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横跨两溪的清代石桥

位于碧峰峡镇席草五组的两河口现留存有一座三拱丁字形石桥。该桥平面呈丁字形分布,分两段分跨于姚家沟和倒流溪上,是连接席草与张碗两村的主要通道。倒流溪段全长17米,通高3.2米,桥两侧护栏高0.7米,中卷拱跨度5.2米,卷拱高2.8米,桥东北侧立面有龙头龙尾俯视倒流溪。姚家沟段东西走向段9.5米,东南段6.4米,倒流溪姚家沟段桥两卷拱间分崁龙头、龙尾(残)。

此桥丁字型布局设计在几何学上无疑增添了桥的稳固性,以一桥贯通两溪沟,既方便三岸两地来往行人,又较在两溪上架设两桥大大节约了成本与通行时间。同时其形制在雨城区尚属首见,其奇特之处有三:一是一桥跨两河;二是此桥既直又弯;三是从这端上桥,从另一端下桥,又可两端上桥中间下桥,还可从中间上桥两端下桥。

桥的东南侧为姚家沟,在沟面上有红砂石砌成的弧形小水坝,長约12米,水坝使姚家沟和倒流溪水位形成的落差约1米,水坝上有两个闸口。一号闸口分流南侧水槽,水槽宽0.5米,引流沟水至西南石碾房,供磨面碾制谷物,石碾房曾经是两村居民的生活必备。现碾房己毁,仅存石碾和石磨于沟边。二号闸口是预防夏季沟水过大起泄洪作用。水坝上游水位升高形成回水,水面平缓,可供姚家沟附近的居民生活和农耕用水。

桥东南设计的泄洪闸口与磨坊石碾房遗址,充分反映了设计者的多维度思维。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能如此巧妙地将通行、水能动力以及泄洪巧妙结合,实乃匠心独运,其独特的造型、构思奇巧的设计以及建造的稳固性与科学性,彰显了古代工匠高超的建造技艺和出色的想象力。该桥为后人研究清代桥梁史和清代营造法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流溪和姚家沟四季溪水潺潺,水清如镜,三月阳春,可见麻鱼子、红尾巴(鱼)相互追逐嬉游水底,倒流溪两旁竹林茂密,微风拂来,竹影摇曳,颇有东晋王羲之流觞曲水之意境。

倒流溪边现存始建于明清古路两条,主路沿溪边通往上游和下游,岔路从主路分支通往山上,路旁有两三户乡民居住。鸡鸣犬吠,花木成荫,好一幅田园山水图。   

据姚氏族人姚景琦老人说:该桥建于清道光年间。道光年间为18211850年,距今至少170年多年的历史了。建桥材料所用红砂石取自五公里外的太平场福平村,系建桥民工人工搬运至此,每天8人为一组,搬运一块石条需耗时一天,经年累月,桥始建成,期间伤亡数十人。

姚景琦老人回忆道,桥东原有字库、文笔塔及文庙,文笔塔高大宏伟共计七层。文庙为三合院木石结构建筑,正堂供奉红脸文昌君,孔子陪侍端坐于右侧厢房,左侧厢房为学馆。该建筑后作为学校,持续使用至2000年拆除。

姚氏家族在明清时期为当地望族。家族深受儒、释文化影响,奉行“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以及“桥即度 ,既度己,又度人”的儒释哲学思想。喜乐善好施、架桥铺路、建庙立祠。据《雅安县志》(卷三人物志)载:“姚钟明,好善乐施,倒流溪旧有观音殿,附立西草庙,年久颓败。钟明督工重建。”“姚经,明万历人,好施与,广佛山两山对峙,路险窄碍行,乃凿之,使通与马,刻石佛数百尊于山间,人呼'佛儿崖'”,现仍有十数尊佛像遗存。

据姚氏后裔姚光烈先生介绍,席草村的得名源于席草庙,席草庙位于文庙附近,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内供奉了佛祖释迦牟尼佛像,文殊、普贤分侍左右两侧;观音殿内供奉了观世音菩萨,红孩儿和娑竭罗龙王的女儿小龙女分侍左右两边。该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损毁。

沿溪流而上就是席草村七组了,姚景琦老人的家就住在这里,据《姚氏家谱》记载,该地多为姚姓人居住,清时姚姓家族从姚桥迁入,历代崇文尚武,开设文武学馆。他家屋后的玉米地里有一通碑,是修建高速公路时从墓地原址迁移而来,碑的主人是姚家第十代姚子圣及夫人罗氏。碑的正面刻有一幅楹联:上联是“乾坤不老风流气”,下联是“今古长流江汉声”,横批是“璧合珠联”。碑的背面为铭文,字迹清晰,保存完好。据《家谱姚氏》记载,姚子圣为恩进士,荣获钦赐七品。又据《雅安县志》:“姚運鴻,字翼雲,道光乙酉(1825)主講雅材書院及名山仰山書院,郡邑知各士多出其門,壽百齡有五,為當代黃觀察翔雲方伯游子岱所尊禮,各有詩贊贈之。”黃祥雲即黄云鹄,《雅安县志》录存两首,其中一首为《過姚運鴻山莊》:“峩眉遊罷更西遊,姚合山莊許暫留。宦海浮鷗何足道,深情不供水東流。”可见,姚氏门庭曾经的荣光。

姚景琦、姚光烈二人积极支持文物保护工作,就该石桥的前世今生,他俩通过查阅家谱、史料和实地考证,曾于20074月向雨城区文物管理所提交过一份关于《对古代石拱桥请求登记并保护的申请报告》,摘录如下:“据《雅安县志》卷三第三十页记载:'姚廷楠,清道光时人,武庠,见义勇为,倒流溪有两河口,夏秋水涨,行人阻隔,廷楠和族人督工营造石桥,至今方便。’”“此桥现今保护完好,但桥面石板已碎,两边石护栏部分损坏。次河道上一孔桥作为公路桥仍在使用,而主河道的两孔桥则闲置,行人稀少,杂草丛生,如不加以保护,有被损毁的危险。此桥完好坚固,既具有奇特性,又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和风格,确实具有保护价值。”

同是位于姚家沟的姚家大院,现为雨城区文物保护单位,201945日上午,姚氏家族第四届清明祭祖大会就在姚家大院举行,共有来自陕西姚氏宗亲代表以及川内和当地宗亲代表800余人参会,对弘扬家风家规等家族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那么文物遗迹中承载的地方特色文化,则是文化旅游中的灵魂。碧峰峡镇席草村两河口三拱丁字形石桥,其所位于的倒流溪、姚家沟、姚家大院、佛儿崖均位于同一旅游环线,如果科学地加以挖掘与打造,或可助力雨城旅游上档升级,进一步丰富雨城旅游文化的历史人文内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史地丨有八百余年历史的卢沟桥如何抵御洪水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三百十三卷
探寻西府老八景陈仓内八景
飞虹处处话沧桑——走近枣庄的古代石桥
故乡的顺阳河
栖霞方山“神水庵”附近的石桥,是清代招远一位王姓富翁捐资倡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