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聆听美文】剪风印象(文/乡村 诵/蒲月)

剪风印象

 

与剪风相识是在一个朋友的婚礼上。在此之前我就在周围人之中听到过剪风其人,说她开通了一个名为“剪风伴读”的公众号,在上面发一些她自己朗诵的名家经典作品,我周围很多同事都是她忠实的听众,也极力向我推荐她的公众号,让我也听听她的朗读风格。她读的一些作品也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所以很切合我们实际情况。同事们那样说,我也没太当回事,一笑了之!

后来和她的诵读结缘,是一次偶然的听课活动,时间应该是2018年的春季学期,学校刚分配进来一位语文教师,学校让我去听听课,指导指导。那天她上的课是朱自清的《背影》,那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手机播放的配乐范读,一下子震撼了我。

那是一个浑厚的女中音,略带磁性绵长的语调,一字一句浑圆温润,清越如翡翠般溅起的水珠,一点一点慢慢的轻轻的敲打着你的每一个细胞,让你毫无抵抗力,完全臣服在她的娓娓诉说中不能自拔,再配上低回婉转忧伤的乐曲,一下子把我和学生带入了那个车站送别的感伤场面。朱自清先生对父亲,对家庭的所有的情感都在那一瞬间完全展现在我和学生面前,教室里静静的,听课的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她诵读的情境中。

      那节课上的很成功,我也没有过多的指出什么,在和那个老师讨论这节课的设计时他才告诉我,那个诵读就是剪风的作品!这是我第一次听剪风的诵读作品,却是在这样的场合下,之后我才从我的手机几百个公众号了找出《剪风伴读》,略带崇拜、敬仰,很虔诚的听完了她公开的所有诵读作品!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余光中的《乡愁》、贾平凹的《写给母亲》以及高尔基的《海燕》等等。

     听的多了,感受多了,佩服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想看看剪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子的冲动,很多次的冲动仅仅是心理的感受,但要真的付诸实际行动,慵懒与顾忌可能还是未实施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原因可能还是自己的率性无拘束的思想在作怪!           

     今天偶然相逢在这样的场合,也是机缘吧!见到她时看到的真实的她其实与我在收听她的诵读臆想出来的形象是完全不一样的,她娇小的身姿,很朴素的打扮,腼腆略带羞涩的神态,让人很难想象那么富有感染力,圆润珠玉般的语调是从她的喉咙里发出来的。也许是场合的限制,也许是心理的落差,更也许是我的自傲吧,我们谈话不多,我一直以旁观者的态度对待这次偶遇。仔细聆听她和周围人的谈话,她话不多,但句句说的很有分寸,能够把控住整个谈话局面,态度大方得体,尤其是隐藏在眼镜后面那双玲珑剔透的眼睛时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时而皱眉,时而微笑,时而沉思,时而聆听,都能从她的眼睛里感受到她内心强烈的自信与热情。由此我断定,她之所以取得很大的成就和她内在的素养是相配的,正是她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以及不断的努力追求,才赋予她娇小身姿后面强大的精神世界。

    看到她写的作品时,那已经是2020年的事了,我看过的她的散文不多,也就那么几篇,印象最深刻的是《暮秋漫步》和《浮生若梦―读《长恨歌》有感》这两篇,在此我想借用一下她评价《长恨歌》的语言来评价她的文字,她的散文是慢节奏的,“她它仿若江南的雨,期期艾艾,缠缠绵绵;又像是精致细腻的工笔画,一笔一画都马虎不得;又或是上海人家的大小姐,一点点情调韵致都需要细细品味。”她的文笔很好的运用了这些特点,内容是细碎的生活,感情细腻丰富,用词精雕细刻,又不失大家闺秀的雅致风范!《暮秋漫步》就是她用这种手法给我们精心创作的一副武山县城暮秋水墨画,把工笔画的精致与国画的洒脱完美结合在一起,既有北国暮秋时节的大气磅礴,又有江南暮秋时节的灵秀与精致。那些悬挂在树枝上颓唐挣扎的秋叶,枯黄的野草,殷红的爬山虎,临风的月季花,翻白的芦花还有像姑娘刘海一样的柳枝,慢慢的,点点的,轻轻的用画笔勾勒出武山县城暮秋时节的主色调。至于行色匆匆的路人,寒冷的天气,密密匝匝的野菊花,傲寒怒放的格桑花,冷飕飕的,密麻麻的,娇艳艳的如泼墨般挥洒出北国另一种景致。

     不管是工笔画技法还是国画泼墨法,不管是北国的豪迈景致还是江南的灵秀之气,都不是她写这篇文章的主角,这些技法只是她表达她内心真实想法的载体,只是个配角。她的散文主角的登场方式与众不同,有点像柳枝抽芽的那点鹅黄,探头探脑,悉悉疏疏,奔涌而出又欲言又止!或时令的感伤,或生活的哲理,或人生的意义,或社会的思考等等,都是通过潜移默化,慢慢的,点点的轻轻的渗透人的心灵,给人以启迪与共鸣。由暮秋感悟到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闲散情致到凋零是他们的归宿,再到生命的轮回,最后归结到生活的本质——忘记,点点滴滴,了无痕迹很自然镶嵌其中,独特有个性。

     她的文章没有小资文人的矫情,更没有花间文人的无病呻吟,就是平凡人生活的常态感悟,记录下普通人的平淡生活,从中得到启示,进而影响周围人,给人以积极的生活勇气,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当然她的作品也离不了生活,闲淡女人的感伤与多情。后来发现她的公众号里还有一个“睡前故事”的栏目,她取名钊钊妈,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字。只是我家孩子都大了,也不太喜欢听故事吧,也就很少去关注,更就无法评论,想必办的也不错吧。

作者简介
乡村,男,甘肃武山人,中学语文教师,喜欢阅读,热爱生活,偶写小文聊以慰藉。


诵者简介

蒲月,武山渭水河畔人,教育工作者,热爱唱歌,诵读等,喜欢通过声音感知生活的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工笔画家顾扬作品清雅之风
相机拍出中国风工笔画一样的作品
190410期诗课||蒲风诗社成立一周年专题
散文风 | 蒲地的初冬
美术书影:高飞油画作品——乡村印象
金丝楠木之印象田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