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一生志在北伐收复中原,羯族石勒打不过他,最终忧愤病逝

在魏晋南北朝的晋朝时,北方的世家大族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渡江南地区,打着拥护晋室的名义,各自圈地盖起了属于自己的庄园,封山禁泽,重温往日的贵族生活。江南的柔风细雨,让他们无意恢复故土,也不去想北方还有自己的“家”。


众人皆醉之时,总会有清醒者,有位名将,他胸怀大志,一生志在北伐,为收复中原,立下赫赫战功,被老百姓视为英雄,甚至尊为“父母”,他就是最早提出北伐并且付诸行动的人,祖逖。

祖逖出身大户人家,十四五岁以前,他就是一副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样子,一点儿都不像个少爷:不修边幅,有点儿邋遢,不守礼节,不喜欢读书,也没有一般少爷那种拿腔捏调的派头。他经常打着他兄长的名义对那些贫穷的乡亲父老予以资助,所以周围人对他都很尊重。

祖逖的父母去世得早,他是被几个哥哥养大的。祖逖“败家”,他们不怕,怕的是祖逖没文化。

祖逖的几个哥哥当中,有一个叫祖纳,跟祖逖的性格比较像,在家里坐不住,喜欢往外面跑,不过,他有一点和祖逖是不同的,他读书,有文化。洛阳是西晋帝国的首都,有钱人多,当官的多,为了以后的发展铺路,他广交朋友。

或许是因为经常听祖纳说起洛阳的繁华热闹,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吧,过了十四五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感到读书的重要性,毕竟,要想到洛阳的上层社会闯荡,肚子里多多少少也需要一些墨水。他开始博览群书,无书不读,一下子声名鹊起,见到他的人都称赞他有济世之才。

学有所成之后,祖逖多次游历洛阳,很快就声名鹊起。24岁那一年,他当官了,职位是司州主簿,后来和他一起闻鸡起舞的刘琨,当时就是他的同事。刘琨比祖逖小5岁,成名却比祖逖早,祖逖还没有出名的时候,刘琨就跟祖纳一起以“雄豪”而闻名洛阳了。

司州就在洛阳边上,和朝廷来往密切;主簿,大致相当于秘书,可以接触到一些普通老百姓接触不到的内部消息。刘琨和祖逖白天在办公室帮着长官整理文件,日子久了,接触的内部消息多了,慢慢从这些乱糟糟的文件里总结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西晋帝国快完蛋了。

就像祖逖刘琨所预料的那样,天下终于大乱了。这时祖逖25岁,这次动乱就是“八王之乱”,前后持续了16年。八王之乱的时候,诸王听说祖逖的才能,都争着想把他召到麾下效力。祖逖曾先后在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和豫章王司马炽手下干事。304年,东海王司马越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祖逖也随军出征,后来曾被任命为济阴郡的太守。

永嘉之乱中洛阳陷落,祖逖率领数百家亲族乡党男女老幼2000多人迁徙往东南避乱。一路上,他自己步行,把车马让给那些行走困难的老人和病人,把粮食、衣物和药品分给别人。途中遇到盗贼和险阻,都被祖逖一一化解。

他们到达淮阴西南的泗口时,手下已经聚集了一批背井离乡的壮士。司马懿的曾孙、当时的西晋丞相、琅琊王司马睿派人迎候祖逖,任命他为徐州刺史。

晋愍帝在长安即位后,任命琅琊王司马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命他率兵赴洛阳勤王。可是胸无大志的司马睿只想偏安江南,根本无意北伐。

祖逖对司马睿说,现在北方大乱,外族占地为王,就是因为皇室内部自相残杀,使得胡人有机可乘攻入中原。如今中原百姓遭殃,人们都有奋起反击的意愿,只要大王号令天下,派我们去收复失地,北方志士豪杰必然群起响应,挺进中原大有希望。

司马睿虽然无心北伐恢复中原,可是听了祖逖这番慷慨陈词也不便公然推辞。于是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却只拨给他一千人的粮饷、三千匹布,人马要他自己去招募,兵器也叫他自己想办法,其实是在敷衍他。

