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14. 家有初中生:有些回答,慎重一些
214. 家有初中生:有些回答,慎重一些
 
这几日,杭州发生了一件事,是某个小学的一位家长成为“班闹”,导致整个班级的班主任四年换了四个,家长无可奈何之下联名上书,且孩子以罢课作为此事的抵抗。媒体很是关注,常常推文到公众号中。
在某个公众号里,有一条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位留言者说:
“小时候我被换到一个邋遢男生边上坐,晚上被我妈发现我不开心,问了原因后,她第一个反应就是‘我去找你老师去,这不是欺负你么?我打她去。当时就愣了,慌张的不得了,心想说不至于吧。所以后来我一般都不跟我妈讲心烦的事,因为她给不了我正确的建议或者意见,反而会在那边怪我,然后比我还焦虑心烦。我烦自己事情的时候还得想着安抚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如不讲……”


我立刻保存了下来。因为我在这段话里读到太多的信息了。
其一: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自己内心没有是非价值观。这位留言者“现身说法”更有说服力。当母亲的反应是“我去找你老师去,这不是欺负你么?我打她去。”时,给孩子留下的心理阴影可谓惊天动地,导致孩子后来都不敢跟母亲聊烦心的事情,担心母亲再一次说出错误的话语错误的决定。因为在孩子心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念,母亲的是非曲直判断,会影响孩子的判断与价值观的形成。
其二:过度的保护导致导致了孩子的远离。在学校,换位置可谓十分正常的事情。如果孩子的座位有不舒服之处,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老师解决问题。也许,孩子的妈妈当时说这句话时,并未想过真正去找老师“理论”,母亲的心里也许在想:放心,有妈妈在,你不要怕……但,真正的保护,应该是锻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过度的语言保护与行动保护,给予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而不是用这样的“暴力语言”来“逆向”保护孩子。
其三: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割裂,通常是从沟通开始的。留言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如不讲……”我们都知道,家庭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父母应该要把最好的情绪带回家,而不是把家当作垃圾场,成为负面情绪的收藏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如不讲”,孩子真的会“不讲”吗?情绪,永远是需要出口的。孩子在家里不讲,她(他)就会想办法到外面讲。讲给别人听,甚至讲给陌生人听(当然也不排除能自我化解的人)。近几年,网络上常常爆出小姑娘跟陌生网友之间发生的危险事件,几乎所有的案件,都是从“聊天”开始的。为何陌生网友能够引起年轻小女孩的注意和信任?一是小姑娘涉世未深;二是总在现实中得不到理解与倾听。自然,在网络上遇见了“理解”与“倾听”,便信以为真了。
读到这则留言,真心觉得:对孩子的有些回答,要慎重一些。

小季回家很喜欢与我们聊天。她常常聊学校的事情。
有一次,她跟我说,发现某个同学暗恋某个同学。为了引起某个同学的注意,那个同学就奋发图强,学习越来越努力,成绩越来越好。
我对小季说:“努力学习是对的,你只有变得优秀,你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啊。所以,这个同学还是智慧的。”
接着,我与孩子聊了关于“早恋”的话题。
好几年前,我非常敬重一位老师曾经跟我们聊过关于早恋的话题。她的女儿漂亮且优秀,很多男孩子都喜欢这小姑娘。她对她女儿说:“等你到了高中的时候,你回过头来看初中曾经喜欢的男孩子,你在高中时还会喜欢吗?同样的道理,到了大学,回过头来再看高中喜欢过的同学,甚至到了工作后,再回过头来看看以前喜欢过的同学,感觉又不一样。所以,不要急着给自己的感情下结论啊。”
我深以为然。感情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在小学的时候,便会对班级里读书特别好的男同学多看两眼,好像每日的读书,有了一个良性竞争的对手。到了初中,对优秀的同学,更是有一种敬畏与崇拜。但是,这些实际上并不是“喜欢”或者“爱”,更多的是一份欣赏。然而,这种“感情”,当时是模糊的,因为小孩子并不能完全判断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什么是“欣赏”。这是需要丰富的阅历来成就的。
我问小季:“你有没有喜欢的人呢?”
“没有,我是个颜值控,再说,真的有暗恋的人,也不一定说出来的呀。”小季说。
“恩,原来你是个颜值控。初中恋爱的确是早了些,到大学可以好好谈一场恋爱。”
小季问我:“那有没有高中谈恋爱的人?”
我说:“有的。但应该不会很多。到了大学,情感相对稳定一些了,可以尝试。如果你想在大学里遇见优秀的男孩子,那你先把自己变得优秀。你优秀了,你自然就会遇见优秀的人。”
那怎样的人才是优秀的人呢?这又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
还有一次,她聊起一个小伙伴害怕黑暗的事情。她说,一个男孩子怎么会那么会害怕黑暗?她不太喜欢内心太柔弱的男孩子。
我问她:“那你喜欢怎样的男孩子?”
她说:“我喜欢内心强大的男孩子。你看我都不怕啊。男孩子比我还害怕,那就完全没有安全感了。”
我说:“每个人的安全感,首先是自己给自己的,你看你的内心强大了,你自己就能够保护自己,还能保护别人。除了自己,你背后还有你的爸爸妈妈哦!”
但是,话说回来,父母能为孩子站岗一辈子吗?
我每次都会想:应该怎么回复?因为你的回复,一定会影响孩子的三观判断。

(每日上班,路过一丛植物,上面的露珠可谓新鲜好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光自信的男孩背后,有多少“饱受委屈”的妈妈
告别辛酸,释放自我!(连载一~四)之三
开学季
本科同学的教育记录转载
那些年系列趣事--童真
(转)那些不容我们忽略的事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