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年5月7日利率债观察:季节性因素或导致4月贷款回落
1、季节性因素或导致4 月贷款回落

      历年4 月的新增贷款常是低于3 月的,这是市场已习以为常的季节性规律。例如,2019-2021 年这三年中,4 月的贷款增量分别较上一个月减少了39.6%、40.4%和46.2%,2016 年4 月下滑的幅度甚至达到了59.4%。今年3 月信贷增长较快,新增量形成了历年3 月的高点,其有可能令今年4 月的回落幅度略大一些,这既是正常的也是理性投资者应预期到的。

      众所周知,单月的贷款增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不同月份之间的差异较大。

      一般来说,第一季度季首月的贷款增量常会显著高于全年的其余月,第二、三季度的季首月较低而季末月略高,第四季度各月均相对较低。在2015-2021 年这7年中,1 月份平均新增贷款2.72 万亿元,而10 月份的均值仅为0.67 万亿元,相差了3 倍多。(注:4 月的均值也不高,仅仅为1.10 万亿元,是低于各月1.32万亿元的平均水平的。)所以,用月度信贷增量或是其环比增速对信贷增长的变化趋势进行研判是容易出现偏差的。

      此外,银行对于信贷投放节奏的调节进一步加大了单月数据的上上下下。比如说,某些银行上个月信贷计划执行得快一些,那么就可能在这个月相对克制一点,以均衡贷款发放的进度。虽然月末至月初这几日的时间差对很多企业而言并无明显的不同,但在金融数据上容易形成“一个月多,一个月少”的波动。

      鉴于此,我们一贯不建议投资者过度关注单月的信贷数据。在研判信贷增长的变化趋势时应适当拉长时间窗口,比如说使用双月同比或多月同比这样的口径。

      (注:“双月同比”和“多月同比”分别指连续两个月和多个月的增量的同比增速。)连续的双月(多月)数据可以滤除单月指标的波动,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同比值可以消除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事实上,新增贷款的双月同比增速已经于2021 年末触底,今年3 月时反弹至了6.6%,这已经超过了2021 年初至该时点的均值(注:2.4%)。连续四个月数据的同比增速(即“四月同比”)亦是于2021 年末触底的,今年3 月为6.0%,同样高于上述时间段的均值(注:2.6%)。

      “三月同比”数据亦具有类似的特征。今年3 月的“三月同比”增速已经恢复至8.7%,即今年前三个月新增贷款累计值相对于去年同期的累计值增长了8.7%。

      事实上,累计值亦是一个较为实用的指标。今年前三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8.34万亿元,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7.67 万亿元和前年同期的7.10 万亿元,说明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已得到了加强。

      2、风险提示

      不理性的预期引发市场快速波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头条
3.34万亿元!1月新增信贷创历史新高 M1增速首次为0意味着什么?
海通证券姜超:宽信用效果如何?社融下行趋势难改
杠杆的天平正在倾斜:力保二季度正增长——5月金融数据速评
债市调整何时休? ——10月金融数据简评
【泽平宏观】货币信贷和财政支出回落,政策回归稳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