祖逖却毫不动摇,他带着跟随自己南下的乡亲,组成一支队伍从京口横渡长江北上。船到江心时,祖逖面对滔滔江水激起满腹豪情。他拿着船桨在船舷边拍打,发誓说:我如果不能扫清中原,情愿如同东去的江水那样一去不回。他豪迈的气概,感染了随行的壮士们,人人激奋不已。

渡过长江之后,祖逖率领几百个私兵先来到江苏淮阴,在这里驻扎了三年(313—316),招兵买马,铸造兵器,操练士兵。

西晋灭亡后,司马睿被迫北伐,祖逖欣然领命。大概在316年下半年,祖逖率领2000多人北上,向黄河挺进。进入安徽之后,他派遣使者,到坞堡主张平和樊雅的地盘上拜码头。张平和樊雅驻扎在亳州,也是淮河流域势力最大的坞堡主之一。根据史官的记载,洽谈合作的过程中,使者参观了张平的府邸,傲慢地说这样的宅子不是人住的,只能当马厩;之后,他看见了一个大鼎,又傲慢地说应该把大鼎烧熔。张平说,这是帝王之鼎,平定天下之后有大用,为何要毁了它?作死的使者又说了一句作死的话,你还能保住你的头吗?你连头都保不住了,还要鼎做什么?张平大怒,马上杀了这个口无遮拦的使者,并派出军队,做好迎战姿态。

使者临死前说的那句具有威胁意味的话,是他本人的意思,还是祖逖的意思呢?这一点我们无从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合作是不可能了,只能用武力解决问题。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里,祖逖先策动张平的部下反叛,杀死张平,围攻樊雅,于317年6月迫使樊雅投降,解决了北伐路上的一大障碍。对于整个北伐大业,这相当于在淮南地区兴建了一个坚固的桥头堡,迈出了一大步。

祖逖在攻打樊雅时,曾经向盘踞开封南边蓬陂坞的堡主陈川求援。陈川派部将李头协助祖逖,因为李头作战有功,祖逖便将刚获得的一匹好马送给了他。李头很高兴,常向别人说如能跟随祖逖,死而无憾。陈川听说后大怒,便将他杀了。

李头的亲信见状,带领400多人投奔了祖逖。这让陈川更加怒不可遏,作为报复,他派兵在祖逖管辖的豫州境内大肆劫掠。祖逖随即布置军队在他们的归途伏击,将他们劫掠走的车马人员全部夺回,并且物归原主。陈川十分恐惧,率部投降了北方的羯族首领石勒。

如此一来,祖逖逐步解决了盘踞在黄淮地区的流人坞主中的实力派,其余的中小势力见状,无意与祖逖对抗,纷纷愿意接受祖逖调遣。

陈川投降石勒后,祖逖马上率大军攻打陈川,石勒派石虎率军五万给陈川解围,祖逖设计击败石虎。石虎不甘心,收拾残兵抢掠豫州,带着陈川回到了襄国,并且留下桃豹守卫陈川故地,桃豹守哪里是祖逖的对手,随后连夜退兵东燕城。

祖逖乘胜进军,派冯铁占据二台,自己镇守雍丘,并屡次派兵截击石勒军队,石勒军队慢慢的都归附了祖逖。

祖逖不仅善于用兵,屡次出奇制胜,而且内政方面也是一流人才。当时的河南境内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坞堡主,祖逖到来之前,他们大多在名义上臣服于石勒,彼此之间为了争夺领地却也攻讦不断。随着祖逖的到来,严峻的问题摆到了他们面前:归顺代表汉人政权的祖逖,还是依附代表胡人政权的石勒?

这是一个涉及民族大义的问题,微妙、复杂而危险,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火药桶。然而,祖逖用一种低调、通达而巧妙的方式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首先,他设法调解河南地区坞堡主之间的纷争,使他们握手言和,在调解纷争的过程中,他也成功地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其次,他并不强求这些坞堡主摆明立场——归汉还是归胡?

