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体纯净,思想纯净。

因为身体纯净,带来思想纯净,心灵纯净,心生欢喜,心注一处,控制感官,得以觉悟自我。(2.41)

这节经文阐明了身体纯净所带来的功效。身体纯净带来了思想纯净,身体纯净、思想纯净进一步带来了心灵纯净。心灵纯净了就会心生欢喜,就会心注一处。心注一处,就可以控制感官。而感官得到了控制,就可以觉悟自我。所以,“纯净”是通向瑜伽最终目标的康庄大道。

就如水杯中的杂质让水浑浊而不能通透一样,身体不纯,思想就难以纯净,心灵更难通透,心中无法升起喜乐,就难以专注,更无法控制感官。在劝制中,帕坦伽利把纯净放在第一条,这说明纯净对于个体净化、走向更高瑜伽目标是多么重要。

纯净首先是身体纯净,当然也包含了思想和心灵纯净。人追求身体纯净,使得身体成为一个独特的容器。我们可以把身体视为原质的展示,身体载着它的主人——原人。为了更好地修习,通过苦行来净化身体。纯净让人“洁身自好”,不喜欢或讨厌和他人接触,主要是不愿意有身体上的接触,但也可以包含不愿意有心灵上的接触。

瑜伽往往把身体视为纯粹自我即原人的居所。为了让这个纯粹自我安住,就需要为之提供好的环境。所以,身体净化很重要。传统上,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让身体净化。传统的阿育吠陀是很好的身体净化方式。而瑜伽中的禁制和劝制、坐法、呼吸、制感、专注、冥想等都是净化之法。如果你的瑜伽是高度三摩地导向的,时间长了,就能体会到帕坦伽利所说的“纯净会使人疏远身体,厌恶与他人接触”是很准确的。从个体生命管理的有效性看,这不仅是必需的,而且也是自然而然的。

然而,这往往是针对专职瑜伽修习者的。普通人如何能够做到呢?起码在形式上很难做到,因为都是生活中的人。瑜伽士也必须和人接触,如果对他人的身体心生厌恶,就可能会遇到种种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不是要去改变世界本身,而是要改变我们自身。具备了一定的瑜伽素质,就会发生内在的质变,就能保持内在的纯净。事实上,作为普通人或普通的瑜伽士,需要发展的重点是内容上的纯净,这种纯净不需远离身体,而是要发展出超然的态度和不执的内在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荷心.能量流瑜伽》初中高系列习练教程
瑜伽可以排毒,但是可能和你想的不大一样
Ailsa解读《王瑜伽》之遵行
瑜伽的内制
八支瑜伽的含义
瑜伽是什么(三):六支瑜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