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哭,每个胖子都曾是拯救人类的传奇

一个胖子生活在当代真是生不逢时。

比如人人皆知的“以胖为美”的唐代,长安国立电视台选出的超女全得是女胖子,女瘦子回回怎么上台怎么让人给轰下来。

其实这还不是最明显的,胖子更受重视是在远古时代。那时还未农耕只懂狩猎的原始人总是吃不饱,逮到一顿吃的就猛吃一顿,吃八九成饱都算是绅士,不吃个沟满壕平不算完。

慢慢地原始人具备了一种机能,那就是将身上多余的热量化为脂肪储存下来。身上脂肪储存得越多,在接下来可能要受到的饥饿考验中存活下来的希望就越大。身上脂肪厚的人,也就有了比脂肪薄的人更多的资本,人们更愿意拥戴他。

如何获得更多脂肪呢?一是见到吃的能多吃就多吃,吃得越多,食物转化为脂肪的机会越大;二是有些人具有天生的更强转化能力,同样吃一条羊腿,别人只能多增加一丁点儿脂肪,而他却能积攒更多。

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儿的时候,脂肪转化能力强的人总是这样自夸:你们瞧瞧我,喝口凉水都长肉!转化能力差的人就惨了:真了不起,您是怎么做到的呀,瞧瞧我,吃多少都不长肉,真是愁死人了。后来,这个人就真死了。不是愁死,是饿死的。

考虑到吃完一顿饭下顿饭还能不能吃上,所以原始人都要本着节俭的原则把眼前的食物消灭干净,宁可撑着,也比饿死强。这种日子过惯了,人类的身体里就形成一种基因——节俭基因。基因是日积月累进化而成,一旦形成就不易隐退,否则也就不成其为基因了。

在食物匮乏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节俭基因的功劳无可取代。在它的影响下,更多的人类存活下来,不断繁衍,生生不息。哪怕到了食物相对易得的农耕时代,由于天灾和战争等因素影响,获得充足食物仍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种基因依然发挥着正面作用。

而进入近几百年,节俭基因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这几百年食物极大丰富,人们早已脱离了过去饥一顿饱一顿的无规律饮食阶段,但节俭基因仍在暗中起作用,让人们除了需要接受美味的诱惑和考验,还会继续在无意识中吃得更多。

于是,多余的食物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就像原始人堆积脂肪时一样,只不过我们现在吃到的食物更多,更杂,脂肪更容易堆积。尽管我们已经不需要用脂肪多来证明什么,反而需要用脂肪少来表明自己的意志力,但强大的节俭基因根本不听我们的,依然在毫不懈怠地工作着。

而今过多的脂肪成为负担,不但影响人体美感,更严重的是影响健康。古代尽管胖子不如今天多,但应该也有一定数量,但他们一般都得不了什么病。不是说肥胖在古代不诱发疾病,而是说古代人寿命偏短,还不等患上肥胖导致的疾病很多人就已经离世了。

如今的人类寿命越来越长,尽管也有人无疾而终,但绝大多数人最终都是因病去世,所以人们就能更多感受到肥胖带来的疾病困扰。

当然,面对可能驱使我们多吃的基因我们并非无计可施,我们总可以靠意志力控制饮食。

进食方法分为直觉进食和控制进食。我以前每顿饭吃多少都靠直觉,前两个月忽然心血来潮准备控制一下。这两个月的工作日我早晨尽量多吃,中午不吃饭,下午吃一点小东西维持,晚上再吃一点。加上每周两三次的运动,两周下来我降了三四斤。不过后来就不大明显了,后来反而有了反弹的迹象。

看相关资料得知,控制饮食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奏效,而且一旦失控可能招致报复性进食,这会让控制进食的效果大打折扣,与正常进食相比也毫无优势。

可不是嘛,我当时就是每周控制五天,周末两天再有意无意地放纵自己,把失去的脂肪不失时机地追回来。

从这周开始我又较为正常地进食了,每天仍然三顿饭,但争取每顿少吃点儿。

对于一个从不挑食见到好吃的压不住火儿脂肪转化能力极强又容易犯懒的男人来说,我不知道我有效的瘦身之路在哪里。


两张图片为《瘦身男女》剧照,刘德华和郑秀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胖起来容易瘦起来难?
为什么有的瘦子吃得多也不发胖?有的人吃一点也会胖?
误区:胖子比瘦子吃得多
不要急着虐腹!瘦肚子的几个步骤:学会4个动作,铲平肥肉
胖不是天生的,但容易胖可能是…
到底有没有健康的胖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