这些坞堡主当中,有很多人的孩子在石勒军中当人质。如果纠结名分,迫使他们必须表态归汉,必然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而这显然不是祖逖希望看到的,因为他需要的是得到坞堡主的支持。

祖逖默许他们与石勒往来,同时也努力维护与他们的关系。为了避免石勒对他们产生疑心,祖逖经常与坞堡主演一些双簧戏,假装派兵攻打他们,但是事先会给他们送去剧本,打好招呼,让他们照着剧本演。事后,在送给石勒的书信中,这些坞堡主会绘声绘色地说自己与祖逖打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当然,作为对祖逖的回报,他们也会刺探石勒的军情,悄悄传递给祖逖......

经过一年多的苦心经营,祖逖在河南扎下了根,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被收复。石勒承受的压力则越来越大。

石勒改变了策略,主动向祖逖示好,修葺祖家的祖坟和祖逖母亲的坟墓,处死叛离祖逖的降将,并希望与祖逖进行边境贸易,和平共处。

如同处理与坞堡主的关系,祖逖的回应方式依然采用实用主义,他并没有用语言或者书信方式答应石勒的互市之请,却默许彼此进行边境贸易;他禁止部下进犯石勒的领地,意图似乎是打算与石勒和平共处,却又积蓄力量,练兵积谷。

一个地方官能牵制住一个政权的领导者,祖逖做到这一步已经难能可贵。遏制石勒南下的步伐,已经耗尽了他的力量。

尽管祖逖兵权在手,但是自己不蓄私产,不为自己谋求财富;他以身作则,勤劳节俭,亲自督促农民务农,让子弟带头发展生产;战争不断,暴尸荒野是常有的事情,但是祖逖看到荒野之中的白骨,便会好生安葬。

祖逖做的这一切,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恨!”百姓中的长者曾经流泪这样说。

318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是为晋元帝。正当祖逖踌躇满志,想要一举收复北方的时候,司马睿听说祖逖在河南深得民心,担心祖逖势力太大不好控制,321年,任命戴渊为征西将军、大都督统管北方六州的军事,祖逖在其管辖之下。戴渊是个好人,正直,善恶分明,才高八斗,然而,祖逖的位置和北伐大业需要的不是有板有眼的正人君子,而是能在原则和妥协之间游刃有余的调和者。

顶头上司戴渊的到来使他愤怒而无奈,从建康传来的王敦密谋欲摧毁东晋帝国的消息使他忧虑而恐惧。此时,祖逖日渐衰弱的身体状况更是雪上加霜,他的人生道路也快走到了尽头。

祖逖这时候已经不敢奢望北伐能够大功告成,只是希望它不会前功尽弃。为了防备石勒南下,在人生的最后两个月,他全力以赴,调集人手,修缮虎牢城,意图把这里打造成将来抗击石勒的军事重镇。

321年9月,祖逖去世。很遗憾,他没有看到虎牢城竣工;但很幸运,他没有看到预料的那一幕发生,石勒南下和东晋帝国的内讧。

祖逖去世之后,晋元帝追赠祖逖为车骑将军,任命他的弟弟祖约接管北伐军。祖约才略不足,无法抵挡石勒的进攻,仓皇南撤,退守淮南,河南地区随之被石勒收入囊中。之后,王敦发动叛乱,戴渊被杀,司马睿沦为傀儡,忧愤离世。又过了几年,祖约发动叛乱,兵败逃亡,率领宗族投奔石勒,被石勒灭门。

坚持原创,欢迎转发,请尊重付出,注明出处

如果大家对此文章感兴趣,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若森知道”(梓健讲历史)微信圈子中可以与我互动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祖逖:从闻鸡起舞到北伐中原,没有人能做得更好!
五霸岗上,闻鸡起舞:祖逖
从“古惑仔”到“孤勇者”
衣冠南渡 第十一节 流民的悲剧
曾明路长篇小说连载《又见洛阳》第二部 :淮左中原(29)巧智取豫皖,勇力破汴粮
头条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