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69:走在语文的路上:一些很朴素却每次能助我顺利备课的观点
      这两日,区教研员陆老师和汤老师在我校调研,对40周岁以下的语文老师听课点评。无奈我还太年轻,于是被听课(好吧,我年轻我骄傲。今天下午有人问:你怎么还要被听课?我说,难道我很老了吗?哈!不过确实,昨日在迷迷糊糊中写了汤老师对我的课的点评,结果,把课题写成了《麻雀》,这个错误,简直无法原谅。今天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说反了话,学生大笑。我说:现在朱老师就语无伦次,看来朱老师将来有老年痴呆的可能。)。虽然忙碌,收获也是巨大的。作为一线教师,教研员的指点总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我也结合自己备课经验,总结几条放在这里,用来时时督促提醒自己:

一、基于学生起点展开教学
       有句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充分的准备。这也包括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应该要对所学的课文进行事先的预习。但不同的课文,预习的内容也是不同的。有的老师会有常规的预习作业,有的老师会选择根据课文设计预习的作业。我这一年的观点是:提前完成《语文作业本》上的相关作业。我翻开作业本,发现编者十分注重练习的设计,很多练习都可作为预习作业来完成。杭州市教研室刘荣华老师一再强调,要用好用足语文作业本,区教研员也多次提出作业本的重要性。我把作业本上的部分作业进行了前置,发现反而能让学生很好地完成“预习”。比如,教学《陀螺》一课,我布置孩子们在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一到三题。第一题是把字写正确,写端正,第二题是读一读,抄一抄(全是四字词语);第三题是读课文,填一填,这一题刚好可以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从学生这几题的完成情况来展开预习反馈,就能够让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尤其是梳理课文情节,有学生出现歧义, 我出示同学不同的观点,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请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依据。这个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
       基于学生的起点进行教学,才能发现学生的问题,进行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二、紧紧抓住语文要素进行教学
       语文要素获得的途径十分明确:课程标准,教材每个单元的篇章页和语文课后习题,还有语文作业本上的练习。它们都会给我们提供明确的导向。遇到课后题没有明确提出语文要素的怎么办?如一年级。语文语文,我想,无非就是学语会文。学学语言特点,读读课文等,都是语文教学的手段。专家们早就提出“听说读写”四字真经。我们抓住语文的本真,就不会给他人作嫁衣裳。 

三、提高自己文本细读的能力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指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怎么教是教学方法和策略。教什么,就需要我们进行文本的细读。你只看到需要达到的语文素养,但不知道如何选择内容进行语文素养的提升,就等同于把力气花在了“棉花”上,没有用到地方。细读文本、确定教学内容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课后题说了什么。通常情况下,课后题和语文作业本上的难题,会成为教学内容选择的基地。但是:如果永远依赖于课后题和作业本上的难题,那么,我们文本细读的能力就永远得不到提高。而且,教学内容的选择仅仅只有这些,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后题和作业本上的难题,都是可以看得见的。但往往一些很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会藏在一些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比如,思维发生冲突的地方,表达很有特色的地方,还有学生有困惑的地方……我在解读《陀螺》这课的时候,发现“旋床”二字十分陌生,我不确定应该读什么,打开百度,也查不出所以然。连老师都有困惑的词,那么学生一定会有困惑。再说,“旋”字是一个多音字,需要掌握。怎么办?我查《现代汉语词典》,查图片,终于从这些资料中确定:旋床原来就是车床的一种。课堂上,分步走,教扎实,得到了教研员汤老师的肯定和赞赏。

四、把作业本上的难题放在课堂上解决
       我们常常困惑学生的作业质量怎么会那么不尽人如意,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在课堂上没有解决,你能指望孩子们能在课后自己生出优秀的答案来吗?极难。比如,《陀螺》一课,读课文,填一填这道题,实际上,是梳理课文情节。学生就出现了分歧。有分歧,说明这是难题。这道难题,虽然是预习作业,但恰恰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修正。但修正不是告知,就如专家所说:我们的语文应该要少一些告知,多一些发现。学生通过读书,寻找依据,确定答案,这个时候梳理下来的答案,就会很明确,这个过程也很有价值。再如《雾在哪里》一课,有一道梳理课文内容的题目,既有书写,又有梳理内容,如果不在课堂上给予支架来解决,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会增加不少。今日小黎的调研课上,这部分的设计,就得到了陆老师的肯定。

五、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让思维可视化
       什么叫思维可视化?通俗地讲,就是那些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的问题,能让他们通过思考,表达出来。表达的方式很多种,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同伴交流……陆老师强调,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一定是要让学生跳一跳,但又不会太难,而且答案不唯一。她提到有位专家说的话:当学生的发言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那个时候,才是学习真正发生的时候。可见,我们既要预设一个圆融的场,又要明确,思维,需要开放式的空间。没有开放,就不会有真正的思维含量。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还要善于追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你是怎么知道呢?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比如,一个学习活动出来之后,让学生回到文中寻找依据,并表达出来,这就是思维的可视化。我在教学“旋”字的时候,请学生据义定音,当学生给出读音的时候,还要追问:你是怎么判断的呢?因为意思里是不会直接出示词语的,需要学生进行分析。

六、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善于看见他们的努力
      课堂不是一言堂,更不是优秀学生的表演场,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收获学习的成功感,特别重要。课堂组织的学习活动有很多种方式,如自学,小组合作学,个人展示,集体展示等。面向全体不代表每位学生都能在同一节课中都有独立发言的机会,而是学生能够认真地参与到每一个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走到学生的身边去,而不是站在讲台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自学。比如,今日进行《陀螺》的第二课时教学,同样安排了批注。当学生静悄悄地阅读时,我走到孩子们身边,去看他们批注的角度,批注的内容,及时地给他们的自学成果进行鼓励。到了反馈的时候,没有想到,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小谢同学,竟然频频举起小手。正是因为我在走到他身边的时候,看到他的批注,进行了鼓励:朱老师发现,你批注的角度和别人不一样,你发现了别人发现不了的地方。这让他信心大增。就是这样的细节,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平时更应该多走到学生身边去,多看见他们为学习付出的真诚的努力。

七、课堂评价,要体现学评教一致
      在很多场合培训的时候,都会听到“学评教”一致的观点。胡校长平时在听我们的校本教研课的时候,就反复强调:你这节课想要带学生什么?学生能从这节课中学到什么?如果老师自己都不明确目标,那么,老师的评价,就会显得空洞而没有实际的意义。评价,是可以指导方向的。胡校长认为:我们的评价,要指向语文要素,而要尽量避免“你真棒”这样的评价。好友说,听我的课,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的反应特别快,总是能够根据学生的发言做出判断,及时给予回应。实际上,并无秘诀可言,最大的秘诀就是:用你想要的语文要素去评价学生的呈现。比如,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那么,在评价学生的批注时,我就会很注重学生批注的角度,同时会及时肯定他们对文本的独特感受。批注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行为,没有固定标准的答案。再如,指名读课文的时候,“读得好,读得真棒”等类似的评价,没有什么具体意义,应该从“通顺、流畅、正确、有感情、自信、响亮……”等角度去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是真正有效的评价,是指向性明确的评价。
      总之,课堂是一个产生能量的场,发生的故事千变万化,我要做的,就是边走边学,学无止境。这是粗陋的实战总结,存于此,常用常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课堂丨语文学习5个好习惯,家长能帮助孩子做到3个,成绩就不会低于90分……
作业革命 刘老师教育教学文章
重视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单志明老师点评《剃头大师》
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转载)--guilinjames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