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齐鲁儒小贤|泰安的一个区县城市是蛐蛐之乡,知道是哪里吗?

我是儒小贤

来自齐文化发祥地淄博

关注wo,我有话对你

泰安的这里, 每年立秋到白露的三四十天里,是这个地方最热闹的时候,天南海北的蛐蛐买家都要汇聚于此抢买抢收。当地的村民都要尽力捕捉抢卖抢售,一场跟蟋蟀有关的盛会,热火朝天、年年上演,雷打不动,这里就是泰安宁阳县。

说起泰安宁阳县,知道的人不多,可对于全国的蟋蟀虫友来说,宁阳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宁阳是他们心中的圣地,是中华斗蟋的摇篮,是中华蟋蟀文化的故乡,这里出产的蛐蛐。个大勇猛、强悍善斗,身上带着一股子狠劲儿,外地蛐蛐,动不动就被KO。

宁阳的蛐蛐之所以闻名,有历史的原因。宁阳斗蟋,始于秦汉,这个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被誉为“江北第一虫”。宁阳下属的泗店镇的蟋蟀,因曾是皇室贡品,在打斗中经常称王夺冠而闻名于国内外。除了历史的原因,还有地理的原因。

我们齐鲁有一条自北向南的蟋蟀产区,包含了宁阳、乐陵以及宁津几个县区。蟋蟀研究专家们说了,这些地方水质和土壤独特,比较利于蟋蟀的钙化。蟋蟀一钙化,那就不缺钙,不缺钙身子板就硬了,所以宁阳的蛐蛐才不会骨质疏松,不会腰酸背疼、腿抽筋儿,总而言之呢,宁阳的蛐蛐,就是蛐蛐借的体育特长生,体格好。所以每年秋天,全国各地的虫客,也就是蛐蛐儿爱好者们都要来山东抓蟋蟀和买蟋蟀,学名呢叫做“抓头”和“买虫”,在业内被称为是“下山东”。

大家可别瞧不上斗蛐蛐儿,这也属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大概从唐代开始,斗蛐蛐儿就是古代人民最重要的一项娱乐活动,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没有不喜欢玩虫的。古代“四大玩”花、鸟、鱼、虫,这个虫指的就是蛐蛐儿。

说到跟蛐蛐儿有关的历史名人那就更多了,蒲松龄写的聊斋名篇《促织》这都不用说了,你小时候差点背诵全文。除此之外,还有南宋“蟋蟀宰相”贾似道,反正总而言之呢,“斗蛐蛐”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里边的价值我们得挖,不仅要挖,还要深挖、实挖,挖掘好,挖出精髓、挖出正能量。

蛐蛐对于宁阳人来说是一种爱好,是一种风俗,但更是一种赚钱的工具。据说好多在外地打工的人,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跟候鸟回迁一样,奋不顾身地回到家乡,拿起手电筒钻进苞米地,撸胳膊挽袖子抓蛐蛐。前来收蛐蛐的买家,开始担心了,最近几年,蟋蟀市场一年不如一年, 好成色的虫越来越少,真怕有一天延续了几千年的宁阳蟋蟀文化咔一下,在火爆中走向灭亡了。

我是齐鲁儒小贤

关注我,我有话对你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昆虫记:蟋蟀
河南延津:五六万人夜间捉蟋蟀 最贵蟋蟀一只1.27万
“天价”蛐蛐的秘密
鸣虫文化--谢玉海
北京的秋天,就是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儿叫!
津津有味的地方 ——宁津纪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