“我们绝不辜负首长的重托,我发誓:有我在就有他们在!”

       “好!我信任你们!也非常感谢你们!”郭排长紧握担架营长的手激动地说:“时间不早,我们要赶在天黑之前回到部队。”说罢他和王昌银挥手道别了担架队并踏上了回程路。

       下午将近5点,郭排长和王昌银沿着公路一侧原途返回到原出发地附近,却发现原本停靠在路边的车辆和人员已不知去向,郭排长感到非常疑惑:“奇怪!怎不见咱们连队的汽车和人员?”

       “我们是不是找错了地方?”王昌银有些不安地问郭排长。

       “不可能!”郭排长非常肯定地说:“你知不知道我是有线班出身的?如果连这个点都找不准那还象话吗?!”

       郭排长和王昌银赶到他们出发前师后指停车休息的地方,见到地面上还留有一道道清晰的车痕,这足以证明地方没找错,但汽车和人去哪呢?连队明知我和王昌银去执行任务未回,撤走的时候为什么不留人接应我们?难道师后指有紧急情况发生?一连串的疑问让郭排长百思不得其解。

       看着一脸严骏的郭排长,王昌银怯生生地问:“郭排长,我们是不是在这等连队派车来接咱们回去?”

       “再等就天黑了!”郭排长焦急万分地说:“我们必须在天黑之前找到连队,否则我们就会被人当作越南特工来处理一一必死无疑!”

       王昌银听郭排长这么一说开始慌了:“那我们该朝那个方向去找连队啊?”

  • 原121师指挥连卫生员王昌银

       公路是南北向,该朝那个方向去找才正确呢?郭排长低着头陷入了沉思,突然他一拍大腿高兴地说:“有办法了!”只见他用手指着地上的车痕对王昌银说:“我们连队的车辆停车休息的时候,车头是朝南的,我们看看路上的车痕有没有调头的痕迹,若有的话,我们就沿着公路向北走,若没有即沿公路往南走准没错。”

       “对!对!对!”王昌银非常赞同郭排长的判断,于是他俩立即对地上的车痕进行鉴别,得出的结论是:师后指的车辆全部沿公路调头往北走。

  • 这是越南的公路

       郭排长和王昌银毫不犹豫地选择向北走,为安全起见,他俩拉开距离、一前一后地沿着公路边沿快速行进。这时候,天色已渐渐地变暗,四周空荡荡、静悄悄的,而公路边上不断地出现一个个掩埋着尸体的土堆,有的土堆因盖不严密,还露出了绿军装和防刺鞋,让人心生恐惧、毛骨悚然!

       郭排长和王昌银越走越感到紧张和害怕,只听走在后面的郭排长在大声呼喊:“王昌银!这里太恐怖了,咱们走快点!”

       “好的!”王昌银一边大声回应、一边加快速度跑动起来,他紧张地跑啊跑,突听背后“呯!”的一声枪响,他大吃一惊,顺势向前扑在地上,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背后已传来了第二声枪响,他被吓得心都快从喉咙里跳了出来,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王昌银!你趴在地上干嘛?还不赶快起来!”王昌银听到郭排长熟悉的声音后才敢坐起来,却见郭排长的手里握着把手枪,他惊魂未定地问郭排长:“刚才是你开的枪啊?”

       “是啊!”郭排长看着狼狈不堪的王昌银不禁大笑起来:“你刚才卧倒的动作真利索,没摔伤吧?”

       “别挖苦我了!”受惊的王昌银虽在郭排长面前出了点洋相,但他还是挺爱面子的:“你以为我是玻璃瓶一碰就破啊!”说罢迅速从地上站了起来,然后疑惑不解地问郭排长:“刚才发生什么事了?是不是发现敌人了?”

        郭排长说:“没啥事,别乱猜!”

       “王昌银有点懵了:“没事你开枪干嘛?吓死我了!”

       “壮胆啊!”郭排长用手指着前方说:“你看四周鬼影都没一个,静得让人心慌慌的,你没感到危机四伏吗?”

       王昌银越听越慌:“郭排长别再说了,这里不是久留之地,咱们赶紧走吧!”

       郭排长和王昌银心急如焚、提心吊胆地沿着公路拼命往前跑,他俩心里明白:很快就要天黑了,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天黑之前找不到连队,那他们的生存机会几乎就等于零。

  • 这是越南的公路

       郭排长和王昌银沿着公路狂跑了约一公里,来到了一个拐弯处,郭排长上气不接下气地跟王昌银说:“跑不动了,咱们歇会吧!”他俩累得瘫倒在地上,眼看天越来越暗,郭排长不无忧虑地叹了一口气:“哎呀!天黑前能不能找上咱们的连队,我真没底啊!”

       “如果天黑前真的找不上连队怎么办?”王昌银非常紧张地问郭排长。

       郭排长没马上回答,他躺在地上闭上眼睁陷入了沉思,“突然”他一骨碌从地上坐了起来说:“走!咱们继续找连队去!我已想好退路了,希望天黑前能找到咱们的连队,倘若找不着也不用害怕,大不了在天黑前找个地方藏起来,等天亮后再找咱们的连队。”

       王昌银听到还有一线生机高兴极了,之前的紧张徬惶立刻一扫而光,他兴冲冲地附和着说:“对!找不到就藏!”

       已想好对策的郭排长和王昌银,此时的心情踏实多了,他俩开始重新上路,当经过拐弯处时,走在前面的王昌银突然高兴地大叫起来:“郭排长!快来看!前面的空地上停靠着很多台汽车,好象是咱们连队的!”

       “真的?!”郭排长三步并作两步往前走,当熟悉的指挥车、通信车、电台车、伙房车……一一映入他眼帘的时候,他顿时热泪盈眶!就象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突然遇见自己的母亲一样,奋力向着母亲的怀抱飞扑过去……

       郭排长把这次执行任务的经过讲完后,首长们都给予高度评价,罗副科长高兴地说:“郭排长智勇双全,称得上艺高人胆大。”

       郑参谋打趣地说:“艺高人胆大对郭排长的评价还不够贴切,应改为身高人胆大才对。”

       大家听后,都忍不住“哄”的一声笑了起来。

(请看下篇)

                          目录

(第 一 集)01发起总攻  02第一滴血

(第 二 集)03莫隆通道  04夜半枪声

(第 三 集)05诈弹惊魂  06南下通农

(第 四 集)07梦醒黎明  08误炸之殇

(第 五 集)09苦中带乐  10就地解决

(第 六 集)11甘苦与共  12会师扣屯

(第 七 集)13迎难而上  14铃声破晓

(第 八 集)15口令突变  16火线入党

(第 九 集)17撤军广播  18弹过留痕

(第 十 集)19十连遇袭  20再见高平

(第十一集)21回撤途中 22凯旋归来

作者简介:

         刘富超,广东东莞市人,1978年3月入伍,原陆军第1军4121师炮兵团榴炮一连无线班战士。于临战前1979年2月调入新组建的121师指挥连。作为师后指通信电台主力参加了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的中越自卫还击作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死二十八天】一二一师对越作战纪实“纳隆战斗”
一个连有多少人?
向阳生长《营区的光线》大结局:我们
徐春阳将军忆我军战史上的著名恶仗:血战小窑头
丢失100多块大洋,韩先楚被撤职罚到担架队,这时,贵人出现了
历史小说:副营长想要排挤走营长自己上位,远征军爆发激烈内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